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18705发布日期:2021-08-17 13:5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刺激性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管道化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调节以维持正常操作条件,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设备的密闭性,防止金属设备腐蚀破裂;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选用合适的通风方法,加强个人防护,大量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制品、橡皮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胶鞋等,戴防毒口罩或防护面具,涂皮肤防护油膏。加强健康监护,做好岗前及定期体检,发现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或皮肤暴露部位有湿疹等疾患、眼及鼻、咽喉、气管等呼吸道慢性疾患、肺结核(包括稳定期)以及心脏病患者,不应做接触刺激性气体的工作。

传统的尾气处理装置,处理时一般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这种方式会浪费大量资源,而且处理的效果不好,用活性炭吸附有害气体后,活性炭不易更换,且活性炭不能重复使用,有的气体中含有大量水蒸气和粉尘,这些物质在开始时不处理掉会影响后续的有害气体处理,另外很多气体经转化后也是很重要的资源,这些气体排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损害人类的健康,如一氧化碳可以经反应后作为水煤气使用,但传统的处理方式为直接吸收或者燃烧掉,不仅不环保也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加大了投资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这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包括预收集区、预处理区、判别段和尾气处理终端;

所述预收集区包括有害气体进气口和连接在有害气体进气口上的负压集气舱;

所述预处理区包括湿态处理区和干态处理区,所述湿态处理区包括连接在负压集气舱上的吸附调节池组,所述吸附调节池组包括酸性调节池和碱性调节池,所述负压集气舱上连接由预处理管道并通过预处理管道首先接入酸性调节池,所述酸性调节池上方设有二次汇集管,所述二次汇集管的另一端通入碱性调节池内,所述碱性调节池外套设有三次汇集罩,所述三次汇集罩上连接有三次汇集管;

所述干态处理区包括连接在三次汇集管末端的干态处理舱,所述干态处理舱末端连接有判断区;

所述判断区包括间歇点火判断装置,所述间歇点火判断装置上连接有y型管道,所述尾气处理终端包括可燃处理终端和不可燃处理终端,所述可燃处理终端包括加压富集舱,所述不可燃处理终端包括净化排污管,所述加压富集舱和净化排污管分别连接在y型管道的两支管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间歇点火判断装置包括间歇打火装置和连接在间歇打火装置上的温度感应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y型管道内设置有电控连接在温度感应器上的电控单向阀。

作为优选的,所述干态处理舱包括干燥除水舱和连接在干燥除水舱后面的气体降温组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干燥除水舱包括吸水硅胶塔板,所述吸水硅胶塔板的末端设有配合的鼓风排水装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气体降温组件包括制冷降温舱室。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预先对有害气体调节ph值,避免有害气体因具备强酸性和强碱性而具备极强的腐蚀性,实现了有害气体的污染降度后的可燃性判断,收集可燃性废气以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有害气体进气口;2、负压集气舱;3、预处理管道;4、酸性调节池;5、二次汇集管;6、碱性调节池;7、三次汇集罩;8、三次汇集管;9、干态处理舱;10、间歇点火判断装置;11、y型管道;12、净化排污管;13、加压富集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包括预收集区、预处理区、判别段和尾气处理终端;

预收集区包括有害气体进气口1和连接在有害气体进气口1上的负压集气舱2;

预处理区包括湿态处理区和干态处理区,湿态处理区包括连接在负压集气舱2上的吸附调节池组,吸附调节池组包括酸性调节池4和碱性调节池6,负压集气舱2上连接由预处理管道3并通过预处理管道3首先接入酸性调节池4,酸性调节池4上方设有二次汇集管5,二次汇集管5的另一端通入碱性调节池6内,碱性调节池6外套设有三次汇集罩7,三次汇集罩7上连接有三次汇集管8;

干态处理区包括连接在三次汇集管8末端的干态处理舱9,干态处理舱9末端连接有判断区;

判断区包括间歇点火判断装置10,间歇点火判断装置10上连接有y型管道11,尾气处理终端包括可燃处理终端和不可燃处理终端,可燃处理终端包括加压富集舱13,不可燃处理终端包括净化排污管12,加压富集舱13和净化排污管12分别连接在y型管道11的两支管上。

这一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预先对有害气体调节ph值,避免有害气体因具备强酸性和强碱性而具备极强的腐蚀性,实现了有害气体的污染降度后的可燃性判断,收集可燃性废气以二次利用,若间歇点火判断装置10判断为可燃性气体则通过y型管道11送入加压富集舱13存储,已被后续的燃烧需求使用,若非可燃气体则经由净化排污管12道处理后排出。

实际使用时间歇点火判断装置10的工作原理如下:间歇点火判断装置10包括间歇打火装置和连接在间歇打火装置上的温度感应器,y型管道11内设置有电控连接在温度感应器上的电控单向阀。

干态处理舱9包括干燥除水舱和连接在干燥除水舱后面的气体降温组件,以此对经由湿态处理区处理过的有害气体进行降温和干燥处理,便于后续处理作业。具体实施时,干燥除水舱包括吸水硅胶塔板,吸水硅胶塔板的末端设有配合的鼓风排水装置,气体降温组件包括制冷降温舱室。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