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6446发布日期:2021-07-23 14:2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反应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釜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反应釜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行业,它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其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合金等其它复合材料。

现有的反应釜的上料过程一般为,首先将待上料的物料装至一容器内,再由人工输送至反应釜的进料口处,再由进料口将物料倒入反应釜内,并及时将进料口封闭;进料口一般连通在反应釜的顶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向反应釜内上料时,存在操作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向反应釜内上料时存在的操作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应釜的上料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反应釜的上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釜的上料装置,包括釜体,以及连通在釜体靠近顶部位置的进料管,上料装置还包括上料箱,上料箱的底部固设有若干用于支撑上料箱的支撑柱;上料箱上连通有上料管,上料箱的底部连通有传送管,传送管背离上料箱的一端与进料管连通,且传送管靠近其与进料管连通的位置连通设有上料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向釜体内上料时,可由上料管首先将物料送入上料箱内,其次打开上料泵使位于上料箱内部物料可依次经过传送管及进料管,最终进入釜体内部;传送管及上料泵的设置,有效提高了在向釜体上料时的便利性;同时支撑柱可对上料箱做有效支撑,以提高上料箱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上料箱内部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位于上料管与上料箱连通处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料管进入上料箱内的物料,在经过过滤网时,过滤网可对混在物料中的杂质阻留至过滤网表面,以提高进入釜体内部的原料的质量,进而提高釜体最终反应出的物料品质。

可选的,过滤网可拆卸连接在上料箱内,且上料箱一侧设为箱门,箱门亦与上料箱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期将过滤网由上料箱内拆卸,以为过滤网的清理或更换提供便利,以提高过滤网的过滤效果;箱门的设置及箱门与上料箱的可拆卸设置,为过滤网的拆卸提供了便利,同时箱门的设置有效提高了上料箱工作时的密封性。

可选的,过滤网相互背离的两侧壁均固设有固定条,两固定条相互平行,且上料箱周向内侧壁开设有供对应固定条滑移插入的固定槽;各固定条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箱门正对上料箱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条沿固定槽的长度放方向滑移插入固定槽,实现过滤网与上料箱的稳定连接;固定条及固定槽的配合,一方面提高了过滤网与上料箱间的连接稳定性与密封性,提高了上料箱的过滤效果;另一方面为过滤网的拆卸提供了便利。

可选的,上料箱两侧壁正对箱门的一侧开设有相互平行的插接槽,箱门正对插接槽的位置固设有插接条,插接条与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箱门的高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条沿插接槽的长度方向滑移,直至箱门将上料箱完全封闭;插接条与插接槽的配合,一方面提高了上料箱的密封性,以及上料箱与箱门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箱门的拆卸便利性。

可选的,箱门的底部固设有橡胶条,橡胶条还固设在过滤网背离箱门的侧壁上,上料箱内壁对应各橡胶条的位置均开设有橡胶槽;位于箱门底部的橡胶条由上至下插入橡胶槽内,位于过滤网侧壁的橡胶条沿固定条的长度方向向靠近上料箱内部的方向插至对应橡胶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固定槽的长度方向将固定条插入,直至位于过滤网侧壁上的橡胶条完全插入对应橡胶槽内,以实现过滤网的安装;沿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将插接条插入,直至位于箱门底部的橡胶条完全进入橡胶槽内,以实现上料箱的封闭;橡胶条与橡胶槽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了上料箱内的密封性。

可选的,插接条正对插接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若干滚珠,插接条沿插接槽长度方向滑移时,各滚珠在插接槽内保持滚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沿插接槽的长度方向将箱门与上料箱稳定连接时,各滚珠在插接槽内保持滚动,以为插接条相对插接槽的滑移助力,从而有效节省了人力。

可选的,箱门的顶壁固设有至少一个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吊环使箱门由上料箱脱落,为箱门的拆卸提供了便利。

可选的,传送管与进料管相互正对的一端均设有密封法兰,传送管与进料管通过密封法兰连通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密封法兰的配合使传送管与进料管相互连通,密封法兰的设置有效提高了进料管与传送管连接处的密封性,以提高物料上料的完整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需要向釜体内上料时,可首先由上料管将物料送入上料箱内,其次打开上料泵使进入上料箱内的物料依次经过传送管及进料管,最终进入釜体内部;传送管及上料泵的设置,有效提高了在向釜体上料时的便利性;

2.过滤网可对进入上料箱内的物料做有效过滤,以提高釜体最终出料端的物料品质;过滤网及箱门的可拆卸设置,为过滤网的清理更换提供了便利,以进一步提高进入釜体的物料的质量;

3.对吊环施加拉力。使插接条相对插接槽滑移时,各滚珠在插接槽内保持滚动,为箱门的拆卸提供了便利,以提高上料箱整体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显示过滤网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为显示橡胶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为显示滚珠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釜体;11、进料管;111、密封法兰;2、上料箱;21、过滤网;211、固定条;212、橡胶条;22、固定槽;23、橡胶槽;24、插接槽;3、传送管;4、上料泵;5、上料管;6、支撑架;7、箱门;71、插接条;711、滚珠;72、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反应釜的上料装置。

参照图1,一种反应釜的上料装置包括釜体1、上料箱2、传送管3,以及上料泵4,其中釜体1周向外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连通设有进料管11,上料箱2的顶部连通有上料管5,传送管3连通在上料箱2的底部,且传送管3背离上料箱2的一端与进料管11相互连通,上料泵4连通在传送管3靠近上料箱2的一端;传送管3与进料管1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设有密封法兰111,传送管3与进料管11通过密封法兰111连通固定。

在向釜体1上料前,首先通过上料管5向上料箱2内送入上料箱2内,其次打开上料泵4,将上料箱2内的物料抽至传送管3内,并最终可被传送管3由进料管11送入釜体1内;待上料完毕后,停止向上料箱2内上料,并及时关闭上料泵4;通过控制上料泵4实现对釜体1的上料,有效提高了整体上料的便利性,从而有效节省了人力;通过密封法兰111实现传送管3与进料管11的连通,有效提高了物料传送过程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此上料装置的上料完整性。

参照图2和图3,上料箱2内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21,过滤网21为水平设置,且过滤网21相互背离的两侧壁固设有相互平行的固定条211,上料箱2周向内侧壁对应固定条211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槽22;过滤网21垂直于固定条211长度方向的侧壁固设有橡胶条212,上料箱2周向内侧壁对应橡胶条212的位置开设有橡胶槽23,橡胶条212沿过滤网21插入上料箱2的侧壁卡接至橡胶槽23内;上料箱2竖直方向的一侧设为箱门7,箱门7与上料箱2可拆卸连接,箱门7位于过滤网21背离橡胶条212的一侧,且过滤网21正对箱门7的侧壁与箱门7抵接。

物料由上料管5进入进料箱后,由于自身重力向进料箱2底部滑落;若有杂质混在物料中并跟随物料一起下落,则过滤网21可对这些杂质做有效阻留,而仅使纯净的物料透过过滤网21继续下行,直至最终由传送管3及进料管11进入釜体1内;过滤网21长期使用后,可首先将箱门7由上料箱2拆卸,其次沿固定槽22的长度反向将固定条211及过滤网21由上料箱2内脱落,以为过滤网21的清理和更换提供便利,进而有效提高过滤网21的过滤效果。

过滤网21在安装时,首先沿固定槽22的长度方向将固定条211及过滤网21稳定连接在上料箱2内,直至橡胶条212完全插至橡胶槽23内;其次将箱门7与上料箱2稳定连接,以完成过滤网21的安装;固定条211与固定槽22的配合,一方面有效提高了过滤网21与上料箱2的连接稳定性与密封性,另一方面为过滤网21的安装与拆卸提供了便利;橡胶条212与橡胶槽23的配合,及过滤网21与箱门7的抵接设置,均有效提高了上料箱2内部的密封性,以使上料箱2的上料效果更佳。

参照图2和图4,上料箱2两侧壁正对箱门7的一侧均竖直开设有插接槽24,两插接槽24相互平行;箱门7正对上料箱2的侧壁固设有相互平行的插接条71,两插接条71分别正对上料箱2上的两插接槽24,插接条71沿对应插接槽24的高度方向插入插接槽24使箱门7靠近上料箱2或有上料箱2脱落,插接条71完全插入插接槽24内时,箱门7的底壁与上料箱2的内底壁抵接。

当需要对上料箱2内的过滤网21进行拆卸时,可对箱门7施加使其由上料箱2脱落的力,以使插接条71沿插接槽24的长度方向向远离上料箱2底部的方向滑移,直至插接条71完全由插接槽24内脱落,以完成箱门7的脱落,插接条71与插接槽24的滑移配合为箱门7的拆卸提供了便利;当需要使上料箱2封闭时,使插接条71沿插接槽24的长度方向向靠近上料箱2底部的方向滑移,直至箱门7的底壁与上料箱2的内底壁抵接,以完成箱门7的安装;插接条71与插接槽24的插接配合,以及箱门7底部与上料箱2内底壁的抵接设置,均有效提高了上料箱2工作时的密封性。

参照图4,插接条71正对插接槽24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若干滚珠711,各滚珠711周向外侧壁正对插接槽24的位置与插接槽24抵接;插接条71相对插接槽24滑移时,各滚珠711在插接槽24内保持滚动;箱门7的顶部固设有吊环72,吊环72的高度方向平行于箱门7的高度方向;对箱门7进行拆卸时,可首先对吊环72施加使箱门7远离上料箱2底部的力,此时插接条71将相对插接槽24向上滑移,各滚珠711随插接条71的滑移在插接槽24内保持滚动;吊环72及滚珠711的设置,均有效提高了箱门7拆卸的便利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反应釜的上料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对釜体1内上料时,可首先通过上料管5向上料箱2内上料,其次再将上料泵4打开;进入上料箱2内部的物料在下行时,过滤网21可将混在物料中的杂质滤出,仅使纯净的物料透过过滤网21继续下行;在上料泵4的作用下,过滤得到的物料可由传送管3传送至进料管11,并最终由进料管11进入釜体1内;即将上料完毕时,首先停止向上料箱2内上料,其次及时将上料泵4关闭,以最终完成釜体1的上料;过滤网21的设置,可对跟随物料进入上料箱2的杂质做有效阻留,以提高物料的纯度,并有效提高最终釜体1产出的物料的品质。

过滤网21长期使用后,可首先通过吊环72使各插接条71相对对应插接槽24上移,直至箱门7最终由上料箱2脱落,其次沿固定槽22的长度方向将固定条211及过滤网21由上料箱2内脱落,以为过滤网21的清理或更换提供便利;清理或更换完毕后,再沿固定槽22的长度方向将过滤网21稳定连入上料箱2内,直至位于过滤网21上的橡胶条212完全插至对应橡胶槽23内;控制箱门7使插接条71相对插接槽24下移,直至位于箱门7底部的橡胶条212完全插至位于上料箱2内底壁的橡胶槽23内;过滤网21的定期更换或清理,可有效提高过滤网21的过滤效果;固定条211以固定槽22的滑移插接配合,一方面可有效提高过滤网21的拆卸便利性,另一方面可提高过滤网21与上料箱2的连接稳定性与密封性;插接条71与插接槽24的滑移插接配合,一方面有效提高了箱门7的拆卸便利性,另一方面可提高箱门7与上料箱2的连接稳定性与密封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