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涂料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3608发布日期:2021-07-13 15:2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涂料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水涂料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防水涂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原料在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涂料会大量粘附在反应釜的侧壁上,导致这部分涂料无法充分进行混合搅拌,且靠近反应釜内壁位置的物料流动性差,从而导致物料加热反应不均匀。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现有的反应釜具有刮壁功能,但现有的反应釜通常采用金属刮板,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金属刮板直接接触釜体内壁容易在搅拌过程中造成对釜体内壁的刮伤,且会导致被刮掉的釜体材料混入涂料中造成涂料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对釜体内壁进行刮壁,增强搅拌效果,提高搅拌效率的防水涂料反应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水涂料反应釜,包括釜体、设置在釜体上方的釜盖,还包括搅拌轴、设置在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器与刮壁组件,所述釜盖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转动轴穿过釜盖于釜体内与搅拌轴连接;所述刮壁组件包括安装框、刮刀,安装框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各安装槽分别贯穿出安装框顶面形成开口;所述刮刀包括限位部、刮壁部,限位部与安装槽配合的卡设于安装槽内,刮壁部与釜体内壁贴合,刮壁部两端形成刀刃,刮壁部朝向釜体内壁一侧形成与釜体配合的弧形状;所述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搅拌器搅拌混合涂料,且带动刮壁组件刮取粘附于釜体内壁的涂料。

进一步的,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三轴套,所述搅拌轴上开设有第一键槽,第一键槽内设有键块,所述轴套上开设有第二键槽,轴套通过第二键槽与键块配合与搅拌轴连接;所述轴套上开设有螺孔,螺孔上设有螺栓,轴套通过螺栓与搅拌轴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包括四根首尾相接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的支撑杆,所述第一轴套设置在安装框沿竖向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支撑杆上,所述安装框通过第一轴套与搅拌轴配合的固定在搅拌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若干倾斜设置的叶片,所述叶片绕所述第二轴套阵列分布,所述第一搅拌器通过第二轴套与搅拌轴配合的固定在搅拌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底部设有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搅拌器包括若干旋叶,所述旋叶绕所述第三轴套阵列分布,各旋叶朝向外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搅拌器通过第三轴套与搅拌轴配合的固定在搅拌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旋叶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刮刀采用耐高温弹性硬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上开设有若干减阻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器设有若干组,各第一搅拌器间隔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设置在电机转动轴与搅拌轴之间,联轴器联接电机转动轴与搅拌轴,使电机可带动搅拌轴转动。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搅拌轴与反应釜不是一体成型,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搅拌轴上的刮壁组件、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都是可拆卸的,当出现损坏时方便更换,且方便反应釜结束工作后的清洗;

第二,刮刀采用耐高温弹性硬性材料,可以适应反应釜内的工作环境,且刮刀的刀刃设置沿着刮壁组件旋转方向刮取釜体内壁,可刮取粘附在釜体内壁的涂料且减少对釜体内壁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水涂料反应釜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水涂料反应釜的立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刮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釜盖,21.机架,3.电机,4.搅拌轴,41.第一键槽,42.键块,5.第一搅拌器,51.叶片,6.刮壁组件,61.安装框,611.安装槽,612.开口,613.减阻孔,62.刮刀,621.限位部,622.刮壁部,623.刀刃,7.第二搅拌器,71.旋叶,72.通孔,8.联轴器,9.轴套,91.第二键槽,92.第一轴套,93.第二轴套,94.第三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涂料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盖2、电机3、搅拌轴4、第一搅拌器5、刮壁组件6、第二搅拌器7、联轴器8、轴套9。

釜盖2设置在釜体1上方以封闭釜体1,釜盖2上设有机架21,电机3通过机架21安装在釜盖2上,电机3的转动轴穿过釜盖2于釜体1内通过联轴器8与搅拌轴4连接;第一搅拌器5、刮壁组件6、第二搅拌器7设置在搅拌轴4上,刮壁组件6包括安装框61、刮刀62,安装框61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槽611,各安装槽611分别贯穿出安装框61顶面形成开口612;刮刀62包括限位部621、刮壁部622,限位部621通过所述开口612进入安装槽611内,限位部621与安装槽611配合的卡设在安装框61上;刮壁部622与釜体1内壁贴合设置,刮壁部622朝向釜体1内壁一侧形成与釜体1配合的弧形状,刮壁部622沿着刮壁组件6旋转方向的两端形成刀刃623;刮刀62采用耐高温弹性硬性材料制成,刮刀62可以适应反应釜内的工作环境,且刮刀62的刀刃623设置沿着刮壁组件6旋转方向刮取釜体1内壁,可刮取粘附在釜体1内壁的涂料且减少对釜体1的伤害;刮壁组件6还可搅拌混合靠近釜体1内壁位置的物料,使物料加热反应更加均匀。

搅拌轴4上开设有第一键槽41,第一键槽41内设有键块42,轴套9上开设有第二键槽91,轴套9通过第二键槽91与键块42配合与搅拌轴4连接;轴套9上开设有螺孔,螺孔上设有螺栓,轴套9通过螺栓与搅拌轴4固定;轴套9包括第一轴套92、第二轴套93、第三轴套94,安装框61包括四根首尾相接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的支撑杆,第一轴套92设置在安装框61沿竖向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支撑杆上,刮刀62设置在安装框61沿横向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支撑杆上,安装框61通过第一轴套92与搅拌轴4配合的固定在搅拌轴4上,安装框61上开设有若干减阻孔613,以降低刮壁组件6转动时的阻力;第一搅拌器5包括若干倾斜设置的叶片51,叶片51绕第二轴套93阵列分布,第一搅拌器5通过第二轴套93与搅拌轴4配合的固定在搅拌轴4上;第一搅拌器5设有若干组,各第一搅拌器5间隔排列设置;第一搅拌器5的设置使物料搅拌更加充分、均匀,分散物料形成径向流,带动物料充分混合。第二搅拌器7设置在搅拌轴4底部,第二搅拌器7包括若干旋叶71,旋叶71绕第三轴套94阵列分布,各旋叶71朝向外侧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搅拌器7通过第三轴套94与搅拌轴4配合的固定在搅拌轴4上,旋叶7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72,第二搅拌器7可搅拌位于釜体1底部的物料,旋叶7上的通孔72使物料实现乱流,防止物料沉底。

搅拌轴4以及设置在搅拌轴4上的刮壁组件6、第一搅拌器5和第二搅拌器7都是可拆卸的,当出现损坏时方便更换,且方便反应釜结束工作后的清洗。

电机3驱动带动搅拌轴4旋转,进而带动第一搅拌器5与第二搅拌器7转动以搅拌混合釜体1内的物料,带动刮壁组件6转动搅拌混合靠近釜体1内壁位置的物料,且使刮刀62刮取粘附于釜体1内壁的物料。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