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膨胀微球物理发泡剂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8418发布日期:2021-11-03 17:2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膨胀微球物理发泡剂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泡剂生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膨胀微球物理发泡剂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所谓发泡剂就是使对象物质成孔的物质,它可分为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三大类。化学发泡剂是那些经加热分解后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气体,并在聚合物组成中形成细孔的化合物;物理发泡剂就是泡沫细孔是通过某一种物质的物理形态的变化,即通过压缩气体的膨胀、液体的挥发或固体的溶解而形成的;发泡剂均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能有效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并在液膜表面双电子层排列而包围空气,形成气泡,再由单个气泡组成泡沫,发泡剂在生产的时候需要将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传统的搅拌方式使得原料混合方式单一,严重影响原料的混合效率。因此,发明一种新型可膨胀微球物理发泡剂生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膨胀微球物理发泡剂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膨胀微球物理发泡剂生产装置,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的顶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盖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贯穿驱动箱,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外侧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箱内设置有多个转杆,多个所述转杆呈等间距环形分布,所述驱动箱的内部顶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与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顶端外侧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凸齿,多个所述凸齿呈等间距环形分布,所述凸齿与第二齿轮啮合。
5.优选的,所述混合罐的内侧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6.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呈等间距矩阵分布。
7.优选的,所述混合罐的一侧顶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
8.优选的,所述混合罐的顶端开设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分布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插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盖板上开设的定位孔。
9.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驱动箱相适配,所述混合罐的底端中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混合罐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分布的支撑柱,所述转杆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叶。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驱动箱内设置多个转杆,转杆外侧套接有第二齿轮,驱动电
机通过第一齿轮带动转杆转动,从而使得转杆对混合罐内的发泡剂进行搅拌,转杆外侧设置的螺旋叶将发泡剂输送至混合罐顶端,发泡剂进入环形板内侧经过搅拌叶的二次搅拌,从而使得搅拌效果得到提升;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合罐的一侧设置进料管,进料管的一端设置进料口,进料口设置为喇叭状,从而使得填料效果得到提升,在混合罐的顶端开设螺纹槽,盖板与混合罐通过螺纹杆连接,在需要清理混合罐内部时,可以将盖板取下,从而便于对混合罐内部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箱结构俯剖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槽结构剖面示意图。
16.图中:1、混合罐;2、盖板;3、驱动箱;4、驱动电机;5、活动杆;6、第一齿轮;7、转杆;8、环形槽;9、滑块;10、第二齿轮;11、凸齿;12、环形板;13、搅拌叶;14、通孔;15、进料管;16、进料口;17、螺纹槽; 18、螺纹杆;19、挡板;20、下料口;21、支撑柱;22、螺旋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新型可膨胀微球物理发泡剂生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混合罐1,混合罐1的顶端设置有盖板2,盖板2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3,盖板2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5,活动杆5贯穿驱动箱3,活动杆5 的顶端外侧套接有第一齿轮6,驱动箱3内设置有多个转杆7,转杆7在混合罐1内运动,对发泡剂进行搅拌,多个转杆7呈等间距环形分布,混合罐1 的内侧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2,环形板12将混合罐1内部分成两个腔体,活动杆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3,搅拌叶13对环形板12内的发泡剂进行搅拌,搅拌叶1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4,多个通孔14呈等间距矩阵分布,通孔14的设置的搅拌叶13的搅拌效果得到提升,混合罐1的一侧顶端设置有进料管15,进料管15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16,进料口16设置为喇叭状,从而方便了发泡剂的添加,混合罐1的顶端开设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分布的螺纹槽17,螺纹槽17内插接有螺纹杆18,螺纹杆18与螺纹槽17配合,使得盖板2的位置被固定,螺纹杆18贯穿盖板2上开设的定位孔,活动杆5 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9,挡板19与驱动箱3相适配,混合罐1的底端中部设置有下料口20,混合罐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分布的支撑柱21,转杆7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叶22,螺旋叶22将发泡剂输送至环形板12内。
19.如图2所示,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10啮合,驱动箱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凸齿11,多个凸齿11呈等间距环形分布,凸齿11与第二齿轮10啮合,第二齿轮10与凸齿11配合,使得转杆7在混合罐1内运动。
20.如图3所示,驱动箱3的内部顶端开设有环形槽8,环形槽8内设置有滑块9,滑块9的
底端与转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滑块9与环形槽8配合,使得转杆7可以在驱动箱3内滑动,转杆7的顶端外侧套接有第二齿轮10。
21.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2.本装置在工作时,将发泡剂经过进料口16投放至混合罐1内,启动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带动活动杆5转动,活动杆5通过第一齿轮6带动第二齿轮10转动,从而带动转杆7转动,转杆7底端外侧设置的螺旋叶22将发泡剂传送至混合罐1顶端,发泡剂进入环形板12内,第二齿轮10与凸齿11配合,使得转杆7围绕活动杆5转动,转杆7转动,对发泡剂进行搅拌,发泡剂进入环形板12内侧后,活动杆5外侧设置的搅拌叶13对发泡剂进行二次搅拌,从而使得搅拌效果得到提升,搅拌叶1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4,使得搅拌过程更加流畅,搅拌完成后的发泡剂经过混合罐1底端设置的下料口20被排出,需要清理混合罐1内部时,拧动螺纹杆18,螺纹杆18与螺纹槽17配合,使得盖板2的位置被固定,拧动螺纹杆18解除盖板2的限位,可以将盖板2取下,对混合罐1内部进行清理。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