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式整形机以及石块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5168发布日期:2021-01-05 18:18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颚式整形机以及石块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颚式整形机以及石块处理生产线。



背景技术:

石材等矿物边角料加工成石子常用于在混凝土骨料中,具有各种棱角的石子通过整形机将边角料的棱角磨去和将边角料上粘附的杂质除去,实现边角料的再利用。传统的整形机,一般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打击锤,在箱体的内壁上设有反击衬板,打击锤与反击衬板之间形成石块处理通道,外界的石块进入该处理通道,第一转轴在电机的作用下高速旋转,带动打击锤高速旋转打击石块,石块撞击在反击衬板上反弹至打击锤上,同时石子反弹也会相互冲击,通过反复撞击打磨石子的棱角,同时使石子上的杂质散开。

传统的这种石材整形机,打击锤和反击衬板磨损较大,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另外,电机需要以非常高速度转动,才能形成较好的撞击效果,能耗较大,噪音大,粉尘大。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形效果好、能够降低能耗的颚式整形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采用该颚式整形机的石块处理生产线,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颚式整形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定板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动板,定板与动板之间形成用于搓压物料的整形间隙,整形间隙具有第一料口和第二料口,第一料口设置在第二料口的上方,在机架上设有抵顶在动板上的支板,动板于支板的上下侧分别形成驱动端和自由端,驱动端上连接有用于带动动板绕支板摆动的驱动机构,在所述机架上对应第一料口设有进料斗,进料斗通过弹性机构可升降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在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感测进料斗的第一位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用于感测进料斗的第二位置的第二传感器,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配合驱动机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多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以及缓冲弹簧,第一导向柱设置在所述进料斗的下端,第二导向柱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缓冲弹簧套设在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进料斗的出料端设有闸门,在所述进料斗上设有用于启闭该闸门的启闭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自上而下,所述动板与所述定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该间隙于所述第二料口的大小为10cm,所述支板抵顶在所述动板的下端,所述动板与所述定板之间的夹角在5°至15°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机架上设有托板,所述支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托板上,在机架上设有限位板,托板固定在限位板上,支板与限位板之间形成用于置入垫板的调整空间,在限位板上设有伸入该调整空间的调整螺栓,调整螺栓螺接在限位板上,托板和调整螺栓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动板的下端连接有缓冲杆,在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缓冲孔,缓冲杆穿设在缓冲孔中,在缓冲杆上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设在缓冲孔的两侧,第一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板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二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板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套设在缓冲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在所述机架上设有支撑轴,支撑轴可转动地安装所述机架上,支撑轴上设有皮带轮,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传动连接,在所述动板上设有轴孔,在支撑轴上设有凸轮部,所述动板通过轴孔套设在凸轮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动板靠近所述定板的一面设有多个整形条,整形条沿水平方向延伸,多个整形条沿所述动板的上下方向布设。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块处理生产线,包括筛选机构、输送机构以及整形机构,筛选机构的出料端对应输送机构的进口端设置,输送机构的出口端对应整形机构的进口端设置,整形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定板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动板,定板与动板之间形成用于搓压物料的整形间隙,整形间隙具有第一料口和第二料口,第一料口设置在第二料口的上方,在机架上设有抵顶在动板上的支板,动板于支板的上下侧分别形成驱动端和自由端,驱动端上连接有用于带动动板绕支板摆动的驱动机构,在所述机架上对应设有进料斗,进料斗通过弹性机构可升降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在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感测进料斗的第一位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用于感测进料斗的第二位置的第二传感器,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配合驱动机构设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动板绕着支板摆动,直接对物料进行搓压,打磨石块的棱角或者将石块上的杂质搓掉,实现石材的整形,相比于传统的电机带动打击锤高速转动,本实用新型能耗更小,动板和定板的使用寿命更长。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采用该颚式整形机的石块处理生产线,其具有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辊式整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辊式整形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未示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整形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b处为a处从c方向看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整形辊、第二整形辊以及接料装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筛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颚式整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颚式整形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生产线的结构简图。

图中:

辊式整形机10机架100

第一整形辊101第二整形辊102

整形条1021整形部10211

安装部10212螺钉10213

压架103第一摆动端1031

第二摆动端1032振动机构104

振动电机1041偏心块1042

第一转轴105

限位杆107限位槽108

进料斗109升降端1091

下料端1092启闭电机1093

闸门1094支撑板110

第二转轴111

导料板113接料装置114

整形间隙200第一传感器201

第二传感器202第一导向柱203

第二导向柱204缓冲弹簧205

颚式整形机30

机架301定板302

接纳槽3021

动板303皮带轮304

第一料口305第二料口306

整形条307斜板部3071

直板部3072

轴孔308

支撑轴309凸轮部310

限位板311支板312

托板313垫板314

调整螺栓315

缓冲杆316缓冲孔317

第一限位块318第二限位块319

第一缓冲弹簧320第二缓冲弹簧321

第一活动摆槽322第二活动摆槽323

滑块324

筛选机构40

支架401激振器402

激振电机4021激振块4022

加强梁403第一弹性件4041

第二弹性件4042支撑梁405

支撑立板406槽座407

第一落料空间408第二落料空间409

第一上传感器410第一下传感器411

第一弹性单元412下料斗413

打料板414连接板415

输送机构50

底座501安装架502

第一驱动轴503第二驱动轴504

传送带505第二弹性单元506

第二上传感器507第二下传感器508

接料装置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11,辊式整形机10,包括机架100、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第一整形辊101、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第二整形辊10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整形辊101和/或第二整形辊102转动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第一整形辊101和第二整形辊102可以分别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在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具体可以采用变频电机,或者在控制电路中加入变频器,实现电机转速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整形辊101与第二整形辊10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整形辊101与第二整形辊102之间形成用于搓压物料的整形间隙20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的压架103,第二整形辊102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压架103上,在压架103上设有用于带动压架103振动的振动机构104,在所述机架100上还设有用于调整整形间隙200的大小的限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分设在所述压架103两侧的两个限位单元,每个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杆107、限位槽108以及嵌装在限位槽108中调整块(在限位槽108,图中未示出),限位杆107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压架103上,具体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压架103上,限位杆107大体沿竖直方向设置,限位杆107的下端为可升降的自由端,自由端抵压在调整块上,调整块为多块,多块调整块包括橡胶块和钢板块,钢板块位于橡胶块的下方,在振动机构104振动时,限位杆107随着压架103的振动反复离开橡胶垫和接触橡胶垫,通过限位杆107将压架103顶起,从而使得第一整形辊101与第二整形辊102之间形成预定的整形间隙。在调整时,可以通过千斤顶将压架103顶起,在限位槽108中放入合适数量的调整块,之后撤走千斤顶,再将压架103放下,使得限位杆107抵顶在调整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架103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105可转动地所述机架100上,所述压架103于第一转轴105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摆动端1031和第二摆动端1032,所述第二整形辊102设置在第二摆动端10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振动机构104包括振动电机1041和设置在振动电机1041的输出端上的偏心块1042,振动电机1041固定在所述第二摆动端1032上,振动电机1041转动时,带动偏心块1042转动,使得振动机构104和压架103整体的重心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压架103产生振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整形辊101和所述第二整形辊10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整形辊102设置在所述第一整形辊101的斜上方,所述第一整形辊101与所述第二整形辊102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至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整形辊102上还设有多根整形条1021,多根整形条1021沿所述第二整形辊102的周向布设,整形条1021从所述第二整形辊102周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相邻整形条1021之间形成暂时接收物料的整形空间,整形条1021的设置,使得物料不易从整形间隙200中滑脱,物料在整形空间中能够更好地进行搓压。

优选地,整形条1021包括整形部10211和设置在整形部10211的两端的安装部10212,安装部10212呈与第二整形辊102的表面对应的扁平状,整形部10211呈尖凸的齿状,在整形时,整形部10211与物料接触,安装部10212不与物料接触,安装部10212通过螺钉10213锁定在第二整形辊102上,避免螺钉10213受到磨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机架100上还设有进料斗109,进料斗109通过第二转轴11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上,进料斗109于第二转轴111的两侧形成下料端1092和升降端1091,下料端1092对应所述整形间隙200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设有支撑板110,支撑板110上设有第一导向柱203,在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柱203为两根,在所述进料斗109上设有第二导向柱204,在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柱204为两根,第一导向柱203与第二导向柱204之间形成升降空间,还包括套设在第一导向柱203和第二导向柱204中的缓冲弹簧205。在所述机架100上设有用于感测进料斗109的升降端1091的第一位置的第一传感器201和用于感测进料斗109的升降端1091的第二位置的第二传感器202,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还包括控制器,第一传感器201、第二传感器202以及所述驱动机构均连接至控制器。当物料较重时,进料斗109的升降端1091下降并触犯第二传感器202,此时进料斗109中的物料较多,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使得第一整形辊101和第二整形辊102以较快的速度转动,提升物料整形效率,当进料斗109中的物料减少至一定程度,进料斗109的升降端1091上升并触发第一传感器201,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使得第一整形辊101和第二整形辊102以较慢的速度转动,避免物料过快地从整形间隙200中通过而起不到整形效果,同时降低能耗,另外当进料斗109不触发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整形辊101和第二整形辊102以中速转动,从而对第一整形辊101和第二整形辊102形成多级调控。如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进料斗109的物料情况自动调整第一整形辊101和第二整形辊102的转动情况,使得第一整形辊101与第二整形辊102之间的物料处于饱和状态,物料之间能够相互搓压,从而达到节省能耗和提升整形质量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石块处理生产线,包括筛选机构40、输送机构50以及整形机构,筛选机构40的出料端对应输送机构50的进口端设置,输送机构50的出口端对应整形机构的进口端设置,整形机构可以采用上述介绍的辊式整形机1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颚式整形机30,包括机架301、设置在机架301上的定板302以及设置在机架301上的动板303,定板302沿竖直方向设置,动板303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定板302与动板303之间形成用于搓压物料的整形间隙200,整形间隙200大体呈“v”形,整形间隙200具有第一料口305和第二料口306,第一料口305设置在第二料口306的上方,待整形物料从第一料口305进入,整形后,从第二料口306落出。在机架301上设有抵顶在动板303上的支板312,支板3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10°至17°之间,且支板312靠近动板303的一端位置较低,动板303于支板312的上下侧分别形成驱动端和自由端,驱动端上连接有用于带动动板303绕支板312摆动的驱动机构,自由端绕着支板312转动,从而使得相应位置的整形间隙200变化,从而对物料进行搓压整形。在所述机架301上对应第一料口305设有进料斗109,进料斗109通过弹性机构可升降地安装在所述机架301上,在所述机架301上设有用于感测进料斗109的第一位置的第一传感器201和用于感测进料斗109的第二位置的第二传感器202,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第一传感器201和第二传感器202配合驱动机构设置。当物料较重时,进料斗109的下降并触犯第二传感器202,此时进料斗109中的物料较多,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使得动板303以较快的速度摆动,提升物料整形效率,当进料斗109中的物料减少至一定程度,进料斗109上升并触发第一传感器201,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使得动板303以较慢的速度摆动,使得动板303与定板302之间能够存储一定的物料以提升物料搓压效果,避免物料过快地从整形间隙200中通过而起不到整形效果,同时降低能耗。如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进料斗109的物料情况自动调整动板303的整形情况,从而达到节省能耗和提升整形质量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多个支撑单元,在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四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导向柱203、第二导向柱204以及缓冲弹簧205,第一导向柱203设置在所述进料斗109的下端,第二导向柱204设置在所述机架301上,缓冲弹簧205套设在第一导向柱203和第二导向柱204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进料斗109的出料端设有闸门1094,在所述进料斗109上设有用于启闭该闸门1094的启闭电机1093,例如可以将启闭电机1093的输出轴与闸门1094连接,通过启闭电机1093的转动实现闸门1094的启闭,本实用新型中启闭电机1093可以还可以控制闸门1094的开启大小,从而控制进料斗109的放料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自上而下,所述动板303与所述定板302之间的间隙(整形间隙200)逐渐减小,该间隙于所述第二料口306的大小为1至10cm,所述支板312抵顶在所述动板303的下端,形成杠杆式支点,更加省力。优选地,所述动板与所述定板之间的夹角在5°至15°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机架301上设有托板313,所述支板312可滑动地设置在托板313上,托板313上设有滑块324,滑块324可滑动地设置在托板313上,在动板303上设有第一活动摆槽322,在滑块上设有第二活动摆槽323,支板312的两端分别可摆动地设置第一活动摆槽322和第二活动摆槽323中,在动板308摆动时,支板312也可以随着摆动。托板313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托板313上可以设有引导滑块324滑动的滑槽(图中未示出),在机架301上设有限位板311,托板313固定在限位板311上,滑块324与限位板311之间形成用于置入垫板314的调整空间,在限位板311上设有伸入该调整空间的调整螺栓315,调整螺栓315螺接在限位板311上,调整螺栓315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使用时,垫板314夹设在限位板311与滑块324之间,松开螺栓,可以加入或者减少垫板314,从而调整支板312的位置,起到调整第二料口306处整形间隙200大小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动板303的下端连接有缓冲杆316,在所述限位板311上设有缓冲孔317,缓冲杆316穿设在缓冲孔317中,在缓冲杆316上设有第一限位块318和第二限位块319,第一限位块318和第二限位块319分设在缓冲孔317的两侧,第一限位块318与所述限位板311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320,第二限位块319与所述限位板311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弹簧321,第一缓冲弹簧320和第二缓冲弹簧321套设在缓冲杆316上。第一缓冲弹簧320和第二缓冲弹簧321能够对动板303进行一定缓冲,降低动板303的冲击损害,同时能够使得动板303保持在一定的位置,避免支板312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在所述机架301上设有支撑轴309,支撑轴309沿水平方向设置,支撑轴309可转动地安装所述机架301上,支撑轴309上设有皮带轮304,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与皮带轮304传动连接,在所述动板303上设有轴孔308,在支撑轴309上设有凸轮部310,所述动板303通过轴孔308套设在凸轮部310上,凸轮部310随着支撑轴309转动,从而带动动板303的驱动端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动板303靠近所述定板302的一面设有多个整形条307,整形条307沿水平方向延伸,多个整形条307沿所述动板303的上下方向布设在动板303靠近定板302的一面,相邻整形条307形成暂时接收物料的整形空间,整形条307的设置,使得物料不易从整形间隙200中滑脱,物料在整形空间中能够更好地进行搓压。优选地,整形条307包括斜板部3071和直板部3072,直板部3071与动板303的表面垂直设置,斜板部3071与直板部3072的夹角在60°。动板303在动作时大体沿着箭头方向对物料进行搓压。为了提升搓压的效果,在定板302上布设有多个接纳槽3021,收纳槽3021自外向内呈缩口状,物料在接触缩口时可以进一步地搓压,提升整形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块处理生产线,包括筛选机构40、输送机构50以及整形机构,筛选机构40的出料端对应输送机构50的进口端设置,输送机构50的出口端对应整形机构的进口端设置,采用上述的颚式整形机3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筛选机构40,包括支架401、设置在支架401中的筛网以及激振机构,以待筛选物料在筛网上的输送方向为纵向,在水平面内且于纵向垂直的方向为横向,所述筛网包括多个支撑立板406和多根支撑梁405,支撑立板406沿横向延伸,多个支撑立板406沿纵向排布,在实施中,支撑立板406呈扁平的长方体,相邻支撑立板406之间形成用于供物料通过的第一落料空间408,支撑梁405沿纵向延伸,多根支撑梁405沿横向排布,相邻支撑梁405之间形成用于供物料通过的第二落料空间409,第一落料空间408对应第二落料空间409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梁405沿沿水平方向设置,也可以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形成下坡式筛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梁405呈圆柱体,相邻支撑梁405之间形成的第二落料空间409呈上大下小的敞口,用于引导物料沿着纵向滑行,在滑行过程中,如果物料的大小小于第二落料空间409,则物料从第二落料空间409掉落并进入第一落料空间408,之后从第一落料空间408落出。支撑梁405为圆柱体,相邻的支撑梁405之间形成上大狭小的第一落料空间408,有利于物料迅速落入该第一落料空间408,当石块有较为尖锐的棱角时,棱角从第一落料空间伸入第二落料空间409,随着石块沿着纵向移动,棱角碰触在支撑立板406上,从而增加石块翻转的机会,使得物料能够继续向前输送,从降低了堵料的概率。优选地,相邻所述支撑立板之间的间距在2至5cm,相邻支撑梁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在2至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立板406的上端设有槽座407,槽座407从支撑立板406的上表面向下表面开设,所述支撑梁405嵌装在槽座407中且伸出槽座407,通过设置槽座407,使得支撑梁405和支撑立板406拼接成一个框体,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架401包括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形成筛选物料的空间,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通过连接板415连接在一起,在连接板415上设有激振器402,在第一立板的下端设有第一弹性件4041和第二弹性件4042,在第二立板的下端设有第三弹性件(图中被遮挡,未示出)和第四弹性件(图中被遮挡,未示出),第一弹性件4041、第二弹性件4042、第三弹性件以及第四弹性件分设在支撑架的四个角点并形成支撑支架401的支撑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激振器402包括激振电机4021和激振块4022,激振块4022与激振电机4021的输出轴连接,激振块4022采用偏心块1042,通过激振电机4021带动激振块4022转动,从而使得激振器402的重心发生变化,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产生振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设有多根加强梁403,所述支撑立板406架设在加强梁403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筛网具有接收物料的接料板414,所述支架401上还设有下料斗413,下料斗413的出料口对应接料板414设置,下料斗413出来的物料落到接料板414上,接着再运动至支撑梁405处,下料斗413通过多个第一弹性单元412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支架401上,所述支架401上设有用于感测下料斗413的第一位置的第一上传感器410和用于感测下料斗413的第二位置的第一下传感器411,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第一上传感器410和第一下传感器411均配合所述激振电机4021设置,具体是通过控制器来连接激振电机4021和第一上传感器410和第一下传感器411。当下料斗413中的物料较多时,下料斗413下降并触发第一下传感器411,第一下传感器411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控制激振电机4021以较快的转速转动,提升筛选效率;当下料斗413中的物料较少时,下料斗413上升,触发第一上传感器410,第一上传感器410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控制激振电机4021以较慢的速度转动,当下料斗413位于中间位置时,控制器控制激振电机4021以中速转动,在保证能够筛选物料的情况下,节省能耗,减小噪音和灰尘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石块处理生产线,其包括筛选机构40、输送机构50以及整形机构,筛选机构40的出料端对应输送机构50的进口端设置,输送机构50的出口端对应整形机构的进口端设置,筛选机构40采用上述筛选机构4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输送机构50包括底座501、设置在底座501上的安装架502、设置在安装架502上的第一驱动轴503、设置在安装架502上的第二驱动轴504、套设在第一驱动轴503和第二驱动轴504上的传送带505以及用于驱动传送带505运动的动力源(图中未示出),安装架502通过多个第二弹性单元506可转动地安装底座501上,例如可以通过四个第二弹性单元将安装架502连接在底座501上,第二弹性单元506可以采用弹簧。所述底座501上设有用于感测安装架502的第一位置的第二上传感器507和用于感测安装架502的第二位置的第二下传感器508,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第二上传感器507和第二下传感器508均配合动力源设置,具体是通过控制器来连接第二上传感器507、第二下传感器508以及动力源。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当传送带506上的物料较多时,安装架502下降并触发第二下传感器508,第二下传感器508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动力源的转速,从而调快下道工序(本实施例中体现为颚式整形机构10)的处理速度,当传送带506上的物料较少时,控制器控制动力源的转速,从而调慢下道工序(本实施例中体现为颚式整形机构10)的处理速度,在保证物料稳定输送的情况下,能够节省能耗,同时能够保证物料的处理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驱动轴503和所述第二驱动轴504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动力源为动力电机,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驱动轴503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石块处理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输送机构50、筛选机构40、颚式整形机30以及辊式整形机10,筛选机构40的粗料出口端对应输送机构50的进口设置,输送机构50的出口对应颚式整形机30的进口设置,具体是对应颚式整形机30的进料斗109设置,颚式整形机30的出料口对应辊式整形机10的进料斗109设置,将待整形物料进行筛选之后,再进行整形,避免无需整形的物料进入整形机而造成能量损耗,能够提高整形效率。为了使得辊式整形机10的出料口的物料能够更好地送出,在辊式整形机10的出料口处设有导料板114,导料板114安装在机架上,通过导料板114将物料导入接料装置60(例如接料小车)。

由于生产线中,输送机构50和筛选机构60的出料速度不是恒定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应机构上设置传感器,以此来控制进入辊式整形机20和颚式整形机30的物料量,从而使得进料量处于饱和状态,提升物料之间的搓动效果,改善整形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