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接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1826发布日期:2021-09-22 23:0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逆流接触装置的制作方法
逆流接触装置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基于2019年2月21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申请第16/281,351号、2019年12月13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申请第16/712,995号和2020年1月15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申请第16/744,174号。特此要求前述申请的优先权,并通过参考将其公开内容纳入本文。
技术领域
3.本发明总地涉及流体的逆流接触,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逆流接触固相和液相或液相和气相的装置以及逆流接触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4.呈结构化封装形式的接触装置在各种应用中被用来使在传质柱内以逆流关系流动的多组分混合物混合或流化,以及促进各流体流的化学反应、传热和/或传质。多个接触装置通常以端部对端部关系堆叠在柱的区域内,固相和液相或液相和气相以逆流关系流过该区域。这些接触装置经常在用于石油、化学、燃烧和其他类型的过程中的流化床中被使用,以促进流体流和固体颗粒在容器内的剧烈混合和密切接触。这种密切接触可用于实现流体流、固体颗粒和/或涂附在固体颗粒上或夹带于固体颗粒的流体之间的高效传热、传质和/或化学反应。在用于流体催化裂化或fcc系统中的某些类型的汽提器和再生器中发现涉及流体流和固体颗粒的逆流流动的流化床的示例。
5.在转让给koch

glitsch有限公司的美国专利第6,224,833号中公开了并作为kfbe流化床结构化封装销售了这些类型的接触装置之一。该接触装置使用叶片状相交元件的两个或更多个栅格,其布置成以预先选定的角度彼此相交,并还与柱或容器的纵轴成角度定位。每个栅格中的各交叉元件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与该相交栅格的各交叉元件的宽度相对应,以使得相交栅格的各交叉元件在交叉点处彼此交错且彼此侧向接触。这些接触的交叉元件通常是单独的元件,它们必须保持在位,然后在交叉点处焊接在一起以将它们固定在一起。
6.通过将单独的接触交叉元件焊接在一起来构建接触装置的相交栅格是耗时且劳动密集的过程。美国专利第5,435,061号公开了一种简化用作静态混合器的接触装置的构建过程的方法,其通过使用金属铸造工艺来形成静态混合器的各部分或各子组件。然后,这些子组件结合在一起,以形成静态混合装置。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构建静态混合器所需的焊接部数量减少了,但仍然需要构建接触装置的过程,该过程通过减少焊接部数量来增加接触装置的强度,但也无需铸造子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7.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相和液相或液相和气相的逆流接触的接触装置,该接触装置包括:第一栅格,所述第一栅格由间隔开且平行延伸的第一组偏转叶片构成;第二栅格,所述第二栅格由间隔开且平行延伸的第二组偏转叶片构成,所述第二组偏转
叶片与所述第一组偏转叶片交错并以预选的角度交叉,所述第一组偏转叶片和所述第二组偏转叶片中相邻的交错偏转叶片各自具有相对的端部和侧边缘,所述侧边缘具有将相邻的交错偏转叶片沿偏转叶片交叉处的横向条带结合的部分;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组偏转叶片和/或所述第二组偏转叶片中的偏转叶片中的孔,以及与所述孔相关联的导向凸片。
8.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相和液相或液相和气相的逆流接触的接触装置子组件,该接触装置子组件包括:第一栅格,所述第一栅格由间隔开且平行延伸的第一组偏转叶片构成;第二栅格,所述第二栅格由间隔开且平行延伸的第二组偏转叶片构成,所述第二组偏转叶片与所述第一组偏转叶片交错并以预选的角度交叉,所述第一组偏转叶片和所述第二组偏转叶片中的偏转叶片各自具有相对的端部和侧边缘;以及横向条带,所述横向条带由相邻的偏转叶片的侧边缘的未切割部分构成,且位于偏转叶片相交处和/或相邻于每个相对的端部定位,其中,如果所述横向条带位于各偏转叶片交叉处,则所述第一组偏转叶片和/或所述第二组偏转叶片中的偏转叶片包括孔和与所述孔相关联的导向凸片。
9.在另外的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相和液相或液相和气相的逆流接触的接触装置子组件,该接触装置子组件包括:第一栅格,所述第一栅格由间隔开且平行延伸的平面的第一组偏转叶片构成;第二栅格,所述第二栅格由间隔开且平行延伸的平面第二组偏转叶片构成,所述第二组偏转叶片与所述第一组偏转叶片交错且以45至135度范围内的夹角交叉,所述第一组偏转叶片和所述第二组偏转叶片中相邻的交错偏转叶片各自具有相对的端部和线性的侧边缘,所述侧边缘具有未切割部分和已切割部分,所述未切割部分沿偏转叶片交叉处的横向条带结合相邻的交错偏转叶片,所述已切割部分从未切割部分延伸到偏转叶片的相对端部,所述第二栅格中的偏转叶片各自具有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将在未切割部分的相对侧上偏转叶片的各部段置于偏置的平面中;第三栅格,所述第三栅格由间隔开且平行延伸的平面的第三组偏转叶片构成;以及第四栅格,所述第四栅格由间隔开且平行延伸的平面第四组偏转叶片构成,所述第四组偏转叶片与所述第三组偏转叶片交错且以45至135度范围内的夹角交叉,所述第三组偏转叶片和所述第四组偏转叶片中相邻的交错偏转叶片各自具有相对的端部和线性的侧边缘,所述侧边缘具有未切割部分和已切割部分,所述未切割部分沿偏转叶片交叉处的横向条带结合相邻的交错偏转叶片,所述已切割部分从未切割部分延伸到偏转叶片的相对端部,所述第四栅格中的偏转叶片各自具有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将在未切割部分的相对侧上偏转叶片的各部段置于彼此平行的偏置的平面中;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组偏转叶片和/或所述第二组偏转叶片中的偏转叶片中的孔,以及与所述孔相关联的导向凸片。所述第一组偏转叶片中的至少一些偏转叶片中的一个端部是未切割的并与所述第三组偏转叶片中的偏转叶片的一个未切割的端部沿反向弯曲部相连,所述反向弯曲部使偏转叶片的所述第一栅格和所述第二栅格与偏转叶片的所述第三栅格和所述第四栅格对准。所述第二组偏转叶片中的每个偏转叶片中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四组偏转叶片中的每个偏转叶片中的一个端部间隔开并对准。所述第一栅格、所述第二栅格、所述第三栅格和所述第四栅格具有成形为适形于弯曲纵向平面的至少一个侧面。
10.在另外的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装置,所述接触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接触装置子组件,其中,在接触装置之一中的第一组偏转叶片和第三组偏转叶片中的偏转叶片的相连的未切割端部与相邻的一个接触装置子组件中的第二组偏转叶片和第四组偏转叶片中的偏转叶片的所述间隔开且对准的端部结合。
11.在另外的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接触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切割并弯曲一个或多个材料片,以形成多个接触装置子组件;以及通过将相邻的接触装置中的一个中的第一组偏转叶片和第三组偏转叶片中的偏转叶片的未切割端部与相邻的接触装置中的另一个中的第二组偏转叶片和第四组偏转叶片中的偏转叶片的间隔开且对准的端结合而将相邻的接触装置子组件结合在一起,以形成该接触装置。
附图说明
12.图1是接触装置的侧视立体图,其具有偏转叶片的相交栅格,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构建,并且在柱的片段部分中示出。
13.图2是图1中所示的接触装置和柱的侧视图。
14.图3是图1和2中所示的接触装置和柱的俯视图。
15.图4是接触装置的子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
16.图5是从与图4中所示视角相反侧得到的接触装置的子组件的侧视立体图。
17.图6是两个接触装置子组件在结合在一起以形成接触装置之前的端视图。
18.图7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其在偏转叶片中含有孔。
19.图8是带有一系列折叠和切割线的坯料的正视图,这些折叠和切割线可用于形成接触装置。
20.图9是图8中所示坯料的立体图。
21.图10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其在偏转叶片中包括孔和导向凸片。
22.图11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边视图。
23.图12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其在偏转叶片中包括孔和导向凸片。
24.图13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四实施例的边视图。
25.图14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五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其在偏转叶片中包括孔和导向凸片。
26.图15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五实施例的边视图。
27.图16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六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其在偏转叶片中包括孔和导向凸片。
28.图17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六实施例的边视图。
29.图18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七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其在偏转叶片中包括孔和导向凸片。
30.图19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七实施例的侧视图。
31.图20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七实施例的边视图。
32.图21是沿图19的线21

21在箭头方向上获得并以放大比例示出的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七实施例的一个偏转叶片的片段化边视图。
33.图22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八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其在偏转叶片中包括与每个孔相关联的多个导向凸片。
34.图23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九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其包括形成在偏转叶片的侧
边缘中的孔和导向凸片。
35.图24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十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其包括形成在偏转叶片的两个侧边缘中的孔和导向凸片。
36.图25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十一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
37.图26是使用图25的多个接触装置子组件形成的接触装置的侧视立体图。
38.图27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十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其包括形成在图25中所示的接触装置子组件的偏转叶片中的孔和导向凸片。
39.图28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十一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其包括形成在图25中所示的接触装置子组件的偏转叶片中的孔和导向凸片。
40.图29是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十二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其包括由相邻的偏转叶片的侧边缘的未切割部分形成且位于相邻的偏转叶片交叉处和其相对端部处的的横向条带。
41.图30是与图29中所示类似的接触装置子组件的第十三实施例的侧视立体图,但示出了具有等腰梯形而不是矩形形状的偏转叶片的部段。
具体实施方式
42.现在更详细地转到附图,首先转到图1

3,接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总地由附图标记10标示,且其在筒状柱12内示出,不同的相流旨在以逆流关系流过该筒状柱12,以实现各相组分之间的高效传热、传质和/或化学反应。不同的相流可包括固相和液相或液相和气相。接触装置10填满了柱12的截面。虽然只示出了单个接触装置10,但也可以以端部对端部关系在柱12内堆叠多个接触装置10,且相邻的接触装置10与柱12的纵向中心轴线对准或彼此相对于柱12的纵向中心轴线旋转。
43.每个接触装置10包括成对相交栅格14和16的一些子组件13,它们分别包括呈间隔开且平行的偏转叶片18和20的形式的交叉元件。成对的栅格14和16以及单独的偏转叶片18和20以夹角彼此交叉,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夹角可以在45至135度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夹角可以在60至120度的范围内。栅格14和16以及偏转叶片18和20相对于柱12的纵向中心轴线也成角度定位,该角度通常是夹角的一半。
44.每个栅格14中的偏转叶片18与相配对的相交栅格16中的偏转叶片16交错并交叉。偏转叶片18和20可以呈矩形条带或其他梯形的形式,只是最靠近柱12的内表面定位的偏转叶片18和20成形为适形于柱12的内表面的形状。偏转叶片18可以是平面的,且偏转叶片20可以有两个平面部段20a和20b,它们通过弯曲部分20c定位在各偏置平面上。各偏置平面可以彼此平行。
45.每个栅格14内的每个偏转叶片18具有相对的端部22和24以及相对的侧边缘26和28。每个栅格16内的每个偏转叶片20类似地具有相对的端部30和32以及相对的侧边缘34和36。偏转叶片18和20的侧边缘26、28和34、36分别包括未切割部分,这些未切割部分沿着偏转叶片18和20彼此交叉处的横向条带38结合相邻的交错偏转叶片18和20。该横向条带38在相邻的偏转叶片18与20之间产生了牢固的一体连接,该连接延伸跨过每个栅格14和16的整个宽度并消除了定位然后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将偏转叶片18和20中单独的叶片结合在一起的需要。侧边缘26、28和34、36包括已切割部分,该已切割部分从未切割部分分别延伸到偏转叶片18和20的相对端部22、24和30、32。
46.将偏转叶片20的各部段20a、20b放置在各偏置平面中的弯曲部分20c可以呈s形弯曲部40的形式,它含有横向条带38。如从图3中可以看出的,s形弯曲部40使偏转叶片20的纵向长度相对于偏转叶片18的纵向长度缩短,从而在接触装置10的实心表面轴向突出部中相邻的偏转叶片18的端部30、32之间产生狭缝状开口42。偏转叶片20中的s形弯曲40和这些开口42被认为有利于各流体流在流过接触装置10时的混合。
47.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每对相交栅格14和16中,每一个偏转叶片18的端部24是未切割的,并与相交成对栅格14和16中的另一个中的个偏转叶片18的类似未切割端部22沿反向弯曲部44结合,该反向弯曲部44使成对相交栅格14和16中的一个与成对相交栅格14和16中的另一个对准,以形成较大的接触装置子组件46,如图4和5中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只有一些偏转叶片18的端部24是未切割的,并与相交成对栅格14和16中的另一个中的一个偏转叶片18的类似未切割端部22沿反向弯曲部44结合,以形成接触装置子组件46。
48.偏转叶片18的相连的未切割端部24和22产生了牢固的一体连接,该连接消除了在接触装置10的组装期间将单独的偏转叶片18的端部24和22定位然后焊接在一起的需要。每个偏转叶片18被示出为具有一个已切割端部22或24。在另一实施例中,切割端部22或24被未切割端部22或24所取代,该未切割端部22或24然后沿另一个反向弯曲部44被连接到相交成对栅格14和16中的另一个中的偏转叶片18的未切割端部22或24,以便三个相交成对栅格14和16彼此对准。还可以用这种方式结合附加的相交成对栅格14和16。
49.在接触装置子组件46的一个实施例中,栅格16中每个偏转叶片20的端部32与相邻的栅格16中纵向对准的偏转叶片20的端部30间隔开,以产生间隙48。如图6中所示,间隙48的尺寸可定为用于接收另一个接触装置子组件46中的偏转叶片18的未切割端部22、24处的至少一些反向弯曲部44,以便偏转叶片20的端部32、30可被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偏转叶片18的未切割端部22、24,以将两个接触装置子组件46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组装的接触装置10的至少一部分。还可以用这种方式将附加的接触装置子组件46结合在一起。
50.如图7和10

24中所示,在用于构建接触装置10的偏转叶片18和20的成对栅格14和16的一些实施例中,一些或全部偏转叶片18和/或一些或全部偏转叶片20可包括孔50,其允许部分流体流经过偏转叶片18和/或20,以便在逆流通过组装的接触装置10时促进各流体流的混合。
51.在成对栅格14和16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0

24中所示,一些或全部偏转叶片18和/或一些或全部偏转叶片20可包括多个导向凸片56,其中每个导向凸片与形成在偏转叶片18和/或20中的孔58以重叠关系定位。孔58类似前文描述的孔50那样起作用,允许部分流体流经过偏转叶片18和/或20,以促进各流体流的混合,而导向凸片56通过促进流体流进入相关联的孔58和/或通过在流体流离开相关联的孔58时对其重新导向而进一步促进各流体流的混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11和16

24中所示,导向凸片56可以定向成使得,它们从相关联的偏转叶片18和/或20的平面向上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2和13中所示,导向凸片56可以定向成使得,它们从相关联的偏转叶片18和/或20的平面向下延伸。在另外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4和15所示,在同一偏转叶片18和/或20上,一些导向凸片56可以向下延伸,而其他导向凸片56向上延伸。
52.一般来说,当导向凸片56向上延伸时,它们有利于将沿偏转叶片18和/或20的上表面下降的流体流重新导向进入然后通过相关联的孔58,以使流体流返回到敞开区域,在那
里可能发生期望的与上升的流体流的相互混合。当导向凸片56向下延伸时,它们有利于将沿偏转叶片18和/或20的下表面上升的流体流重新导向进入并通过相关联的孔58,以使流体流返回到敞开区域,以促进期望的与下降的流体流的相互混合。
53.偏转叶片18和/或20中的导向凸片56和孔58的尺寸、形状、数量和位置可以改变,以适合特定的应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

17和23中所示,导向凸片56和孔58可以是正方形或矩形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4中所示,导向凸片56和孔58可以是三角形的。在另外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8

21中所示的,导向凸片56可以是圆顶形结构,而孔58是方形、矩形、圆形或其他形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如图22中所示,多个导向凸片56可以与单一的孔58相关联。在图22中所示的成对栅格14和16的实施例中,导向凸片56是三角形的,并沿着矩形孔58的周界向上延伸。在其他变型中,三角形导向凸片56可沿着矩形孔58的周界向下延伸,或者一些三角形导向凸片56可以向上延伸而其他三角形导向凸片56则向下延伸。矩形孔58在图22中示出为相对于偏转叶片18和20的纵向中心线以倾斜角延伸。
54.在图10

17和22

24中所示的偏转叶片18和20的成对栅格14和16的实施例中,每个导向凸片56是通过在偏转叶片18或20中切割狭缝以形成导向凸片56的全部一个边缘然后将导向凸片56弯曲离开偏转叶片18或20的平面以形成相关联的孔58来构建的。导向凸片56仍然沿其未切割边缘60连接到偏转叶片18或20,并以相对于偏转叶片18或20的平面的预选角度延伸。预选角度可以根据接触装置10所旨在用于的特定应用而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预选角度可以在5至65度的范围内,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预选角度可以在10至45度的范围内。
55.在成对栅格14和16的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导向凸片56可以通过将分离的导向凸片56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偏转叶片18或20且与孔58呈间隔和至少部分覆盖的关系而与相关联的孔58分离地形成,如图18

21中所示。以这种方式使用分离的导向凸片56允许导向凸片56对于相关联的孔58在尺寸和形状上有更大的灵活性。
56.如图10

15和18

21中所示,导向凸片56和孔58可以居中地定位在偏转叶片18和/或20的纵向中心线上,或者它们可以从纵向中心线偏置,如图16和17中所示,其中,相邻的导向凸片56和孔58相对于纵向中心线以交错的方式布置。在其他变型中,导向凸片56和孔58可以定位在偏转叶片18和/或20的侧边缘26、28、34、36处,如图23和24中所示,或者孔58可以倾斜于纵向中心线延伸,如图22中所示。
57.还将理解的是,包含导向凸片56和孔58的偏转叶片18和20的成对栅格14和16可以是各种结构。例如,图10

21中所示的成对栅格14和16的偏转叶片18和20如前所述,而图22

24所示的成对栅格14和16的偏转叶片18和20缺少一些所述的特征。例如,那些实施例中的偏转叶片20缺少s形弯曲部40,且偏转叶片18的端部24不是未切割的,而是沿着反向弯曲部44与相交成对栅格14和16中的另一个的其他偏转叶片18的未切割端部24结合。
58.现在转到图8和9,示出了坯料52,其形式为平面材料片材,如金属或合金,接触装置子组件46中的一个由该坯料形成。坯料52已被切割以形成偏转叶片18的已切割端部22、24和侧边26、28的已切割部分,以及偏转叶片20的已切割端部30、32和侧边34、36的已切割部分。要在偏转叶片20中形成的s形弯曲部40和要在纵向相邻的偏转叶片18的端部24与22之间形成的反向弯曲部44由虚线示出。在切割平面材料片材以形成坯料52后,通过在s形弯曲部40和反向弯曲部44的位置处弯曲坯料52来形成接触装置子组件46。由于侧向相邻的偏
转叶片18和20在其侧部26、28和34、36的未切割部分处沿横向条带38整体结合在一起,且纵向相邻的偏转叶片18在其未切割端部22、24处沿反向弯曲部44整体结合在一起,接触装置子组件46形成为单件式元件,无需将分离的偏转叶片焊接在一起。这导致了高强度的接触装置子组件46,与需要将偏转叶片18和20焊接在一起的情况相比,这种接触装置子组件46可以更快且更廉价地制造。类似地,接触装置10可以由接触装置子组件46在所需焊接最少的情况下快速组装而成。
59.现在转到图25,该图中所示的子组件46的成对栅格14和16中的交错且交叉的偏转叶片18和20构建成使得,一个横向条带38分别由相邻于偏转叶片18和20的端部22和30定位的侧边缘26、28和34、36的未切割部分形成,另一个横向条带38分别由相邻于偏转叶片18和20的相对端部24和32定位的侧边缘26、28和34、36的未切割部分形成。这些横向条带38在侧向相邻的偏转叶片18与20之间产生了牢固的一体连接,该连接延伸跨过每个栅格14和16的整个宽度并消除了定位然后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将栅格14和栅格16中的偏转叶片18和20中单独的叶片结合在一起的需要。
60.偏转叶片18和20的侧边26、28和34、36包括在各未切割部分之间延伸的切割部分,以允许偏转叶片18和20被弯曲成其交错且交叉布置。每个偏转叶片18和20包括中心交叉部段60和端部部段62,端部部段62通过反向弯曲部64连接到中心交叉部段60的相对端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反向弯曲部64可以形成为偏转叶片18或20的单个曲线弯曲部分。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5中所示,每个反向弯曲部64可以呈两个间隔开的弯曲部66的形式,在各弯曲部66之间有平面部段68,以便于相邻的成对栅格14和16结合而形成图26中所示的接触装置10。
61.如图26中可见,每个成对栅格14和16中的偏转叶片18和20的平面部段68被接纳在相邻的成对栅格14和16中的偏转叶片18和20的平面部段68之间。侧边缘26、28和34、36沿着平面部段68提供了较大的表面积,在从成对交叉栅格14和16的单独的子组件13组装接触装置期间,相邻成对栅格14和16的平面部段68可以沿着该表面积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虽然图25和26中所示的偏转叶片18和20没有示出孔和相关联的导向凸片以便于理解偏转叶片18和20本身的布置,但要理解的是,包括本文中说明书附图的其他附图中所描述和/或所示出内容在内的任何孔以及相关联的导向凸片可以用于该偏转叶片18和20。
62.例如,在图27中所示的子组件46的实施例中,在每个偏转叶片18和20的中心交叉部段60和端部部段62中设有导向凸片56和相关联的孔58,且其以偏转叶片18和20的纵向中心线为中心。两个孔58以间隔开的关系定位在每个中心交叉部段60中,且两个导向凸片56与那些孔58中的每一个相关联。一个导向凸片56沿孔58的一个边缘向上延伸,另一个导向凸片56从孔58的相对边缘向下延伸。
63.作为另一示例,在图28中所示的子组件46的实施例中,在每个中心交叉部段60中设置了三个孔58和配对的导向凸片56,在每个偏转叶片18和20的每个端部部段62中设置了单个孔58和相关联的导向凸片56,且其以偏转叶片18和20的纵向中心线为中心。在偏转叶片18和20的侧边缘26、28、34、36处也设有孔58和相关联的导向凸片56。在图28中所示的子组件46中使用的类似的孔58和相关联的导向凸片56的布置也可以包含入偏转叶片18和20的其他布置中,比如图4

6中所示的子组件46中所示的偏转叶片18和20的布置,或者可以用来代替图22

24中所示的子组件46中的孔58和导向凸片56。
64.虽然图25

27中所示的接触装置子组件46的实施例具有与偏转叶片18和20的端部22和30相邻且与偏转叶片18和20的相对端部24和32相邻形成的横向条带38,但如图29中所示,可以通过偏转叶片18和20的中心交叉部段60的侧边缘26、28和34、36的未切割部分形成第三横向条带38,以向接触装置子组件46提供更大的刚性。为了在中心交叉部段60中容纳第三横向条带38,在偏转叶片18和20的中心交叉部段60的侧边缘26、28和34、36的未切割部分的位置处在中心交叉部段60中设置了成对的间隔开的弯曲部70和位于各弯曲部70之间的平面部段72。虽然偏转叶片18和20被示出不带导向凸片和孔以便于理解偏转叶片18和20本身的布置,但要理解的是,包括本文中说明书附图的其他附图中所描述和/或所示出内容在内的任何孔以及相关联的导向凸片可以用于该偏转叶片18和20。
65.如前所述,偏转叶片18和20可以有梯形形状,而不是矩形的。例如,如图30中所示的接触装置子组件中所示,在矩形平面部段68与横向条带38之间延伸的偏转叶片18和20的部分可以呈等腰梯形的形式。偏转叶片18和20的这些等腰梯形部分在流体流动方向上的会聚侧边缘26、28和24、26被认为便于将流体从偏转叶片18和20上移除并与流向相反方向的流体混合。同样,虽然偏转叶片和孔被示出以便于理解偏转叶片18和20本身的布置,但要理解的是,包括本文中说明书附图的其他附图中所描述和/或所示出内容在内的任何孔以及相关联的导向凸片可以用于该偏转叶片18和20。
66.从前述内容将见到,本发明是一个很适合于实现上述所有目的和目标的发明,同时还有该结构所固有的其他优点。
67.将理解到,特定特征和子组合具有实用性,且可被利用而不涉及其他特征和子组合。这可由本发明所设想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68.由于可作出本发明的许多可能的实施例而不脱离其范围,故而要理解到,本文中提出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主题要被解释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