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化妆品加工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0262发布日期:2021-05-07 20:0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化妆品加工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化妆品加工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

化妆品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对不同的成分进行混合,一般会用到搅拌器,而现有的搅拌器一般是利用搅拌叶进行搅拌作业,而在进行固体颗粒和固体颗粒混合的时候,现有的搅拌器不能够使原料在进行碾磨时磨至成更细小的颗粒状,且结构不够完善,不能够对原料同时进行混合碾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化妆品加工混合装置不能够使原料在进行碾磨时磨至成更细小的颗粒状,且不能够对原料同时进行混合碾磨,且不能够防止化妆品原料吸附在装置内壁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化妆品加工的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化妆品加工的混合装置,包括外壳和入料口,所述外壳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外壳的内部上方开口处两侧设置有斜立式挡板,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碾磨机,所述碾磨机的一端轴接处配套设置有碾磨辊,所述外壳的内部中空设置有研磨机外壳,所述研磨机外壳的中部轴接处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侧设有研磨棒,所述转杆的下端焊接设置有搅拌架,所述研磨机外壳的下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盘;

所述外壳的底部嵌入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震动筛网。

其中,所述碾磨机的内部配套设置有电机,且两个碾磨辊上的若干个碾磨齿相互契合。

其中,所述转杆的上端与下端均设置有轴承,且转杆下端底部的轴承内圈与固定杆的上端凸口处相互契合,且搅拌架与搅拌盘的一端均设置有若干个混合齿牙,且搅拌架的上端设有开口,且搅拌盘的表面开口设置有直径为五毫米的通孔。

其中,所述研磨机外壳的上端内部配套设置有电机,且研磨棒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每四个研磨棒为一层,一共有五层,且每个研磨棒的一端轴接处均转动连接有研磨轮,且研磨机外壳的底部为可拆卸式筛网设置。

其中,所述震动筛网的一端内部配套设置有震动电机,且震动筛网为不锈钢材料,且震动筛网有两层。

其中,所述碾磨机内部配套设置的电机与研磨机外壳上端内部配套设置的电机、震动筛网一端内部配套设置的震动电机之间均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当在对化妆品原料进行混合时,先将原料从入料口倒进,然后通过斜立式挡板将原料均匀的从两个碾磨辊中间倒进,这时通过两个碾磨辊对原料进行碾磨,使原料被碾为更细小的颗粒,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化妆品加工混合装置性能不够好,不能够使原料在进行碾磨时磨至成更细小的颗粒状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当已经对化妆品原料进行一次过滤后,然后通过原料掉落至搅拌架上方设有的开口将原料从上方掉落至搅拌盘的下方混合齿牙处,这时通过电机带动转杆转动杆,使下方一端底部固定连接的搅拌架进行转动,使搅拌架与搅拌盘通过搅拌架与搅拌盘的一端设置的若干个混合齿牙相互交叉摩擦,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化妆品加工混合装置结构不够完善,不能够对原料同时进行混合碾磨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当化妆品原料在被进行碾磨后,通过化妆品原料掉入至研磨机外壳内,这时通过若干个研磨棒相互之间混合搅拌,使其混合效果更为完善,且通过设置在若干个研磨棒一端的研磨轮可以将吸附在研磨机内壁的化妆品粉末进行研磨然后使其掉落,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化妆品加工混合装置不能够多次的对化妆品原料进行研磨混合,且不能够防止化妆品原料吸附在装置内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杆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研磨棒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标记:1、外壳;2、入料口;201、斜立式挡板;3、碾磨机;301、碾磨辊;4、研磨机外壳;401、转杆;402、研磨棒;4021、研磨轮;403、搅拌架;404、固定杆;405、搅拌盘;5、收集槽;501、震动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碾磨机3、碾磨轮301、研磨机外壳4、震动筛网501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本实用新型中:

参照图1-3,一种用于化妆品加工的混合装置,包括外壳1和入料口2,外壳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入料口2,外壳1的内部上方开口处两侧设置有斜立式挡板201,外壳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碾磨机3,碾磨机3的一端轴接处配套设置有碾磨辊301,外壳1的内部中空设置有研磨机外壳4,研磨机外壳4的中部轴接处转动连接有转杆401,转杆401的一侧设有研磨棒402,转杆401的下端焊接设置有搅拌架403,研磨机外壳4的下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04,固定杆4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盘405;

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5,收集槽5的中部设置有震动筛网501。

参照图1,进一步的,碾磨机3的内部配套设置有电机,且两个碾磨辊301上的若干个碾磨齿相互契合,当在对化妆品原料进行混合时,先将原料从入料口2倒进,然后通过斜立式挡板201将原料均匀的从两个碾磨辊301中间倒进,这时通过两个碾磨辊301对原料进行碾磨,使原料被碾为更细小的颗粒,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化妆品加工混合装置性能不够好,不能够使原料在进行碾磨时磨至成更细小的颗粒状的问题。

参照图1、2,进一步的,转杆401的上端与下端均设置有轴承,且转杆401下端底部的轴承内圈与固定杆404的上端凸口处相互契合,且搅拌架403与搅拌盘405的一端均设置有若干个混合齿牙,且搅拌架403的上端设有开口,且搅拌盘405的表面开口设置有直径为五毫米的通孔,当已经对化妆品原料进行一次过滤后,然后通过原料掉落至搅拌架403上方设有的开口将原料从上方掉落至搅拌盘405的下方混合齿牙处,这时通过电机带动转杆401转动杆,使下方一端底部固定连接的搅拌架403进行转动,使搅拌架403与搅拌盘405通过搅拌架与搅拌盘的一端设置的若干个混合齿牙相互交叉摩擦,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化妆品加工混合装置结构不够完善,不能够对原料同时进行混合碾磨的问题。

参照图1-3,进一步的,研磨机外壳4的上端内部配套设置有电机,且研磨棒40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每四个研磨棒402为一层,一共有五层,且每个研磨棒402的一端轴接处均转动连接有研磨轮4021,且研磨机外壳4的底部为可拆卸式筛网设置,当化妆品原料在被进行碾磨后,通过化妆品原料掉入至研磨机外壳4内,这时通过若干个研磨棒402相互之间混合搅拌,使其混合效果更为完善,且通过设置在若干个研磨棒402一端的研磨轮4021可以将吸附在研磨机外壳4内壁的化妆品粉末进行研磨然后使其掉落,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化妆品加工混合装置不能够多次的对化妆品原料进行研磨混合,且不能够防止化妆品原料吸附在装置内壁的问题。

参照图1,进一步的,震动筛网501的一端内部配套设置有震动电机,且震动筛网501为不锈钢材料,且震动筛网501有两层,通过震动筛网501可以有效的使掉落下的化妆品原料进行再次震动混合。

进一步的,碾磨机3内部配套设置的电机与研磨机外壳4上端内部配套设置的电机、震动筛网501一端内部配套设置的震动电机之间均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可以有效的对化妆品原料进行多次的碾磨研磨混合。

工作原理:首先,当在对化妆品原料进行混合时,先将原料从入料口2倒进,然后通过斜立式挡板201将原料均匀的从两个碾磨辊301中间倒进,这时通过两个碾磨辊301对原料进行碾磨,使原料被碾为更细小的颗粒,接下来,当化妆品原料在被进行碾磨后,通过化妆品原料掉入至研磨机外壳4内,这时通过若干个研磨棒402相互之间搅拌混合,使其混合效果更为完善,且通过设置在若干个研磨棒402一端的研磨轮4021可以将吸附在研磨机外壳4内壁的化妆品粉末进行研磨然后使其掉落,最后,当已经对化妆品原料进行一次过滤后,然后通过原料掉落至搅拌架403上方设有的开口将原料从上方掉落至搅拌盘405的下方混合齿牙处,这时通过转杆401转动杆,使下方一端底部固定连接的搅拌架403进行转动,使搅拌架403与搅拌盘405通过搅拌架403与搅拌盘405一端均设置的若干个混合齿牙相互交叉摩擦,当搅拌完成后通过研磨机外壳4下端设有的滤网将化妆品原料筛分到下方装置内,这时通过震动筛网501可以有效的使掉落下的化妆品原料进行再次震动混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