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2782发布日期:2021-01-30 06:5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0003]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垃圾处理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垃圾进行粉碎,进而降低了对垃圾进行粉碎的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垃圾处理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
[0004]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垃圾处理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垃圾进行粉碎,进而降低了对垃圾进行粉碎的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垃圾处理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包括固定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下端中部位置的排料板、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粉碎桶本体、设置在粉碎桶本体下端中部位置的出料口、设置在粉碎桶本体中上部的第一研磨辊、相对于第一研磨辊设置的第二研磨辊、设置在第一研磨辊内的第一驱动轴、设置在第二研磨辊内的第二驱动轴、分别与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相连接的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以及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轴的驱动电机,进而便于通过驱动电机对第一驱动轴进行驱动,从而便于带动第一驱动轮转动,进而便于第一驱动轮带动第二驱动轮转动,从而便于带动第二驱动轴转动,进而便于第一研磨辊和第二研磨辊对垃圾进行粉碎,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垃圾进行粉碎的质量;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出料口与粉碎桶本体固定连接,且出料口相对于排料板设置,进而便于通过排料板对粉碎后的垃圾废料进行排放;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远离与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与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相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轴承,且轴承座通过固定螺栓与粉碎桶本体相连接,进而便于通过固定螺栓将轴承座与粉碎桶本体相连接,从而便于通过轴承座对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的另一端进行固定;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分别设置为齿轮,且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相啮合,进而便于通过第一驱动轮带动第二驱动轮进行驱动;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研磨辊和第二研磨辊的外周分别设置有研磨凸起,且研磨凸起设置为圆形、方形或者三角形其中的一种,进而便于通过研磨凸起对垃圾进行粉碎,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垃圾进行处理的质量;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电机下端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与粉碎桶本体相连接处的加强板,加强板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安装板的另一端与粉碎桶本体固定连接,进而便于通过安装板对驱动电机进行固定。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包括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下端中部位置的排料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粉碎桶本体、设置在所述粉碎桶本体下端中部位置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粉碎桶本体中上部的第一研磨辊、相对于第一研磨辊设置的第二研磨辊、设置在第一研磨辊内的第一驱动轴、设置在第二研磨辊内的第二驱动轴、分别与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相连接的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以及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轴的驱动电机,进而便于通过驱动电机对第一驱动轴进行驱动,从而便于带动第一驱动轮转动,进而便于第一驱动轮带动第二驱动轮转动,从而便于带动第二驱动轴转动,进而便于第一研磨辊和第二研磨辊对垃圾进行粉碎,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垃圾进行粉碎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整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中的图1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中的图3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固定支架、2-粉碎桶本体、21-出料口、31-第一研磨辊、32-第二研磨辊、41-第一驱动轴、42-第二驱动轴、5-驱动电机、61-第一驱动轮、62-第二驱动轮、7-排料板、8-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
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0020]
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设置在固定支架1下端中部位置的排料板7、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的粉碎桶本体2、设置在粉碎桶本体2下端中部位置的出料口21、设置在粉碎桶本体2中上部的第一研磨辊31、相对于第一研磨辊31设置的第二研磨辊32、设置在第一研磨辊31内的第一驱动轴41、设置在第二研磨辊32内的第二驱动轴42、分别与第一驱动轴41和第二驱动轴42相连接的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轴41的驱动电机5,进而便于通过驱动电机5对第一驱动轴41进行驱动,从而便于带动第一驱动轮61转动,进而便于第一驱动轮61带动第二驱动轮62转动,从而便于带动第二驱动轴42转动,进而便于第一研磨辊31和第二研磨辊32对垃圾进行粉碎,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垃圾进行粉碎的质量;
[0021]
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出料口21与粉碎桶本体2固定连接,且出料口21相对于排料板7设置,进而便于通过排料板7对粉碎后的垃圾废料进行排放;
[0022]
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第一驱动轴41和第二驱动轴42远离与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与第一驱动轴41和第二驱动轴42相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轴承,且轴承座通过固定螺栓与粉碎桶本体2相连接,进而便于通过固定螺栓将轴承座与粉碎桶本体2相连接,从而便于通过轴承座对第一驱动轴41和第二驱动轴42的另一端进行固定;
[0023]
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分别设置为齿轮,且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相啮合,进而便于通过第一驱动轮61带动第二驱动轮62进行驱动;
[0024]
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第一研磨辊31和第二研磨辊32的外周分别设置有研磨凸起,且研磨凸起设置为圆形、方形或者三角形其中的一种,进而便于通过研磨凸起对垃圾进行粉碎,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垃圾进行处理的质量;
[0025]
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电机5下端的安装板8以及设置在安装板8与粉碎桶本体2相连接处的加强板,加强板的一端与安装板8固定连接,安装板8的另一端与粉碎桶本体2固定连接,进而便于通过安装板8对驱动电机5进行固定。
[0026]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支架1、设置在固定支架1下端中部位置的排料板7、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的粉碎桶本体2、设置在粉碎桶本体2下端中部位置的出料口21、设置在粉碎桶本体2中上部的第一研磨辊31、相对于第一研磨辊31设置的第二研磨辊32、设置在第一研磨辊31内的第一驱动轴41、设置在第二研磨辊32内的第二驱动轴42、分别与第一驱动轴41和第二驱动轴42相连接的第一驱动轮61和第二驱动轮6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轴41的驱动电机5,进而便于通过驱动电机5对第一驱动轴41进行驱动,从而便于带动第一驱动轮61转动,进而便于第一驱动轮61带动第二驱动轮62转动,从而便于带动第二驱动轴42转动,进而便于第一研磨辊31和第二研磨辊32对垃圾进行粉碎,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垃圾进行粉碎的质量。
[0027]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垃圾处理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垃圾进行粉碎,进而降低了对垃圾进行粉碎的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垃圾处理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