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阵列式高效氧化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66671发布日期:2021-07-06 20:4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阵列式高效氧化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湿法脱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阵列式高效氧化风系统。


背景技术:

2.2010年至2014年间,国家相关部门密集发布了若干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涉及火电、冶金钢铁、水泥工业、生活垃圾焚烧、砖瓦工业、电子玻璃工业、平板玻璃工业、橡胶工业、石油化工、工业锅炉等各个行业。2018年1月16日,环保部印发《关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公告要求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市)将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对于国家排放标准中已规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行业以及锅炉: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铝)、水泥行业现有企业以及在用锅炉,自2018年10月1日起,执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排放限值;炼焦化学工业现有企业,自2019年10月1日起,执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排放限值。执行地区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28个城市。
3.国家对于环保的政策不断加码,不断趋严已是大势所趋,在现如今电厂以基本完成超净改造的前提下,环保的监管已逐步向其他行业倾斜。与电厂大气污染治理中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占绝对主导地位不同,在钢铁、化工、冶金等其他行业,脱硫工艺都不尽相同,在以废制废、因地取材的思想引导下,衍生出了诸多湿法脱硫工艺,如电石渣脱硫、废碱液脱硫、废氨水脱硫、苛化泥脱硫等等,诸如此类的高ph值的脱硫剂提供了极高的脱硫效率,但同时,高ph值的环境,也造成了亚硫酸根离子的氧化过程更为困难,而氧化不良,对脱硫产物后续处理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与制约。
4.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湿法脱硫氧化性能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阵列式高效氧化风系统,解决现有湿法脱硫存在氧气利用率低、氧化困难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阵列式高效氧化风系统,包括设于浆池液面上方的分配主管及位于浆池内的若干分配支管,各所述分配支管分别通过一竖管连通到分配主管,每个所述分配支管上分别安装有若干喷射管,各所述喷射管呈阵列式布置。
8.进一步的,所述喷射管的管壁四周设有呈对称布置的若干异形孔,所述喷射管的底部设有空心锥射流喷嘴。
9.进一步的,所述分配主管采用低流速均压管道且呈水平环状布置。
10.进一步的,各所述分配支管水平平行布置,所述分配支管在连接有竖管的一端伸出浆池且采用盲法兰密封,所述分配支管在位于浆池内的一端封闭。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申请的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阵列式高效氧化风系统,通过呈阵列式布置的喷射管提高氧化风的分布均匀特性与接触面,进而提高氧气利用率和氧化效率,避免传统氧化风管网在分配支管上开孔造成的氧化风分布不均的现象;
13.喷射管上的喷射孔采用异形孔,将气液接触产生的大气泡撕裂,变成更小的气泡,增大了比表面积,即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加快了氧气的溶解反应速度,提高氧气利用率和氧化效率;
14.喷射管的底部设置空心锥射流喷嘴,保证了使用时能够通过氧化风压力顺利的把氧化风管网内的浆液排出。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阵列式高效氧化风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阵列式高效氧化风系统在使用时的主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阵列式高效氧化风系统在使用时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阵列式高效氧化风系统在使用时的左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喷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
21.1、浆池;2、分配主管;3、分配支管;4、喷射管;5、异形孔;6、竖管;7、盲法兰;8、空心锥射流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22.展示一下实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且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同时从材料、方法和反应条件进行改进,所有这些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
23.如图1

4所示,本申请的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阵列式高效氧化风系统,包括设于浆池1液面上方的分配主管2及位于浆池1内的若干分配支管3,各所述分配支管3分别通过一竖管6连通到分配主管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配支管3上分别安装有若干喷射管4,各所述喷射管4呈阵列式布置。
2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喷射管4的管壁四周设有呈对称布置的若干喷射孔,所述喷射孔为异形孔5,传统的氧化风管网在分配支管上开孔,本发明设阵列式喷射管4,在阵列式喷射管4四周管壁上设置对称的喷射孔,极大的提高了氧化风的分布均匀特性与接触面,提高氧气利用率和氧化效率,喷射管4直径为φ57mm,根据风量的大小和分布管数量的不同,开有2~3层喷射孔;
25.传统的喷射孔为圆形,本发明采用异形孔,异形孔技术来源于分形几何,根据迭代的步数不同,可分为星形、锯齿形等多边形,根据氧化风量和孔数的不同,合理设计孔的尺寸和孔型;
26.分形几何是一门以不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其最大特性是“自相似性”和“步规长趋于无穷小,测量长度则趋于无穷大”。“自相似性”:顾名思义,当我们变换不同的尺度观察图形,发现其基本构型是一样的,最为经典的例子就是雪花的形状,无论放大多少倍,总能看到相似的形状。“步规长趋于无穷小,测量长度则趋于无穷大”指的是当我们无限迭代几何分形的时候,其周长(或两点之间的连线长度)趋于无穷大。周长的增加,决定了其对气体的分割、撕裂的效果更为强烈。
27.氧化风穿过喷射孔后在浆池1中形成大量的气泡,由于异形孔5的尖角设计,能够将气液接触产生的大气泡撕裂,变成更小的气泡,增大了比表面积,即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加快了氧气的溶解反应速度,提高氧气利用率和氧化效率。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射管4的底部设有空心锥射流喷嘴8,喷嘴采用2205及以上的双相钢或sic材质,根据氧化风量和喷管数量的不同,喷嘴出口直径在φ25mm~φ32mm之间,空心锥射流喷嘴8的设计保证了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氧化风压力顺利的把氧化风管网内的浆液排出。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配主管2采用低流速均压管道且呈水平环状布置,采用低流速均压管道设计可以保证各分配支管3的压力均衡,分配主管2设计流速为8~10m/s,材质为普通碳钢。
30.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分配支管3水平平行布置,所述分配支管3在连接有竖管6的一端伸出浆池1,所述分配支管3位于浆池1外的一端采用盲法兰7或开孔盲法兰密封,方便检修时冲洗清淤或接冲洗水管冲洗清淤,所述分配支管3在位于浆池1内的一端封闭。浆池1外部分的分配支管3选用碳钢衬胶、frp或2205及以上的双相钢材质制成;浆池1内的分配支管3采用2205及以上的双相钢材质制成。
31.综上,本申请采用的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阵列式高效氧化风系统,极大的提高了氧化风利用率及氧化效率,进而减少氧化风系统的供风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