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净化氧气输出的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4660发布日期:2021-10-09 17:0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净化氧气输出的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净化氧气输出的制氧机。


背景技术:

2.psa制氧机也称变压吸附制氧设备,作用是取得纯度较高的氧气。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利用psa专用分子筛选择性吸附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水等杂质,从而取得纯度较高的氧气。
3.但是由于空气中天然的存在粉尘,及吸附塔中的分子筛具有粉化效应,随氧气一起带出。因此出来的氧气中不可避免的含有大量的微小粉尘,采用常规的过滤方式,可以过滤掉较大的颗粒,但是对于一些超微细小的颗粒则无法过滤,这些无法过滤的颗粒对于普通用户,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对于一些特别的用户:比如有洁癖要求的用户;或有严重鼻炎用户;及对特殊粉尘过敏的户用;以及病患晚期需依赖吸氧的患者,此时就制出的氧气就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超净化的氧气。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超净化氧气输出的制氧机,以供特殊用户使用。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超净化氧气输出的制氧机,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单元、空气压缩机、第二过滤单元、分离室、吸附塔、储气罐和第三过滤单元,所述第三过滤单元设置有静电净化模块,同样沿空气流动方向在静电净化模块的初始端连接有负电荷发生极,中部连接有正电荷发生极,而尾端则连接有负电荷回收极。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包括本体和过滤网,在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过滤网可拆卸的设置在本体内,并设于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单元包括壳体、滤布和折叠滤网,所述壳体一端与空气压缩机连通,另一端与分离室连接,所述滤布和折叠滤网分别可拆卸的设置在壳体内,且在所述折叠滤网的两面分别均设置滤布。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超净化氧气输出的制氧机,采用第一过滤单元对空气中大于10μm的粉尘进行初步过滤,后初步过滤的空气则由第二过滤单元进行过滤,将大于5μm的粉尘过滤掉,然后由分离室和吸附塔选择性吸附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水等杂质,从而制得纯度较高的氧气,氧气再收入到储气罐中,最后氧气再经过第三过滤单元,由第三过滤单元将氧气中大于0.5μm的细菌和粉尘进行过滤后进行使用,最终,采用三重过滤的方式,实现氧气超净化的目的,以供特殊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净化氧气输出的制氧机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净化氧气输出的制氧机第一过滤单元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净化氧气输出的制氧机第二过滤单元分解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超净化氧气输出的制氧机第三过滤单元结构示意图。
14.如附图所示:100、第一过滤单元;110、本体;120、过滤网;130、进气口;140、排气口;200、空气压缩机;300、第二过滤单元;310、壳体;320、滤布;330、折叠滤网;400、分离室;500、吸附塔;600、储气罐;700、第三过滤单元;710、静电净化模块;720、负电荷发生极;730、正电荷发生极;740、负电荷回收极。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1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18.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超净化氧气输出的制氧机,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单元100、空气压缩机200、第二过滤单元300、分离室400、吸附塔500、储气罐600和第三过滤单元700,所述第三过滤单元700设置有静电净化模块710,同样沿空气流动方向在静电净化模块710的初始端连接有负电荷发生极720,中部连接有正电荷发生极730,而尾端则连接有负电荷回收极740。
19.具体的,在进行制氧时,空气压缩机200进行工作,对外部空气进行压缩传输,在空气进入到空气压缩机200前,先通过第一过滤单元100进行初步过滤,对空气中大于10μm的粉尘颗粒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到空气压缩机200,再向分离室400方向进行传输,此时,再由第二过滤单元300对初步过滤后的空气进行第二次过滤,对大于5μm的粉尘颗粒进行过滤,而经过二次过滤的空气进入到分离室400和吸附塔500(a塔和b塔)后,会将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水等杂质进行吸附,空气中的氧气则排放到储气罐600进行储存,最后,在使用氧气时,氧气再经第三过滤单元700,由负电荷发生极720作用于静电净化模块710,使静电净化模块710的初始端产生强力的负电场,从而使氧气及氧气中的微小粉尘颗粒被强行带上负电荷,而静电净化模块710的中部则通过正电荷发生极730产生正电场,从而使
传输中带有负电荷的微小粉尘颗粒被俘获至静电净化模块710中部,而带有负电荷的氧气则在静电净化模块710的尾端,被负电荷回收极740进行回收,从而确保输出的氧气中不含有负离子;最终,通过第一过滤单元100、第二过滤单元300和第三过滤单元700,三重过滤,使得输出的氧气达到超级净化的目的,以此来供特殊用户使用。
20.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过滤单元100包括本体110和过滤网120,在本体1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130和排气口140,所述排气口140与空气压缩机200连接,所述过滤网120可拆卸的设置在本体110内,并设于进气口130与排气口140之间。
21.本实例例中,为了实现氧气的超级净化,在空气进入到空气压缩机200前,先进行第一次过滤,空气由本体110的进气口130进入,后由过滤网120进行过滤,将大于10μm的粉尘颗粒过滤掉,后由排气口140输入到空气压缩机200,以此来完成第一次过滤,而过滤网120与本体110采用可拆卸连接(过滤网的边缘与本体内部过盈、卡接方式均可),可方便对过滤网120进行更换。
22.请参阅图3,所述第二过滤单元300包括壳体310、滤布320和折叠滤网330,所述壳体310一端与空气压缩机200连通,另一端与分离室400连接,所述滤布320和折叠滤网330分别可拆卸的设置在壳体310内,且在所述折叠滤网330的两面分别均设置滤布320。
23.当经过第一次过滤后的空气,由空气压缩机200进行压缩,后传送至分离室400,在传送时会经过第二次过滤,会先由滤布320进行过滤,后再由折叠滤网330进行过滤,后再次由滤布320进行过滤,同样采用多重过滤,以此来过滤掉空气中大于5μm的粉尘颗粒,从而提高过滤效果,以便后序能达到超级过滤的目的。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凡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