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干胶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63504发布日期:2021-07-06 20:2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干胶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不干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干胶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2.不干胶也叫自粘标签材料,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胶粘剂,以涂硅保护纸为底纸的一种复合材料。由于涂布技术有多种,致使不干胶材料形成有不同档次,发展方向是由传统的辊式涂布、刮刀涂布向高压流延涂布方向发展,以最大限度保证涂布的均匀感性,避免气泡和针眼的产生,保证涂布质量,而流延布涂布在国内技术还未成熟,国内主要采用的是传统辊式涂布。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机器在使用热风机对材料进行干燥时,无法把控热风机与材料之间的距离,无法给材料一个最适合它的温度,从而使得温度低时干燥不均匀、不彻底,温度过高对材料造成损坏。
4.因此,发明一种不干胶干燥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干胶干燥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上的螺纹套上下移动带动干燥装置升降调整出风口与材料的距离,以解决风力大小造成材料干燥不均匀、不彻底、高温造成材料损坏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干胶干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一侧设有入气口,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入料口,所述壳体远离入料口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设有升降装置;
7.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顶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设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一侧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设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底端均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中间设有干燥装置,所述第一螺纹套、第二螺纹套中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螺纹套、第二螺纹套与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壳体内靠近入料口处设有第一传送辊,所述壳体内靠近出料口处设有第二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中间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方设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板底端设有加热器。
8.优选的,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支撑板顶端设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一端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顶端与入气口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螺栓,所述第一螺纹套、第二螺纹套上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支撑板两端均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对应,所述第一圆孔、第二圆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第二螺纹套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皮带,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皮带与第二齿轮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入气口内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与入气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过滤网通过第一固定块与入气口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上的螺纹套上下移动带动干燥装置升降调整出风口与材料的距离来改变材料受到的风力大小,避免风力太小造成材料干燥不均匀、不彻底和风力太大温度太高造成材料损坏。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入气口增加个过滤网避免灰尘通过热风机传到材料上,造成材料质量变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网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固定装置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固定装置图;
19.图中:1壳体、2入料口、3出料口、4升降装置、41第一电机、42第一齿轮、43第一螺纹杆、44第一螺纹套、45第二螺纹杆、46第二齿轮、47第二螺纹套、48第一限位块、5干燥装置、51入气口、52第一过滤网、53第一固定块、 54伸缩管、55热风机、56出风口、57第一支撑板、6第一传送辊、7第二支撑板、8支撑、杆9加热器、10固定装置、101固定板、102第一圆孔、103第二圆孔、104螺栓、105第一螺纹孔、106第二螺纹孔、107螺丝、11第二传送辊、 12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实施例1,参照附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不干胶干燥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端设有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1一侧设有入气口51,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入料口2,所述壳体1远离入料口2一侧设有出料口3,所述壳体1设有升降装置4;
22.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螺纹杆43,所述第一螺纹杆43顶端设有第一齿轮42,所述第一螺纹杆43上设有第一螺纹套44,所述第一螺纹套44与第一螺纹杆4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 43一侧设有第二螺纹杆45,所述第二螺纹杆45的顶端设有第二齿轮46,所述第二螺纹杆45上设有第二螺纹套47,所述第一螺纹杆43、第二螺纹杆45底端均设有第一限位块48,所述第一螺纹杆43、第二螺纹杆45中间设有干燥装置5,所述第一螺纹套44、第二螺纹套47中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7,所述第一螺纹套44、第二螺纹套47与第一支撑板57的连接处设有固定装置10,所述壳体1 内靠近入料口2处设有第一传送辊6,所述壳体1内靠近出料口3处设有第二传送辊11,所述第一传送辊6、第二传送辊11中间设有第二支撑板7,所述第二支撑板7的下方设有支撑杆8,所述第二支撑板7底端设有加热器9,通过第一电机41带动第一螺纹杆43、第二螺纹杆45转动,第一螺纹套44、第二螺纹套 47通过与第一螺纹杆43、第二螺纹杆45螺纹连接,通过控制第一电机41的正反转带动第一螺纹套4、第二螺纹套47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板57升降;
23.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装置5包括第一支撑板57,所述第一支撑板57下方设有出风口56,所述第一支撑板57顶端设有热风机55,所述热风机55一端连接有伸缩管54,所述伸缩管54顶端与入气口51连接,通过伸缩管54实现热风机 55与升降装置4搭配不冲突,通过热风机55将热风通过出风口56将热风传到材料上;
2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10包括固定板101、螺栓104,所述第一螺纹套 44、第二螺纹套47上均设有固定板101,所述固定板101上设有第一圆孔102,所述第一支撑板57两端均设有第二圆孔103,所述第一圆孔102与第二圆孔103 对应,所述第一圆孔102、第二圆孔103通过螺栓1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44、第二螺纹套47与第一支撑板57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纹套44、第二螺纹套47与第一支撑板57固定连接,使第一电机41带动第一螺纹杆44、第二螺纹杆45上的第一螺纹套44、第二螺纹套47升降时带动第一支撑板57上的干燥装置5升降;
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42上设有皮带12,所述第一齿轮42通过皮带12 与第二齿轮46连接,通过皮带12将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6连接,使第一电机41带动第一螺纹杆43上的第一齿轮42转动时,第一齿轮42通过皮带12带动第二齿轮46上的第二螺纹杆45转动,带动第一螺纹套44、第二螺纹套47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干燥装置5升降;
26.进一步地,所述入气口51内设有第一过滤网52,所述第一过滤网52与入气口5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块53,所述第一过滤网52通过第一固定块53与入气口51固定连接,通过在入气口51增加个第一过滤网52避免灰尘通过热风机55传到材料上,造成材料质量变低。
2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打开第一电机41、热风机55,将加热器9接上电源,通过升降装置4调整干燥装置5的位置,将材料通过入料口2一侧的第一传动辊6将材料传送到第二支撑板7上,通过干燥装置5和加热器9对材料进行干燥处理,再通过第二传送辊11传送出出料口3。
28.实施例2,参照附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不干胶干燥装置与实施例1 不同的是,所述固定装置10包括固定板101、螺丝107,所述第一螺纹套44、第二螺纹套47上均设有固定板101,所述固定板10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105,所述第一支撑板57两端均设有第二螺纹孔106,所述第一螺纹孔105与第二螺纹孔106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105、第二螺纹孔106通过螺丝107的螺纹连接将第一螺纹套44、第二螺纹套47与第一支撑板57固定连接。
29.通过螺丝107的螺纹连接将第一螺纹套44、第二螺纹套47与第一支撑板 57固定连接,使第一电机41带动第一螺纹杆44、第二螺纹杆45上的第一螺纹套44、第二螺纹套47升降时带动第一支撑板57上的干燥装置5升降。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