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9263发布日期:2021-01-26 19:50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磨矿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矿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磨矿用的磨矿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的冶金、矿山、陶瓷等行业均设置了磨碎行业,其目的为将大块物料磨细,尤其在矿山企业,几乎每个选厂都有磨矿工序,磨矿设备也因存在投资大、电耗高、磨损大等实际问题而被广泛研究。
[0003]
当前很多矿石尤其有色矿石,其矿物的嵌布粒度达到5-15微米,传统的水平式磨矿设备(球磨机、自磨机、半自磨机等)在进行磨矿工艺时,通过外壳筒体的旋转带动衬板旋转从而将介质和物料提升以达到磨矿效果。传统磨矿设备的筒体具有临界转速,当到达临界转速时,待磨的矿物物料由于自身重力与离心力平衡的缘故,通过上升曲线的最高点而不跌落下来,以致待磨的矿物物料紧贴筒体内衬表面并跟随筒体一起旋转而不能得到有效研磨,且传统磨矿设备的工作转速为临界转速的60-80%,因此传统磨矿设备的转速受制于临界转速。当矿物的嵌布粒度为20微米以下时,传统磨矿设备无法实现待磨矿物物料的单体解离,这就导致很多超细粒嵌布的矿物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
[0004]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细磨的磨矿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矿设备,尤其提供一种包括新型磨盘的磨矿设备,以解决传统磨矿设备的筒体具有临界转速,当到达临界转速时,待磨的矿物物料由于自身重力与离心力平衡的缘故,通过上升曲线的最高点而不跌落下来,以致待磨的矿物物料紧贴筒体内衬表面并跟随筒体一起旋转,导致超细粒嵌布的矿物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矿设备包括转动中心轴、设置在所述转动中心轴上的磨盘、包裹所述转动中心轴与所述磨盘的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两端的给料箱和排料管,所述磨盘为圆饼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中心轴上串联设置有5-10个磨盘;
[0007]
在所述磨盘的两侧分别等角度均匀设置有提升条,且,所述磨盘两侧的提升条镜像对称设置;
[0008]
在所述磨盘靠近所述转动中心轴的部分设置有直径为50-100mm的过流孔,且,所述过流孔在所述给料箱至所述排料管的方向上顺次减小;
[0009]
在所述磨盘两侧的边缘上对称设置有圆形挡圈,并且,在所述挡圈上均匀设置有长条孔。
[0010]
优选地,所述磨盘的直径为1.5-2.5m。
[0011]
优选地,所述磨盘边缘与所述筒体之间的缝隙宽度为10-20mm。
[0012]
优选地,所述磨盘之间的间隔为600-800mm。
[0013]
优选地,相邻磨盘上的挡圈之间的间隔为20-30mm。
[0014]
优选地,所述过流孔的圆心距离所述转动中心轴中心的长度为所述磨盘半径长度的1/4。
[0015]
优选地,所述提升条为长条型,一端靠近所述过流孔,另一端连接所述挡圈。
[0016]
优选地,所述提升条垂直于所述磨盘一侧的厚度为10-20mm。
[0017]
优选地,所述提升条与所述挡圈的材质为碳化钨合金。
[0018]
优选地,还包括驱动装置,
[0019]
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
[0020]
从上面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矿设备在转动中心轴上串联设置有5-10个磨盘,磨盘靠近所述转动中心轴的部分设置有直径为50-100mm的过流孔,在磨盘的两侧还分别等角度均匀设置有提升条,5-10个磨盘之间形成了多舱室,结合磨盘的旋转、提升条的提升与挡圈的阻挡,实现了磨矿介质在舱内的内循环,从而在介质的搅动下实现了矿物物料和介质之间的研磨,在磨盘两侧的边缘上对称设置有圆形挡圈,并且,在所述挡圈上均匀设置有长条孔,当给矿或操作条件改变时,矿物物料可通过长条孔进入挡圈和筒体之间的空隙,从而去往相邻磨矿舱室,防止物料在挡圈处的堆积,增大挡圈的压力;另外,在磨盘靠近转动中心轴的部分设置过流孔,使矿物在不同舱室之间由大到小顺序通过,实现矿物由粗到细的顺序研磨。
附图说明
[0021]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0022]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磨矿设备剖面示意图;
[0023]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磨矿设备中磨盘的俯视图;
[0024]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筒体,2、转动中心轴,3、磨盘,4、驱动装置,5、给料箱,6、排料管,7、过流孔,8、提升条,9、挡圈,10、长条孔。
[0025]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传统的磨矿设备比如球磨机,在进行磨矿工艺时,通过外壳筒体的旋转带动衬板旋转从而将介质和物料提升以达到磨矿效果,而传统磨矿设备的筒体具有临界转速,当到达临界转速时,待磨的矿物物料由于自身重力与离心力平衡的缘故,通过上升曲线的最高点而不跌落下来,以致待磨的矿物物料紧贴筒体内衬表面并跟随筒体一起旋转,从而导致很多超细粒嵌布的矿物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
[0027]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磨矿设备,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8]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矿设备,图1和图2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磨矿设备的结构进行了示例性标示。具体地,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磨矿设备剖面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磨矿设备俯视图。
[0029]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
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矿设备,包括转动中心轴2、设置在所述转动中心轴2上的磨盘3、包裹所述转动中心轴2与所述磨盘3的筒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1两端的给料箱5和排料管6,给料箱5用于投放磨矿介质和矿物物料,排料管6用于将研磨后的矿物物料排除,给料箱5、排料管6的材质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给料箱5、排料管6均采用金属材质。
[003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矿设备中磨盘3为圆饼形,在转动中心轴2上串联设置有5-10个磨盘3,在本实施例中,磨盘3的直径为1.5-2.5m,磨盘3的末端线速度远高于传统的球磨机筒体的转速,结合5-10个磨盘,为矿物的超细解离创造了条件;相邻磨盘3之间的间隔为600-800mm,即相邻磨盘之间通过600-800mm的间距形成了数个舱室,结合磨盘的旋转,实现介质在舱室内的内循环,从而在介质的搅动下实现了矿物物料和磨矿介质间的研磨,这种多舱室的磨矿方式不仅避免了磨矿的短路,而且大大增加了矿物物料与磨矿介质的接触几率,增加了矿物物料的磨矿几率,为超细磨创造了有利条件。
[003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矿设备还包括驱动装置4,在本磨矿设备中,该驱动装置4仅仅驱动磨盘3的转动,而不需要像传统磨机一样驱动整个磨机的筒体转动,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驱动装置4的驱动负载,降低了驱动装置4能耗,为了使磨矿设备能够根据矿物物料的变化来调整磨盘的转速,从而实现矿物的超细磨,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装置4的驱动电机采用变频电机,该变频电机更准确地根据矿物物料的变化来调整磨盘3的转速,从而能够对磨盘输入充足而准确的驱动力,使磨盘3磨矿能够根据矿物物料的变化及时调整,以实现矿物的超细磨。
[0033]
在本实用新型图1、图2共同所示的实施例中,磨盘3的两侧分别等角度均匀设置有提升条8,且,两侧的提升条8镜像对称设置,该提升条8为长条型,一端靠近过流孔7,另一端连接挡圈9。在相邻磨盘形成的舱室内,提升条8提升舱室内的磨矿介质,从而结合磨盘3的转动使磨矿介质在舱室内内循环,进而在磨矿介质的搅动下实现矿物物料与磨矿介质的研磨,其中,提升条8垂直于磨盘3一侧的厚度为10-20mm,提升条8的材质不做限制,为了保证更好的提升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碳化钨材质的提升条。
[0034]
在本实用新型图1、图2共同所示的实施例中,磨盘3靠近转动中心轴2的部分设置有直径为50-100mm的过流孔7,且,过流孔7在给料箱5至排料管6的方向上顺次减小,在给料箱5至排料管6的方向上,磨盘3上设置的过流孔7依次减小,这种顺次减小的过流孔可以使矿物物料在不同舱室之间顺序通过,实现了矿物物料由粗到细的顺序研磨,过流孔7的具体大小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过流孔7的圆心距离转动中心轴2中心的长度为磨盘3半径长度的1/4。
[0035]
在本实用新型图1、图2共同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磨盘3两侧的边缘上对称设置有圆形挡圈9,并且,在挡圈9上均匀设置有长条孔10,相邻挡圈之间的间隔为20-30mm;磨盘3边缘与筒体1之间的缝隙宽度为10-20mm,即挡圈9与筒体1之间的缝隙宽度为10-20mm,也就是说,在挡圈9与筒体1之间形成了矿物物料的另外一个过流通道,当给矿或操作条件不够理想,需要改变内循环时,矿物物料可通过长条孔10进入到挡圈9与筒体1的间隙中,进而去往相邻磨矿舱室,防止了物料在挡圈9处的堆积,以减少挡圈的压力、防止对挡圈形成损坏,其中,挡圈9的材质不作具体限制,为了增加挡圈9的耐磨性,避免挡圈9由于磨损造成的
频繁更换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碳化钨合金材质的挡圈。
[0036]
在本实用新型图1、图2共同所示的实施例中,投入给料箱5的矿物物料进入第一个磨盘3,磨盘3在驱动装置4的带动下绕转动中心轴2转动,磨盘3上设置的提升条8提升舱室内的磨矿介质,从而结合磨盘3的转动使磨矿介质在舱室内循环,进而在挡圈的9的阻挡与磨矿介质的搅动下实现矿物物料与磨矿介质的研磨,研磨到一定程度的矿物物料通过流孔7进入第二个磨盘,依次类推,当矿物物料进入到最后一个磨盘3,经过最后研磨由排料管6排出,另外若给矿或操作条件不够理想,需要改变内循环时,矿物物料可通过长条孔10进入到挡圈9与筒体1的间隙中,进而去往相邻磨矿舱室继续研磨,最终由排料管6排出。
[0037]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矿设备,通过设置5-10个磨盘形成数个舱室,并在磨盘上设置提升条、过流孔,使磨矿介质在舱内的内循环,从而在介质的搅动下实现矿物物料与磨矿介质之间的研磨,且使矿物物料在不同舱室之间由大到小顺序通过,实现矿物由粗到细的顺序研磨;并且通过设置带有长条孔的挡圈,当给矿或操作条件改变时,物料可通过长条孔进入挡圈和筒体之间的空隙,从而去往相邻磨矿舱室继续研磨。
[003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矿设备,通过上述特定结构,不但有效避免了磨矿的短路,而且大大增加了矿物物料与磨矿介质的接触几率,增加了矿物物料的磨矿几率,为超细磨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0039]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磨矿设备。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磨矿设备,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