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喷漆时漆瘤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2756发布日期:2021-08-06 18:3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喷漆时漆瘤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喷漆时漆瘤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片式散热器采用焊接连接,主要包含填充物焊和本体焊的焊接工艺。不宜过度打磨处理。该机器有12个挤压生产工艺规程。目前,在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制造领域,无论是变压器业主还是变压器厂商部队那对散热器本身的环境友好形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散热器的制造标准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在保证散热器性能和质量的同事,能够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不但对环境污染低,同时还大幅度改善了车间一线人员的工作环境,但是该散热器在进行表面喷漆时,由于该变压器是通过多组长板和两组短板焊接而成,因此在喷漆时,焊接点位处的喷漆厚度会高于或者低于其它不是焊接点位置漆的厚度,并且还会在焊接点和其它不平整位置产生漆瘤,不仅对漆料造成巨大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影响后期其它工序的进行,严重影响散热器的性能和质量,在日后使用中可能会产生巨大的损失。

因此,及需要一种能够在对变压器片式散热器进行喷漆的同时,能够减少漆瘤产生,减少漆料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且将产生的漆瘤去除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该散热器在进行表面喷漆时,由于该变压器是通过多组长板和两组短板焊接而成,因此在喷漆时,焊接点位处的喷漆厚度会高于或者低于其它不是焊接点位置漆的厚度,并且还会在焊接点和其它不平整位置产生漆瘤,不仅对漆料造成巨大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影响后期其它工序的进行,严重的影响散热器的性能和质量,在日后使用中可能会产生巨大的损失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喷漆时漆瘤去除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喷漆时漆瘤去除装置,包括有固定底架、控制器、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和漆瘤处理机构;固定底架与控制器相连接;固定底架与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相连接;固定底架与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相连接;固定底架与漆瘤处理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包括有第一电动滑块、第一连接板、齿盘、第二连接板、电动液压推杆、转动连接器、第三连接板、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轴、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二传动轴、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柱、第一圆辊、第一刮板、第二连接柱、放置板、模拟片式散热器和弹簧器;第一电动滑块与固定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块与第一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块在第一连接板下方两则均设置有一组;两组第一电动滑块均与第一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板与齿盘进行转动连接;齿盘与第二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板同时与电动液压推杆和转动连接器进行固接;电动液压推杆与第三连接板进行固接;转动连接器与第三连接板相连接;电动液压推杆和转动连接器在第三连接板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三连接板通过连接块与第一电机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板通过连接块与第一传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板通过连接块与第二传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柱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板与弹簧器进行固接;第一电机通过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同时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进行固接;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与第一连接架相接触;第一连接架与第一连接柱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架与弹簧器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柱与第一圆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圆辊与第一刮板相接触;第一圆辊与模拟片式散热器相接触;第一刮板与放置板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柱与放置板进行固接;放置板与模拟片式散热器相接触;弹簧器在第一连接架下方两侧均设置有一组;两组弹簧器均与第三连接板进行固接;两组弹簧器均与第一连接架进行固接。

进一步,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包括有第二电动滑块、第三电动滑块、空心圆桶、漆料存放桶、第二连接架、收集框、喷漆管、第四电动滑块、第一隔板、导流器、第二隔板、导流柱、第三隔板和收集器;第二电动滑块与固定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块与空心圆桶进行固接;空心圆桶与第三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空心圆桶与漆料存放桶进行固接;空心圆桶与第二连接架进行固接;空心圆桶与收集框进行固接;空心圆桶与喷漆管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块与固定底架进行滑动连接;漆料存放桶与喷漆管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架与收集框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架与第四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喷漆管在漆料存放桶下方设置有多组;多组喷漆管均与漆料存放桶进行固接;多组漆料存放桶均与第二连接架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滑块在第二连接架两侧均设置有一组;两组第四电动滑块均与第二连接架进行滑动连接;两组第四电动滑块均同时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进行固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与导流器进行固接;导流器与导流柱进行固接;导流柱在导流器下方一共设置有十六组;十六组导流柱均与导流器进行固接;第三隔板与收集器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滑块至第三隔板在第二连接架内部一共设置有两组。

进一步,收集器包括有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第四导流板和第五导流板;第一导流板通过l形连接块与第三隔板进行固接;第一导流板与第三导流板进行固接;第一导流板侧面设置有第二导流板;第二导流板通过l形连接块与第三隔板进行固接;第二导流板与第三导流板进行固接;第三导流板与第四导流板进行固接;第四导流板与第五导流板进行固接;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在第四导流板上一共设置有两组;另一组位置位于对应一组的第四电动滑块至第三隔板下方。

进一步,漆瘤处理机构包括有平齿轮、第三传动轴、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四传动轴、滑套、第四连接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电机、第二锥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五连接板、第六连接板、第三连接柱、第七连接板、第四连接柱、第二圆辊和第二刮板;平齿轮与第三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与固定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与第四传动轴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与固定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与滑套相连接;滑套与第四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滑套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四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固定底架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侧面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电机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二电机与固定底架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侧面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与固定底架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五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在第五连接板两侧均设置有一组;两组第二电动推杆均与固定底架进行固接;两组第二电动推杆均与第五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五连接板与第六连接板进行固接;第六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柱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柱与第七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七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柱进行固接;第四连接柱与第二圆辊进行固接;第七连接板、第四连接柱和第二圆辊在第三连接柱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第六连接板至第二圆辊在第五连接板上一共设置有十五组;第二电动推杆侧面设置有第二刮板;第二刮板与固定底架进行固接。

进一步,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刮漆处均设置为半圆弧形。

进一步,导流柱表面设置有六组导流槽。

进一步,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组成一个v形。

进一步,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上设置有多组导流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为了克服该散热器在进行表面喷漆时,由于该变压器是通过多组长板和两组短板焊接而成,因此在喷漆时,焊接点位处的喷漆厚度会高于或者低于其它不是焊接点位置漆的厚度,并且还会在焊接点和其它不平整位置产生漆瘤,不仅对漆料造成巨大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影响后期其它工序的进行,严重影响散热器的性能和质量,在日后使用中可能会产生巨大的损失的缺点。

2、本发明由于设计了,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和漆瘤处理机构:开始工作前,通过固定底架将装置固定,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器启动装置,通过人工将变压器片式散热器放置在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上,该变压器片式散热器是由多组长板并排放置,然后通过两组短板焊接固定而成,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将变压器片式散热器传送至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的指定位置,然后通过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和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共同工作,在对变压器片式散热器进行喷漆的同时,防止变压器片式散热器的焊接点和底部产生大量的漆瘤,并且通过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将多余的漆进行收集,或者通过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将多余的漆涂覆到变压器片式散热器的其它部位,从而减少漆的浪费,当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喷漆完成后,其底部可能还会有极少量的漆瘤存在,然后通过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将变压器片式散热器输送至漆瘤处理机构,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和漆瘤处理机构共同工作,将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底部存在的漆瘤去除,最后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将喷好漆的变压器片式散热器输送回初始位置,通过人工将其取走。

3、本发明实现了能够在对变压器片式散热器进行喷漆的同时,有效减少了的漆瘤产生,减少了漆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将产生的极少量漆瘤进行去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第五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第六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第七种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第八种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漆瘤处理机构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漆瘤处理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漆瘤处理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固定底架,2_控制器,3_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4_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5_漆瘤处理机构,301_第一电动滑块,302_第一连接板,303_齿盘,304_第二连接板,305_电动液压推杆,306_转动连接器,307_第三连接板,308_第一电机,309_第一传动轮,3010_第二传动轮,3011_第一传动轴,3012_第三传动轮,3013_第四传动轮,3014_第二传动轴,3015_第一凸轮,3016_第二凸轮,3017_第一连接架,3018_第一连接柱,3019_第一圆辊,3020_第一刮板,3021_第二连接柱,3022_放置板,3023_模拟片式散热器,3024_弹簧器,401_第二电动滑块,402_第三电动滑块,403_空心圆桶,404_漆料存放桶,405_第二连接架,406_收集框,407_喷漆管,408_第四电动滑块,409_第一隔板,4010_导流器,4011_第二隔板,4012_导流柱,4013_第三隔板,4014_收集器,401401_第一导流板,401402_第二导流板,401403_第三导流板,401404_第四导流板,401405_第五导流板,501_平齿轮,502_第三传动轴,503_第五传动轮,504_第六传动轮,505_第四传动轴,506_滑套,507_第四连接板,508_第一电动推杆,509_第一锥齿轮,5010_第二电机,5011_第二锥齿轮,5012_第二电动推杆,5013_第五连接板,5014_第六连接板,5015_第三连接柱,5016_第七连接板,5017_第四连接柱,5018_第二圆辊,5019_第二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喷漆时漆瘤去除装置,如图1-18所示,包括有固定底架1、控制器2、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3、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4和漆瘤处理机构5;固定底架1与控制器2相连接;固定底架1与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3相连接;固定底架1与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4相连接;固定底架1与漆瘤处理机构5相连接。

工作原理:开始工作前,通过固定底架1将装置固定,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器2启动装置,通过人工将变压器片式散热器放置在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3上,该变压器片式散热器是由多组长板并排放置,然后通过两组短板焊接固定而成,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3将变压器片式散热器传送至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4的指定位置,然后通过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3和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4共同工作,在对变压器片式散热器进行喷漆的同时,防止变压器片式散热器的焊接点和底部产生大量漆瘤,并且通过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4将多余的漆进行收集,或者通过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3将多余的漆涂覆到变压器片式散热器的其它部位,从而减少漆的浪费,当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喷漆完成后,其底部可能还会有极少量的漆瘤存在,然后通过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3将变压器片式散热器输送至漆瘤处理机构5,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3和漆瘤处理机构5共同工作,将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底部存在的漆瘤去除,最后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3将喷好漆的变压器片式散热器输送回初始位置,通过人工将其取走;本发明实现了能够在对变压器片式散热器进行喷漆的同时,有效减少了的漆瘤产生,减少了漆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将产生的极少量漆瘤进行去除。

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3包括有第一电动滑块301、第一连接板302、齿盘303、第二连接板304、电动液压推杆305、转动连接器306、第三连接板307、第一电机308、第一传动轮309、第二传动轮3010、第一传动轴3011、第三传动轮3012、第四传动轮3013、第二传动轴3014、第一凸轮3015、第二凸轮3016、第一连接架3017、第一连接柱3018、第一圆辊3019、第一刮板3020、第二连接柱3021、放置板3022、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和弹簧器3024;第一电动滑块301与固定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块301与第一连接板302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块301在第一连接板302下方两则均设置有一组;两组第一电动滑块301均与第一连接板302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板302与齿盘303进行转动连接;齿盘303与第二连接板304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板304同时与电动液压推杆305和转动连接器306进行固接;电动液压推杆305与第三连接板307进行固接;转动连接器306与第三连接板307相连接;电动液压推杆305和转动连接器306在第三连接板307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三连接板307通过连接块与第一电机308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板307通过连接块与第一传动轴3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板307通过连接块与第二传动轴3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板307与第二连接柱3021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板307与弹簧器3024进行固接;第一电机308通过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轮309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30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3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3010与第一传动轴3011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3011与第三传动轮3012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301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3013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3013与第二传动轴3014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3014同时与第一凸轮3015和第二凸轮3016进行固接;第一凸轮3015和第二凸轮3016均与第一连接架3017相接触;第一连接架3017与第一连接柱3018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架3017与弹簧器3024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柱3018与第一圆辊301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圆辊3019与第一刮板3020相接触;第一圆辊3019与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相接触;第一刮板3020与放置板3022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柱3021与放置板3022进行固接;放置板3022与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相接触;弹簧器3024在第一连接架3017下方两侧均设置有一组;两组弹簧器3024均与第三连接板307进行固接;两组弹簧器3024均与第一连接架3017进行固接。

开始工作前,通过人工将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放置在放置板3022上,两组第一电动滑块301开始工作,两组第一电动滑块301带动第一连接板302及其上方部件向靠近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4方向运动,直至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运动至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4的指定位置,然后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4下降到合适高度,将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完全遮住,两组电动液压推杆305同时工作,使得第三连接板307在两组转动连接器306上转动,即第三连接板307及其上方部件倾斜一定角度,倾斜角度与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4部分部件倾斜角度相同,然后通过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4对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进行喷漆,喷漆的同时,第一电机308开始工作,第一电机308带动第一传动轮309转动,第一传动轮309带动第二传动轮3010转动,第二传动轮3010通过第一传动轴3011传动第三传动轮3012,第三传动轮3012带动第四传动轮3013转动,第四传动轮3013通过第二传动轴3014同时传动第一凸轮3015和第二凸轮3016,第一凸轮3015和第二凸轮3016在转动的同时,将第一连接架3017向下挤压,第一连接架3017则进而挤压两组弹簧器3024,第一连接架3017被向下挤压得同时,第一连接架3017带动第一连接柱3018和第一圆辊3019向下运动,使得第一圆辊3019在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靠近第一刮板3020一侧的侧面上运动,并且第一圆辊3019此时还绕着第一连接柱3018的圆心转动,从而将喷漆时从该位置流出的漆能够通过放置板3022靠近这一侧的镂空位置流到第一圆辊3019上,然后两组弹簧器3024通过回弹力带动第一圆辊3019向上运动,以此往复,第一圆辊3019通过上下运动和自身转动将漆涂覆在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对应的侧面上,当第一圆辊3019从上往下运动时,当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该侧面漆涂覆到一定厚度时,流落到第一圆辊3019表面多余的漆能够被第一刮板3020刮落,防止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该侧面上涂漆的厚度过厚,当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喷漆完成后,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3则将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输送至漆瘤处理机构5指定位置;该机构完成了对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的输送工作,且使得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呈倾斜状喷漆,从而起到减少漆瘤的作用,同时还将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靠近第一刮板3020一侧多余的漆涂覆到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对应的侧面上。

喷漆和漆瘤防止机构4包括有第二电动滑块401、第三电动滑块402、空心圆桶403、漆料存放桶404、第二连接架405、收集框406、喷漆管407、第四电动滑块408、第一隔板409、导流器4010、第二隔板4011、导流柱4012、第三隔板4013和收集器4014;第二电动滑块401与固定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块401与空心圆桶403进行固接;空心圆桶403与第三电动滑块402进行固接;空心圆桶403与漆料存放桶404进行固接;空心圆桶403与第二连接架405进行固接;空心圆桶403与收集框406进行固接;空心圆桶403与喷漆管407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块402与固定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漆料存放桶404与喷漆管407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架405与收集框406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架405与第四电动滑块408进行滑动连接;喷漆管407在漆料存放桶404下方设置有多组;多组喷漆管407均与漆料存放桶404进行固接;多组漆料存放桶404均与第二连接架405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滑块408在第二连接架405两侧均设置有一组;两组第四电动滑块408均与第二连接架405进行滑动连接;两组第四电动滑块408均同时与第一隔板409、第二隔板4011和第三隔板4013进行固接;第一隔板409和第二隔板4011均与导流器4010进行固接;导流器4010与导流柱4012进行固接;导流柱4012在导流器4010下方一共设置有十六组;十六组导流柱4012均与导流器4010进行固接;第三隔板4013与收集器4014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滑块408至第三隔板4013在第二连接架405内部一共设置有两组。

当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运动至空心圆桶403正下方后,第二电动滑块401和第三电动滑块402同时工作,带动空心圆桶403至第五导流板401405向下运动,直至第一隔板409运动至指定高度,然后两组电动液压推杆305同时工作,使得第三连接板307在两组转动连接器306上转动,即第三连接板307及其上方部件倾斜一定角度,倾斜角度与收集器4014倾斜角度相同,然后两组第四电动滑块408带动第一隔板409至收集器4014向靠近收集框406方向运动,直至第一隔板409刚好与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远离收集框406的短板接触,且通过第一隔板409、导流器4010和第二隔板4011将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远离收集框406短板处一侧的焊接点遮盖,该侧焊接点为该短板上远离收集框406一侧的焊接点,且第三隔板4013刚好高出该短板焊接点需要喷漆的厚度,与此同时,另外两组第四电动滑块408带动与之相对应的一组第一隔板409至第三隔板4013向下运动,直至第一隔板409至第三隔板4013运动至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另一组短板处,且位置与上述第一组第一隔板409至第三隔板4013相对于上述第一组短板相同,然后漆料存放桶404内部的水泵开始工作,通过漆料存放桶404,内部的水泵将漆通过多组喷漆管407喷洒在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上,而被两组第一隔板409至第三隔板4013遮盖的焊接点,则需要通过漆从导流器4010上设置的多组圆孔流落到导流柱4012,从而通过导流柱4012上设置的槽流落到对应的焊接点,当焊接点处的漆达到标准厚度后,通过第三隔板4013防止漆厚度继续增加,而多余的漆则从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焊接点流落到收集器4014上,从而流落到收集框406中,同时由于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处于倾斜状态,喷洒在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上的漆由于自身的重力,只会在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多组长板靠近收集框406的一端形成少量的漆瘤,或者少量的漆通过放置板3022的镂空处流落到第一圆辊3019表面,然后通过第一圆辊3019完成倾斜和侧面涂漆机构3所述对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对应侧面进行涂漆的工作,当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喷漆完成后,第二电动滑块401和第三电动滑块402将空心圆桶403至收集器4014带回原位;该机构完成了对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喷漆、防止漆瘤产生的工作。

收集器4014包括有第一导流板401401、第二导流板401402、第三导流板401403、第四导流板401404和第五导流板401405;第一导流板401401通过l形连接块与第三隔板4013进行固接;第一导流板401401与第三导流板401403进行固接;第一导流板401401侧面设置有第二导流板401402;第二导流板401402通过l形连接块与第三隔板4013进行固接;第二导流板401402与第三导流板401403进行固接;第三导流板401403与第四导流板401404进行固接;第四导流板401404与第五导流板401405进行固接;第一导流板401401、第二导流板401402和第三导流板401403在第四导流板401404上一共设置有两组;另一组位置位于对应一组的第四电动滑块408至第三隔板4013下方。

当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焊接点处的漆达到标准厚度后,通过第三隔板4013防止漆厚度继续增加,多余的漆从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焊接点处流落到第一导流板401401和第二导流板401402上,通过第一导流板401401和第二导流板401402上的槽流落到第三导流板401403,然后通过第三导流板401403流落到第四导流板401404,与此同时,另一组第一隔板409、导流器4010和第二隔板4011对应焊接点处的漆也通过对应的第一导流板401401和第二导流板401402流落到第三导流板401403上,然后从第三导流板401403通过第五导流板401405流落到第四导流板401404中,最终两组焊接点处多余的漆均通过第四导流板401404流落到收集框406中;该机构完成了对焊接点处多余漆的导流收集工作。

漆瘤处理机构5包括有平齿轮501、第三传动轴502、第五传动轮503、第六传动轮504、第四传动轴505、滑套506、第四连接板507、第一电动推杆508、第一锥齿轮509、第二电机5010、第二锥齿轮5011、第二电动推杆5012、第五连接板5013、第六连接板5014、第三连接柱5015、第七连接板5016、第四连接柱5017、第二圆辊5018和第二刮板5019;平齿轮501与第三传动轴502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502与固定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502与第五传动轮503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5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504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504与第四传动轴505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505与固定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505与滑套506相连接;滑套506与第四连接板507进行转动连接;滑套506与第二锥齿轮5011进行固接;第四连接板507与第一电动推杆508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508与固定底架1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5011侧面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09;第一锥齿轮509与第二电机5010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二电机5010与固定底架1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509侧面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5012;第二电动推杆5012与固定底架1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5012与第五连接板5013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5012在第五连接板5013两侧均设置有一组;两组第二电动推杆5012均与固定底架1进行固接;两组第二电动推杆5012均与第五连接板5013进行固接;第五连接板5013与第六连接板5014进行固接;第六连接板5014与第三连接柱5015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柱5015与第七连接板5016进行固接;第七连接板5016与第四连接柱5017进行固接;第四连接柱5017与第二圆辊5018进行固接;第七连接板5016、第四连接柱5017和第二圆辊5018在第三连接柱5015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第六连接板5014至第二圆辊5018在第五连接板5013上一共设置有十五组;第二电动推杆5012侧面设置有第二刮板5019;第二刮板5019与固定底架1进行固接。

当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喷漆完成后,两组第一电动滑块301带动第一连接板302至弹簧器3024,向靠近第二电动推杆5012方向运动,直至齿盘303刚好与平齿轮501啮合,然后第二电机5010开始工作,第二电机5010带动第一锥齿轮509转动,第一电动推杆508带动第四连接板507向上运动,即带动滑套506向上运动,即带动第二锥齿轮5011向上运动,直至第二锥齿轮5011与第一锥齿轮509啮合,第一锥齿轮509通过第二锥齿轮5011传动滑套506,滑套506带动第四传动轴505转动,第四传动轴505通过第六传动轮504传动第五传动轮503,第五传动轮503通过第三传动轴502传动平齿轮501,平齿轮501带动齿盘303转动九十度,即带动第二连接板304及其上方部件转动九十度,使得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靠近放置板3022镂空处的侧面刚好正对于第二刮板5019的圆弧顶部,且相对距离刚好等于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需要喷漆的厚度,然后两组第一电动滑块301带动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向远离第二刮板5019方向运动,与此同时,通过第二刮板5019将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对应侧面的漆瘤去除,当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完全通过第二刮板5019后,第六连接板5014下方两组第二圆辊5018刚好位于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两组长板相邻侧面正上方,同时,其余的第二圆辊5018也都位于对应的长板侧面正上方,然后两组第二电动推杆5012同时工作,带动第五连接板5013至第二圆辊5018向下运动,多组第二圆辊5018向下运动的同时,多组第二圆辊5018绕着对应的第四连接柱5017转动,转动的同时将第二刮板5019在刮除漆瘤时将挤压至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长板侧面的漆进形压平,当多组长板侧面多余的漆均被处理完成后,两组第一电动滑块301将第一连接板302至弹簧器3024,带回原位,然后通过人工将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取走;该机构完成了对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底部漆瘤的去除工作。

第一刮板3020和第二刮板5019刮漆处均设置为半圆弧形。

在处理多余的漆时,不会对变压器片式散热器和装置造成磨损。

导流柱4012表面设置有六组导流槽。

有效的将漆导流到模拟片式散热器3023的焊接点。

第一导流板401401和第二导流板401402组成一个v形。

更好的将焊接点多余的漆通过第一导流板401401和第二导流板401402导流到第三导流板401403。

第一导流板401401和第二导流板401402上设置有多组导流槽。

更好的将焊接点多余的漆进行导流。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