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净化的UV光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8947发布日期:2021-05-07 19:5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净化的UV光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净化的uv光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uv光解即紫外光照射技术,通过紫外灯管产生的185nm光谱与253.7nm光谱对废气成分进行照射,分解废气中的氧分子产生臭氧,利用臭氧对废气进行氧化分解的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杀菌、消毒等工况

而现有的废气光解时,废气从进气口入,从出气口排出,无阻挡板,加上废气本身流速,废气被uv光解时间不够,导致废气光解不够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净化的uv光解装置,其可延长废气在光解箱内的流动时间,增加紫外光解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净化的uv光解装置,包括光解箱,光解箱内设有光解室以及隔板,所述隔板将光解室分隔为第一光解腔以及第二光解腔,第二光解腔以及第一光解腔上下分布;所述光解箱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进气口以及出气口设于光解箱的同一端,出气口与第一光解腔连通;出气口与第二光解腔连通;所述隔板远离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端部设有导气通道,导气通道用于将第一光解腔以及第二光解腔连通;所述导气通道内设有第一阻挡组件,所述第一阻挡组件用于防止气流呈直线流动;所述第一光解腔以及第二光解腔内均设有多个紫外灯。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挡组件包括第一安装轴以及多个第一阻挡叶片,安装轴枢接于导气通道内,多个第一阻挡叶片安装于第一安装轴的外表面,多个第一阻挡叶片绕第一安装轴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解腔的底端设有导流板,导流板由下至上逐渐朝向所述导气通道倾斜。

优选的,所述第二光解腔内设有引导腔,所述引导腔的两侧均设有引导圆弧面,所述引导圆弧面朝外拱起;所述引导腔的两端均设有多个紫外灯。

优选的,所述引导腔的中部设有第二阻挡组件,第二阻挡组件包括第二安装轴以及多个第二阻挡叶片,安装轴枢接于导气通道内,多个第二阻挡叶片安装于第二安装轴的外表面,多个第二阻挡叶片绕第二安装轴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引导腔内设有两个第二阻挡组件。

优选的,两个第二阻挡组件之间设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的外侧表面呈波浪状。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废气经进气口进入第一光解腔,经第一光解腔内的多个紫外灯进行光解,此后废气经导气通道导入第二光解腔,经第二光解腔内的多个紫外灯进行光解,再由出气口导出,即废气在光解箱内经“u”型路径流动,同时在废气通道内第一阻挡组件可防止气流呈直线流动,如此增加废气在光解箱内的滞留时间,增加废气被uv光解的时间,更好的提高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光解箱;11、进气口;12、出气口;13、第一光解腔;131、导流板;14、第二光解腔;141、引导圆弧面;142、引导块;15、导气通道;20、紫外灯;31、第一安装轴;32、第一阻挡叶片;40、第二阻挡组件;41、第二阻挡叶片;42、第二安装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一种高效净化的uv光解装置,包括光解箱10,在光解箱10内设有光解室以及隔板,该隔板将光解室分隔为第一光解腔13以及第二光解腔14,第二光解腔14以及第一光解腔13上下分布。具体光解箱10设有进气口11以及出气口12,将进气口11以及出气口12设于光解箱10的同一端,出气口12与第二光解腔14连通;进气口11与第一光解腔13连通。

在隔板远离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的端部设有导气通道15,该导气通道15可将第一光解腔13以及第二光解腔14连通,具体在导气通道15内设有第一阻挡组件,该第一阻挡组件用于防止气流呈直线流动;第一光解腔13以及第二光解腔14内均设有多个紫外灯20。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净化的uv光解装置时,废气可经进气口11导入第一光解腔13,废气在第一光解腔13内流动,经第一光解腔13内的多个紫外灯20进行光解,此后废气经导气通道15导入第二光解腔14,废气可第二光解腔14内的多个紫外灯20进行光解,再由出气口12导出,即废气在光解箱10内经“u”型路径流动,如此废气整体流动路径延长,增加废气被uv光解的时间,净化效率高。

同时废气由第一光解腔13导入第二光解腔14内时,在废气通道内第一阻挡组件可防止气流呈直线流动,如此增加废气在光解箱10内的滞留时间,增加废气被uv光解的时间,更好的提高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阻挡组件包括第一安装轴31以及多个第一阻挡叶片32,将安装轴枢接于导气通道15内,而多个第一阻挡叶片32安装于第一安装轴31的外表面,多个第一阻挡叶片32绕第一安装轴31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如此,在废气流动时,废气进入导气通道15内,经多个第一阻挡叶片32流动,多个第二阻挡叶片41可在第一安装轴31的周向上进行阻挡,防止废气直接流动,气流时间更长。

优选的,还可在第一光解腔13的底端设有导流板131,导流板131由下至上逐渐朝向导气通道15倾斜,如此导流板131可引导废气流动,倾斜的导流板131相较于水平面路径更长,废气滞留时间更长。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还可在第二光解腔14内设有引导腔,该引导腔的两侧均设有引导圆弧面141,且引导圆弧面141朝外拱起,在引导腔的两端均设有多个紫外灯20。如此,废气在进入第二光解腔14后,可先经过多个紫外灯20进行光解,然后再进入引导腔中部,而引导腔两侧的引导圆弧面141朝外拱起,可增加引导腔中部的内径,扩大空间,可降低流速,同样可延长废气光解时间。经过引导腔中部的废气再导出时,可再次经过多个紫外灯20光解,光解效果更好。

同样的,在引导腔的中部设有第二阻挡组件40,第二阻挡组件40包括第二安装轴42以及多个第二阻挡叶片41,安装轴枢接于导气通道15内,多个第二阻挡叶片41安装于第二安装轴42的外表面,多个第二阻挡叶片41绕第二安装轴42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如此,在废气流动时,废气进入引导腔内,经多个第二阻挡叶片41流动,多个第二阻挡叶片41可在第二安装轴42的周向上进行阻挡,防止废气直接流动,废气在引导腔内的流动时间更长,光解时间更长,净化效果更好。当然,上述第二阻挡组件40可设有两个,气流阻挡效果更好。

更具体的是,两个第二阻挡组件40之间设有引导块142,引导块142的外侧表面呈波浪状,如此,气流可沿引导块142的波浪状表面流动,流动时间更长,光解时间更长,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引导块142可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光解腔14内,便于拆装。

当然,上述第一阻挡组件以及第二阻挡组件40也可通过交错设置在导气通道15或者引导腔内壁上的阻挡板形成,同样也可延长废气在光解箱10内的滞留时间。

此外,第一光解腔13以及第二光解腔14内均设有多个紫外灯20,多个紫外灯20也可起到一定的阻挡作业,增加废气滞留在光解箱10内的时间,增加光解时间,净化效果更好。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