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菜籽油加工用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2584发布日期:2021-04-16 15:2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菜籽油加工用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菜籽油加工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香菜油,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芸苔(即油菜)的种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实,一般会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菜籽油的制备一般都是通过榨取的方式,但通过压榨获取菜籽油,初步压榨的菜籽油中依旧会含有各种的杂物,所以需要再对压榨后的菜籽油进行一定的过滤从而达到食用的要求。
3.国家专利号cn 210711454 u名称为一种菜籽油加工用过滤装置,用于去除密度大于菜籽油的杂质的沉降室;用于去除直径较大的杂质的粗过滤室;用于去除直径较小的杂质的精过滤室;用于储存过滤后的菜籽油的储油室;所述精过滤室包括精过滤壳体,精过滤网;所述精过滤壳体上设置有精过滤进油管以及精过滤出油管,所述精过滤网呈圆台状,所述精过滤进油管位于精过滤网下方,所述精过滤出油管位于精过滤网上方。但是现有一种菜籽油加工用过滤装置存在着结构设计无法实现对菜籽油的沉淀导流过滤,过滤效果依旧不够优越,且过滤部位不能够简单方便取出,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清洗,导致过滤效果越来越差,满足不了工作需要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菜籽油加工用过滤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菜籽油加工用过滤装置,以解决现有一种菜籽油加工用过滤装置依然存在着无法实现对菜籽油的沉淀导流过滤,过滤效果依旧不够优越,且过滤部位不能够简单方便取出,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清洗导致过滤效果越来越差的问题。一种菜籽油加工用过滤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添油门,沉淀滤架,汇油板组,配合柱,安装板,深度滤板,软性块,过油网,存油架和出油管,其中:装置外壳的上部通过铰链安装添油门,该添油门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拉手;所述沉淀滤架设在装置外壳的内部,且沉淀滤架的下部与汇油板组的上部安装,该汇油板组位于装置外壳的内部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的内壁之间;所述配合柱设有两个并分别固定在汇油板组的下部与安装板的上部之间,其中安装板的一端与装置外壳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且安装板的另一端设在装置外壳的外部;所述深度滤板安装在安装板的上部,且深度滤板的一端穿过配合柱设在装置外壳的内部并位于汇油板组的下方;所述软性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板位于装置外壳内部一端的上部,且软性块的侧部与深度滤板的侧部平行设置;所述过油网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的中部之间并位于深度滤板的下方;所述存油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的下部与装置外壳内底部之间,且存油架的内部位于过油网的下方,该存油架的侧部相通接有出油管的一端,此出油管的另一端穿过装置外壳设在其外部。
6.所述沉淀滤架包括架体,纱网,抓块,出油孔和卡块,其中架体的内下壁之间通过
螺钉固定有纱网,且架体的两个上端部分别设有抓块;所述出油孔设有若干个并分别依次开设在架体的下中部,且出油孔直径设为4cm;所述卡块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架体下部两端,且卡块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矩形状,结构设计实现对倒进的菜籽油进行沉淀初过滤的效果,且采用内部卡接的安装方式快速简单,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取出,从而便于后续的清洗过程。
7.所述汇油板组包括固定板,出油口,导油板和卡座,其中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出油口,该出油口直径设为16cm并位于出油孔的下方;所述导油板设有两个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斜板,且两个导油板采用镜像方式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架体的下部与固定板之间,该两个导油板之间为出油口;所述卡座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固定板的上部两端,且卡座上开设有与卡块尺寸相同的卡槽并与之相互卡接安装,结构设计实现对初滤的菜籽油实现导引汇聚一并导出,从而便于后续深度过滤过程有效进行,且便于沉淀滤架的安装与取出其过程稳定实用。
8.所述深度滤板包括滑块,手柄和编织化纤网,其中滑块穿过装置外壳并通过滑道设置在安装板的端上部,且滑块的外侧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手柄,该手柄位于装置外壳的外部;所述编织化纤网通过螺钉固定在滑块的里侧部,且编织化纤网的端部穿过配合柱与软性块接触,该编织化纤网采用单丝直径为0.02mm的不锈钢丝席形编织而成,结构设计在实现对初滤后的菜籽油进行深度过滤的前提下,还便于人们对滤板整体的取出从而方便的对其进行清洗,提高使用时的过滤性,满足工作目的。
9.所述软性块采用硬性橡胶材料制成的方块状,且在软性块的侧部胶粘有海绵材料的防护层,该防护层与编织化纤网的端部接触,结构设置在深度滤板取出放回过程中实现对编织化纤网的有效防护避免造成损坏,提高其使用寿命。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沉淀滤架的设置,结构设计实现对倒进的菜籽油进行沉淀初过滤的过程,且采用内部卡接的安装方式快速简单,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取出,便于后续的清洗过程。
12.2.本实用新型汇油板组的设置,结构设计实现对初滤的菜籽油实现导引汇聚一并导出,从而便于后续深度过滤过程有效进行,且便于沉淀滤架的安装与取出其过程稳定实用。
13.3.本实用新型深度滤板和软性块的设置,结构设计在实现对初滤后的菜籽油进行深度过滤的前提下便于人们对滤板整体的取出从而方便的对其进行清洗,提高使用时的过滤性,且取出与安装过程不会造成损坏,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沉淀滤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汇油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深度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0019]1‑
装置外壳,2

添油门,3

沉淀滤架,31

架体,32

纱网,33

抓块,34

出油孔,35

卡块,4

汇油板组,41

固定板,42

出油口,43

导油板,45

卡座,5

配合柱,6

安装板,7

深度滤板,71

滑块,72

手柄,73

编织化纤网,8

软性块,9

过油网,10

存油架,11

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菜籽油加工用过滤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添油门2,沉淀滤架3,汇油板组4,配合柱5,安装板6,深度滤板7,软性块8,过油网9,存油架10和出油管11,其中:装置外壳1的上部通过铰链安装添油门2,该添油门2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拉手;所述沉淀滤架3设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且沉淀滤架3的下部与汇油板组4的上部安装,该汇油板组4位于装置外壳1的内部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1的内壁之间;所述配合柱5设有两个并分别固定在汇油板组4的下部与安装板6的上部之间,其中安装板6的一端与装置外壳1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且安装板6的另一端设在装置外壳1的外部;所述深度滤板7安装在安装板6的上部,且深度滤板7的一端穿过配合柱5设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并位于汇油板组4的下方;所述软性块8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板6位于装置外壳1内部一端的上部,且软性块8的侧部与深度滤板7的侧部平行设置;所述过油网9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6的中部之间并位于深度滤板7的下方;所述存油架10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6的下部与装置外壳1内底部之间,且存油架10的内部位于过油网9的下方,该存油架10的侧部相通接有出油管11的一端,此出油管11的另一端穿过装置外壳1设在其外部;所述沉淀滤架3包括架体31,纱网32,抓块33,出油孔34和卡块35;所述汇油板组4包括固定板41,出油口42,导油板43和卡座44;所述深度滤板7包括滑块71,手柄72和编织化纤网73。
[0023]
在装置投入使用后,人们通过拉手打开添油门2便可以将压榨后的菜籽油进行加入从而流在沉淀滤架3的架体31上,此时由于纱网32的设置会对菜籽油进行初步的过滤,且细小直径的出油孔34的设置与纱网32相互配合将菜籽油的流速降低实现一定的沉淀效果,沉淀的杂物会落在纱网32上,初滤后的菜籽油会通过出油孔34下流并在汇油板组4的导油板43作用下从出油口42流至深度滤板7,此过程导油板43和出油口42相互配合能对初滤的菜籽油实现导引汇聚一并导出。从出油口42流下的菜籽油会落在深度滤板7的编织化纤网73上由此实现对菜籽油的深度过滤从而达到食用要求与工作目的,通过编织化纤网73深过滤后的菜籽油会流至过油网9并流进存油架10,然后便可由出油管11外接将过滤后的菜籽油排出。
[0024]
使用一段时间后,人们可以打开添油门2通过架体31上的抓块33将沉淀滤架3整体从卡座45的卡接处取下,且再通过手柄72可在滑块71配合下将深度滤板7整体从装置外壳1内部拉出,由此便于人们对沉淀滤架3和深度滤板7的过滤部位进行清洗从而提高使用性并保持过滤效果,且沉淀滤架3通过卡块35与卡座45的配合卡接取出与安装方便,深度滤板7在软性块8的作用下取出或放入也不会造成损坏,能够完成设计的目的与工作需要。
[0025]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
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