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碟管式正渗透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80981发布日期:2021-10-16 11:5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碟管式正渗透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一种碟管式正渗透膜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碟管式正渗透膜组件。
[

背景技术:
]
[0002]
碟管式反渗透膜(dtro)是目前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上先进的膜处理技术,膜组件是通过不锈钢管将导流盘与反渗透膜密封压紧而成的。然而dtro膜运行往往压力较高,易于出现密封圈跑圈现象,导致密封问题。此外,针对具有高污染物的原水,尤其含有高浓度盐的废水,如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受膜污染和渗透压的影响,dtro产水通量往往较低,操作压力过高,因此难以适用。
[

技术实现要素:
]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碟管式正渗透膜组件,操作压力低,维护简单,而且由于导流盘对水体流态的促进作用,可进一步提高正渗透膜的耐污染性能,延长膜的清洗周期。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碟管式正渗透膜组件,包括套管式组件外壳1,所述套管式组件外壳1为圆形套管式结构,所述套管式组件外壳1内设有原水导流盘2、正渗透膜片3以及汲取液导流盘4,所述正渗透膜片3为外围粘结或焊接的两张膜片,所述汲取液导流盘4位于两张正渗透膜片3之间,所述套管式组件外壳1的顶部、底部分别密封连接有上密封盖板6、下密封盖板7,所述下密封盖板7上开设有原水进口10、原水出口11以及汲取液进口12,所述套管式组件外壳1中心设有密封中心拉杆5,所述密封中心拉杆5为中空管,所述密封中心拉杆5顶部设有拉杆顶端孔16,所述拉杆顶端孔16与汲取液导流盘4相连,所述密封中心拉杆5底端设有汲取液出口13,原水在正渗透膜片3与原水导流盘2之间流动,并通过原水出口11流出,汲取液在正渗透膜片3内部与汲取液导流盘4之间流动,并通过密封中心拉杆5内的中空流道且自汲取液出口 13流出。
[0005]
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盖板6、下密封盖板7的内侧分别紧贴有上流道板8、下流道板9。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中心拉杆5的上端为封堵状态,所述密封中心拉杆5 与上密封盖板6、上流道板8相接触处设有联通孔。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中心拉杆5上下端分别通过螺母一14、螺母二15与上密封盖板6、下密封盖板7密封连接。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正渗透膜片3的每张膜片的表面活性层或致密表面层向外,所述膜片的另一层朝里且与汲取液导流盘4贴近。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正渗透膜片3与原水导流盘2交错穿设于密封中心拉杆5 上,且通过原水导流盘2与汲取液导流盘4上的o型圈压紧密封。
[0010]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膜组件内设计两种导流盘,其中汲取液导流盘设在膜片内部,膜片与原水导流盘交错堆积,汲取液和原水分别在膜两侧流动,通过正渗
透膜,实现原水的浓缩;而且,该膜组件密封无较高要求,操作压力低,维护简单;此外,由于导流盘对水体流态的促进作用,可进一步提高正渗透膜的耐污染性能,延长膜的清洗周期,并且可实现原水的高倍浓缩,过程能耗低、操作过程简单。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渗透膜片与汲取液导流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是图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套管式组件外壳 2、原水导流盘 3、正渗透膜片 4、汲取液导流盘 5、密封中心拉杆 6、上密封盖板 7、下密封盖板 8、上流道板 9、下流道板 10、原水进口 11、原水出口 12、汲取液进口 13、汲取液出口 14、螺母一 15、螺母二 16、拉杆顶端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0016]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碟管式正渗透膜组件,包括套管式组件外壳1,套管式组件外壳1为圆形套管式结构,套管式组件外壳1 内设有原水导流盘2、正渗透膜片3以及汲取液导流盘4,正渗透膜片3为外围粘结或焊接的两张膜片,即正渗透膜片由两张外围粘结或焊接在一起的膜片组成,汲取液导流盘4位于两张正渗透膜片3之间,套管式组件外壳1的顶部、底部分别密封连接有上密封盖板6、下密封盖板7,上密封盖板6、下密封盖板 7的内侧分别紧贴有上流道板8、下流道板9,下密封盖板7上开设有原水进口 10、原水出口11以及汲取液进口12,套管式组件外壳1中心设有密封中心拉杆 5,密封中心拉杆5为中空管,密封中心拉杆5顶部设有拉杆顶端孔16,拉杆顶端孔16与汲取液导流盘4相连,密封中心拉杆5底端设有汲取液出口13,原水在正渗透膜片3与原水导流盘2之间流动,并通过原水出口11流出,汲取液在正渗透膜片3内部与汲取液导流盘4之间流动,并通过密封中心拉杆5内的中空流道且自汲取液出口13流出。
[0017]
其中,密封中心拉杆5的上端为封堵状态,密封中心拉杆5与上密封盖板6、上流道板8相接触处设有联通孔,汲取液通过联通孔在膜片和汲取液导流盘间进行流动。密封中心拉杆5上下端分别通过螺母一14、螺母二15与上密封盖板 6、下密封盖板7密封连接,即膜组件通过中空拉杆上下两端的螺母进行连接压紧密封。正渗透膜片3的每张膜片的表面活性层或致密表面层向外,膜片的另一层朝里且与汲取液导流盘4贴近;正渗透膜片3与原水导流盘2交错穿设于密封中心拉杆5上,且通过原水导流盘2与汲取液导流盘4上的o型圈压紧密封。
[001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碟管式正渗透膜组件包括:圆形套管式组件外壳1,套管内含有原水导流盘2、正渗透膜片3以及汲取液导流盘4,位于套管中心的密封中心拉杆5,以及用于膜壳上下端密封的上密封盖板6、下密封盖板7,以及紧贴上下盖板的上流道板8、下流道板9。正渗透膜片为外围粘结或焊接的两张膜片,汲取液导流盘4位于两张正渗透膜片之间;底部密封盖板含有原水进口10、原水出口11、汲取液进口12;密封中心拉杆为中空管,拉杆顶端孔16与正渗透膜之间的汲取液导流盘相连,底端为汲取液出口13。
[0019]
本实用新型中,两张外围粘结或焊接在一起的碟管式正渗透膜片,每张膜的表面
活性层或致密表面层向外,膜的另一层朝里与汲取液导流盘贴近,并且正渗透膜片3和原水导流盘2交错穿在中心杆上,并且通过原水导流盘和汲取液导流盘上的o型圈实现压紧密封。位于套管中心的密封中心拉杆5的上端为封堵状态,并且与上密封盖板6和上流道板8接触部分设有联通孔。膜组件通过密封中心拉杆5上下两端的螺母一14、螺母二15进行连接密封。原水在膜片 3与原水导流盘2之间流动,并通过原水出口11流出;汲取液在膜片3内部与汲取液导流盘4之间流动,并通过中心管5内的中空流道流出13。
[0020]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膜组件内设计两种导流盘,其中汲取液导流盘设在膜片内部,膜片与原水导流盘交错堆积,汲取液和原水分别在膜两侧流动,通过正渗透膜,实现原水的浓缩。该膜组件密封无较高要求,操作压力低,维护简单。且由于导流盘对水体流态的促进作用,可进一步提高正渗透膜的耐污染性能,延长膜的清洗周期,并且可实现原水的高倍浓缩,过程能耗低、操作过程简单。
[0021]
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