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渗设备一体式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1449发布日期:2021-12-24 23:4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浸渗设备一体式框架的制作方法
一种浸渗设备一体式框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浸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浸渗设备一体式框架。


背景技术:

2.浸渗又称含浸、浸透、渗透、浸渍,是一种微孔(细缝)渗透密封工艺,将密封介质(通常是低粘度液体)通过自然渗透(即微孔自吸)抽真空和加压等方法渗入微孔(细缝)中,将缝隙充满然后通过自然(室温)冷却或加热的方法将缝隙里的密封介质固定,达到密封缝隙的作用。
3.气孔出现在材料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在压铸件及粉末冶金制造过程由于气孔的残留,晶体收缩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形成大量微孔,砂眼,裂纹等,微孔渗漏会给机器设备的使用带来隐患,即使用于无压力要求的用途也可能因电镀、喷漆及表面处理的电镀液、酸液等进入铸件内部导致内部腐蚀,缩短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因微孔的存在使表面喷漆,电镀等形成气泡或凹凸不平。而通过浸渗后的产品报废几乎为零,大大的节约成本,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制造出的产品更加完美,标准的浸渗工艺一般设为:浸渗、甩胶、洗胶、固化,设备一字排开,在浸渗罐内,利空真空及加压将浸渗胶液注入产品微孔(细缝)内,然后吊入甩胶罐内,产品表面的胶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干,然后进入洗胶罐内清洗干净,最后在固化罐内加温固化,密封完成。
4.传统的浸渗线各工位一字排开,然后再接线和布置管道,设备调试完毕发货前,需要将原来接好的线路和管道等拆分开,将单独的罐体一一运上车并运输至客户工厂,不仅运输前需要拆分设备,并且运至客户现场后,还需再将拆掉的线路和管道接至原样,这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使得出厂检验后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设备在客户工厂就位后需再次调试直至合格。
5.由此可见,提供一种无需拆分的浸渗设备一体式框架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浸渗设备至于框架内,无需拆解管道、线路等,节省了人力物力,节约了发货时间,到达客户现场后,用相同的方法将设备就位,无需再次接管路、线路等,出厂调试合格后的设备,在客户现场通水电,小试后即可使用,大大的节约了安装调试时间,节约设备成本。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浸渗设备一体式框架,其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运输层,下层为设备层,其左右两端分别为上料区和下料区,其中上料区内安装有上料装置,下料区内安装有下料装置,上料装置的上方安装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可沿着运输层左右运动,所述设备层分隔成若干个安装浸渗设备的工位。
8.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的结构组成相同,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框架主体底部的滑轨,滑轨上安装有滑块,滑块上连接两根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若
干滚轮,滑轨背面安装有驱动装置。
9.进一步的,所述起吊装置包括抓取物料框的卡爪、与卡爪连接并驱动卡爪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带动卡爪沿着运输层运动的行走机构。
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根可移动连接在运输层和设备层之间的滑杆,滑杆上安装有起吊框架,二者滑动连接,滑杆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升降电机和绞盘,起吊框架与绞盘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安装在运输层顶部的吊轨、与吊轨平行的齿形带、与升降机构连接的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上安装有与齿形带啮合的齿轮。
12.再者,本实用新型将浸渗设备至于框架内,无需拆解管道、线路等,节省了人力物力,节约了发货时间,到达客户现场后,用相同的方法将设备就位,无需再次接管路、线路等,出厂调试合格后的设备,在客户现场通水电,小试后即可使用,大大的节约了安装调试时间,节约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浸渗设备一体式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5.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附图中的方向,只是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7.参见图1至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浸渗设备一体式框架的组成结构,其包括框架主体1,所述框架主体1由若干金属管焊接而成,具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运输层101,下层为设备层102,其左右两端分别为上料区103和下料区104,其中上料区内安装有上料装置2,下料区104内安装有下料装置3,上料装置2的上方安装有起吊装置4,所述起吊装置4可沿着运输层101左右运动;所述设备层通过金属管分隔成若干工位,用于安装浸渗设备。
18.所述上料装置2和下料装置3的结构组成相同,以下料装置3为例,其包括两根垂直安装在框架主体1底部的滑轨301,滑轨301上安装有滑块302,滑块上连接两根支撑臂303,所述支撑臂303上设置有若干滚轮304,所述下料装置3还包括安装在滑轨301背面的驱动装置305,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滑块302上下运动的液压装置、气压装置或电动装置。
19.所述起吊装置4包括抓取物料框5的卡爪401、与卡爪连接并驱动卡爪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402、带动卡爪沿着运输层101运动的行走机构403;其中升降机构402包括两根可移动连接在运输层101和设备层102之间的滑杆4021,所述滑杆4021的顶段和底端通过滑轮分别与运输层101及设备层102实现可移动连接,所述滑杆4021上安装有起吊框架4022,所述起吊框架4022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402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4023,所述固定板4023上安装有升降电机和绞盘,所述起吊框架4022通过连接件(未图示)与绞盘连接,通过电机驱动起吊框架4022沿着滑杆4021上下运动;所述行走机构403包括安装在运输层101顶部的吊轨4031、与吊轨平行的齿形带4032、与升降机构402连接的行走电机4033,所述行走
电机4033上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形带啮合,通过齿轮与和行走电机驱动行走机构403沿着吊轨运动。
20.所述设备层102通过金属管分隔成若干个一字排开的工位,分别用于安装浸渗设备,具体包括浸渗罐1021、甩胶灌1022、洗胶灌1023和固化灌1024。
21.本实用新型浸渗设备一体式框架的工作原理如下:
22.通过上料装置2将料框及料框内物料抬升到预定高度,通过起吊装置将料框抬起并沿着运输层101运动,先将料框及物料运送到浸渗罐1021上方后下降,将其浸入在浸渗罐1021中,利空真空及加压将浸渗胶液注入产品微孔内,之后通过起吊装置抬起并运输到甩胶罐1022上方,之后将料框及物料放置在甩胶罐中通过离心力甩干,接着依次进入洗胶灌1023和固化灌1024完成相应操作,最后起吊装置将料框及物料放置在下料装置3上,通过下料装置将料框及物料运输到地面。
23.本实用新型将浸渗设备至于框架内,无需拆解管道、线路等,节省了人力物力,节约了发货时间,到达客户现场后,用相同的方法将设备就位,无需再次接管路、线路等,出厂调试合格后的设备,在客户现场通水电,小试后即可使用,大大的节约了安装调试时间,节约设备成本。
2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