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鳗鲡饲料生产用混合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61699发布日期:2021-09-08 01:2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鳗鲡饲料生产用混合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鱼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鳗鲡饲料生产用混合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鳗鲡是鳗鲡科、鳗鲡属鱼类。体延长而呈蛇状,尾部侧扁。头中大,呈钝锥形。口大而开于吻端,微斜裂而达眼后缘下方;下颌略突出于上颌。背鳍和臀鳍都是低平而一直延伸到尾部,和尾鳍连结成一体而不易区分彼此;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之距离短于头长;无腹鳍;胸鳍位于鳃盖后方,略呈圆形。鳞片细小而埋藏于皮下。体表无任何花纹,体背部为深灰色而稍带绿色,腹部则为白色。
3.鳗鲡为暖温性降河性洄游鱼类,平时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和静水池塘的土穴、石缝里,昼伏夜出,有时从水中游上陆地以皮肤呼吸,经潮湿草地移居到别的水域。鳗鲡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田螺、蛏、蟹、虾、桡足类和水生昆虫为食。不同生长阶段其摄食对象有明显变化。白仔鳗苗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水丝蚓、水生昆虫幼虫、贝类残渣和有机碎屑等。广泛分布于日本北海道至菲律宾间的西太平洋淡水域,包括岛屿与亚洲大陆等注入太平洋的大、小河川溪流。
4.在鳗鲡生产养殖过程中,需要进行投喂饲料。需要厂家进行饲料制作。在饲料制作时需要对饲料进行混合搅拌,但是目前大多数饲料混合搅拌装置均为竖直方向,易造成底部物料堆积,造成搅拌不充分,且排料时不便。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鳗鲡饲料生产用混合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鳗鲡饲料生产用混合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饲料混合搅拌装置均为竖直方向,易造成底部物料堆积,造成搅拌不充分,且排料时不便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鳗鲡饲料生产用混合加工装置,包括筒体和底架,所述底架固接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筒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进料管和排料管,所述筒体的后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侧动力输出端固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通过轴承与所述筒体的前后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上固接有第一齿轮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接有多组呈阵列状分布的转板,所述转板的前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多组呈阵列状分布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上固接有第二齿轮和多组呈阵列状分布的搅拌叶片,所述筒体的内腔前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滑槽,所述定位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定位环,且多组所述第二转杆的前侧均通过轴承与所述定位环转动连接,所述筒体的内腔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所述筒体的内腔前侧壁之间固接有两组对称的固定杆,所述第一转杆贯穿所述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后侧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中转杆,所述中转杆上固接有中转齿轮,所述中转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固定盘的后侧
壁上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的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的后侧固接有齿条环,所述齿条环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上分别固接有内齿条和外齿条。
8.优选的,所述排料管向右下方倾斜,便于通过阀门控制其将混合后的饲料排出。
9.优选的,所述定位滑槽与所述导向滑槽均为圆形,便于内部传动,提高传动效果。
10.优选的,所述中转杆位于所述第一转杆的正上方,便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对装置内部进行传动。
11.优选的,所述内齿条与所述外齿条分别与所述中转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便于第二转杆带动搅拌叶片进行转动,对物料进行混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多组第二转杆与搅拌叶片为横向,搅拌叶片的外侧靠近筒体内侧壁,将底部的混合料向上翻动,避免物料堆积,提高搅拌效率与搅拌效果;
14.2、通过排料管倾斜向下,内部齿轮传动,使多组第二转杆转动的同时自身亦转动,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排料,便于广泛使用。
1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局部放大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
筒体,2

底架,3

进料管,4

排料管,5

电机,6

第一转杆,7

第一齿轮,8

固定座,9

转板,10

第二转杆,11

第二齿轮,12

搅拌叶片,13

定位滑槽,14

定位环,15

固定盘,16

固定杆,17

中转杆,18

中转齿轮,19

导向滑槽,20

导向滑块,21

齿条环,22

内齿条,23

外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鳗鲡饲料生产用混合加工装置,包括筒体1和底架2,底架2固接于筒体1的底部,筒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进料管3和排料管4,筒体1的后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前侧动力输出端固接有第一转杆6,第一转杆6通过轴承与筒体1的前后侧壁转动连接,第一转杆6上固接有第一齿轮7和固定座
8,固定座8上固接有多组呈阵列状分布的转板9,转板9的前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多组呈阵列状分布的第二转杆10,第二转杆10上固接有第二齿轮11和多组呈阵列状分布的搅拌叶片12,筒体1的内腔前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滑槽13,定位滑槽13内滑动连接有定位环14,且多组第二转杆10的前侧均通过轴承与定位环14转动连接,筒体1的内腔设置有固定盘15,固定盘15与筒体1的内腔前侧壁之间固接有两组对称的固定杆16,第一转杆6贯穿固定盘15,固定盘15的后侧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中转杆17,中转杆17上固接有中转齿轮18,中转齿轮18与第一齿轮7相啮合,固定盘15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滑槽19,导向滑槽19内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的导向滑块20,导向滑块20的后侧固接有齿条环21,齿条环21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上分别固接有内齿条22和外齿条23。
[0024]
进一步的,排料管4向右下方倾斜,便于通过阀门控制其将混合后的饲料排出。
[0025]
进一步的,定位滑槽13与导向滑槽19均为圆形,便于内部传动,提高传动效果。
[0026]
进一步的,中转杆17位于第一转杆6的正上方,便于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11啮合对装置内部进行传动。
[0027]
进一步的,内齿条22与外齿条23分别与中转齿轮18和第二齿轮11相啮合,便于第二转杆10带动搅拌叶片12进行转动,对物料进行混合。
[0028]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鱼饲料的混合搅拌,具体为一种鳗鲡饲料生产用混合加工装置,使用时,将带混合的多种物料均通过进料管3注入筒体1内,然后启动电机5,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带动第一转杆6逆时针旋转,固定座8与多组转板9配合带动多组第二转杆10绕第一转杆6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7与中转齿轮18相啮合,中转齿轮18与内齿条22啮合带动齿条环21顺时针转动,齿条环21外侧壁上的外齿条23与多组第二齿轮11相啮合,并带动第二齿轮11逆时针转动,所以多组第二转杆10自身逆时针转动,多组搅拌叶片12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齿轮结构的外侧安装设置有齿轮箱,便于将底部的物料向上翻,便于充分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的物料通过排料管4排出。
[0029]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电源电性连接。
[003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1]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