一种软化水制备用反渗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8682发布日期:2021-01-30 04:01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化水制备用反渗透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装置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软化水制备用反渗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壶用久后内壁会有水垢生成,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无机盐类物质,如钙、镁盐等,这些盐在常温下的水中肉眼无法发现,一旦它们加温煮沸,便有不少钙、镁盐以碳酸盐形成沉淀出来,它们紧贴壶壁就形成水垢,通常把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用“硬度”这个指标来表示,硬度1度相当于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钙,低于8度的水称为软水,高于17度的称为硬水,介于8~17度之间的称为中度硬水,软化水需要进行制备,在制备工作时,需要用到多种设备,而反渗透膜装置也是其中的一种。
[0003]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在现有技术中的反渗透膜进行实际使用时,由于需要定期对内部的组件进行更换或者清理,需要人工进行拆卸,拆卸工作较困难,并且拆卸后容易导致密封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软化水制备用反渗透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软化水制备用反渗透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滤膜,所述第一滤膜前端设置有第二滤膜,所述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外径表面左右两端套接有管夹,所述管夹底部紧密嵌入至支座内上端,所述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左右两端靠近边缘位置套接有套盖,所述套盖底部与辅助安装装置相接,并且辅助安装装置置于支座顶端中部,所述辅助安装装置包括底板、锁定件、手轮、滑槽、连接机构、蜗杆、蜗轮、主轴、轴座、丝杆、滑动件和连接块,所述底板前端面中部通过螺栓与锁定件进行固定,所述锁定件前端设置有手轮,所述底板顶部左右两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底板内中部下端与蜗杆转动连接,所述蜗杆前端依次贯穿底板和锁定件嵌入至手轮内中部,所述蜗杆顶部与蜗轮相互啮合,所述蜗轮内中部被主轴穿过,所述主轴外径表面左右两端通过轴座与底板内底部进行固定,所述主轴左右两侧与丝杆焊接固定,所述丝杆两侧与底板内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外径表面中部与滑动件相咬合,所述滑动件顶部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活动嵌入至滑槽内,所述底板底部与支座焊接固定。
[0006]
所述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右侧中部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所述套盖左侧后端固定有进水管,所述套盖左侧下端安装有浓水管,所述套盖左侧前端设置有出水管。
[0007]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嵌入块、连板、固定架和连接螺杆,所述嵌入块底部与连接块焊接固定,所述嵌入块顶部与连板进行固定,所述连板顶部与固定架一体成型铸造成型,所述固定架顶部前后两端垂直固定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外径表面上端与套盖螺纹连接。
[0008]
所述底板后端设置有密封盖,并且密封盖通过螺栓与底板进行固定。
[0009]
所述滑槽内呈光滑状,并且滑槽宽度大于嵌入块宽度。
[0010]
所述主轴长度为底板长度的二分之一,并且主轴外径尺寸为4cm。
[0011]
所述丝杆外径尺寸与主轴外径尺寸相等,并且两端丝杆表面纹路相反。
[0012]
所述连板呈方形状,并且连板底部与底板相贴合。
[0013]
所述底板采用不锈钢材质。
[0014]
所述丝杆采用合金钢材质。
[0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软化水制备用反渗透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16]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软化水制备用反渗透装置,通过在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底部安装有辅助安装装置,装置顶部与两组滤膜两端的套盖进行连接,内部由手轮进行传动,经过丝杆运动即可方便两组套盖移出,在拆卸工作中提供了便捷性,并且不需要过多的移动,使得内部密封材质不会受到损坏,有效的提高了使用的寿命以及整体的固定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滤膜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安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
其中:第一滤膜-1、第二滤膜-2、连接管-3、管夹-4、支座-5、套盖-6、辅助安装装置-7、进水管-8、浓水管-9、出水管-10、底板-71、锁定件-72、手轮-73、滑槽-74、连接机构-75、蜗杆-76、蜗轮-77、主轴-78、轴座-79、丝杆-710、滑动件-711、连接块-712、嵌入块-751、连板-752、固定架-753、连接螺杆-75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软化水制备用反渗透装置,包括第一滤膜1,第一滤膜1前端设置有第二滤膜2,第一滤膜1和第二滤膜2外径表面左右两端套接有管夹4,管夹4底部紧密嵌入至支座5内上端,第一滤膜1和第二滤膜2左右两端靠近边缘位置套接有套盖6,套盖6底部与辅助安装装置7相接,并且辅助安装装置7置于支座5顶端中部,辅助安装装置7包括底板71、锁定件72、手轮73、滑槽74、连接机构75、蜗杆76、蜗轮77、主轴78、轴座79、丝杆710、滑动件711和连接块712,底板71前端面中部通过螺栓与锁定件72进行固定,锁定件72前端设置有手轮73,底板71顶部左右两端开设有滑槽74,滑槽74内设置有连接机构75,底板71内中部下端与蜗杆76转动连接,蜗杆76前端依次贯穿底板71和锁定件72嵌入至手轮73内中部,蜗杆76顶部与蜗轮77相互啮合,蜗轮77内中部被主轴78穿过,主轴78外径表
面左右两端通过轴座79与底板71内底部进行固定,主轴78左右两侧与丝杆710焊接固定,丝杆710两侧与底板71内侧进行转动连接,丝杆710外径表面中部与滑动件711相咬合,滑动件711顶部固定有连接块712,连接块712顶部活动嵌入至滑槽74内,底板71底部与支座5焊接固定。
[0025]
所述第一滤膜1和第二滤膜2右侧中部通过连接管3进行连接,所述套盖6左侧后端固定有进水管8,所述套盖6左侧下端安装有浓水管9,所述套盖6左侧前端设置有出水管10。
[0026]
所述连接机构75包括嵌入块751、连板752、固定架753和连接螺杆754,所述嵌入块751底部与连接块712焊接固定,所述嵌入块751顶部与连板752进行固定,所述连板752顶部与固定架753一体成型铸造成型,所述固定架753顶部前后两端垂直固定有连接螺杆754,所述连接螺杆754外径表面上端与套盖6螺纹连接。
[0027]
所述底板71后端设置有密封盖,并且密封盖通过螺栓与底板71进行固定,便于对内部进行检查和维修。
[0028]
所述滑槽74内呈光滑状,并且滑槽74宽度大于嵌入块751宽度,滑动流畅,不卡顿。
[0029]
所述主轴78长度为底板71长度的二分之一,并且主轴78外径尺寸为4cm,稳定性好,转动稳定。
[0030]
所述丝杆710外径尺寸与主轴78外径尺寸相等,并且两端丝杆710表面纹路相反,便于两端的滑动件711相反运动。
[0031]
所述连板752呈方形状,并且连板752底部与底板71相贴合,支撑效果好,滑动稳定。
[0032]
所述底板71采用不锈钢材质,防止长期使用导致锈化。
[0033]
所述丝杆710采用合金钢材质,强度高,耐久性好。
[0034]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软化水制备用反渗透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0035]
第一,当需要对设备进行使用时,首先将装置底部通过支座5固定在需要进行固定的位置,所处位置需呈水平,接着将软化水制备设备上的水管分别与进水管8、浓水管9和出水管10进行连接,接着即可开始进行工作;
[0036]
第二,接着原水由进水管8进入,接着进入到两组滤膜内进行处理过滤,接着浓水由浓水管9排出,然后过滤后的水由出水管10进行排出;
[0037]
第三,当需要对其进行拆卸更换内部的组件时,首先将两端套盖6上的螺栓进行取下,然后使用者将锁定件72打开,接着即可对手轮73进行转动,手轮73在转动时,内部的蜗杆76转动,然后蜗杆76带动蜗轮77转动,接着蜗轮77即可使得主轴78进行转动,然后主轴78带动两端的丝杆710转动,接着丝杆710在转动时即可带动滑动件711运动,滑动件711顶部连接的连接块712即可带动嵌入块751在滑槽74内进行滑动,接着顶部的固定架753通过顶部的连接螺杆754带动两端的套盖6向外部移动,然后再将套盖6旋下即可完成拆卸;
[0038]
第四,若需要对其进行安装时,将套盖6重新安装在连接螺杆754上,接着再反转手轮73即可完成固定,最后锁紧锁定件72防止自转即可。
[0039]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软化水制备用反渗透装置,通过在第一滤膜1和第二滤膜2底部安装有辅助安装装置7,装置顶部与两组滤膜两端的套盖6进行连接,内部由手轮73进行传动,经过丝杆710运动即可方便两组套盖6移出,在拆卸工作中提供了便捷性,并且不需要过多的移动,使得内部密封材质不会受到损坏,有效的提高了使用的寿命以及整
体的固定性。
[004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41]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