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窑烟气超净排放后处理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3964发布日期:2021-06-15 20:1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窑烟气超净排放后处理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窑烟气超净排放后处理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空气污染不断加重的严竣局面,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烟气排放所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气环境污染控制问题,不断引起全世界广泛高度重视,发展高效、节能、高性价比的烟气净化设备及技术是从根本解决发展与环保,当前与长远的不同诉求,随着国家经济不断高速发展,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研发超低排放标准的环保设备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广泛使用的单纯烟气“石灰石-石膏法”和“氧化镁法”等脱硫技术;是在炉窑除尘器后通过石灰石、氧化镁等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达到中和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此种方法可以满足正常环保排放要求,但不能满足环保超低排放要求,尤其石灰石粉、氧化镁粉等在处理烟气二氧化硫过程中,在热炉窑烟气中会挥发形成一定数量的粉尘,造成炉窑烟气二次粉尘超标排放,因此,需要一种炉窑烟气超净排放后处理净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炉窑烟气超净排放后处理净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炉窑烟气超净排放后处理净化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气管和排污口,所述罐体的左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高压烟风管,且高压烟风管位于进气管的下方;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插接于所述罐体的内腔底端,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下端面相通的通孔,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设置有甩风轮,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分别设置有撞风墙和溶水网。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外环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板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甩风轮的底端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撞风墙位于溶水网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溶水网采用不锈钢膜网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带有水汽、油污、微少粉尘的烟气与溶水网产生摩擦时,会在溶水网表面形成一定面积的含有水汽、油污、微少粉尘的水膜,烟气在离心力作用下会把烟气中含有粉尘的水分油污甩出,被不断甩出的含有微少粉尘和油污的水分,在溶水网表面水膜亲和力作用下吸溶到溶水网表面,当溶水网表面水膜达到一定面积和厚度,就会沿着溶水网表面向下流动达到装置底部,通过排污口外排,经过处理后的超洁净烟气通过排气管排出,该装置与目前本行业内同类产品相比较具有实现,集脱湿、脱油、脱出微尘、一体化,结构简单、超达标排放、用途广泛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高效节能,前景广阔,更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流动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溶水网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罐体,2、排气管,3、排污口,4、进气管,5、高压烟风管,6、支撑板,7、通孔,8、轴承,9、甩风轮,10、撞风墙,11、溶水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3所示,一种炉窑烟气超净排放后处理净化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气管2和排污口3,所述罐体1的左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4和高压烟风管5,且高压烟风管5位于进气管4的下方;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插接于所述罐体1的内腔底端,所述支撑板6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下端面相通的通孔7,所述支撑板6的顶端中心位置通过轴承8设置有甩风轮9,通过高压烟气首先由底部的高压烟风管5进入罐体1的内腔,对有一定角度的甩风轮9进行风力冲击,方便促使甩风轮9通过轴承8高速旋转,所述支撑板6的顶端分别设置有撞风墙10和溶水网11,通过当带有水汽、油污、微少粉尘的烟气与溶水网11产生摩擦时,会在溶水网11表面形成一定面积的含有水汽、油污、微少粉尘的水膜,所述撞风墙10位于溶水网11的内侧。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轴承8的外环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板6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8的内环与甩风轮9的底端过盈配合,通过高压烟气首先由底部的高压烟风管5进入罐体1的内腔,对有一定角度的甩风轮9进行风力冲击,方便促使甩风轮9通过轴承8高速旋转。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溶水网11采用不锈钢膜网构成,通过当带有水汽、油污、微少粉尘的烟气与溶水网11产生摩擦时,会在溶水网11表面形成一定面积的含有水汽、油污、微少粉尘的水膜。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本方案中所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烟气通过进气管4进入罐体1的内腔,高压烟气首先由底部的高压烟风管5进入罐体1的内腔,对有一定角度的甩风轮9进行风力冲击,使甩风轮9旋转起来,随着高压烟气不断对甩风轮9发生撞击,使甩风轮9高速旋转,甩风轮9高速旋转同时带动上升的烟气发生高速旋转,烟气发生高速旋转会使烟气产生巨大的离心力,使烟气与撞风墙10及溶水网11发生磨擦,由于水具有亲和力,当带有水汽、油污、微少粉尘的烟气与溶水网11产生摩擦时,会在溶水网11表面形成一定面积的含有水汽、油污、微少粉尘的水膜,烟气在离心力作用下会把烟气中含有粉尘的水分油污甩出,被不断甩出的含有微少粉尘和油污的水分,在溶水网11表面水膜亲和力作用下吸溶到溶水网11表面,当溶水网11表面水膜达到一定面积和厚度,就会沿着溶水网11表面向下流动达到装置底部,通过排污口3外排,经过处理后的超洁净烟气通过排气管2排出,该装置与目前本行业内同类产品相比较具有实现,集脱湿、脱油、脱出微尘一体化,更适合推广使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炉窑烟气超净排放后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气管(2)和排污口(3),所述罐体(1)的左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4)和高压烟风管(5),且高压烟风管(5)位于进气管(4)的下方;

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插接于所述罐体(1)的内腔底端,所述支撑板(6)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下端面相通的通孔(7),所述支撑板(6)的顶端中心位置通过轴承(8)设置有甩风轮(9),所述支撑板(6)的顶端分别设置有撞风墙(10)和溶水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窑烟气超净排放后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8)的外环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板(6)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8)的内环与甩风轮(9)的底端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窑烟气超净排放后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风墙(10)位于溶水网(1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窑烟气超净排放后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水网(11)采用不锈钢膜网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窑烟气超净排放后处理净化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气管和排污口,所述罐体的左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高压烟风管,且高压烟风管位于进气管的下方;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插接于所述罐体的内腔底端,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下端面相通的通孔,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设置有甩风轮,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分别设置有撞风墙和溶水网。该装置与目前本行业内同类产品相比较具有实现,集脱湿、脱油、脱出微尘、一体化,结构简单、超达标排放、用途广泛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高效节能,前景广阔,更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胡鑫;白玉;石磊;朱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抚顺正工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