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藜麦秸秆的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0963发布日期:2021-03-19 11:0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藜麦秸秆的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粉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藜麦秸秆的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藜麦的秸秆含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通常在10.14%—13.94%,具有很大的饲用潜力,表现出与现有优良饲草料相当的饲用价值。藜麦秸秆还可以作为有机肥的应用,收获粮食后的秸秆经过生物制剂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还田。现有的粉碎藜麦秸秆的设备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切刀式的,这种粉碎机上的切刀容易钝,也就导致了被送上来的很多藜麦秸秆不能被切断,粉碎效果不好,还有一种是旋转刀片式的,这种方式是将藜麦秸秆放置在一个容器内,通过旋转刀片的快速旋转将藜麦秸秆粉碎,但是藜麦秸秆较轻,贴近刀片的秸秆会被粉碎,处于上方的藜麦秸秆因为下不去,所以刀片根本无法粉碎上方的秸秆,就类似于家庭用的碎肉机,一旦放进容器内的肉多了,上方的肉就无法被粉碎,刀片只能近似空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秸秆粉碎机对藜麦秸秆粉碎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藜麦秸秆的粉碎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藜麦秸秆的粉碎装置,包括:

粉碎箱体;

设置在粉碎箱体内的粉碎刀片;

设置在粉碎箱体外部的刀片动力装置;

与刀片动力装置铰接、并为粉碎刀片提供上下移动的力的往复运动装置;

通过往复运动装置带动刀片动力装置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工作中的粉碎刀片在粉碎箱体内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粉碎箱体的底部一侧还设有用于将粉碎后的藜麦秸秆漏出的漏料口。

进一步的,往复运动装置包括:

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外部框架上;

曲轴,曲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

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外部框架上,第一电机的轴与曲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曲轴的突出部与刀片动力装置通过铰接机构铰接。

进一步的,铰接机构包括:

第一球铰,第一球铰与曲轴的突出部铰接;

第二球铰,第二球铰的一端与刀片动力装置固定连接;

球铰连杆,球铰连杆的一端与第一球铰固定连接,球铰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球铰的下端铰接。

进一步的,刀片动力装置包括:

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第二球铰的一端固定连接;

主动轴,主动轴与粉碎箱体的底部通过轴承配合,主动轴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轴固定连接,主动轴的另一端穿过粉碎箱体的底部并与粉碎刀片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粉碎箱体的底部上方、粉碎刀片的下方还设有防止碎料进入粉碎箱体底部的轴承内的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藜麦秸秆的粉碎装置,通过设置往复运动装置,在工作时,通过往复运动装置可以将粉碎刀片在粉碎箱体内部上下移动,可以对粉碎箱体内的藜麦秸秆粉碎充分,防止出现上层的藜麦秸秆无法粉碎的现象;同时,也可以一次性投入较多的料来粉碎,提高了粉碎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藜麦秸秆的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

1、粉碎箱体;101、缓冲垫;102、漏料口;2、刀片动力装置;201、第二电机;202、主动轴;203、粉碎刀片;3、铰接机构;301、第二球铰;302、第一球铰;303、球铰连杆;4、往复运动装置;401、第一轴承座;402、曲轴;403、第二轴承座;404、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藜麦秸秆的粉碎装置,包括:

粉碎箱体1;

设置在粉碎箱体1内的粉碎刀片203;

设置在粉碎箱体1外部的刀片动力装置2;

与刀片动力装置2铰接、并为粉碎刀片203提供上下移动的力的往复运动装置4;

通过往复运动装置4带动刀片动力装置2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工作中的粉碎刀片203在粉碎箱体1内上下运动。

工作原理:刀片动力装置2带动粉碎刀片203在粉碎箱体1内高速旋转,对粉碎箱体1内的藜麦秸秆进行粉碎,当藜麦秸秆的下部分粉碎完毕后,在粉碎刀片203上方的藜麦秸秆无法被粉碎,通过往复运动装置4带动刀片动力装置2上下往复运动,进而使粉碎刀片203在粉碎箱体1内上下运动,这样粉碎刀片203就能够和其上方的藜麦秸秆接触进而将其粉碎,不会出现一部分藜麦秸秆能够粉碎,一部分藜麦秸秆不能粉碎的现象,同时,通过设置往复运动装置4,一次性还可以对粉碎箱体1投入更多的料,使粉碎箱体1对投料多少没有限制,提高了藜麦秸秆的粉碎效率。

粉碎箱体1的底部一侧还设有用于将粉碎后的藜麦秸秆漏出的漏料口102。

工作原理:被粉碎后的藜麦秸秆通过粉碎刀片203的作用力,可以使被粉碎后的藜麦秸秆从漏料口102处漏出,并可以集中收集。

往复运动装置4包括:

第一轴承座401和第二轴承座403,第一轴承座401和第二轴承座403分别固定安装在外部框架上;

曲轴402,曲轴40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座401和第二轴承座403转动连接;

第一电机404,第一电机404固定安装在外部框架上,第一电机404的轴与曲轴402的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曲轴402的突出部与刀片动力装置2通过铰接机构3铰接。

工作原理:第一电机404带动曲轴402转动,曲轴402的突出部通过铰接机构3带动刀片动力装置2上下运动,进而实现了对粉碎刀片203施加上下运动的作用力,使粉碎刀片203对粉碎箱体1内的藜麦秸秆充分粉碎。

铰接机构3包括:

第一球铰302,第一球铰302与曲轴402的突出部铰接;

第二球铰301,第二球铰301的一端与刀片动力装置2固定连接;

球铰连杆303,球铰连杆303的一端与第一球铰302固定连接,球铰连杆303的另一端与第二球铰301的下端铰接。

工作原理:由于曲轴402带动其突出部做圆周运动,所以设置了铰接机构3,通过第一球铰302、第二球铰301和球铰连杆303的配合,可以将往复运动装置4的力传递给刀片动力装置2,并且使刀片动力装置2在粉碎箱体1内上下运动,最终保证粉碎刀片203可以以粉碎箱体1的底部为限位导向、并严格的在粉碎箱体1内上下运动,最终完成了对藜麦秸秆的完全粉碎;通过设置铰接机构3,可以完成往复运动装置4力的传递,又不会使刀片动力装置2产生侧向力,保证了刀片动力装置2的正常工作。

刀片动力装置2包括:

第二电机201,第二电机201与第二球铰301的一端固定连接;

主动轴202,主动轴202的一端与第二电机201的轴固定连接,主动轴202的另一端穿过粉碎箱体1的底部并与粉碎刀片203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主动轴202与粉碎箱体1的底部通过轴承配合,第二电机201带动主动轴202高速旋转,进而实现了粉碎刀片203的高速旋转,进而可以对藜麦秸秆进行粉碎。

在粉碎箱体1的底部上方、粉碎刀片203的下方还设有防止碎料进入粉碎箱体1底部的轴承内的缓冲垫101。

工作原理:为了防止一些工作上的失误而导致粉碎刀片203与粉碎箱体1的底部发生刮碰,或者是防止一些碎料进入到粉碎箱体1底部的轴承内而影响主动轴202正常旋转,设置了缓冲垫101,这样就可以防止碎料进入轴承内,保证了主动轴202的正常转动,也可以防止粉碎刀片203与粉碎箱体1的底部直接刮碰,保证了粉碎刀片203的正常工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