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工石磨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8947发布日期:2021-06-22 15:3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工石磨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石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手工石磨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器械,传统的石磨通常由两个石盘叠加而成,分为上磨盘和下磨盘,且上磨盘与下磨盘之间的结合处刻有纹理,称为磨齿,上磨盘上设置有投料口,上述粮食通过投料口进入到上磨盘与下磨盘之间的磨齿中,通过挤压摩擦形成粉或浆,上磨盘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将粉或浆推出。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技在高速发展,但是用石磨加工的食品能够保持食品的纯正风味,营养成分破坏少,和传统电器加工设备相比,具有一些特别的风味,因此石磨一直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虽然现在存在一些电动石磨,但是由于电动石磨整体质量比较大,而且部件较多,清洗较为麻烦,不适用于家庭情况中使用。

现有石磨中,两个磨盘直接通过支腿撑高,在进行研磨时,取一个料盆放置在磨盘的下方,直接接取浆料,且浆料和渣料混合在一起;或者存在一个接料盘,接料盘位于磨盘的外侧设置有环形的接料槽,接料槽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通过跟随上磨盘一起转动的刮料板,将浆料送至出料口处进行出料,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以下问题:一、出料不彻底,出料口处需要额外进行刮料,二、用户需要额外配置在接料口接料的容器,而且该容器在储存放置时,容易积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手工石磨的支撑装置,提升手工石磨的整体性,方便出料。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工石磨的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石磨的上磨盘和下磨盘,上磨盘与下磨盘罗列设置,包括接料盘和设置在接料盘下侧的支撑座,所述下磨盘放置在接料盘上,接料盘位于下磨盘的外侧设置有环状的接料槽,接料槽的底部上设置有出料口,支撑座内设置有抽拉式的料筒,当料筒位于支撑座内时,所述料筒位于出料口的下侧。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出料口处的接料槽的纵截面为v形,所述出料口为沿接料槽的槽底延伸的弧形,所述出料口的宽度与接料槽的槽底相匹配。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接料盘与下磨盘的接触端面的边缘设置有防渗胶圈。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筒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料筒内设置有用于支撑过滤网的支撑条,过滤网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延伸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座为壳体结构,且该壳体结构为圆筒状。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座的壳体外侧面采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所述料筒的上刻有用于表示料筒内容量的刻度线。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座为圆筒状。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料筒的外侧立面上设置有拉手,料筒远离设置拉手的一侧设置有倒液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石磨支撑装置,将石磨槽的出料口设置在接料槽的底端,并且在出料口的下端设置料筒,在研磨过程中,浆料可以直接通过出料口流入到料筒中,无需额外配置料筒,整体性更好,更衣方便存储;

2、本实用新型的出料口设置在接料槽的底面上,出料更为彻底,也更加方便清洗;

3、本实用新型的接料盘上设置有防渗胶圈,在使用过程中,防渗胶圈位于下磨盘与接料盘之间,能够避免浆料流入下磨盘与接料盘之间的间隙中,进而产生发霉变臭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接料盘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料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接料盘,2、防渗胶圈,3、支撑座,4、料筒,5、拉手,6、过滤网,1-1、接料槽,1-2、出料口,4-1、刻度线,4-2、倒液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属于“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工石磨的支撑装置,如图1所示,用于支撑石磨的上磨盘和下磨盘,上磨盘与下磨盘罗列设置,包括接料盘1和设置在接料盘1下侧的支撑座3,所述下磨盘放置在接料盘1上,接料盘1位于下磨盘的外侧设置有环状的接料槽1-1,为了避免在研磨豆浆时,浆液顺沿下磨盘下流至接料槽1-1的过程中,浆液流入到下磨盘与接料盘1之间的拼接间隙内,无法清洗导致变质变臭,接料盘1的上部设置有防渗胶圈2,避免浆液流入到下磨盘与接料盘1之间的缝隙中。接料槽1-1的底部上设置有出料口1-2,支撑座3内设置有抽拉式的料筒4,为了方便抽拉料筒4,料筒4的外侧设置有拉手5,所述支撑座3为壳体结构,壳体结构为料筒4的放置提供更多的空间,本实施例中,支撑座3为被设置为圆筒状,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方形壳体或其他多边形的壳体,为了便于对料筒4进行限位,壳体结构的内部位于料筒4的两侧设置有导向突条,位于料筒4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突台,料筒4沿导向突条推入到支撑座3的内部且与限位突台相接触时,料筒4外侧与支撑筒3的外壁平齐.当料筒4位于支撑座3内时,所述料筒4位于出料口1-2的下侧。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出料,所述接料槽1-1位于出料口1-2处的纵截面为v形,所述出料口1-2为沿接料槽1-1的槽底延伸的弧形,所述出料口1-2的宽度与接料槽1-1的槽底相匹配,在使用过程中,上磨盘上一般会设置刮板,刮板随上磨盘一起转动,将流入到接接料槽1-1内的浆料循环推入到接料口处,并从出料口1-2流入到料筒4内,出料口1-2处接料槽1-1设置成v形槽,能够让流经到此处的浆料全部经过出料口流出,而且接料槽1-1内出料口1-2处的高度低于未设置出料口1-2的高度,能够让浆液顺势相出料口1-2的一侧自流。

本实施例中,所述料筒4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6,料筒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过滤网6的支撑条,为了便于拿放过滤网6,过滤网6两侧设置有延伸板,通过拿取延伸板将过滤网从料筒中取出。

本实施例所述料筒4的上刻有用于表示料筒4内容量的刻度线4-1,可以将支撑座3的壳体设置成透明状或者半透明状,便于观察料筒4内的液位,方便掌控浆液的研磨量,料筒4的远离把手的一侧设置有倒液嘴4-2,方便将料筒4内的浆液从料筒4中倒出,避免撒液。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