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电缆防腐沥青搅拌并防固化涂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36851发布日期:2021-09-07 19:5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电缆防腐沥青搅拌并防固化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2.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电缆,铺设在海底,用于电信传输,在海底电缆的制作中,电缆光纤首先会被嵌入在类似果冻的化合物中,保护即使在与海水接触的情况下电缆也不会损坏,然后将光缆装入钢管中,防止水的压力将其破坏,接下来将其包裹在整体强度极高的钢丝之中,并套在铜管之中,最后套上聚乙烯材料的保护层,靠近大陆架的海岸,海底电缆的铺设通常采用轻质电缆搭配强度更大的钢丝,并覆盖沥青涂层以防止海水腐蚀。
3.目前,因为沥青有很好的防水防腐性,而在海底电缆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对电缆进行沥青的刷涂,来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而现有的海底电缆在刷涂过程中涂抹不均匀,影响到电缆在海底的防腐性能,电缆的使用寿命不高,并且沥青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的放置,会导致沥青逐渐固化,严重影响了后期的刷涂工作,导致电缆表面刷涂的质量变差,影响后期的使用。
4.综上,需要研发一种海底电缆防腐沥青搅拌并防固化涂覆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目前,因为沥青有很好的防水防腐性,而在海底电缆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对电缆进行沥青的刷涂,来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而现有的海底电缆在刷涂过程中涂抹不均匀,影响到电缆在海底的防腐性能,电缆的使用寿命不高,并且沥青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的放置,会导致沥青逐渐固化,严重影响了后期的刷涂工作,导致电缆表面刷涂的质量变差,影响后期的使用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底电缆防腐沥青搅拌并防固化涂覆装置。
6.技术方案为:一种海底电缆防腐沥青搅拌并防固化涂覆装置,包括有底板组件、沥青搅拌单元、涂覆单元、干燥单元和控制屏;底板组件与沥青搅拌单元相连接;底板组件与涂覆单元相连接;底板组件与干燥单元相连接;底板组件与控制屏相连接;沥青搅拌单元与涂覆单元相连接;涂覆单元与干燥单元相连接。
7.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沥青搅拌单元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三传动轴、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四传动轴、第一固定板、电动转盘、第五传动轴、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六传动轴、轮盘、第二固定板、搅拌辊、第三固定板、物料箱、分料管和出料管;第一传动轮与涂覆单元相连接;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二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
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与第三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相啮合;第六锥齿轮与第四传动轴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与第一固定板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与电动转盘的定子进行固接;电动转盘的转子与第五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轴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与第六传动轴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轴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轴与轮盘进行固接;轮盘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搅拌辊进行固接;搅拌辊与第三固定板进行固接;搅拌辊与第一固定板进行滑动连接;搅拌辊的侧部设置有物料箱;物料箱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物料箱与分料管进行固接;分料管与四组出料管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至第三固定板以第一固定板中段为中轴设置有相同的部件。
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涂覆单元包括有电机、第七传动轴、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八传动轴、齿盘、第三直齿轮、第九传动轴、第四直齿轮、圆筒、第一支撑板、第五直齿轮、第六直齿轮、毛刷、第二支撑板、第一转动辊、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伸缩杆、第四固定板、电动推杆、第十传动轴、丝杆、滑板、弧形板、圆环和收集箱;电机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电机与第七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轴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相啮合;第二直齿轮与第八传动轴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轴与齿盘进行固接;齿盘与第三直齿轮相啮合;第三直齿轮与第九传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轴与第一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轴与第二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第四直齿轮与圆筒进行固接;圆筒与第一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板上等距设置有四组第四直齿轮和圆筒;且相邻的两组第四直齿轮之间相互啮合;齿盘与第五直齿轮相啮合;第五直齿轮与第九传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五直齿轮与第六直齿轮相啮合;第六直齿轮与毛刷进行固接;毛刷与第二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上等距设置有四组第六直齿轮和毛刷;且相邻的两组第六直齿轮之间相互啮合;第七传动轴与第一转动辊进行固接;第一转动辊与圆环相连接;第七传动轴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与伸缩杆进行固接;伸缩杆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伸缩杆与第四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固定板与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电动推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四固定板的侧部设置有第十传动轴;第十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轴与丝杆进行固接;丝杆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丝杆与滑板进行旋接;滑板通过转轴与弧形板进行固接;弧形板与圆环进行转动连接;丝杆的上方设置有收集箱;收集箱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轴与干燥单元相连接。
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干燥单元包括有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十一传动轴、第二转动辊、干燥机和挡板;第七传动轴与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与第十一传动轴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轴与第二转动辊进行固接;第二转动辊的上方设置有干燥机;干燥机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干燥机通过铰链与六组挡板进行铰接。
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转动辊外环面环形等距设置有多组凸块。
11.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伸缩杆靠近第十传动轴的一侧设置有齿轮,且第十传动轴中设置有与其齿轮相匹配的齿孔。
12.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圆环与弧形板连接处设置有凸条,且弧形板中设置有凹槽。
13.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圆环内环设置有与第一转动辊外环面凸块相匹配的凹槽。
14.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为解决目前,因为沥青有很好的防水防腐性,而在海底电缆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对电缆进行沥青的刷涂,来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而现有的海底电缆在刷涂过程中涂抹不均匀,影响到电缆在海底的防腐性能,电缆的使用寿命不高,并且沥青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的放置,会导致沥青逐渐固化,严重影响了后期的刷涂工作,导致电缆表面刷涂的质量变差,影响后期的使用的问题。
15.(2)、通过设置了沥青搅拌单元、涂覆单元和干燥单元,使用时先将一种海底电缆防腐沥青搅拌并防固化涂覆装置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控制启动;首先由工作人员将所用沥青放置在底板组件上的沥青搅拌单元,接着,利用沥青搅拌单元对沥青进行搅拌,使沥青时刻保持稀释,且为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后造成沥青固化的情况,在搅拌的同时,再通过沥青搅拌单元对沥青进行往复震动,接着,再由工作人员将一定量的圆柱形海底电缆放置在涂覆单元中,接着,利用涂覆单元在沥青搅拌单元的配合下对每根海底电缆进行均匀的涂覆一层沥青,然后,由于海底电缆为圆柱状,易出现滴落情况,再通过涂覆单元将多余的沥青进行清除,然后,再将多余的沥青进行收集,接着,再传送至干燥单元中,利用干燥单元对海底电缆进行快速烘干处理,最后再由工作人员取出并收集。
16.(3)、本发明实现了对沥青进行搅拌,使沥青时刻保持稀释,并为避免沥青固化,在搅拌的同时,对沥青进行往复震动,防止了沥青固化,接着,对每根海底电缆进行均匀的涂覆沥青,并将多余的沥青进行清除以及收集,然后,再对海底电缆进行快速干燥处理,提升沥青的干燥速度,提高了电缆线防腐性,并提高了后期电缆线的质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沥青搅拌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沥青搅拌单元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沥青搅拌单元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涂覆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涂覆单元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涂覆单元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b区放大图;图10为本发明的干燥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

底板组件,2

沥青搅拌单元,3

涂覆单元,4

干燥单元,5

控制屏,201

第一传动轮,202

第二传动轮,203

第一传动轴,204

第一锥齿轮,205

第二锥齿轮,206

第二
传动轴,207

第三锥齿轮,208

第四锥齿轮,209

第三传动轴,210

第五锥齿轮,211

第六锥齿轮,212

第四传动轴,213

第一固定板,214

电动转盘,215

第五传动轴,216

第三传动轮,217

第四传动轮,218

第六传动轴,219

轮盘,220

第二固定板,221

搅拌辊,222

第三固定板,223

物料箱,224

分料管,225

出料管,301

电机,302

第七传动轴,303

第一直齿轮,304

第二直齿轮,305

第八传动轴,306

齿盘,307

第三直齿轮,308

第九传动轴,309

第四直齿轮,310

圆筒,311

第一支撑板,312

第五直齿轮,313

第六直齿轮,314

毛刷,315

第二支撑板,316

第一转动辊,317

第五传动轮,318

第六传动轮,319

伸缩杆,320

第四固定板,321

电动推杆,322

第十传动轴,323

丝杆,324

滑板,325

弧形板,326

圆环,327

收集箱,401

第七传动轮,402

第八传动轮,403

第十一传动轴,404

第二转动辊,405

干燥机,406

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0.实施例1一种海底电缆防腐沥青搅拌并防固化涂覆装置,如图1

10所示,包括有底板组件1、沥青搅拌单元2、涂覆单元3、干燥单元4和控制屏5;底板组件1与沥青搅拌单元2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涂覆单元3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干燥单元4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控制屏5相连接;沥青搅拌单元2与涂覆单元3相连接;涂覆单元3与干燥单元4相连接。
21.工作过程:使用时先将一种海底电缆防腐沥青搅拌并防固化涂覆装置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5控制启动;首先由工作人员将所用沥青放置在底板组件1上的沥青搅拌单元2,接着,利用沥青搅拌单元2对沥青进行搅拌,使沥青时刻保持稀释,且为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后造成沥青固化的情况,在搅拌的同时,再通过沥青搅拌单元2对沥青进行往复震动,接着,再由工作人员将一定量的圆柱形海底电缆放置在涂覆单元3中,接着,利用涂覆单元3在沥青搅拌单元2的配合下对每根海底电缆进行均匀的涂覆一层沥青,然后,由于海底电缆为圆柱状,易出现滴落情况,再通过涂覆单元3将多余的沥青进行清除,然后,再将多余的沥青进行收集,接着,再传送至干燥单元4中,利用干燥单元4对海底电缆进行快速烘干处理,最后再由工作人员取出并收集,本发明实现了对沥青进行搅拌,使沥青时刻保持稀释,并为避免沥青固化,在搅拌的同时,对沥青进行往复震动,防止了沥青固化,接着,对每根海底电缆进行均匀的涂覆沥青,并将多余的沥青进行清除以及收集,然后,再对海底电缆进行快速干燥处理,提升沥青的干燥速度,提高了电缆线防腐性,并提高了后期电缆线的质量。
22.该发明所述的,沥青搅拌单元2包括有第一传动轮201、第二传动轮202、第一传动轴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第二传动轴206、第三锥齿轮207、第四锥齿轮208、第三传动轴209、第五锥齿轮210、第六锥齿轮211、第四传动轴212、第一固定板213、电动转盘214、第五传动轴215、第三传动轮216、第四传动轮217、第六传动轴218、轮盘219、第二固
定板220、搅拌辊221、第三固定板222、物料箱223、分料管224和出料管225;第一传动轮201与涂覆单元3相连接;第一传动轮201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2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2与第一传动轴2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203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203与第一锥齿轮204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204与第二锥齿轮205相啮合;第二锥齿轮205与第二传动轴206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206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206与第三锥齿轮207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207与第四锥齿轮208相啮合;第四锥齿轮208与第三传动轴209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209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209与第五锥齿轮210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210与第六锥齿轮211相啮合;第六锥齿轮211与第四传动轴212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21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212与第一固定板213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213与电动转盘214的定子进行固接;电动转盘214的转子与第五传动轴215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轴215与第一固定板213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轴215与第三传动轮216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216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217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217与第六传动轴218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轴218与第一固定板213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轴218与轮盘219进行固接;轮盘219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20;第二固定板220与搅拌辊221进行固接;搅拌辊221与第三固定板222进行固接;搅拌辊221与第一固定板213进行滑动连接;搅拌辊221的侧部设置有物料箱223;物料箱223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物料箱223与分料管224进行固接;分料管224与四组出料管225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216至第三固定板222以第一固定板213中段为中轴设置有相同的部件。
23.首先由工作人员将所用沥青放置在物料箱223中,接着,利用搅拌辊221以及第三传动轮216至第三固定板222以第一固定板213中段为中轴设置有相同的部件对沥青进行搅拌,使沥青时刻保持稀释,涂覆单元3运作带动第一传动轮201转动,第一传动轮201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传动轮202转动,第二传动轮202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轴203带动第一锥齿轮204转动,第一锥齿轮204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205转动,第二锥齿轮205转动通过第二传动轴206带动第三锥齿轮207转动,第三锥齿轮207转动带动第四锥齿轮208转动,第四锥齿轮208转动通过第三传动轴209带动第五锥齿轮210转动,第五锥齿轮210转动带动第六锥齿轮211转动,第六锥齿轮211转动通过第四传动轴212带动第一固定板213上的所有部件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辊221以及第三传动轮216至第三固定板222以第一固定板213中段为中轴设置有相同的部件进行转动,从而对沥青进行搅拌,使沥青时刻保持稀释,接着,为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后造成沥青固化的情况,在搅拌的同时,再使搅拌辊221以及第三传动轮216至第三固定板222以第一固定板213中段为中轴设置有相同的部件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对沥青进行往复震动,防止沥青固化,电动转盘214启动通过第五传动轴215带动第三传动轮216转动,第三传动轮216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第四传动轮217转动,第四传动轮217转动通过第六传动轴218带动轮盘219转动,轮盘219转动通过第二固定板220带动搅拌辊221往上移动,当轮盘219转动与第三固定板222相接触时,轮盘219转动通过第三固定板222带动搅拌辊221往下移动,与此同时,第五传动轴215转动带动第三传动轮216至第三固定板222以第一固定板213中段为中轴设置有相同的部件进行运作,进而使得搅拌辊221以及第三传动轮216至第三固定板222以第一固定板213中段为中轴设置有相同的部件进行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对沥青进行往复震动,防止沥青固化,接着再将搅拌完成的沥青通过分料管224传送至四组出料管225中,配合涂覆单元3对海底电缆进行涂覆沥青,沥青搅拌单元2实现了对沥青进行搅
拌,使沥青时刻保持稀释,并为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后造成沥青固化的情况,在搅拌的同时,再对沥青进行往复震动,防止沥青固化。
24.该发明所述的,涂覆单元3包括有电机301、第七传动轴302、第一直齿轮303、第二直齿轮304、第八传动轴305、齿盘306、第三直齿轮307、第九传动轴308、第四直齿轮309、圆筒310、第一支撑板311、第五直齿轮312、第六直齿轮313、毛刷314、第二支撑板315、第一转动辊316、第五传动轮317、第六传动轮318、伸缩杆319、第四固定板320、电动推杆321、第十传动轴322、丝杆323、滑板324、弧形板325、圆环326和收集箱327;电机301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电机301与第七传动轴302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轴30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轴302与第一直齿轮303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303与第二直齿轮304相啮合;第二直齿轮304与第八传动轴305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轴305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轴305与齿盘306进行固接;齿盘306与第三直齿轮307相啮合;第三直齿轮307与第九传动轴308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轴308与第一支撑板311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轴308与第二支撑板315进行转动连接;第三直齿轮307与第四直齿轮309相啮合;第四直齿轮309与圆筒310进行固接;圆筒310与第一支撑板3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311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板311上等距设置有四组第四直齿轮309和圆筒310;且相邻的两组第四直齿轮309之间相互啮合;齿盘306与第五直齿轮312相啮合;第五直齿轮312与第九传动轴308进行转动连接;第五直齿轮312与第六直齿轮313相啮合;第六直齿轮313与毛刷314进行固接;毛刷314与第二支撑板31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315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315上等距设置有四组第六直齿轮313和毛刷314;且相邻的两组第六直齿轮313之间相互啮合;第七传动轴302与第一转动辊316进行固接;第一转动辊316与圆环326相连接;第七传动轴302与第五传动轮317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317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318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318与伸缩杆319进行固接;伸缩杆319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伸缩杆319与第四固定板320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固定板320与电动推杆321进行固接;电动推杆321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四固定板320的侧部设置有第十传动轴322;第十传动轴32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轴322与丝杆323进行固接;丝杆323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丝杆323与滑板324进行旋接;滑板324通过转轴与弧形板325进行固接;弧形板325与圆环326进行转动连接;丝杆323的上方设置有收集箱327;收集箱327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轴305与第一传动轮201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轴302与干燥单元4相连接。
25.接着,再由工作人员将一定量的圆柱形海底电缆穿过四组圆筒310中,接着,在沥青搅拌单元2的配合下对每根海底电缆进行均匀的涂覆一层沥青,电机301启动通过第七传动轴302带动第一直齿轮303转动,第一直齿轮303转动带动第二直齿轮304转动,第二直齿轮304转动带动第八传动轴305转动,第八传动轴305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轮201转动,进而带动沥青搅拌单元2运作,同时,第八传动轴305转动带动齿盘306转动,齿盘306转动带动第九传动轴308上的第三直齿轮307转动,第三直齿轮307转动带动第四直齿轮309转动,第四直齿轮309转动带动圆筒310转动,进而带动海底电缆进行转动,与此同时,第四直齿轮309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板311上等距设置有四组第四直齿轮309和圆筒310进行运作,进而对每根海底电缆进行均匀的涂覆一层沥青,接着,由于海底电缆为圆柱状,易出现滴落情况,再通过毛刷314将多余的沥青进行清除,第七传动轴302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辊316转动,将海底电缆传送至毛刷314中,同时,齿盘306转动带动第五直齿轮312转动,第五直齿轮312转动带动
第六直齿轮313转动,第六直齿轮313转动带动毛刷314转动,进而将多余的沥青进行清除,与此同时,第六直齿轮313转动,带动第二支撑板315上等距设置有四组第六直齿轮313和毛刷314进行运作,进而将多余的沥青进行清除,然后,再将滴落在第一转动辊316上多余的沥青进行收集,第七传动轴302转动带动第五传动轮317转动,第五传动轮317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第六传动轮318转动,第六传动轮318转动带动伸缩杆319转动,接着,电动推杆321启动通过第四固定板320控制伸缩杆319中齿轮,与第十传动轴322中齿孔的啮合,当伸缩杆319中齿轮与第十传动轴322中齿孔啮合时,伸缩杆319转动带动第十传动轴322转动,第十传动轴322转动带动丝杆323转动,丝杆323转动带动滑板324移动,滑板324移动通过转轴带动弧形板325移动,弧形板325移动带动圆环326移动,进而将滴落在第一转动辊316上的沥青收集至收集箱327中,第七传动轴302转动带动干燥单元4运作,再由第一转动辊316转动将海底电缆传送至干燥单元4中,涂覆单元3实现了对每根海底电缆进行均匀的涂覆一层沥青,接着,由于海底电缆为圆柱状,易出现滴落情况,再将多余的沥青进行清除,然后,再将滴落多余的沥青进行收集,以及传动干燥单元4运作。
26.该发明所述的,干燥单元4包括有第七传动轮401、第八传动轮402、第十一传动轴403、第二转动辊404、干燥机405和挡板406;第七传动轴302与第七传动轮401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401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402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402与第十一传动轴403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轴403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轴403与第二转动辊404进行固接;第二转动辊404的上方设置有干燥机405;干燥机405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干燥机405通过铰链与六组挡板406进行铰接。
27.将海底电缆传送至第二转动辊404上,接着,利用干燥机405对海底电缆进行快速烘干处理,第七传动轴302转动带动第七传动轮401转动,第七传动轮401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第八传动轮402转动,第八传动轮402转动通过第十一传动轴403带动第二转动辊404转动,进而将海底电缆进行传送,同时,干燥机405启动运作,在六组挡板406的配合下对海底电缆进行快速干燥处理,最后再由工作人员取出并收集,干燥单元4实现了对海底电缆进行快速干燥处理。
28.该发明所述的,第一转动辊316外环面环形等距设置有多组凸块。
29.可以使得第一转动辊316转动时顺利的将电缆传送至指定位置。
30.该发明所述的,伸缩杆319靠近第十传动轴322的一侧设置有齿轮,且第十传动轴322中设置有与其齿轮相匹配的齿孔。
31.可以使得伸缩杆319与第十传动轴322实现连接并进行传动,且可通过电动推杆321控制,实现通断。
32.该发明所述的,圆环326与弧形板325连接处设置有凸条,且弧形板325中设置有凹槽。
33.可以使得圆环326在弧形板325中进行转动,且当弧形板325移动时,顺利带动圆环326进行移动。
34.该发明所述的,圆环326内环设置有与第一转动辊316外环面凸块相匹配的凹槽。
35.可以使得圆环326移动时顺利的将第一转动辊316外环面多余的沥青清除。
36.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
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