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水质的恒温水浴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7823发布日期:2021-02-09 21:1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水质的恒温水浴锅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浴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水质的恒温水浴锅。


背景技术:

[0002]
恒温水浴锅广泛应用于干燥,浓缩,蒸馏,浸渍化学试剂,浸渍药品和生物制剂,也可用于水浴恒温加热和其他温度试验,是生物,遗传,病毒,水产,环保,医药,卫生,生化实验室,分析室教育科研的必备工具。其主要特点:工作室水箱选材不锈钢,有优越的抗腐蚀性能;温控精确,有数字显示,自动温控;操作简便,使用安全。
[0003]
现有的水浴锅具有锅盖和锅体,锅盖掩盖在锅体上,锅体内加入自来水,经仪器进行加热并保温恒温,从而可以用于实验等用处;在一些特定实验中,需要对水浴锅内的水质进行更换,如降低水温或提高水质等等,现有的处理方法是将实验瓶取出,然后对水浴锅内的水体进行更换,该方法需要取出实验瓶,导致实验容易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更换水浴锅内水质可能对实验具有一定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对锅盖进行改进,在锅盖顶部设有连接端子,在锅盖底部设有输水管,起到封闭更换水质的作用,从而达到避免影响实验过程的目的。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便于更换水质的恒温水浴锅,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容纳水质的水浴锅,所述水浴锅上具有锅盖,所述锅盖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贯穿的进出水口;
[0007]
所述进出水口顶部设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螺纹端和管道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子通过其螺纹端与进出水口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端子通过其管道连接端与外部供水水管连接;
[0008]
所述进出水口的底部设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进出水口固定,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水浴锅内部,且与所述水浴锅的锅底接触。
[000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水质更换时,无需将锅盖打开,也无需将水浴锅中的实验瓶取出;操作步骤如下:将吸水管与连接端子连接,通过连接端子和内部的输水管将水浴锅中需要更换的水质吸干;然后,再通过水管与连接端子连接,从连接端子将新水质输入至水浴锅中。整个水质更换过程无需打开锅盖,也无需取出实验瓶,从而避免了对实验的影响。
[0010]
整体的锅盖结构可拆卸,可将连接端子拆卸,也可将输水管拆卸。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的底面上设有支脚,所述支脚设有四个,且分别安装在所述本体底面的四个角落上。
[001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脚用于对本体进行支撑,使得本体的摆放更加稳定,同时避免放置区域积水的影响。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浴锅的内部底面上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开设在水浴锅内部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输水管的底端置于所述集水槽内。
[001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槽可将水浴锅中剩余的水量储存在集水槽内,使得在抽干水浴锅中的水质更加完全,避免剩余,避免抽干不完全。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浴锅的内部底面由其周侧向靠近所述集水槽的中心位向下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5
°-
15
°

[001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向下倾斜,从而让水浴锅底面的水更容易流入至集水槽内进行抽干。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浴锅的内部底面上开设有若干引流路径,所述引流路径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连通。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盖包括盖体和把手,所述进出水口沿所述把手的厚度方向贯穿开设。
[001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上开设有透气孔。
[002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
(1)无需打开锅盖更换水浴锅中的水质,避免影响试验;
[0022]
(2)由于输水管的稳定作用,锅盖摆放在水浴锅上更加稳定,不易打滑。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恒温水浴锅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恒温水浴锅分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恒温水浴锅拆卸掉锅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1、本体;11、支脚;2、水浴锅;21、集水槽;22、引流路径;3、锅盖;31、盖体;311、透气孔;32、把手;4、进出水口;5、连接端子;51、螺纹端;52、管道连接端;6、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0028]
一种便于更换水质的恒温水浴锅,结合图1和图2可知,包括本体1,本体1的底面上设有支脚11,支脚11设有四个,且分别安装在本体1底面的四个角落上;本体1具有容纳水质的水浴锅2,水浴锅2上具有锅盖3。为了在不打开锅盖3的条件下能够对水浴锅2内的水质进行更换,因此,在锅盖3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贯穿的进出水口4。具体的,锅盖3包括盖体31和把手32,进出水口4沿把手32的厚度方向贯穿开设,同时,在盖体31上开设有透气孔311。
[0029]
进出水口4顶部设有连接端子5,连接端子5包括一体成型的螺纹端51和管道连接端52,连接端子5通过其螺纹端51与进出水口4内壁螺纹连接,连接端子5通过其管道连接端52与外部供水水管连接。进出水口4的底部设有输水管6,输水管6的一端与进出水口4固定,输水管6的另一端置于水浴锅2内部,且与水浴锅2的锅底接触。
[0030]
如图3所示,为了让水浴锅2内部的水质能够完全抽出进行更换,在水浴锅2的内部底面上开设有集水槽21,集水槽21开设在水浴锅2内部底面的中心位置,输水管6的底端置于集水槽21内。同时,水浴锅2的内部底面由其周侧向靠近集水槽21的中心位向下倾斜设
置,倾斜角度为5
°-
15
°
。此外,在水浴锅2的内部底面上开设有若干引流路径22,引流路径22的一端与集水槽21连通。
[003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