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深加工处理设备

文档序号:26234034发布日期:2021-08-10 16:3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深加工处理设备

本发明涉及小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麦深加工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质燃料。

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生产的小麦虽然产量高,但由于人口众多,因此出口极少。对小麦进行除杂清理、润麦、脱壳等深加工处理是制作小麦面粉前的关键步骤。目前现行的小麦加工设备大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现有的小麦加工设备大多功能较为单一,仅仅只有除杂功能只能对小麦内的一些颗粒状的杂质进行去除,或者仅仅具有脱壳功能,不能同步实现除杂、筛分归类、浸润、脱壳等操作。此外,现有的小麦加工设备还存在设计不合理,工作逻辑混乱的现象,所有小麦加工同批次同时进行,除杂筛分不彻底,对麦杆、质量较轻的麦壳等杂质的清除效果较差,使得最终产品还会包含有不饱和的小麦、麦壳、麦秆、杂草碎石等杂质;

(2)现有的小麦加工设备润麦效果差,只是进行简单的一次喷水或浸泡,无法使小麦得到全方位的浸润,又或者是浸泡过度导致出现小麦损毁,因此,现有的小麦加工设备不能有效完成小麦浸润,存在各种问题,难以保证后续麦粒开胀的均匀性;

(3)现有的小麦加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加工量大,且加工期间大批量小麦持续不间断的加入同步进行加工,难以保障加工效果;

(4)现有的小麦加工设备只进行简单的多辊碾压打麦,打麦效果差,脱壳不彻底,需要反复加工,同时还会损坏小麦组织,使得小麦部分营养功能流失。

因此,基于上述缺陷,在小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对于新型的小麦深加工处理设备仍存在研究和改进的需求,这也是目前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更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出发点和动力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齐备、工作逻辑合理,能够高效高质完成除杂、筛选和分类,为后续浸润、打麦工序提供无杂和粒径统一的麦粒原料,大幅缩短加工处理环节,加工效果有效提升的小麦深加工处理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麦深加工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除筛系统、吹选系统、润麦系统、打麦系统,上述各个系统之间均设置有履带系统;所述除筛系统包括除杂机构和筛选机构;

所述除杂机构包括腔体一和转动夹,腔体一内设有若干个除杂组件,腔体一的一侧连接有固定翼,固定翼滑动设置在转动夹内,腔体一下端与软套连通;

除杂组件包括旋转电动机一、筛棒阵列;旋转电动机一固定在腔体一侧面,筛棒阵列设置在腔体一内部并与旋转电动机一连接,筛棒阵列为由若干根细杆间隔设置组成的是长方体筛棒,小麦通过长方体筛棒的间隙下落,而麦秆等杂质则被阻挡在筛棒阵列上。

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漏斗一、固定套筒、旋转套、自转套筒;漏斗一位于软套下端,漏斗一下端与固定套筒顶部连通,固定套筒两侧设有吹风组件,固定套筒一端依次与旋转套、自转套筒连通,固定套筒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引导槽一、引导槽二、引导槽三,自转套筒外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孔一,自转套筒上套设有两个挡板将自转套筒分成三个区域,该三个区域下方对应设置有三个漏斗二,自转套筒末端与旋转架连接并设有开合门一,漏斗二底部与弯管连通,弯管下端与汇流槽连通。

引导槽一、引导槽二、引导槽三一端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筛孔,引导槽一的筛孔为大号,用于筛分大颗粒的小麦,引导槽二的筛孔为中号,用于筛分中等粒度的小麦、引导槽三的筛孔为小号,用于筛分较小力度的小麦。引导槽一、引导槽二、引导槽三均为倾斜设置,且长度依次减小使得其另一端分别对应位于自转套筒的三个区域,筛分出来的不同颗粒度的小麦从另一端掉落到自转套筒对应区域,并通过孔一流出到对应的漏斗二内,通过控制弯管的开合门,使得不同粒度的小麦,通过汇流槽流入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

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吸风扇、导风板,吸风扇分别位于固定套筒外两侧,导风板分别位于与吸风扇对应的固定套筒内侧。

优选的,履带系统包括传送履带,传送履带上设置有若干个面板,传送履带端部两侧均设置有振动器,传送履带中部通过伸缩柱支撑,传送履带上端通过支架支撑,且支架上设置有衔接板。

优选的,吹选系统包括漏斗三,漏斗三一侧通过送风管道与吹风扇连接,漏斗三下端两侧分别设有滤网一和滤网二,滤网二外侧设有回收槽一。

润麦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漏斗四、两个初级浸润机构、二级浸润机构、分流机构、烘烤机构,两个初级浸润机构之间通过传送管道一连接,

优选的,初级浸润机构包括腔体二,漏斗四下端与腔体二连通,腔体二内设有搅拌组件,腔体二一侧设有供水水箱一,供水水箱一通过多根水管与腔体二连通;

搅拌组件包括旋转电动机二,旋转电动机二设置在腔体二内,旋转电动机二的转轴上连接有若干个叶片,旋转电动机二工作使得转轴转动带动弧形叶片旋转,从而起到搅拌和分散小麦颗粒的作用,使得所有小麦都得到充分浸润。

优选的,二级浸润机构包括腔体三和供水水箱二,腔体三内设有若干个超声波喷嘴,超声波喷嘴与输水管网连通,输水管网与供水水箱二连通;

优选的,分流机构包括腔体四,腔体四位于腔体三下端,腔体四内倾斜设置有漏板,漏板下端与引导槽连通,腔体四下端与回收槽二连通;

优选的,烘烤机构包括腔体五,腔体五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与引导槽下端连接,腔体五内顶部设有烘灯,烘灯通过电线管网一与供电机箱一连接,腔体五底部为镂空倾斜设置,且设有若干个隔板,腔体五底部还设有开合门二。

打麦系统包括打麦机构一和打麦机构二;

优选的,打麦机构一包括腔体六,腔体六内不同方向设有若干组打麦辊,打麦辊通过电线管网二与供电机箱二连接,腔体六下端与传送管道二连接;

优选的,打麦辊包括旋转轴一、外框、凸棒、旋转电动机三;所述旋转轴一上设有外框,外框横杆上设有若干个凸棒,旋转轴一两端与旋转电动机三连接,旋转电动机三与电线管网二连接。

优选的,打麦机构二包括腔体七,所述腔体七内设有若干个辊,辊外壁设有若干个凸缘,辊两端与旋转轴二连接,旋转轴二套设在滑车内,滑车设置在轨道上,轨道分别设置在腔体七两侧,腔体七内下部设有回转筛,且回转筛通过腔体七侧边开口伸出腔体七一侧,腔体七侧边开口处上端设有梳,回转筛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孔二,回转筛一端下方设有回收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除筛系统通过合理的工作逻辑配置,在该工序内高效高质完成除杂、筛选和分类,为后续工序提供无杂和粒径统一的麦粒原料,大幅缩短加工处理环节和复杂程度。

(2)本发明的润麦系统先通过旋转叶片进行表面水润处理,保证麦粒的浸润率高且不会过度浸润导致出现损毁。后在重力和水液雾化的共同作用下对麦粒进行全方位的二次润化,保证后续麦粒开胀的均匀性。脱水后将润化麦粒依次送至腔体五内进行烘烤,润化后的麦壳和麦芯因膨胀系数不同进而胀裂完成初步脱壳。

(3)本发明的打麦系统采用的是多角度撞击打麦的思路,已完成初步脱壳的麦粒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撞击在高速旋转的凸棒、外框和旋转轴一上受到第一次撞击,同时麦粒还会被裹挟于外框和旋转轴一之间再次受到撞击,饱和式撞击能够使得完成初步脱壳的麦粒脱壳率高,且再通过后续的碾磨使得麦粒完全脱壳。

(4)通过履带系统将小麦震动分散成等量若干小份,不仅不易造成堆积,而且有助于分批次运送至下一工序,从而实现了采用限批限流的工作方案,使得精细化作业成为可能,有效保障最终产品的高质量。

(5)本发明通过除杂机构可以去除杆状杂质,通过筛选机构可以实现根据麦粒直径大小筛分归类并可去除大颗粒杂质,通过吹选系统可以去除重量较小的轻质杂质,本发明整体除杂效果好,有利于后续工序进行,以便最终得到无杂和粒径统一的麦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除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筛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筛选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自转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漏斗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履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吹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润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初级浸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二级浸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分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烘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烘烤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打麦机构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打麦机构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腔体一1、旋转电动机一101、筛棒阵列102、固定翼103、转动夹104、软套105、漏斗一2、固定套筒201、吸风扇202、导风板203、引导槽一3、引导槽二301、引导槽三302、旋转套4、自转套筒401、孔一402、挡板403、开合门一404、旋转架405、漏斗二5、弯管501、汇流槽502、振动器6、伸缩柱601、传送履带602、面板603、衔接板604、漏斗三7、滤网一701、送风管道702、吹风扇703、滤网二704、回收槽一705、漏斗四8、腔体二801、旋转电动机二802、叶片803、水管804、供水水箱一805、传送管道一806、供水水箱二9、输水管网901、超声波喷嘴902、腔体三903、腔体四10、漏板1001、回收槽二1002、引导槽1003、腔体五11、开口1101、烘灯1102、电线管网一1103、供电机箱一1104、隔板1105、开合门二1106、腔体六12、旋转轴一1201、外框1202、凸棒1203、旋转电动机三1204、传送管道二1205、电线管网二1206、供电机箱二1207、腔体七13、轨道1301、滑车1302、旋转轴二1303、辊1304、凸缘1305、梳1306、回转筛1307、孔二1308、回收盘13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6,一种小麦深加工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除筛系统、吹选系统、润麦系统、打麦系统,上述各个系统之间均设置有履带系统;

除筛系统包括除杂机构和筛选机构;首先通过多轴多向摇摆的除杂机构将尺寸异常的超规异物剔除,例如麦秆或麦叶。当麦粒原料掉落进固定套筒201后在重力和气流升力的相互作用下匀散下落并依次经过带有不同孔径的引导槽3、301、302,在尺寸筛查过程重按照不同粒径进行归类。归类后的麦粒掉落至自转套筒201的不同区域,在自转运动、重力和孔一的筛选共同作用下,将尺寸不符的异物完全剔除。无杂且粒径明确的麦粒分别掉落到漏斗二5内,通过控制不同弯管501通行保证后续同质同批精细处理。

除杂机构包括腔体一1和转动夹104,腔体一1内设有若干个除杂组件,腔体一1一侧连接有固定翼103,固定翼103滑动设置在转动夹104内,从而带动腔体一1沿着转动夹104旋绕转动,进一步起到分散小麦加速除杂过程的目的。腔体一1下端与软套105连通;除杂组件包括旋转电动机一101、筛棒阵列102;旋转电动机一101固定在腔体一1侧面,筛棒阵列102设置在腔体一1内部并与旋转电动机一101连接,筛棒阵列102为由若干根细杆间隔设置组成的是长方体筛棒,通过旋转电动机一101驱动以及腔体一1的转动可以实现筛棒阵列102多轴多向摇摆,小麦原料通过长方体筛棒的间隙下落,而麦秆或麦叶等杂质则被筛棒阵列102阻挡剔除。

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漏斗一2、固定套筒201、旋转套4、自转套筒401;漏斗一2位于软套105下端,漏斗一2下端与固定套筒201顶部连通,固定套筒201两侧设有吹风组件,固定套筒201一端依次与旋转套4、自转套筒401连通,固定套筒201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引导槽一3、引导槽二301、引导槽三302,自转套筒401外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孔一402,自转套筒401上套设有两个挡板403将自转套筒401分成三个区域,该三个区域下方对应设置有三个漏斗二5,自转套筒401末端与旋转架405连接并设有开合门一404,漏斗二5底部与弯管501连通,弯管501下端与汇流槽502连通。经过除杂的小麦分别通过软套105、漏斗一2落入到固定套筒201内,在重力和气流升力的相互作用下匀散下落并根据小麦自身颗粒度的大小分别经过筛孔直径不同的引导槽一3、引导槽二301、引导槽三302进行筛分归类,筛分的同时由吹风组件向上吹风形成向上的气流从而使得麦粒实现稳定下落速度,控制筛分过程匀速有效进行。

引导槽一3、引导槽二301、引导槽三302一端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筛孔,引导槽一3的筛孔直径为大号,用于筛分大颗粒的小麦,引导槽二301的筛孔直径为中号,用于筛分中等粒度的小麦、引导槽三302的筛孔直径为小号,用于筛分较小力度的小麦。引导槽一3、引导槽二301、引导槽三302均为倾斜设置,且长度依次减小使得其另一端分别对应位于自转套筒401的三个区域,筛分出来的不同颗粒度的小麦从另一端掉落到自转套筒401对应区域,在自转套筒401自转、重力和孔一402的共同作用下,将尺寸不符的异物完全剔除,无杂且粒径明确的麦粒分别掉落到对应的漏斗二5内,通过控制不同弯管501的开合门,使得相同粒度的小麦通过汇流槽502流入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保证后续同质同批精细处理。

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吸风扇202、导风板203,吸风扇202分别位于固定套筒201外两侧,导风板203分别位于与吸风扇202对应的固定套筒201内侧,吸风扇202向固定套筒201内部鼓风,风自下向上吹形成向上的气流可以控制筛分流速并打散小麦使得小麦均匀分散,均速筛分,导风板203不仅可以起到引导风向并可防止小麦外溅。

履带系统包括传送履带602,传送履带602上设置有若干个面板603,传送履带602端部两侧均设置有振动器6,振动器6高频振动带动传送履带震动有助于将在传送履带602的小麦分散均匀,通过面板603将小麦等量分成若干小份,传送履带602中部通过伸缩柱601支撑并调整高度,传送履带602上端通过支架支撑,且支架上设置有衔接板604,方便小麦流入下一工序不易溅落各种造成浪费。履带系统可将小麦从低端运往高端,并且可以将小麦震动分散成等量若干小份,不易造成堆积,分批次运送至下一工序,并有利于下一道工序精细化处理。

吹选系统包括漏斗三7,漏斗三7一侧通过送风管道702与吹风扇703连接,漏斗三7下端两侧分别设有滤网一701和滤网二704,滤网二704外侧设有回收槽一705。吹风扇703通过送风管道702向漏斗三7内鼓风,使得小麦均匀下落到漏斗三7下端滤网一701和滤网二704所在区域,下落过程中轻质杂质如麦壳、不饱和麦粒、杂草等在风力作用下通过滤网剔除由回收槽一705回收,而小麦则在重力作用下从漏斗三7中流出落入到传送履带602被分批次运送至下一工序即润麦系统的漏斗四8。

润麦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漏斗四8、两个初级浸润机构、二级浸润机构、分流机构、烘烤机构,两个初级浸润机构之间通过传送管道一806连接,两个初级浸润机构和二级浸润机构可使得小麦得到全方位的充分浸润,保证后续麦粒开胀的均匀性。

初级浸润机构包括腔体二801,漏斗四8下端与腔体二801连通,腔体二801内设有搅拌组件,腔体二801一侧设有供水水箱一805,供水水箱一805通过多根水管804与腔体二801连通,向腔体二801内匀速滴水;

搅拌组件包括旋转电动机二802,旋转电动机二802设置在腔体二801内,旋转电动机二802的转轴上连接有若干个叶片803,旋转电动机二802工作使得转轴转动带动弧形叶片803旋转,从而起到搅拌和分散小麦颗粒的作用,对麦粒进行表面水润处理,使得所有小麦都得到浸润,保证麦粒的浸润率高且不会过度浸润导致出现损毁。

二级浸润机构包括腔体三903和供水水箱二9,腔体三903内设有若干个超声波喷嘴902,超声波喷嘴902与输水管网901连通,输水管网901与供水水箱二9连通,超声波喷嘴902将水液雾化喷出,腔体三903内的麦粒在重力和雾化水液的共同作用下,得到了全方位的二次润化,可以提高麦粒的浸润效果有效保证后续麦粒开胀的均匀性。

分流机构包括腔体四10,腔体四10位于腔体三903下端,腔体四10内倾斜设置有漏板1001用于过滤分离水和麦粒,漏板1001下端与引导槽1003连通,腔体四10下端与回收槽二1002连通;水由回收槽二1002收集,脱水后的麦粒由引导槽1003流出运送至腔体五11内。

烘烤机构包括腔体五11,腔体五11一侧设有开口1101,开口1101与引导槽1003下端连接,腔体五11内顶部设有烘灯1102,烘灯1102通过电线管网一1103与供电机箱一1104连接以给烘灯1102供电,腔体五11底部为镂空倾斜设置,且设有若干个隔板1105,用于将小麦分散,使得烘烤过程均匀有效。腔体五11底部还设有开合门二1106。通过烘灯1102对麦粒进行烘烤,经过润化和烘烤的麦壳和麦芯因膨胀系数不同进而胀裂完成初步脱壳,之后由开合门二1106流出落入到履带系统的传送履带602被分批次运送至下一道工序即打麦系统的腔体六12内。

打麦系统包括打麦机构一和打麦机构二;

打麦机构一包括腔体六12,腔体六12内不同方向设有若干组打麦辊,实现多角度撞击打麦的效果。打麦辊通过电线管网二1206与供电机箱二1207连接,腔体六12下端与传送管道二1205连接;

打麦辊包括旋转轴一1201、外框1202、凸棒1203、旋转电动机三1204;所述旋转轴一1201上设有外框1202,外框1202横杆上设有若干个凸棒1203,旋转轴一1201两端与旋转电动机三1204连接,旋转电动机三1204与电线管网二1206连接。完成初步脱壳的麦粒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撞击在高速旋转的打麦辊上,即麦粒在凸棒1203、外框1202和旋转轴一1201上受到第一次撞击,同时麦粒还会被裹挟于外框1202和旋转轴一1201之间再次受到撞击,饱和式撞击能够使得完成初步脱壳的麦粒脱壳率更高。不同方向的多组打麦辊,可实现多角度撞击打麦效果,脱壳效率大幅度提高。

打麦机构二包括腔体七13,所述腔体七13内设有若干个辊1304,辊1304外壁设有若干个凸缘1305,辊1304两端与旋转轴二1303连接,旋转轴二1303套设在滑车1302内,滑车1302设置在轨道1301上,轨道1301分别设置在腔体七13两侧,腔体七13内下部设有回转筛1307,且回转筛1307通过腔体七13侧边开口伸出腔体七13一侧,腔体七13侧边开口处上端设有梳1306,回转筛1307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孔二1308,回转筛1307一端下方设有回收盘1309。小麦通过在各个转动的辊1304之间被辊1304碾磨脱壳,凸缘1305可增加各个辊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碾磨脱壳效果。旋转轴二1303通过跟随滑车1302在轨道1301上滑动,可以调整各个辊1304之间的间隙,从而调整碾磨的效率。脱壳后的麦粒和麦壳下落至回转筛1307,麦壳被孔二1308过滤,脱壳后的麦粒流入至回收盘1309内,梳1306起到分散平铺作用,防止堆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