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饮用水水井快捷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3501发布日期:2021-06-29 23:54阅读:2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村饮用水水井快捷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村饮用水水井快捷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有自来水供应,然而,在一些远离城镇的边缘农村地区,还有一部分地方没有自来水供应,主要依靠井水来生活,井水通常情况下都含有一些杂质,如絮状物、金属离子、细菌、胶体和余氯等。经常食用这样的水体,不利于人体健康,目前,普遍采用的过滤装置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但是过滤网只能够过滤掉水体中的一些大颗粒的杂质,过滤效果差,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农村饮用水水井快捷过滤装置,已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井水普遍采用普通滤网进行过滤,只能过滤大颗粒杂质,过滤效果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内部采用五层滤芯装置过滤,滤芯装置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过滤精度最大可达到0.01微米,外部采用sus340不锈钢,能有效防腐蚀、抗高压,整体采用物理水压过滤,节能安全环保,整体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过滤装置本体、抱箍本体,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为左右长方形结构,所述的滤装置本体包含滤芯装置、过滤网、出水道、进水口、净水出口、排污出口,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的左侧设置有净水出口,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的右侧设置有排污出口,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滤芯装置,所述的滤芯装置位于进水口的下端,所述的滤芯装置内部设置有五层过滤器,从上至下依次分别为:第一pp棉、sic阻垢碳、第二pp棉、cto烧结碳、ro超滤膜,所述的滤芯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出水道,所述的出水道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净水出口与排污出口,所述的出水道上靠近净水出口的位置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的端盖通过抱箍本体进行连接固定。

所述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有输水泵,所述的输水泵上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的输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有泵管,所述的泵管伸设置在水井内,所述的泵管上设置有碎石过滤层,所述的进水管上设置有前置过滤器与进水压力表,所述的驱动电机外接电性连接控制开关。

所述的抱箍本体包含第一抱箍、第二抱箍、锁紧机构,所述的第一抱箍通过合页连接有第二抱箍,所述的第一抱箍的开口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第二抱箍的开口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轴,所述的固定轴上连接有锁紧机构,所述的锁紧机构包含连接轴、限位柱、抓手,所述的连接轴与固定轴相连接,所述的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设置在限位槽上,所述的限位柱上连接有抓手。

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所述的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通过螺栓与过滤装置本体进行位置固定,所述的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的左右两端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的螺栓孔可通过螺栓将过滤装置本体与墙体或底面相固定连接。

所述的净水出口上设置有净水盖,所述的净水出口与净水盖之间采用螺旋连接方式。

所述的排污出口上设置有排污盖,所述的排污出口与排污盖采用螺旋连接方式。

所述的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盖,所述的进水口与进水盖采用螺旋连接方式。

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采用sus340不锈钢。

所述的滤芯装置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过滤精度最大可达到0.01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过滤装置本体通过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进行位置固定,使用时分别将进水口与净水出口打开,进水口连接进水管,进水管连接输水泵,输水泵的泵管伸入水井内,启动外部控制开关带动输水泵上的驱动电机,使得输水泵进行抽水工作,井水首先通过泵管内的碎石过滤层进行大颗粒过滤,然后通过前置过滤器进行初级过滤,初级过滤后的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滤芯装置内,通过滤芯装置内的上下五层过滤器进行有效的细节过滤,超滤水过滤完后通过过滤网进行最终过滤从净水出口排出,排出时排污出口为封闭状态,防止井水从排污口排出,当连续使用一周滤芯过滤水时,可将净水出口封闭,打开排污出口,通过井水对滤芯装置的冲刷,污水从排污出口排出以达到定期冲刷清洗的效果,滤芯装置也可通过人工方式取出清洗,松开抱箍本体,将端盖取下,从过滤装置本体内部即可取出滤芯装置进行人手清洗,清洗结束后按原样进行装回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过滤装置本体内部采用五层滤芯装置过滤,滤芯装置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过滤精度最大可达到0.01微米,过滤装置本体外部采用sus340不锈钢,能有效防腐蚀、抗高压,整体采用物理水压过滤,节能安全环保,整体实用性强,过滤效果好,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过滤装置本体1、滤芯装置11、第一pp棉111、sic阻垢碳112、第二pp棉113、cto烧结碳114、ro超滤膜115、过滤网12、出水道13、进水口14、进水盖141、净水出口15、净水盖151、端盖152、排污出口16、排污盖161、进水管17、前置过滤器171、进水压力表172、抱箍本体2、第一抱箍21、限位槽211、第二抱箍22、固定轴221、锁紧机构23、连接轴231、限位柱232、抓手233、合页24、输水泵3、驱动电机31、泵管32、碎石过滤层33、水井4、第一支撑脚5、螺栓孔51、第二支撑脚6。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过滤装置本体1、抱箍本体2,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1为左右长方形结构,所述的滤装置本体1包含滤芯装置11、过滤网12、出水道13、进水口14、净水出口15、排污出口16,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14,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净水出口15,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排污出口16,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滤芯装置11,所述的滤芯装置11位于进水口14的下端,所述的滤芯装置11内部设置有五层过滤器,从上至下依次分别为:第一pp棉111、sic阻垢碳112、第二pp棉113、cto烧结碳114、ro超滤膜115,所述的井水通过进水口14输入后先通过第一pp棉111进行过滤,然后依次通过sic阻垢碳112、第二pp棉113、cto烧结碳114、ro超滤膜115进行过滤,所述的滤芯装置11的下端设置有出水道13,所述的出水道13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净水出口15与排污出口16,所述的出水道13上靠近净水出口15的位置设置有过滤网12,所述的过滤网12为井水最后一次过滤,过滤后的超滤净水可通过净水口排出,可用于泡茶、厨房用水、沐浴、洗衣等生活用水,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端盖152,所述的端盖152通过抱箍本体2进行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口14通过进水管17连接有输水泵3,所述的输水泵3上连接有驱动电机31,所述的输水泵3的另一端连接有泵管32,所述的泵管32伸设置在水井4内,所述的泵管32上设置有碎石过滤层33,所述的碎石过滤层33能有效将水井4内的大颗粒物进行过滤,所述的进水管17上设置有前置过滤器171与进水压力表172,所述的前置过滤器171将井水4内的水源进行初级过滤,所述的进水压力表172能有效实时监测水井4的水源压力,所述的驱动电机31外接电性连接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开关能对驱动电机31进行启动与关闭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的抱箍本体2包含第一抱箍21、第二抱箍22、锁紧机构23,所述的第一抱箍21通过合页24连接有第二抱箍22,所述的第一抱箍21的开口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槽211,所述的第二抱箍22的开口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轴221,所述的固定轴221上连接有锁紧机构23,所述的锁紧机构23包含连接轴231、限位柱232、抓手233,所述的连接轴231与固定轴221相连接,所述的连接轴231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柱232,所述的限位柱232设置在限位槽211上,所述的限位柱232上连接有抓手233,所述的锁紧机构23可通过固定轴221进行上下旋转,当需要将抱箍本体2锁紧时,锁紧机构23通过固定轴221向上旋转,将锁紧机构23的限位柱232旋转在限位槽211上进行位置限位,最后通过抓手233进行顺时针加固旋紧,当需要将抱箍本体2松开时,抓手233进行逆时针旋转通过固定轴221将固定轴221向下旋转,使得限位柱232脱离限位槽211,这时抱箍本体2即松开。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支撑脚5与第二支撑脚6,所述的第一支撑脚5与第二支撑脚6通过螺栓与过滤装置本体1进行位置固定,所述的第一支撑脚5与第二支撑脚6的左右两端上设置有螺栓孔51,所述的螺栓孔51可通过螺栓将过滤装置本体1与墙体或底面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净水出口15上设置有净水盖151,所述的净水出口15与净水盖151之间采用螺旋连接方式,当不需要使用净水时可将净水盖151旋紧,以免对净水口15造成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污出口16上设置有排污盖161,所述的排污出口16与排污盖161采用螺旋连接方式,在使用净水时排污出口16是通过排污盖161密封的,当需要排污时,打开排污盖161,将净水出口15通过净水盖151进行封闭,此时通过井水4冲刷滤芯装置11及过滤网12即可将污水通过排污出口16流出,污水可用于浇花、冲厕所等,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口14上设置有进水盖141,所述的进水口14与进水盖141采用螺旋连接方式,在使用滤装置本体1需要连接进水管17时将其取下,当不需要使用滤装置本体1时通过进水盖141将端口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装置本体1采用sus340不锈钢,能有效防腐蚀、抗高压。

进一步的,所述的滤芯装置11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过滤精度最大可达到0.01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过滤装置本体通过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进行位置固定,使用时分别将进水口与净水出口打开,进水口连接进水管,进水管连接输水泵,输水泵的泵管伸入水井内,启动外部控制开关带动输水泵上的驱动电机,使得输水泵进行抽水工作,井水首先通过泵管内的碎石过滤层进行大颗粒过滤,然后通过前置过滤器进行初级过滤,初级过滤后的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滤芯装置内,通过滤芯装置内的上下五层过滤器进行有效的细节过滤,超滤水过滤完后通过过滤网进行最终过滤从净水出口排出,排出时排污出口为封闭状态,防止井水从排污口排出,当连续使用一周滤芯过滤水时,可将净水出口封闭,打开排污出口,通过井水对滤芯装置的冲刷,污水从排污出口排出以达到定期冲刷清洗的效果,滤芯装置也可通过人工方式取出清洗,松开抱箍本体,将端盖取下,从过滤装置本体内部即可取出滤芯装置进行人手清洗,清洗结束后按原样进行装回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过滤装置本体内部采用五层滤芯装置过滤,滤芯装置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过滤精度最大可达到0.01微米,过滤装置本体外部采用sus340不锈钢,能有效防腐蚀、抗高压,整体采用物理水压过滤,节能安全环保,整体实用性强,过滤效果好,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