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无机矿源提取有机物的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3820发布日期:2021-11-06 03:0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由无机矿源提取有机物的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取有机物矿物质的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由无机矿源提取有机物的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锗、锌、硒等有机物对预防和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病,心肝肾脏,糖尿,高血压,关节炎,老年痴呆等疾患有切实效果,获得科学界及医学界的肯定。因而锗、锌、硒的有机物的研究及制取成为今世界关注的热点。如何突破实验仪器不能大规模生产的局限性,实现大批量产业化生产是世界范围内需要共同克服的难题,由于提取过程中需要加入强酸、强碱还会产生大量气体,因此提取设备必须耐强酸、强碱和高压,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对罐内的固液反应物进行搅拌以提高反应效率,现有的搅拌装置仅由简单的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组成,搅拌效率低,而且搅拌过程中在罐体内存在搅拌死角,物料容易残留在内部上也不易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制取有机物矿物质的设备存在搅拌器仅由简单的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组成,搅拌效率低,而且搅拌过程中在罐体内存在搅拌死角,物料容易残留在内部上也不易清洗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无机矿源提取有机物的提取装置,具有搅拌效率高,无搅拌死角,容易清洗等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4.一种由无机矿源提取有机物的提取装置,包括反应罐体,所述反应罐体的外壳为球形体,所述反应罐体的内壁贴设有耐酸耐碱耐高压的非金属保护层,所述反应罐体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与环形搅拌器,所述环形搅拌器的外壁与非金属保护层相贴,所述环形搅拌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搅拌翅,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圆柱形搅拌器,所述圆柱形搅拌器水平设置,所述圆柱形搅拌器上设置有第二搅拌翅,所述环形搅拌器外侧中部固定在第一转轴端部,所述第一转轴穿出反应罐体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圆柱形搅拌器的一端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出与第一转轴相反一侧的反应罐体与第一支撑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
5.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传动轮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二传动轮套设在正上方的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四锥齿轮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金和第三锥齿轮的中部分别第二传动轴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配合,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配合。
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二传动轴的两侧。
7.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
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二传动轴中部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传动轴水平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轴竖直设置。
8.优选的是,所述环形搅拌器的中部内侧通过轴承套与圆柱形搅拌器可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搅拌器套设在第二转轴上并可自由旋转。
9.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搅拌翅和第二搅拌翅分别设置有多个且交错设置。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本实用新型采用反应罐体内设置非金属保护层具有耐酸耐碱耐高压的性能,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进而驱动环形搅拌器进行旋转,环形搅拌器旋转过程中带动第一搅拌翅进行旋转,且对非金属保护层内部进行清理,放置非金属保护层内部有残留物料,清楚搅拌死角,同时方便反应罐体的清洗。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15.所示附图中,反应罐体1,非金属保护层2,环形搅拌器3,第一搅拌翅 4,圆柱形搅拌器5,第二搅拌翅6,第一转轴7,驱动电机8,第二转轴9,第一支撑架10,第一传动轮11,第二传动轮12,第一传动轴13,第二传动轴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第三锥齿轮17,第四锥齿轮18,皮带19,第二支撑架20,轴套21,轴承套22。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17.如图1

3所示,一种由无机矿源提取有机物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体11,所述反应罐体11的外壳为球形体,所述反应罐体11的内壁贴设有耐酸耐碱耐高压的非金属保护层2,所述非金属保护层2由尼龙或橡胶等材料制成,所述反应罐体11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与环形搅拌器3,所述环形搅拌器3的外壁与非金属保护层2相贴,所述环形搅拌器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搅拌翅4,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圆柱形搅拌器5,所述圆柱形搅拌器水平设置,所述圆柱形搅拌器5上设置有第二搅拌翅6,所述环形搅拌器3、圆柱形搅拌器5和第一搅拌翅4和第二搅拌翅6均可在外表面设置耐酸耐碱耐高压的非金属保护层2或直接由耐酸耐碱耐高压的的材料制成如橡胶等,所述环形搅拌器3的中部内侧通过轴承套22与圆柱形搅拌器5可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搅拌器3套设在第二转轴9上并可自由旋转,所述第一搅拌翅4和第二搅拌翅6分别设置有多个且交错设置,所述环形搅拌器3和圆柱形搅拌器5均可在反应罐体11内自由旋转,旋转过程中各个第一搅拌翅4和第二搅拌翅6不会发生碰撞,共同对反应罐体11内部的固液反应物进行搅拌,所述环形搅拌器3外侧中部固定在第一转轴7端部,所述第一转轴7穿出反应罐体11与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驱动第一转轴7进而驱动环形搅拌器3进行旋转,环形搅拌器3旋转过程中带动第一搅拌翅4进行旋转,且对非金属保护层2内部进行清理,防止非金属保护层2内部有残留物料,清楚搅拌死角,同时方便反应罐体11的清洗,圆柱
形搅拌器5的一端与第二转轴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9的另一端穿出与第一转轴7相反一侧的反应罐体11外壳与第一支撑架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9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轮11、第二传动轮12、第一传动轴13、第二传动轴 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第三锥齿轮17和第四锥齿轮18,所述第一传动轮11套设在第一转轴7上,第二传动轮12套设在正上方的第一传动轴13上,所述第一传动轮11与第二传动轮12通过皮带19传动,所述第一锥齿轮15套设在第一传动轴13上,所述第四锥齿轮18套设在第二转轴9上,所述第二锥齿轮16金和第三锥齿轮17的中部分别第二传动轴14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16与第一锥齿轮15相配合,所述第四锥齿轮18与第三锥齿轮17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轴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10和第二支撑架20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固定在第二支撑架20上,所述第二传动轴14中部设置有轴套21,所述轴套21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0上,所述第一传动轴13水平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轴14 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转轴7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传动轮11和第二传动轮12 及之间的皮带19带动第一传动轴13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轴13带动第一锥齿轮15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15带动第二传动轴14上的第一锥齿轮15 和第三锥齿轮17转动,与第三锥齿轮17相配合的第四锥齿轮18随之转动,所述第四锥齿轮18随之转动,所述第四锥齿轮18上的第二转轴9带动圆柱形搅拌器5进行转动,所述第二搅拌翅6随第一搅拌翅4同时转动,第一搅拌翅4和第二搅拌翅6共同对反应罐体11内部的固液反应物进行搅拌,提高搅拌效率,所述第一锥齿轮15和第二锥齿轮16可分别设置在第二传动轴14的两侧,所述第二锥齿轮16和第三锥齿轮17的两侧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锥齿轮15和第二锥齿轮16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锥齿轮15与第一转轴7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第四锥齿轮18与第二转轴9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环形搅拌器3和圆柱形搅拌器5转动方向相同,多个第一搅拌翅4和第二搅拌翅6同时进行搅拌可以提升搅拌效果。
18.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