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降解原料生产线用定量混合配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8306发布日期:2021-10-09 11:0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降解原料生产线用定量混合配比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降解原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降解原料生产线用定量混合配比机构。


背景技术:

2.生物降解材料制品,在堆肥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藻类等)作用下,6个月内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留任何残留物,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3.生物降解材料主要包括pbat、pbs、pla、植物淀粉、秸秆纤维等,利用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环保产品主要包括薄膜类产品、注塑类产品、片材类产品等,薄膜类产品主要包括垃圾袋、购物袋、食品包装袋、电子包装袋、地膜等,注塑类产品主要包括刀叉、筷子等,片材类产品主要用于一次性餐具等。生物降解材料制品应用广泛,环保节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生物降解原料在生产前大部分处理为颗粒状结构,各种原料需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进行产品加工。目前,原料混合装置多采用人工称量的方式进行配比,效率较低,另外,原料混合装置的结构简单,混合不够均匀,效果不佳,容易影响后期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物降解原料生产线用定量混合配比机构。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生物降解原料生产线用定量混合配比机构,包括设置有中空内腔的壳体,壳体底部连接有支脚。壳体底部设置出料口,混合好的原料由出料口送出。壳体的顶部连接有两个或多个进料装置,进料装置包括进料仓,进料仓为上、下均开口的通道结构,进料仓底部与壳体内腔连通。进料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第一翻板的一端和第二翻板的一端分别与进料仓内壁铰接,第一翻板及第二翻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可活动。第一翻板设置于第二翻板的上部,二者间隔一定距离。第一翻板及第二翻板的横截面形状及大小均与进料仓的内腔横截面相同,即第一翻板及第二翻板均可将进料仓封堵。第一翻板连接有第一伸缩装置,第一伸缩装置与第一翻板铰接,铰接处靠近第一翻板自由端,第一伸缩装置可带动第一翻板自由端做翻转动作,进而实现封堵进料仓及开放进料仓的切换;第二翻板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与第二翻板铰接,铰接处靠近第二翻板自由端,同理,第二翻板在第二伸缩装置的带动下活动,实现原料封堵及开放。第一伸缩装置及第二伸缩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动作。第二翻板安装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8.上述结构中,第一翻板控制原料进入进料仓的开闭,第一翻板开启状态时,第二翻板封堵进料仓,原料落在第二翻板上,第二伸缩装置对第二翻板具有支撑力,待第二翻板上的称重传感器检测的原料重量达到设定值时,称重传感器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向第
一伸缩装置发出信号,使得第一翻板关闭,然后第二翻板打开,称重好的原料落入壳体内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原料的定量进料,从而实现定量配比,并且自动操作,快速高效,无需人工称量。
9.为了将物料混合均匀,实现良好的混合效果,壳体内腔设置有一级或多级混料装置。
10.所述混料装置包括第一混料装置、第二混料装置、第三混料装置和/或第四混料装置的一种或多种,根据原料的种类数量做适应性选择。
11.所述第一混料装置包括两个或多个混料杆组,混料杆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混料杆,混料杆的两端分别由壳体壁支撑。
12.生物降解原料由壳体上部进入落下,原料打落在混料杆上,经过上述混料杆对原料的反作用力,形成了暴风雪式的分散效果,最终使得原料分布均匀。
13.为了实现更佳的混料效果,所述混料杆组沿着壳体的中心线方向成螺旋状结构排列。
14.所述第二混料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漏料板,漏料板上开设有多个漏料孔,漏料孔的孔径大于原料的粒径,原料由漏料孔流出至下部,漏料板连接有第一动力机构,第一动力机构带动漏料板转动。所有原料落在漏料板上之后,可由漏料孔缓慢流至下方,同时漏料板转动,产生一定的离心力,上述过程中,多种原料随着离心力搅动作用经过漏料孔缓慢下料,相比于传统的下料、搅拌方式,避免了原料的大量堆积,提高了混料效果。
15.上述结构中,设置两到多个漏料板,效果会更佳。
16.为了配合漏料板的旋转运动,进一步提高混料效果,所述漏料板上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拨动杆,拨动杆上设置有螺旋叶片,加速原料混合速度。
17.所述第三混料装置包括旋转轴,旋转轴连接第二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上连接有搅动杆及搅动叶片,搅动杆对原料大幅度搅动,搅动叶片可将下部的原料翻搅至上部,二者配合对流下来的原料进行搅动混合。
18.所述第四混料装置包括刮板,刮板与壳体底部内的形状相同,并靠近壳体底部设置,刮板连接第三动力机构,第三动力机构带动刮板转动。刮板可对壳体底部的原料进行抄底搅拌,防止大量原料堆积在壳体底部。
19.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及第二伸缩装置均选用电动伸缩机构,并受控制器的控制。
20.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定量进料,实现原料的定量配比;
22.2、本实用新型设置多级不同的混料装置,可对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原料混合均匀性,对后期产品质量产生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壳体的a

a剖视图。
26.图中:1、控制器;2、第一翻板;3、第一伸缩装置;4、第二翻板;5、第二伸缩装置;6、
进料仓;7、中心轴;8、弹性保护罩;9、壳体;10、混料杆;11、漏料板;12、漏料孔;13、拨动杆;14、旋转轴;15、搅动杆;16、搅动叶片;17、刮板;18、支脚;19、旋转电机;20、出料口;21、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实施例:
29.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降解原料生产线用定量混合配比机构,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壳体9,壳体9设置有中空内腔,壳体9底部连接有支脚18,壳体9顶部设置多个进料口,壳体9底部设置出料口20,出料口20处设置开关阀。
30.壳体9的顶部进料口分别连接有多个进料装置,进料装置包括进料仓6,进料仓6为上、下均开口的通道结构,进料仓6底部通过进料口与壳体9内腔连通。进料仓6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翻板2和第二翻板4,第一翻板2的一端和第二翻板4的一端分别与进料仓6内壁铰接,第一翻板2及第二翻板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可活动。具体的,进料仓6内部设置有两个副板,副板通过中心轴7与翻板铰接,副板与翻板铰接部位的外部设置有弹性保护罩8,弹性保护罩8将上述部位保护在内,防止原料进入上述部位,弹性保护罩8选用可伸缩的弹性材料制成,在翻板动作时,能配合其动作并不阻碍其动作。
31.第一翻板2设置于第二翻板4的上部,二者间隔一定距离。第一翻板2及第二翻板4的横截面形状及大小均与进料仓的内腔横截面相同,三者均设置为正方形截面。第一翻板2下部连接有第一伸缩装置3,第一伸缩装置3可带动第一翻板2自由端做翻转动作,进而实现封堵进料仓6及开放进料仓6的切换,第一伸缩装置3对第一翻板2还具有支撑作用,使其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第二翻板4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5,同理,第二翻板4在第二伸缩装置5的带动下活动,实现原料进料的封堵及开放,第二伸缩装置5对第二翻板4还具有支撑作用,使其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第一伸缩装置3及第二伸缩装置5均与控制器1通过电信号连接,在控制器1的控制下动作。第二翻板2安装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与控制器1通过电信号连接,称重传感器选用市场现有产品。第一伸缩装置3及第二伸缩装置5均选用电动伸缩机构,具体可选用现有市场的伺服电动缸。
32.壳体9内腔设置有一级或多级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包括依次向下布置的第一混料装置、第二混料装置、第三混料装置和第四混料装置。
33.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混料装置包括多个混料杆组,混料杆组包括一个混料杆10,混料杆10的两端分别由壳体9壁支撑,混料杆10为圆柱体杆状,各个混料杆10沿着壳体9直径方向设置。另外,混料杆10在竖直方向沿着壳体9的中心线方向成螺旋状结构排列。
34.所述第二混料装置包括两个漏料板11,漏料板11外沿与壳体9内壁间留有较小空隙。漏料板1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漏料孔12,漏料孔12的孔径大于原料的粒径,原料由漏料孔12流出至下部,漏料板11连接有第一动力机构。
35.所述漏料板11上安装有多个拨动杆13,拨动杆13与漏料板11垂直设置,拨动杆13上设置有螺旋叶片,加速原料混合速度。
36.所述第三混料装置包括旋转轴14,旋转轴14连接第二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带
动旋转轴14转动,旋转轴14上连接有搅动杆15及搅动叶片16,搅动杆15与旋转轴14垂直连接,搅动叶片16分布在搅动杆15的下部,搅动叶片16为螺旋叶片,沿着旋转轴14上升设置。
37.所述第四混料装置包括刮板17,刮板17与壳体9底部内的形状相同,壳体9底部为球形底面,刮板17同样设置为弧形,并靠近壳体9底部设置,刮板17连接第三动力机构,第三动力机构带动刮板17转动。刮板17的两端连接有两个立板21,立板21贴近壳体9竖直内壁设置,用来刮除壳体9内壁底部的原料。
38.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及第三动力机构选用同一个旋转电机19,旋转电机19设置在壳体底端外部,旋转电机19运行时可正反转交替运转,防止原料在离心力作用下往一个方向堆积。旋转电机19通过旋转轴14分别连接漏料板11、搅动杆15及搅动叶片16,旋转轴14的中心线与壳体9中心线重合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