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压滤机洗涤风干用滤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1351发布日期:2021-08-10 14:1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压滤机洗涤风干用滤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压滤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压滤机洗涤风干用滤板结构。



背景技术:

立式压滤机是一种实现固液分离的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冶金、选矿、化工、食品及环保等行业领域,其特点在于立式压滤机运行过程中,滤布在板层之间曲折循环运动,可以实现自动在线进料、洗涤、挤压、风干卸饼洗布等操作,不需要人工卸料,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少,劳动强度低,适用性广等特点而备受欢迎。

目前立式压滤机在洗涤风干过程中都采用单边洗涤风干的方式,板层面积比较大时,会存在洗液在滤饼内部流动不均匀的问题,例如离进水口越近的料饼水流量越大,洗涤效果越好,离进水口越远的地方由于洗液阻力大,流量低,洗涤效果不好,会导致进水口那边洗的很干净,而对边(出水口那边)洗不干净,不得不增加洗涤时间和洗水量保证产品纯度,这样会造成洗水的不必要的浪费。

同理,在进行单边风干时,风干进口这边阻力小,风量大,含水率很低,而对边(风干出口那边)含水率降不下去,不得不增加风干时间和风量来降低对边含水率,这样不仅会增加风干时间,同时增加耗气量。同时这种情况下,即使增加了洗涤和风干时间,由于距离远,存在较大阻力,对于改善对边洗涤和风干效果也不大。

基于此,设计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立式压滤机洗涤风干用滤板结构,该滤板结构能够实现双向交替洗涤和风干,可有效缩短洗涤和风干时间,降低风干成本,节能降耗,实用性好,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式压滤机洗涤风干用滤板结构,包括自上而下叠摞设置的多个滤板,上下相邻两个滤板之间能够密封压接,所述滤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凹槽,上下接触的两个凹槽形成一个用于填充并挤压物料的空腔;

所述滤板的两侧面上均独立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位于滤板同一侧面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不连通;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内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使进料口只能进料以及使出料口只能出料;所述空腔与外界只通过进料口和出料口连通;

所述空腔的顶部设置有挤压隔膜,所述空腔的底部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的上端设置有滤布;

当挤压隔膜与空腔的顶部分离时,所述挤压隔膜与空腔的顶部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滤板的侧面还设置有挤压进出口,所述密封腔与外界只通过挤压进出口连通。

作为本案的重要设计,所述进料口位于滤板侧面的中部,所述出料口位于滤板侧面的两端。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滤板任一侧面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数量均有两个。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位于滤板同一侧面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不连通是通过在该进料口和出料口处设置堵塞机构来实现的;

所述堵塞机构包括两个不能同时堵住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堵板和连接该两个堵板的连杆,所述连杆通过立柱与滤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安装有与滤板内壁连接的弹簧。

有益效果在于:该滤板结构能够实现双向交替洗涤和风干,可有效缩短洗涤和风干时间,降低洗水量和风耗,提升洗涤风干效率,降低风干成本,节能降耗,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滤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滤板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堵塞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进料口,其包含1-1至1-4四个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也是滤液/洗液/风干气流的进口;

2、出料口,其包含2-1至2-4四个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也是滤液/洗液/风干气流的出口;

3、挤压进出口,其用于填充剂进出密封腔;

4、挤压隔膜;

5、滤布;

6、格栅板;

7、滤板;

8、堵板;9、连杆;10、支柱;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式压滤机洗涤风干用滤板结构,包括自上而下叠摞设置的多个滤板7,该多个滤板7安装到压滤机上后能够在压滤机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当滤板7上移时,可以将待挤压的物料通过进料口1注入到上下相邻两个滤板7之间,然后控制压滤机带动滤板7下降,随着相邻两个滤板7之间的间距越来越近,填充在上下相邻两个滤板7之间的物料被挤压,物料中的水分或其它液体被挤出,余下的物料被压成料饼。

当上下相邻两个滤板7挤压物料时,上下相邻两个滤板7之间是密封压接的。

为了提升压滤效率,滤板7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凹槽,上下接触的两个凹槽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填充并挤压物料的空腔,如图2所示,空腔的结构设计增加了一次可挤压物料的容量,提升了压滤效率。

滤板7的两侧面上均独立设置有进料口1和出料口2,如图1所示,位于滤板7同一侧面的进料口1和出料口2不连通,这样设计,由进料口1-1和1-2进入空腔内的洗涤液或风干气流只能从出料口2-1和2-2流出,而不会从出料口2-3和2-4流出,同理,由进料口1-3和1-4进入空腔内的洗涤液或风干气流只能从出料口2-3和2-4流出,而不会从出料口2-1和2-2流出。

进料口1和出料口2内安装有单向阀(图中未画出),单向阀的设计使进料口1只能进料以及使出料口2只能出料,以免由进料口1-1和1-2进入空腔内的洗涤液或风干气流从进料口1-3和1-4流出或者由进料口1-3和1-4进入空腔内的洗涤液或风干气流从进料口1-1和1-2流出。

空腔与外界只通过进料口1和出料口2连通,也就是说,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水或其它液体只能从出料口2流出,此外,立式压滤机工作时洗液液和风干气流也均只能从进料口1进入空腔内,只能从出料口2流出,之所以将空腔设计的如此密封是为了防止风干气流外溢浪费,不能将料饼内的水分带走,也就是说,这部分外溢的气流没有对料饼进行有效风干,而本发明的空腔结构能够保证风干气流全部有效的贯穿料饼,带走料饼内的水汽,确保压缩空气全部用于料饼的风干,提升了压缩空气的风干效率,降低风干成本。

如图2所示,空腔的顶部设置有挤压隔膜4,空腔的底部设置有格栅板6,格栅板6的上端设置有滤布5。

当挤压隔膜4与空腔的顶部分离时,挤压隔膜4与空腔的顶部之间形成密封腔,滤板7的侧面还设置有挤压进出口3,密封腔与外界只通过挤压进出口3连通,这样设计,可通过挤压进出口3往密封腔内注入填充剂使挤压隔膜4挤压料饼,防止风干过程中压缩空气将挤压隔膜4吹离料饼使料饼和挤压隔膜4之间形成缝隙影响风干效率,也即保压风干或带压风干;因为若挤压隔膜4不挤压料饼,压缩空气会使挤压隔膜4、滤布5与料饼分离,这样在料饼与挤压隔膜4、滤布5之间形成缝隙,压缩空气就从上述缝隙流动,而不贯穿料饼,从而形成风干短路,风干短路一旦出现就不能将料饼内的水分带走,从而起不到对料饼进行风干的作用,相应的,风干速度和效率下降,需要延长风干时间才能完成对料饼的风干,这样一来,烘干能耗增加,风干成本大幅增加。

所谓保压风干是指压滤机在完成对空腔内物料的过滤、洗涤和挤压后仍然保持对料饼的挤压,然后将压缩空气通过进料口1注入空腔内对料饼进行风干,由于挤压隔膜4仍然保持对料饼的挤压,因此料饼与滤布5、挤压隔膜4之间接触紧密无缝隙,不会出现风干短路的问题,压缩空气只能穿过料饼带走水分并从出料口2流出,从而高效、快速的风干料饼。

洗涤时,先控制洗液从进料口1-1和1-2进入空腔内,然后从出料口2-1和2-2流出,洗涤1min至6min后切换为洗液从进料口1-3和1-4进(切换可通过操作安装在与进料口1和出料口2连接的输送洗液的管道上的控制阀来实现),从出料口2-3和2-4出,再洗涤1min至6min后切换为洗液从进料口1-1和1-2进入空腔内,然后从出料口2-1和2-2流出,如此循环往复交替2至6次即可;

采用双向交替进行洗涤可以有效避免单向洗涤导致的出料口2附近吸液阻力大,洗液量少,滤饼洗涤不充分,电导率超标的风险。

风干时,压缩空气先从进料口1-1和1-2进,从出料口2-1和2-2出,风干1min至6min后切换为压缩空气从进料口1-3和1-4进(切换可通过操作安装在与进料口1和出料口2连接的输送压缩空气的管道上的控制阀来实现),从出料口2-3和2-4出,再风干1min至6min后切换为压缩空气从进料口1-1和1-2进,从出料口2-1和2-2出,如此循环往复交替2至6次即可;

采用双向交替进行风干可以有效避免单向风干导致的出料口2附近空气阻力大,风量少、风压低,风干后出料口2附近料饼含水率高,含水率降不下去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料饼纯度,降低含水率,同时也能保证料饼同一板层不同部位的料饼纯度及含水率均匀一致,有利于降低因料饼含水率波动导致烘干过程中烘干参数的波动,从而对产品质量及烘干设备的影响,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通过交替循环更换对边洗涤和风干点,可以解决对边距离远,阻力大,流量低的问题,实现了高效洗涤和风干的目的。

进料口1位于滤板7侧面的中部,出料口2位于滤板7侧面的两端,如图1所示。

滤板7任一侧面上的进料口1和出料口2的数量均有两个,如图1所示,这样设计,可加速压缩空气在料饼内的流动,提升风干效率。

位于滤板7同一侧面的进料口1和出料口2的不连通是通过在该进料口1和出料口2处设置堵塞机构来实现的,如图3所示,该滤板7上设置有四个堵塞机构,每个堵塞机构包括两个不能同时堵住进料口1和出料口2的堵板8和连接该两个堵板8的连杆9,连杆9的中部铰接在立柱上,立柱与滤板7内壁固定连接,连杆9的一端安装有与滤板7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11;

如图3所示,当未向空腔内注入洗液或压缩空气时,堵板8在弹簧11的拉拽下堵住进料口1-1,出料口2-3未被另一块堵板8堵住,同理,此时,进料口1-2、1-3和1-4均被堵住,出料口2-1、2-2、2-3和2-4均未被堵住;

当通过进料口1-1、1-2向空腔内注入洗液或压缩空气时,堵住进料口1-1、1-2的堵板8被洗液或压缩空气顶开,该被顶开的堵板8通过连杆9将另外一块堵板8堵住出料口2-3、2-4,也就是说,当堵住进料口1-1的堵板8被顶开时,该堵板8推动连杆9使另外一块堵板8将出料口2-3堵住,当堵住进料口1-2的堵板8被顶开时,该堵板8推动连杆9使另外一块堵板8将出料口2-4堵住,从而实现了位于滤板7同一侧面的进料口1和出料口2不连通的功能;

由于单向阀的存在以及进料口1-3和1-4均被堵板8堵住,因此空腔内的洗液或压缩空气只能从出料口2-1、2-2流出;

同理,当通过进料口1-3、1-4向空腔内注入洗液或压缩空气时,空腔内的洗液或压缩空气也只能从出料口2-3、2-4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