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加热恒温、抽真空及搅拌功能的化学容器装置

文档序号:25806317发布日期:2021-07-09 13:0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具有加热恒温、抽真空及搅拌功能的化学容器装置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加热恒温、抽真空及搅拌功能的化学容器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一般的具有加热和搅拌功能的化学容器装置不具有抽真空的功能。当传统加热磁力搅拌器搭配烧杯使用时,玻璃制品传热效果较差,难以均匀受热,短时间加热不能维持恒温,而传统的油浴与水浴锅在加热和搅拌时不易观察反应的实时进程与情况,上述两种装置均不具有抽真空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加热恒温、抽真空及搅拌功能的化学容器装置,具有加热恒温、抽真空及搅拌功能,能实时观察反应进程及情况,使用方便,高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具有加热恒温、抽真空及搅拌功能的化学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器皿结构及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安装在玻璃器皿结构的下部从而对玻璃器皿内的溶剂加热;反应瓶;所述反应瓶放置玻璃器皿中,反应瓶的上开口处伸出玻璃器皿;分液进料结构;所述分液进料结构具有两个以上的进料口,所述分液进料结构的出料口插入反应瓶中;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放置在反应瓶中;以及抽真空结构;所述抽真空结构的吸取口位于反应瓶中从而对反应瓶进行抽真空。
5.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玻璃器皿包括玻璃罩及玻璃盖;所述玻璃罩的下部安装在加热结构上并密封配合,所述玻璃盖盖在玻璃罩的上部从而形成溶剂腔体;所述反应瓶的上开口伸出玻璃盖。
6.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在反应瓶与玻璃盖之间从而使反应瓶与玻璃盖之间密封。
7.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结构是磁拌棒。
8.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结构是金属制导热底座。
9.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抽真空结构包括单向阀及真空泵,所述单向阀的进口与反应瓶的上部连通,单向阀的出口与真空泵的进口连通。
10.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分液进料结构的每个进料口处均设有调节阀从而调节进料量。
11.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反应瓶是锥形瓶。
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具有加热恒温、抽真空及搅拌功能,能实时观察反应进程及情况,使用方便,高效。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15.在本发明描述中,术语
ꢀ“
上”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6.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加热恒温、抽真空及搅拌功能的化学容器装置,包括:玻璃器皿结构及加热结构1;所述加热结构1安装在玻璃器皿结构的下部从而对玻璃器皿内的溶剂加热;反应瓶8;所述反应瓶8放置玻璃器皿中,反应瓶8的上开口处伸出玻璃器皿;分液进料结构5;所述分液进料结构5具有两个以上的进料口51,所述分液进料结构5的出料口插入反应瓶8中;搅拌结构9;所述搅拌结构9放置在反应瓶8中;以及抽真空结构;所述抽真空结构的吸取口位于反应瓶8中从而对反应瓶8进行抽真空。
17.使用时,该装置能同时进行搅拌、加热和抽真,用户通过玻璃器皿结构能实时观察反应瓶8内反应物在进行搅拌、加热和抽真空时反应的进程及变化,方便及时调控搅拌速度、加热温度和抽真空速度,且玻璃制品减少了装置的制造成本,经济实用。
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器皿包括玻璃罩2及玻璃盖3;所述玻璃罩2的下部安装在加热结构1上并密封配合,所述玻璃盖3盖在玻璃罩的上部从而形成溶剂腔体,所述反应瓶8的上开口伸出玻璃盖3。
19.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安装在反应瓶8与玻璃盖3之间从而使反应瓶8与玻璃盖3之间密封。
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结构9是磁拌棒。
21.使用时,磁拌棒搭配着磁力搅拌器搭配使用,通过磁力搅拌器与搅拌棒之间的磁力传动动力。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结构1是金属制导热底座。使用时,金属制导热底座上端空腔中添加的液体可快速升温维持恒定温度,使反应瓶8内原料受热均匀维持恒定温度。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抽真空结构包括单向阀6及真空泵7,所述单向阀6的进口与反应瓶8的上部连通,单向阀6的出口与真空泵7的进口连通。使用时,真空设备的成本低,且方便拆卸和占地面积小,方便清洗和保证物料不受污染。
24.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分液进料结构5的每个进料口51处均设有调节阀52从而调节进料量。
25.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反应瓶8是锥形瓶。
26.使用时,锥形瓶方便清洗和保证物料不受污染。
27.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