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及其自动碎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6368发布日期:2021-08-03 13:1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及其自动碎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碎纸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及其自动碎纸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进纸碎纸机一般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压纸机构、送纸机构、碎纸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放纸区的底板上开设有进纸口,所述碎纸机构位于所述放纸区的下方并与所述进纸口位置相对,所述送纸机构安装于所述进纸口处,并在所述压纸机构抵压纸张后,将抵压后的纸张沿所述进纸口折叠并输送至所述碎纸机构,所述碎纸机构碎纸,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送纸机构和碎纸机构动作。

其中,压纸机构包括盖板、弹性安装于盖板内侧的压板、安装于盖板和压板之间的弹性件,工作室,盖板带动压板下压,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压板抵压纸张,然而,这种压纸机构打开时,压板往往相对于盖板处于弹出状态,体积大,影响美观。另一方面,弹性件设置于盖板和压板之间,压下盖板时,用户往往要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使得盖板下压,操作费力,且在当盖板闭合以遮挡放纸区时,若闭合不紧或者松弛时,压板并不能很好的抵压纸张,或者压板会在碎纸时抵开盖板,发生意外停止碎纸。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便是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压纸机构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及其自动碎纸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纸结构不合理、操作不方便、抵压纸张的抵压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包括碎纸机上盖、碎纸机下盖、托纸盒、压纸板、盖板、转轴,以及两个转轴固定座,其中:

所述碎纸机上盖与所述碎纸机下盖上下固定连接;

所述托纸盒凹设于所述碎纸机下盖上方并形成一容置腔体,用于放置层叠待碎纸张;

所述压纸板和盖板的固定端均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用于实现所述压纸板和盖板的自由端同轴转动;

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所述转轴固定座中,用于实现所述转轴的转动;

两个所述转轴固定座与所述碎纸机上盖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盖板和压纸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碎纸机上盖上;

所述压纸板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下方,用于在使用者盖合所述盖板时压紧放置于所述托纸盒上方的层叠待碎纸张。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组限位组件,每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定位孔、定位柱、弹性部件和止位部件,其中:

所述定位孔开设于所述压纸板上;

所述定位柱的位置与所述定位孔的位置相适配,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盖板内侧,另一端贯穿所述定位孔;

所述止位部件连接于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且其外围的大小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孔径,用于使得所述压纸板的自由端在所述定位柱两端之间移动;

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压纸板的下表面,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用于:

使用者翻起所述盖板时通过所述止位部件带动所述压纸板沿着所述定位柱向上翻转,所述弹性部件处于拉伸状态;

使用者盖合所述盖板时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收缩性自动带动所述压纸板沿着所述定位柱向下翻转进而使得所述压纸板压抵在层叠待碎纸张上表面,所述弹性部件处于收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包括两个定位孔、定位柱、弹性部件和止位部件,其中:

两个所述定位孔对称开设于所述压纸板上;

两个所述定位柱一端对称设置于所述盖板内侧,另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定位孔,并与两个所述定位孔的位置相适配;

两个所述止位部件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且其外围的大小大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定位孔的孔径;

两个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压纸板的下表面,另一端勾连在所述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采用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压纸板下表面的弹性部件固定座连接,另一端勾连于所述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拉簧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时,若干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座的连接位置离所述转轴的距离相等,且离所述压纸板下表面的距离也相等,用于使得所述压纸板的各个位置受到的所述拉簧拉力相等。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形状为长条形、椭圆形或长圆形。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长边方向与所述转轴的长轴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盖板一体制成。

优选的,所述止位部件可以是螺钉、螺母、螺栓、卡销、定位销或止动销。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组搓纸滚轮组,每组所述搓纸滚轮组包括上搓纸轮和下搓纸轮,其中:

所述上搓纸轮通过上搓纸轮轴固定于所述压纸板下端两个上搓纸轮座之间;

所述下搓纸轮通过下搓纸轮轴固定于所述碎纸机下盖两侧或固定于所述托纸盒下端两个下搓纸轮座之间;

所述下搓纸轮部分凸出于所述托纸盒的上表面,且其位置与所述上搓纸轮的位置相对应设置,用于使用者盖合所述盖板时所述压纸板上的上搓纸轮压抵所述托纸盒上方的层叠待碎纸张并与所述下搓纸轮配合搓纸进而使得层叠待碎纸张的最下方一张或多张纸张进入所述托纸盒上的入纸口中。

优选的,所述搓纸滚轮组的数量为一组,所述上搓纸轮位于所述压纸板内侧中部,所述下搓纸轮位于所述托纸盒上方入纸口一侧中部,并与所述上搓纸轮的位置相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搓纸滚轮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搓纸滚轮组分别对称分布于所述压纸板内侧以及所述托纸盒上方入纸口一侧。

优选的,所述上搓纸轮轴与所述压纸板下表面平行,所述下搓纸轮轴与所述托纸盒上表面平行。

优选的,还包括两个扭簧,两个所述扭簧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的两端,并分别放置在位于所述转轴两端的两个所述转轴固定座中,用于实现所述转轴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碎纸机,包括上述压纸机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通过盖板内侧的定位柱和压纸板上的定位孔的配合,能够在使用者打开盖板的同时直接带动压纸板的翻转,同时能通过压纸板内侧的拉簧的自身收缩性,实现压纸板内侧的上搓纸轮对托纸盒上层叠待碎纸张的压抵,能够有效增加压纸效果和搓纸效率;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较之于现有压纸结构,压缩弹簧占有空间大,压纸板整体厚度较大的情况,有效精简了结构,缩小了压纸板整体厚度,减少了压纸板的活动行程,均具有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抵压纸张的抵压力大、搓纸效率高等特点,适合市场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中盖板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中隐去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中隐去碎纸机上盖和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中隐去碎纸机上盖和压纸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中碎纸机上盖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中扭簧和转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中扭簧和转轴固定座的配合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中压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中盖板和压纸板的配合结构仰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中盖板和压纸板的配合结构立体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01-碎纸机上盖;102-碎纸机下盖;103-托纸盒;104-压纸板;105-盖板;106-转轴;107-扭簧;108-转轴固定座;109-定位孔;110-定位柱;111-弹性部件;112-止位部件;113-上搓纸轮;114-下搓纸轮;115-上搓纸轮座;116-弹性部件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碎纸机压纸机构,多适合于托纸盒上方不可平放整张a4纸的情况(类似于紧凑型自动碎纸机),具体包括碎纸机上盖101、碎纸机下盖102、托纸盒103、压纸板104、盖板105、转轴106,以及两个转轴固定座108,其中:

所述碎纸机上盖101与所述碎纸机下盖102上下固定连接;

所述托纸盒103凹设于所述碎纸机下盖102上方并形成一容置腔体,用于放置层叠待碎纸张;

所述压纸板104和盖板105的固定端均套设在所述转轴106上,用于实现所述压纸板104和盖板105的自由端同轴转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盖板105与所述转轴106连接处的部分位于所述压纸板104与所述转轴106连接处的外侧,能够很好的将所述压纸板104盖合在所述盖板105的下方。

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所述转轴固定座中,用于实现所述转轴106的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纸机构还包括两个扭簧107,两个所述扭簧107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106的两端,并分别放置在位于所述转轴106两端的两个所述转轴固定座108中,如图6和7所示。转轴106两端采用扭簧107的方式可充分利用扭簧107的旋转力使得使用者打开盖板105后所述盖板105自动复位。

两个所述转轴固定座108与所述碎纸机上盖101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盖板105和压纸板104固定连接在所述碎纸机上盖101上。本实施例中,未对所述转轴固定座108和碎纸机上盖101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可以采用螺接、卡接、焊接等等固定连接方式均可。

所述压纸板104设置于所述盖板105的下方,用于在使用者盖合所述盖板105时压紧放置于所述托纸盒103上方的层叠待碎纸张。

进一步的,所述压纸机构还包括至少一组限位组件,每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定位孔109、定位柱110、弹性部件111和止位部件112,其中:

所述定位孔109开设于所述压纸板104上;

所述定位柱110的位置与所述定位孔109的位置相适配,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盖板105内侧,另一端贯穿所述定位孔109;

所述止位部件112连接于所述定位柱110远离所述盖板105的一端,且其外围的大小大于所述定位孔109的孔径,用于使得所述压纸板104的自由端在所述定位柱110两端之间移动;

所述弹性部件11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压纸板104的下表面,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轴106上,用于:

使用者翻起所述盖板105时通过所述止位部件112带动所述压纸板104沿着所述定位柱110向上翻转,所述弹性部件111处于拉伸状态;

使用者盖合所述盖板105时通过所述弹性部件111的收缩性自动带动所述压纸板104沿着所述定位柱110向下翻转进而使得所述压纸板104压抵在层叠待碎纸张上表面,所述弹性部件111处于收缩状态。

优选的,如图5、10和11所示,所述限位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呈左右分布,压纸板104两侧受力均匀,具体包括两个定位孔109、定位柱110、弹性部件111和止位部件112,其中:

两个所述定位孔109对称开设于所述压纸板104上;

两个所述定位柱110一端对称设置于所述盖板105内侧,另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定位孔109,并与两个所述定位孔109的位置相适配。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110与所述盖板105可一体制成,能有效节省安装成本,也可分体连接,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进行固定,或者其它固定连接方式均可。

两个所述止位部件112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定位柱110远离所述盖板105的一端,且其外围的大小大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定位孔109的孔径。如图5、9-1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止位部件112采用的是螺钉。优选的,所述止位部件112可以是螺钉、螺母、螺栓、卡销、定位销或止动销,只要能够起到止位作用的部件均可。

两个所述弹性部件11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压纸板104的下表面,另一端勾连在所述转轴106上。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111采用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压纸板104下表面的弹性部件固定座116连接,另一端勾连于所述转轴106上。较佳的,所述拉簧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时,若干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固定座116的连接位置离所述转轴106的距离相等,且离所述压纸板104下表面的距离也相等,用于使得所述压纸板104的各个位置受到的所述拉簧拉力相等,且所述托纸盒103上方的层叠待碎纸张受到的压力也相同,能够保证层叠待碎纸张不会因为受到的压力不同,导致纸张移位现象的产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109的形状可以采用长条形、椭圆形或长圆形。如图8所示,所述定位孔109的形状采用长圆形最佳,两个半圆部分的直径略微大于定位柱110的直径,两段直侧板的间距略微大于定位柱110的直径,方便定位柱110在定位孔109中随着压纸板104翻转移动。优选的,所述定位孔109的长边方向与所述转轴106的长轴方向相互垂直,能够保证压纸板104翻转的顺畅性,不会产生任何的卡顿。

进一步的,所述压纸机构还包括至少一组搓纸滚轮组,每组所述搓纸滚轮组包括上搓纸轮113和下搓纸轮114,其中:

所述上搓纸轮113通过上搓纸轮轴(未图示)固定于所述压纸板104下端两个上搓纸轮座115之间;

所述下搓纸轮114通过下搓纸轮轴(未图示)固定于所述碎纸机下盖102两侧或固定于所述托纸盒103下端两个下搓纸轮座(未图示)之间;

所述下搓纸轮114部分凸出于所述托纸盒103的上表面,且其位置与所述上搓纸轮113的位置相对应设置,用于使用者盖合所述盖板105时所述压纸板104上的上搓纸轮113压抵所述托纸盒103上方的层叠待碎纸张并与所述下搓纸轮114配合搓纸进而使得层叠待碎纸张的最下方一张或多张纸张进入所述托纸盒103上的入纸口中。

一实施例中,如图5、8、10和11所示,所述搓纸滚轮组的数量为一组,所述上搓纸轮113位于所述压纸板104内侧中部,所述下搓纸轮114位于所述托纸盒103上方入纸口一侧中部,并与所述上搓纸轮113的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上搓纸轮113和下搓纸轮114分别位于所述压纸板104和托纸盒103上方入纸口一侧的正中间为最佳,能够有效保证托纸盒103上方层叠待碎纸张在搓纸滚轮组两侧的受力均等。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搓纸滚轮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搓纸滚轮组分别对称分布于所述压纸板104内侧以及所述托纸盒103上方入纸口一侧。两组搓纸滚轮组的设计,能够有效增强搓纸力,提高搓纸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上搓纸轮轴与所述压纸板104下表面平行,所述下搓纸轮轴与所述托纸盒103上表面平行,上搓纸轮113和下搓纸轮114施加给层叠待碎纸张上下表面的力均等,能够有效保证搓纸的平顺性,不会发生翘纸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另外公开了一种自动碎纸机,包括上述压纸机构。

具体工作原理:

使用者打开盖板105,压纸板104在止位部件112的带动下,沿着定位柱110向上翻转,压纸板104下表面的弹性部件111(拉簧)处于拉伸状态。此时,将层叠待碎纸张放置于托纸盒103上,松开盖板105,压纸板104由于下表面的弹性部件111(拉簧)的收缩性自动带动压纸板104沿着定位柱110向下翻转,盖板105一同向下,上搓纸轮113压抵在层叠待碎纸张上表面,并与托纸盒103上的下搓纸轮114配合进行搓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