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5095发布日期:2022-01-12 01:4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的供水由于管道中的铁锈、泥沙等二次污染造成了家庭用水的水质变差和用水设备的控制失灵,并使其它涉及用水的家用电器寿命减少,甚至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安装前置过滤器来改善水质和保护家庭用水设备。
3.目前市场的前置过滤器主要包括顺冲洗型、虹吸冲洗型等类型。然而,不同类型的前置过滤器存在不同的问题:
4.顺冲洗前置过滤器的冲洗强度很弱,滤芯容易被堵,不但较小的杂质冲洗不出来,反而在滤芯中嵌得更深、更紧,容易成为二次污染。消费者需要打开壳体把滤芯拿来出用牙刷刷洗,才能清洗干净,耗时耗力。
5.虹吸型前置过滤器的结构复杂、冲洗不彻底。杂质容易在滤芯中嵌得更深、更紧,造成二次污染,甚至最后导致滤芯堵死。一旦滤芯堵死,维护起来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大多数的虹吸型前置过滤器产品为了达到冲洗效果还需要配置过滤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以提高清洗滤芯的效果。
7.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包括:
9.瓶体,所述瓶体具有原水入水口、净水出水口、排污口以及排污阀;
10.外支架,所述外支架安装于所述瓶体的内腔;
11.滤芯,所述滤芯通过内支架安装于所述外支架的内腔;所述滤芯与所述内支架同步移动;所述滤芯的内腔形成第一水流通道,所述滤芯的外表面与所述瓶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水流通道;打开所述排污口,能够使得所述内支架和所述滤芯朝向所述排污口移动,以切换水流方向,使得从所述原水入水口进入的水能够依次进入所述第一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最后从所述排污口排出。
12.优选地,在上述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中,所述排污口的打开会产生虹吸力,以驱动所述内支架和所述滤芯移动。
13.优选地,在上述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中,所述外支架内安装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为所述滤芯提供远离所述排污口的复位力。
14.优选地,在上述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中,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滤芯的端面抵接。
15.优选地,在上述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中,所述复位件安装在所述外支架靠近所述排污口的一端。
16.优选地,在上述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中,所述外支架包括第一外支架和第二外支架,所述第一外支架与所述第二外支架卡接配合。
17.优选地,在上述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中,所述外支架包括第一外支架和第二外支架,所述第一外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二外支架可转动。
18.优选地,在上述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中,所述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还包括清洗条,所述第一外支架的外壁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底壁设置有穿孔;所述清洗条包括条体、设置在所述条体一个侧面的第一刮洗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条体另一个侧面的第二刮洗部;所述第一刮洗部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容纳槽,以与所述瓶体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刮洗部伸进所述穿孔,以与所述滤芯的外表面接触。
19.优选地,在上述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中,所述容纳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容纳槽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20.优选地,在上述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中,每个所述清洗条的所述第二刮洗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刮洗部间隔设置以形成间隔区域;一个所述清洗条的所述间隔区域与其余的所述清洗条的一个所述第二刮洗部在周向上对齐。
21.本实用新型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从原水入水口进入的水能够依次进入第一水流通道、第二水流通道,最后从排污口排出,从而能够从内向外不断冲洗滤芯,以提高清洗滤芯的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整体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过滤组件的主视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过滤组件的立体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清洗条的正面立体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清洗条的背面立体图。
27.图中部件名称和标号如下:
28.内支架10、主体端11、滤芯20、外支架40、第一外支架41、容纳槽411、穿孔412、第二外支架42、第一进水口421、瓶体50、原水入水口51、净水出水口52、排污口53、旋钮54、清洗条60、条体61、第一刮洗部62、第二刮洗部63。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本实施例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具有正常工作状态和清洗滤芯20状态两种状态。
34.本实施例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包括瓶体50,瓶体50上设置有原水入水口51和净水出水口52。原水入水口51与净水出水口52对称分布。瓶体50内具有滤芯20。正常工作状态下,从原水入水口51进入瓶体50的水经过滤芯20 的过滤之后,从净水出水口52流出,以供用户使用。
35.为了方便排污,瓶体50上还设置有排污口53以及控制排污口53打开或者关闭的旋钮54。旋钮54转动可以控制排污阀,进而控制排污口53的打开或者关闭。当需要清洗滤芯20的时候,从原水入水口51进入瓶体50的水清洗滤芯 20,清洗完成之后,通过排污口53将污水排出。然后,重新关闭排污口53,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36.本实施例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还包括内支架10,滤芯20安装在内支架 10上。本实施例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还包括外支架40,外支架40安装于瓶体50的内腔,且内支架10以及滤芯20均安装于外支架40的内腔。滤芯20 的内腔形成第一水流通道,滤芯20的外表面与瓶体50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水流通道。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从原水入水口51进入的水,经过第一进水口421 进入第二水流通道,然后经过滤芯20的过滤,进入第一水流通道,最后从净水出水口52排出。此时,水中的杂质会聚集在滤芯20的外表面,甚至会嵌入滤孔中。间隔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滤芯20进行清洗,以保证滤芯20的过滤效果。
37.外支架40内安装有复位弹簧。本实施例的前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内支架 10在虹吸以及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可往复移动,以切换水流方向,使得水流从第一水流通道流向第二水流通道或者从第二水流通道流向第一水流通道。具体地,在清洗滤芯20状态下,打开排污口53,在虹吸的作用下,内支架10的主体端 11向下移动一段距离,以切换水流通道,使得从原水入水口51进入的水,经过第一进水口421进入顶部的滤芯20的内腔。水流从内向外冲洗滤芯20,以去除滤芯20上的杂质。清洗滤芯20后的污水,进入第二水流通道,最后从排污口 53排出。
38.本实施例中,外支架40包括第一外支架41和第二外支架42,第一外支架 41与第二外支架42可拆卸地拼接,以方便外支架40的拆装。本实施例中,第一外支架41与第二外支架42卡接配合,连接方便。第一外支架41位于第二外支架42的下方,且长度比第二外支架42长。第一进水口421设置于第二外支架42。复位弹簧安装于第一外支架41内腔的底部,且与滤芯20的下端面相抵接。
39.本实施例中,内支架10、滤芯20以及外支架40组装成一个过滤组件,该过滤组件可
以整体安装进瓶体50或者从瓶体50中取出,使得过滤组件的拆装均比较方便。
40.本实施例的第一外支架41相对于第二外支架42可转动。具体地,第一外支架41朝向第二外支架42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条,卡条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相应地,第二外支架42朝向第一外支架41的一端的外周面具有环状的卡槽。卡条与卡槽卡接配合,且卡条可在卡槽中转动,使得第一外支架41 能够相对于第二外支架42转动。
41.第一外支架41的外壁设置有容纳槽411。容纳槽411平行于第一外支架41 的轴线方向延伸。容纳槽41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容纳槽411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在其它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容纳槽411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三个、四个等。
42.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清洗条60安装在容纳槽411中。容纳槽411的槽底具有穿孔412。清洗条60包括条体61和设置在条体61一个侧面的第一刮洗部62以及设置在条体61另一个侧面的第二刮洗部63。第一刮洗部62至少部分伸出容纳槽411,以与瓶体50的内壁接触。第二刮洗部63伸进穿孔412,以与滤芯的外表面接触。转动第一外支架41的时候,第一刮洗部62刮洗瓶体50 的内壁。第二刮洗部63刮洗滤芯的外表面。本实施例设置的清洗条60,能够进一步提高清洗前置过滤器的效果。尤其是反冲洗配合清洗条60的刮洗,清洗滤芯的效果更好。
43.由于第二刮洗部63与滤芯的外表面接触,且滤芯的外表面比较粗糙,为了减小第二刮洗部63与滤芯的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外支架41能够顺畅转动,本实施例的第二刮洗部6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例如,第二刮洗部63 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二刮洗部63沿着清洗条6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间隔区域。两个清洗条60的第二刮洗部63错开排布且互相补漏,也即,一个清洗条60的间隔区域与其余的清洗条60的一个第二刮洗部63在周向上对齐,以清洗到滤芯的整个待清洗的外表面,防止有遗漏部分。
44.本实施例的清洗条60可以为弹性的橡胶条,一体注塑成型。在其它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清洗条60也可以采用其它材质制造。
45.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