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4604发布日期:2021-08-31 13:5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反应釜。



背景技术:

目前,泥处理对污泥进行浓缩、调治、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无害化加工过程,污泥土地直接利用因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有机部分可转化成土壤改良剂成分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处置方式,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可减少污泥带来的负面效应。林地和市政绿化的利用因不易造成食物链的污染而成为污泥土地利用的有效方式。污泥用于严重扰动的土地(如矿场土地、森林采伐场、垃圾填埋场、地表严重破坏区等需要复垦的土地)的修复与重建,减少了污泥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威胁,既处置了污泥又恢复了生态环境。

经检索申请号cn201920527500.9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内侧顶部中间安装有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底部贯穿于反应釜体,所述电机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部贯穿于反应釜体。虽然该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上的电动伸缩缸和电机上的固定杆,不仅可以利用电动伸缩缸带动电机上下移动,从而使搅拌杆上下移动旋转,加强了搅拌混合的效果,而且采用固定杆可以在电机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对电机进行减震,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反应釜。

但是经本发明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该技术方案仅仅在反应釜内腔设置一个搅拌筒,但是对于过滤后的污泥残渣得不到优化,导致整个污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都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反应釜,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左侧上部固定连通有注料管,位于所述反应釜上部固定盖合有顶盖,顶盖中部固定嵌入有轴承,轴承的中轴固定嵌入有转盘,转盘中部竖直固定贯穿有连接杆,位于所述转盘上部左侧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顶盖上部右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倒l形支板,倒l形支板上部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传动轴杆与连接杆上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反应釜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料斗,位于所述反应釜内腔底部活动插接有过滤网板,过滤网板上部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三根等距分布的立杆,位于中间位置的立杆上端部与连接杆下端部固定连接;反应釜内腔上部水平设置有压板,压板上部与电动推杆的下端部固定连接;压板上竖直开设有三个等距分布的穿孔,三个所述穿孔与三根所述立杆一一对齐活动贯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盖与反应釜上端口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料斗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料管,排料管中部固定接通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过滤网板左右两侧上方的反应釜侧壁均固定连通有排污管,排污管外端部均固定插接有螺纹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网板为目的不锈钢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污泥从注料管投放在反应釜内腔,然后伺服电机工作带动转盘通过轴承进行旋转,然后转盘带动连接杆以及过滤网板在反应釜内旋转,从而带动过滤网板以及上面的三根立杆对反应釜内腔的污泥进行搅散和污泥处理剂的混合,提高污泥处理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后期电动推杆带动压板下降压板对残留在过滤网板上的污泥渣进行压滤,进一步提高污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后期可以打开排污管上的螺纹封盖,将过滤网板上的脏污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反应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反应釜的过滤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注料管;3、顶盖;4、电动推杆;5、伺服电机;6、转盘;7、倒l形支板;8、轴承;9、穿孔;10、连接杆;11、压板;12、导料斗;13、阀门;14、排料管;15、过滤网板;16、立杆;17、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中的仪器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和私人定制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左侧上部固定连通有注料管2,位于反应釜1上部固定盖合有顶盖3,顶盖3中部固定嵌入有轴承8,轴承8的中轴固定嵌入有转盘6,转盘6中部竖直固定贯穿有连接杆10,位于转盘6上部左侧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4;顶盖3上部右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倒l形支板7,倒l形支板7上部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的传动轴杆与连接杆10上端部固定连接;

反应釜1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料斗12,位于反应釜1内腔底部活动插接有过滤网板15,过滤网板15上部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三根等距分布的立杆16,位于中间位置的立杆16上端部与连接杆10下端部固定连接;反应釜1内腔上部水平设置有压板11,压板11上部与电动推杆4的下端部固定连接;压板11上竖直开设有三个等距分布的穿孔9,三个穿孔9与三根立杆16一一对齐活动贯穿;具体的:将污泥从注料管2投放在反应釜1内腔,然后伺服电机5工作带动转盘6通过轴承8进行旋转,然后转盘6带动连接杆10以及过滤网板15在反应釜1内旋转,从而带动过滤网板15以及上面的三根立杆16对反应釜1内腔的污泥进行搅散和污泥处理剂的混合,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并且后期电动推杆4带动压板11下降压板11对残留在过滤网板15上的污泥渣进行压滤,进一步提高污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后期可以打开排污管17上的螺纹封盖,将过滤网板15上的脏污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顶盖3与反应釜1上端口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方便后期进行拆除螺栓进行打开顶盖3,从而可以将其取出。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导料斗12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料管14,排料管14中部固定接通有阀门13,打开阀门13可以通过排料管14排出物料。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位于过滤网板15左右两侧上方的反应釜1侧壁均固定连通有排污管17,排污管17外端部均固定插接有螺纹密封盖,后期可以打开排污管17上的螺纹封盖,将过滤网板15上的脏污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中,过滤网板15为200目的不锈钢网板,使用寿命更久,污泥过滤效果更好。

在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反应釜使用的时候,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反应釜,各个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使用时,将污泥从注料管2投放在反应釜1内腔,然后伺服电机5工作带动转盘6通过轴承8进行旋转,然后转盘6带动连接杆10以及过滤网板15在反应釜1内旋转,从而带动过滤网板15以及上面的三根立杆16对反应釜1内腔的污泥进行搅散和污泥处理剂的混合,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并且后期电动推杆4带动压板11下降压板11对残留在过滤网板15上的污泥渣进行压滤,进一步提高污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后期可以打开排污管17上的螺纹封盖,将过滤网板15上的脏污进行清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