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的生产糠醛的蒸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02853发布日期:2021-06-04 13:4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的生产糠醛的蒸球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糠醛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的生产糠醛的蒸球。


背景技术:

2.糠醛(呋喃甲醛,英文:furfural)是一种工业用化学制品,可由各种农副产品中萃取,包括玉米穗轴、燕麦与小麦的麦麸和锯木屑。furfural这个字取自于拉丁字的furfur,意思是麦麸,因为这是糠醛取得的来源。糠醛是一种芳香族的醛,蒸球作为一种回转式间歇蒸煮设备,由于其相对于立式反应釜来说具有球内原料相对均匀、可缩短蒸煮时间、设备简单投资少、易于管理维修等优点在糠醛生产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3.但是现有的蒸球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防护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工作和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调节设备高度以及不方便进行放料过滤的问题。
4.因此,发明多功能的生产糠醛的蒸球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多功能的生产糠醛的蒸球,以解决现有的蒸球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防护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工作和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调节设备高度以及不方便进行放料过滤的问题。多功能的生产糠醛的蒸球,包括壳体,第一保温层,半球形过滤壁,第二保温层,连接管,可调节支撑吊装管结构,可密封照明观察管结构,可排放过滤收集斗结构,可套接支撑防护罩结构,旋转接头,电机,主动轮,进料管,出料管和从动轮,所述的第一保温层胶接在壳体的内壁右侧;所述的半球形过滤壁螺栓连接在壳体的内壁左侧;所述的第二保温层胶接在壳体的内壁左侧;所述的连接管分别螺纹连接在壳体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分别贯穿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的可调节支撑吊装管结构分别安装在连接管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密封照明观察管结构安装在壳体的下端右侧;所述的可排放过滤收集斗结构安装在壳体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套接支撑防护罩结构安装在可调节支撑吊装管结构的上端;所述的旋转接头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管的左右两侧外壁;所述的电机安装在可调节支撑吊装管结构的右侧上部;所述的主动轮键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外壁;所述的进料管螺纹连接在旋转接头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且设置在壳体的左侧;所述的出料管螺纹连接在旋转接头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且设置在壳体的右侧;所述的从动轮键连接在连接管的外壁右侧且设置在壳体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支撑吊装管结构包括固定座,第一支撑管,顶紧螺栓,第一插接杆,定位块,第二支撑管和吊装环,所述的第一支撑管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支撑管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的下端插接在第一支撑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块螺栓连接在第一插接杆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的上端焊接在第二支撑管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环焊接在第二支撑管的上端中间位置。
6.优选的,所述的可密封照明观察管结构包括观察管,观察片,密封盖,连接座,照明杆和照明灯珠,所述的观察片镶嵌在观察管的内壁上部;所述的密封盖插接在观察管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座分别螺栓连接在观察管的内壁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照明杆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座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照明灯珠分别螺纹连接在照明杆的上端中间位置。
7.优选的,所述的可排放过滤收集斗结构包括排放管,调节阀门,排放漏斗,过滤斗和过滤网,所述的调节阀门螺纹插接在排放管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排放漏斗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连通设置;所述的过滤斗螺纹连接在排放漏斗的内壁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过滤网螺钉连接在过滤斗的内壁下部。
8.优选的,所述的可套接支撑防护罩结构包括遮挡架,遮挡片,第二插接杆,套接环和固定管,所述的遮挡片分别螺栓连接在遮挡架的正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的第二插接杆分别螺栓连接在遮挡架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管螺栓连接在套接环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插接杆分别插接在固定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
9.优选的,所述的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与连接管以及壳体连通设置;所述的连接管和壳体连通设置;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传动连接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的顶紧螺栓贯穿第一支撑管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且与第一插接杆接触设置;所述的定位块设置在第一支撑管的上端。
11.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支撑管分别套接在连接管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支撑管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从动轮设置在第二支撑管和壳体之间;所述的电机螺栓连接在第一插接杆的右侧上部且设置在壳体的左侧下部。
12.优选的,所述的观察片采用弧形的钢化玻璃片;所述的密封盖采用倒t锥形的硅胶盖且与观察管之间设置有尼龙绳;所述的照明灯珠分别设置在观察管的内部上端且设置在观察片的下端;所述的照明灯珠采用led灯珠且设置有多个。
13.优选的,所述的观察管螺纹连接在壳体的下端右侧且连通设置;所述的观察管的上端贯穿第一保温层的下端右侧。
14.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网采用不锈钢网且设置在排放漏斗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管和排放漏斗以及过滤斗连通设置。
15.优选的,所述的排放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壳体的下端中间位置且连通设置;所述的排放漏斗设置在壳体的下端中间位置。
16.优选的,所述的遮挡架采用倒u型的不锈钢架;所述的遮挡片采用透明的pvc片;所述的套接环采用不锈钢环且内壁设置有硅胶圈。
17.优选的,所述的套接环分别套接在第二支撑管的外壁左右两侧且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的遮挡架设置在壳体的上端外壁。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9.1.本发明中,所述的遮挡架,遮挡片,第二插接杆,套接环,固定管,第二支撑管以及壳体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遮挡架和遮挡片设置在壳体的上端外壁,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壳体防护工作,防止在工作中壳体受到腐蚀以及碰撞影响工作。
20.2.本发明中,所述的观察管,观察片,壳体,第一保温层,半球形过滤壁和第二保温
层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管和观察片配合,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壳体的内部进行观察工作,增加观察功能。
21.3.本发明中,所述的固定座,第一支撑管,顶紧螺栓,第一插接杆,定位块,第二支撑管,壳体和连接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插接杆插接在第一支撑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壳体的高度,增加调节功能。
22.4.本发明中,所述的排放管,排放漏斗,过滤斗,过滤网和壳体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经过排放管和排放漏斗进行材料排放工作,在材料经过过滤斗时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工作,方便在排放的过程中进行过滤工作。
23.5.本发明中,所述的遮挡架,遮挡片,第二插接杆,套接环和固定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插接杆和固定管插接设置,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遮挡架拆卸工作。
24.6.本发明中,所述的观察管,观察片,连接座,照明杆和照明灯珠以及壳体的设置,有利于在观察的过程中通过照明灯珠对壳体的内部进行照明工作,方便在辅助观察工作。
25.7.本发明中,所述的排放管,调节阀门,排放漏斗,过滤斗和过滤网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转动过滤斗,通过过滤斗和排放漏斗螺纹连接设置,方便对过滤斗内部过滤出的杂质进行清理工作。
26.8.本发明中,所述的固定座,第一支撑管,顶紧螺栓,第一插接杆,第二支撑管,吊装环,壳体和连接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吊装环连接外部吊装设备,方便在工作中进行壳体移动工作。
27.9.本发明中,所述的固定座,第一支撑管,顶紧螺栓,第一插接杆,定位块,第二支撑管以及连接管的设置,有利于在调节壳体高度的过程中通过定位块和第一支撑管接触设置,方便在调节的过程中对电机进行防护工作,防止在调节的过程中损坏电机影响工作。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发明的可调节支撑吊装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发明的可密封照明观察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发明的可排放过滤收集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发明的可套接支撑防护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
34.1、壳体;2、第一保温层;3、半球形过滤壁;4、第二保温层;5、连接管;6、可调节支撑吊装管结构;61、固定座;62、第一支撑管;63、顶紧螺栓;64、第一插接杆;65、定位块;66、第二支撑管;67、吊装环;7、可密封照明观察管结构;71、观察管;72、观察片;73、密封盖;74、连接座;75、照明杆;76、照明灯珠;8、可排放过滤收集斗结构;81、排放管;82、调节阀门;83、排放漏斗;84、过滤斗;85、过滤网;9、可套接支撑防护罩结构;91、遮挡架;92、遮挡片;93、第二插接杆;94、套接环;95、固定管;10、旋转接头;11、电机;12、主动轮;13、进料管;14、出料管;15、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多功能的生产糠醛的蒸球,包括壳体1,第一保温层2,半球形过滤壁3,第二保温层4,连接管5,可调节支撑吊装管结构6,可密封照明观察管结构7,可排放过滤收集斗结构8,可套接支撑防护罩结构9,旋转接头10,电机11,主动轮12,进料管13,出料管14和从动轮15,所述的第一保温层2胶接在壳体1的内壁右侧;所述的半球形过滤壁3螺栓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左侧;所述的第二保温层4胶接在壳体1的内壁左侧;所述的连接管5分别螺纹连接在壳体1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5分别贯穿第一保温层2和第二保温层4;所述的可调节支撑吊装管结构6分别安装在连接管5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密封照明观察管结构7安装在壳体1的下端右侧;所述的可排放过滤收集斗结构8安装在壳体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套接支撑防护罩结构9安装在可调节支撑吊装管结构6的上端;所述的旋转接头10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管5的左右两侧外壁;所述的电机11安装在可调节支撑吊装管结构6的右侧上部;所述的主动轮12键连接在电机11的输出轴外壁;所述的进料管13螺纹连接在旋转接头10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且设置在壳体1的左侧;所述的出料管14螺纹连接在旋转接头10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且设置在壳体1的右侧;所述的从动轮15键连接在连接管5的外壁右侧且设置在壳体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支撑吊装管结构6包括固定座61,第一支撑管62,顶紧螺栓63,第一插接杆64,定位块65,第二支撑管66和吊装环67,所述的第一支撑管62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座6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螺栓63螺纹连接在第一支撑管62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64的下端插接在第一支撑管62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块65螺栓连接在第一插接杆64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64的上端焊接在第二支撑管66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环67焊接在第二支撑管66的上端中间位置;进行使用时将壳体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外部管道通过进料管13和出料管14将壳体1与设备连接好,然后使用外部导线连通外部电源,根据工作需要松开顶紧螺栓63,在使用外部吊装设备连接吊装环67,进行壳体1吊装工作,然后根据工作需要将壳体1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在拧紧顶紧螺栓63,方便在工作中调整至合适的高度,增加调节功能,通过工作电机11带动主动轮12进行转动,然后经过从动轮15带动壳体1进行旋转。
36.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密封照明观察管结构7包括观察管71,观察片72,密封盖73,连接座74,照明杆75和照明灯珠76,所述的观察片72镶嵌在观察管71的内壁上部;所述的密封盖73插接在观察管71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座74分别螺栓连接在观察管71的内壁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照明杆75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座74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照明灯珠76分别螺纹连接在照明杆75的上端中间位置;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打开密封盖73,同时打开外部电源开关,使照明灯珠76开始工作,通过观察片72对壳体1的内部进行照明工作,同时通过观察管71和观察片72配合对壳体1的内部进行观察工作。
37.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排放过滤收集斗结构8包括排放管81,调节阀门82,排放漏斗83,过滤斗84和过滤网85,所述的调节阀门82螺纹插接在排放管8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管81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排放漏斗83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连通设置;所述的过滤斗84螺纹连接在排放漏斗83的内壁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过滤网85螺钉连接在过滤斗84的内壁下部;在工作中需要进行排放时,转动壳体1,并将排放管81和排放漏
斗83转动至壳体1的下端中间位置,然后打开调节阀门82,通过排放管81和排放漏斗83进行材料排放工作,然后使材料经过过滤斗84进行排出,在排出的过程中通过过滤网85进行过滤工作,进而完成工作。
38.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5所示,所述的可套接支撑防护罩结构9包括遮挡架91,遮挡片92,第二插接杆93,套接环94和固定管95,所述的遮挡片92分别螺栓连接在遮挡架91的正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的第二插接杆93分别螺栓连接在遮挡架91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管95螺栓连接在套接环9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插接杆93分别插接在固定管95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遮挡架91和遮挡片92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外壁,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对壳体1进行防护工作,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壳体1受到腐蚀以及碰撞影响工作,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增加壳体1防护功能。
3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进料管13和出料管14分别与连接管5以及壳体1连通设置;所述的连接管5和壳体1连通设置;所述的主动轮12和从动轮15传动连接设置。
4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顶紧螺栓63贯穿第一支撑管62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且与第一插接杆64接触设置;所述的定位块65设置在第一支撑管62的上端。
4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支撑管66分别套接在连接管5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支撑管66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从动轮15设置在第二支撑管66和壳体1之间;所述的电机11螺栓连接在第一插接杆64的右侧上部且设置在壳体1的左侧下部。
4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观察片72采用弧形的钢化玻璃片;所述的密封盖73采用倒t锥形的硅胶盖且与观察管71之间设置有尼龙绳;所述的照明灯珠76分别设置在观察管71的内部上端且设置在观察片72的下端;所述的照明灯珠76采用led灯珠且设置有多个。
4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观察管71螺纹连接在壳体1的下端右侧且连通设置;所述的观察管71的上端贯穿第一保温层2的下端右侧。
4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网85采用不锈钢网且设置在排放漏斗83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管81和排放漏斗83以及过滤斗84连通设置。
4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排放管81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壳体1的下端中间位置且连通设置;所述的排放漏斗83设置在壳体1的下端中间位置。
4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遮挡架91采用倒u型的不锈钢架;所述的遮挡片92采用透明的pvc片;所述的套接环94采用不锈钢环且内壁设置有硅胶圈。
4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套接环94分别套接在第二支撑管66的外壁左右两侧且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的遮挡架91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外壁。
48.工作原理
49.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将壳体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外部管道通过进料管13和出料管14将壳体1与设备连接好,然后使用外部导线连通外部电源,根据工作需要松开顶紧螺栓63,在使用外部吊装设备连接吊装环67,进行壳体1吊装工作,然后根据工作需要将壳体1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在拧紧顶紧螺栓63,方便在工作中调整至合适的高度,增加调节功能,通过工作电机11带动主动轮12进行转动,然后经过从动轮15带动壳体1进行旋转,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打开密封盖73,同时打开外部电源开关,使照明灯珠76开始工作,通过
观察片72对壳体1的内部进行照明工作,同时通过观察管71和观察片72配合对壳体1的内部进行观察工作,在工作中需要进行排放时,转动壳体1,并将排放管81和排放漏斗83转动至壳体1的下端中间位置,然后打开调节阀门82,通过排放管81和排放漏斗83进行材料排放工作,然后使材料经过过滤斗84进行排出,在排出的过程中通过过滤网85进行过滤工作,进而完成工作,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遮挡架91和遮挡片92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外壁,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对壳体1进行防护工作,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壳体1受到腐蚀以及碰撞影响工作,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增加壳体1防护功能。
50.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