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教学用试管摆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19556发布日期:2021-11-29 14:0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学教学用试管摆放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化学教学用试管摆放架。


背景技术:

2.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与工业、农业、日常生活、医学、材料等均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化学教学实验中,化学试管使用率较高,试管用于盛取液体和固体,用过之后需要对其清洗存放;
3.现有的试管架试管摆放不方便,对应大小的摆放孔对应相对大小的试管,不具有通用性,功能较为局限,传统的摆放架由于没有防碰撞设施,易对瓶身造成破坏,且稳定性较差,不具有调节高度的功能,且试管有长短之分,一些较短和较长的试管无法稳定的摆放。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化学教学用试管摆放架。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化学教学用试管摆放架,包括设备框架,所述设备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靠近右侧处铰接有防尘盖,所述顶板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内腔贯穿有试管本体,所述第一穿孔的内腔设有夹持机构,所述试管本体的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与夹持块相互贴合设置,所述设备框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穿孔,两个所述第二穿孔的内腔均贯穿有第一推动杆,两个所述第一推动杆远离设备框架的一端均高度连接有杆帽,两个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外侧边缘靠近设备框架中心处的一端均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推动杆靠近设备框架中心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设备框架中心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设备框架的内腔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腔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设备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与设备框架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三穿孔,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与若干个支撑腿,若干个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设备框架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内腔共同贯穿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齿条的后侧靠近中心处与齿杆相互啮合,所述齿杆的底端贯穿相邻的第三穿孔的内腔。
7.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块,所述第一穿孔的内腔靠近两侧处均开设有盲孔,两个所述盲孔与第一穿孔之间为相互贯通设置,所述夹持块远离试管本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二推动杆远离夹持块的一端插接在盲孔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阻块,所述阻块远离第二推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阻块的一端与相邻的盲孔内腔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两个所述夹持块以顶板的中心为中心轴呈左右对称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卡扣的u形结构开口朝向设备框架的中心处,所述卡扣的u形开口内腔固定连接有海绵,所述海绵的内腔与试管本体的外侧边缘相互贴合。
10.进一步的,所述托板的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试管本体的底端相匹配,所述弧形凹槽的内腔设有减震软垫。
11.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支撑腿以底座的底部中心为中心轴呈矩形阵列状排列。
12.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盖为透明设置,且所述防尘盖的底部为开口设置。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通过各部件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该设备具有对试管本体的夹持稳定性相比较传统夹持设备,稳定性大大提高,在设备发生倾斜或晃动时能够有效的保证设备不发生晃动,防止试管本体内部的化学试剂不会泄露和倾倒,且配合防尘盖的作用使得该设备的密封性得以提高,避免了灰尘进入设备内腔造成实验干扰和清理问题;
15.2、通过各部件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该设备具有调整试管本体的高度和不限制试管尺寸的功能,使其通用性得以提高,相比较传统的一管一孔的设置,实用性大大提高,且调整试管本体的高度可使得不同的试管本体稳定性提高外且便于对实验物料进行观察,提高了实验的数据准确度。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19.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21.图中:1、设备框架;2、限位盘;3、螺纹杆;4、托板;5、试管本体;6、连接块;7、卡扣;8、防尘盖;9、第一推动杆;10、杆帽;11、第一弹簧;12、固定板;13、齿条;14、握把;15、底座;16、支撑腿;17、支撑脚;18、齿杆;19、海绵;20、顶板;21、第二弹簧;22、阻块;23、第二推动杆;24、夹持块;25、夹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
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化学教学用试管摆放架,包括设备框架1,设备框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0,顶板20的顶部靠近右侧处铰接有防尘盖8,防尘盖8为透明设置,且防尘盖8的底部为开口设置,起到防止灰尘进入设备内腔和提高设备密封性的作用,顶板20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的内腔贯穿有试管本体5,第一穿孔的内腔设有夹持机构25,夹持机构25包括夹持块24,夹持块24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两个夹持块24以顶板20的中心为中心轴呈左右对称设置,起到夹持的作用,第一穿孔的内腔靠近两侧处均开设有盲孔,两个盲孔与第一穿孔之间为相互贯通设置,夹持块24远离试管本体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杆23,第二推动杆23远离夹持块24的一端插接在盲孔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阻块22,阻块22远离第二推动杆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1,第二弹簧21远离阻块22的一端与相邻的盲孔内腔固定连接,起到夹持使设备稳定的作用,试管本体5的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与夹持块24相互贴合设置,设备框架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穿孔,两个第二穿孔的内腔均贯穿有第一推动杆9,两个第一推动杆9远离设备框架1的一端均高度连接有杆帽10,两个第一推动杆9的外侧边缘靠近设备框架1中心处的一端均套设有第一弹簧11,第一推动杆9靠近设备框架1中心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连接块6靠近设备框架1中心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扣7,卡扣7的横截面呈u形,卡扣7的u形结构开口朝向设备框架1的中心处,卡扣7的u形开口内腔固定连接有海绵19,海绵19的内腔与试管本体5的外侧边缘相互贴合,起到夹持稳定的作用,设备框架1的内腔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腔贯穿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托板4,托板4的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与试管本体5的底端相匹配,弧形凹槽的内腔设有减震软垫,起到高度试管本体5的位置和抬升减低其高度的作用,螺纹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2,限位盘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杆18,设备框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5,底座15与设备框架1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三穿孔,底座15的底部固定连接与若干个支撑腿16,若干个支撑腿16以底座15的底部中心为中心轴呈矩形阵列状排列,起到支撑稳定的作用,若干个支撑腿1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7,设备框架1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的内腔共同贯穿有齿条13,齿条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握把14,齿条13的后侧靠近中心处与齿杆18相互啮合,齿杆18的底端贯穿相邻的第三穿孔的内腔。
26.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将试管本体5由第一穿孔的内腔插接至设备框架1的内腔,通过夹持块24的三角形设置,使得在试管本体5插接时不会受到阻挡,且夹持块24通过盲孔内腔的第二弹簧21的弹性推动阻块22和第二推动杆23,使得第二推动杆23推动夹持块24对试管本体5靠近顶端处进行夹持;此时拉动杆帽10,通过杆帽10的拉动使得两个海绵19之间空间变大,方便试管本体5的通过,当试管本体5通过后,手动放下杆帽10,通过第一弹簧11的弹性推动连接块6,连接块6带动第一推动杆9、卡扣7和海绵19对试管本体5进行夹持,配合顶部夹持块24对试管本体5的夹持,使得整个试管本体5在设备框架1内腔稳定性大大提升,
避免了因晃动导致瓶身不稳的问题出现,此时对于不同高度的试管本体5进行调节其高度时,通过手动拉动或推动握把14来带动齿条13进行左右移动,通过齿条13的左右移动带动齿杆18旋转,通过齿杆18的旋转带动螺纹杆3在螺纹孔的内腔进行旋转,通过螺接的作用,使得螺纹杆3上下运动达到抬升或减低托板4的高度,通过托板4对试管本体5的高度进行调节,且托板4的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致使试管本体5的底部插接在弧形凹槽内腔时更加稳定,配合其顶部铰接的防尘盖8,在试管本体5进行放置时通过盖上防尘盖8,防止灰尘的进入外使得内部空间更加密闭,防止试管本体5内腔的液体和气体的挥发和泄漏。
27.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