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超声波干雾抑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3095发布日期:2021-08-10 16:3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超声波干雾抑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矿用降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超声波干雾抑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是我国的重要自然资源,但在开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许多事故的发生,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爆炸使矿井坍塌,粉尘浓度超标引起爆炸是较为常见的事故,煤矿在挖掘、装载、运输、卸载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煤炭粉尘,这些粉尘不仅会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和降低工人的可视范围,而且当粉尘浓度达到临界值时会产生爆炸,因而人们一般会在矿道内间隔设置洒水点并通过控制装置延时喷雾降尘,其中干雾抑尘喷头在雾化喷水过程中需要同时通入气体和水,但气体和水中的杂质常常会堵塞喷头的喷水口,业界通常会在通向喷头的气管和水管上安装过滤装置,而过滤装置需要人工定期更换滤网,其更换和日常维护工作非常麻烦。业界也不乏一些能够反冲洗的过滤装置,但是结构普遍较为松散且难于组装,操作也较为繁琐,在反冲洗过程中也无法进行过滤和供水,而且目前的干雾抑尘喷头大多需要同时与水管与气管连接,这种结构的干雾抑尘喷头装配及固定难度较大,遇到大面积降尘的情况时需要连接大量的喷头、水管和气管,不仅费时费力,同时还容易出现连接错误的情况,故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且紧凑、便于安装和操作、雾化效果好,不仅能够快速连接雾化喷水装置还能够在反冲洗过程中进行供水和过滤的矿用超声波干雾抑尘装置。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矿用超声波干雾抑尘装置,有助于将水、气过滤装置相整合并改进雾化喷水结构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并能实现模块化安装,不仅避免了繁琐的管道及喷头的安装过程,还提高了雾化喷水装置的连接效率和雾化效果,有利于改进水过滤装置使其能够在反冲洗过程中进行供水和过滤而不影响雾化喷水装置的使用。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矿用超声波干雾抑尘装置,包括一箱体,该箱体内形成有一箱体腔,所述的箱体腔内设置有一第一过滤桶、一第二过滤桶、一分别与第一过滤桶和第二过滤桶的一端连通的出水管、一与第一过滤桶另一端连通的第一换向阀、一与第二过滤桶另一端连通的第二换向阀、一空气过滤器和一分别与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连通的进水管,所述的箱体的下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箱体进水口、一箱体出水口、一第一箱体排污口、一第二箱体排污口、一箱体进气口和一箱体出气口,所述的箱体进水口与进水管连通,所述的箱体出水口与出水管连通,所述的箱体进气口和箱体出气口分别与空气过滤器连通,所述的箱体出水口和箱体出气口分别与一组串联的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连接,所述的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包括一气水分离管道和一设置在气水分离管道内并一端伸出气水分离管道的超声波干雾生成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换向阀包括一与第一过滤桶连通的第一换向阀出水口、一与进水管连通的第一换向阀进水口和一第一换向阀排污口,所述的第二换向阀包括一与第二过滤桶连通的第二换向阀出水口、一与进水管连通的第二换向阀进水口和一第二换向阀排污口,所述的进水管通过一进水管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一换向阀进水口和第二换向阀进水口连通,所述的第一箱体排污口与第一换向阀排污口连通,所述的第二箱体排污口与第二换向阀排污口连通,所述的出水管上设置有一出水管三通接头,该出水管三通接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过滤桶和第二过滤桶连通、而另一端上依次连接有一调压阀和一水压表并通过管路与箱体出水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换向阀上设置有一第一换向阀阀杆,所述的第一换向阀阀杆旋转控制第一换向阀出水口与第一换向阀进水口或第一换向阀排污口之间的相互导通;所述的第二换向阀上设置有一第二换向阀阀杆,所述的第二换向阀阀杆旋转控制第二换向阀出水口与第二换向阀进水口或第二换向阀排污口之间的相互导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桶的上端形成有一与出水管连通的第一过滤桶出水口、而下端形成有一与第一换向阀连通的第一过滤桶进水口,所述的第一过滤桶通过一第一过滤桶卡箍固定在箱体腔的内侧壁上,所述的第一过滤桶卡箍半包围在第一过滤桶上并且两侧分别通过一对第一过滤桶卡箍螺钉与箱体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桶的上端形成有一与出水管连通的第二过滤桶出水口、而下端形成有一与第二换向阀连通的第二过滤桶进水口,所述的第二过滤桶通过一第二过滤桶卡箍固定在箱体腔的内侧壁上,所述的第二过滤桶卡箍半包围在第二过滤桶上并且两侧分别通过一对第二过滤桶卡箍螺钉与箱体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换向阀通过一组第一换向阀螺钉固定在一第一换向阀罩壳的内侧面上,所述的第一换向阀罩壳两侧分别通过一对第一换向阀罩壳螺钉与箱体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换向阀通过一组第二换向阀螺钉固定在一第二换向阀罩壳的内侧面上,所述的第二换向阀罩壳两侧分别通过一对第二换向阀罩壳螺钉与箱体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过滤器上设置有一气压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上端通过一空气过滤器固定板与箱体腔的腔壁固定安装,所述空气过滤器固定板的截面呈字母“l”形,该空气过滤器固定板两端面分别通过空气过滤器固定板螺钉分别与空气过滤器和箱体腔的腔壁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水分离管道的内侧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隔板,该隔板将气水分离管道的内腔分隔为上下独立的通气腔和通水腔,所述气水分离管道的底部下方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超声波干雾生成装置,所述的超声波干雾生成装置包括一喷头本体和一设置在喷头本体下方的喷嘴,所述喷头本体的上端穿过通水腔与隔板伸入通气腔中,所述的喷头本体上分别设置有一与通水腔连通的喷头进水孔和一与通气腔连通的喷头进气孔,所述气水分离管道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在对应于通气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进气口和一出气口,所述气水分离管道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在对应于通水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所述的进气口与进水口分别与箱体出气口和箱体出水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水分离管道的上方间隔设置有一组吊环。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与管道构为固定连接的一对进气口连接固定孔和一对出气口连接固定孔;同样地,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与管道构为固定连接的一对进水口连接固定孔和一对出水口连接固定孔。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由于采用了水、气过滤相结合的箱体和模块化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的组合结构,因而结构非常紧凑并且十分方便安装和使用,避免了繁琐的管道及喷头的安装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的连接效率和雾化效果;其次,由于采用了双过滤桶和双换向阀相配的反冲洗结构,因而能够在反冲洗过程中进行供水和过滤而丝毫不影响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箱体腔、12.箱体进水口、13.箱体出水口、14.第一箱体排污口、15.第二箱体排污口、16.箱体进气口、17.箱体出气口;2.第一过滤桶、21.第一过滤桶出水口、22.第一过滤桶进水口、23.第一过滤桶卡箍、231.第一过滤桶卡箍螺钉;3.第二过滤桶、31.第二过滤桶出水口、32.第二过滤桶进水口、33.第二过滤桶卡箍、331.第二过滤桶卡箍螺钉;4.出水管、41.出水管三通接头、42.调压阀、43.水压表、44.管路;5.第一换向阀、51.第一换向阀阀杆、52.第一换向阀罩壳、521.第一换向阀罩壳螺钉、53.第一换向阀螺钉53、54.第一换向阀排污口、55.第一换向阀进水口、56.第一换向阀出水口;6.第二换向阀、61.第二换向阀阀杆、62.第二换向阀罩壳、621.第二换向阀罩壳螺钉、63.第二换向阀螺钉53、64.第二换向阀排污口、65.第二换向阀进水口、66.第二换向阀出水口;7.空气过滤器、71.气压表、72.空气过滤器固定板、73.空气过滤器固定板螺钉;8.进水管、81.进水管三通接头;9.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91.气水分离管道、911.隔板、912.通水腔、913.通气腔、914.进气口、9141.进气口连接固定孔、915.出气口、9151.出气口连接固定孔、916.进水口、9161.进水口连接固定孔、917.出水口、9171.出水口连接固定孔、918.吊环;92.超声波干雾生成装置、921.喷头本体、9211.喷头进水孔、9212.喷头进气孔、922.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对应附图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超声波干雾抑尘装置,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其包括一箱体1,该箱体1内形成有一箱体腔11,所述的箱体腔11内设置有一第一过滤桶2、一第二过滤桶3、一分别与第一过滤桶2和第二过滤桶3的一端连通的出水管4、一与第一过滤桶2另一端连通的第一换向阀5、一与第二过滤桶3另一端连通的第二换向阀6、一空气过滤器7和一分别与第一换向阀5、第二换向阀6连通的进水管8,所述的箱体1的下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箱体进水口12、一箱体出水口13、一第一箱体排污口14、一第二箱体排污口15、一箱体进气口16和一箱体出气口17,所述的箱体进水口12与进水管8连通,所述的箱体出水口13与出水管4连通,所述的箱体进气口16和箱体出气口17分别与空气过滤器7连通,所述的箱体出水口13和箱体出气口17分别与一组串联的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9连接,所述的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9包括一气水分离管道91和一设置在气水分离管道91内并一端伸出气水分离管道91的超声波干雾生成装置9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换向阀5包括一与第一过滤桶2连通的第一换向阀出水口56、一与进水管8连通的第一换向阀进水口55和一第一换向阀排污口54,所述的第二换向阀6包括一与第二过滤桶3连通的第二换向阀出水口66、一与进水管8连通的第二换向阀进水口65和一第二换向阀排污口64,所述的进水管8通过一进水管三通接头81分别与第一换向阀进水口55和第二换向阀进水口65连通,所述的第一箱体排污口14与第一换向阀排污口54连通,所述的第二箱体排污口15与第二换向阀排污口64连通,所述的出水管4上设置有一出水管三通接头41,该出水管三通接头4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过滤桶2和第二过滤桶3连通、而另一端上依次连接有一调压阀42和一水压表43并通过管路44与箱体出水口13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换向阀5上设置有一第一换向阀阀杆51,所述的第一换向阀阀杆51旋转控制第一换向阀出水口56与第一换向阀进水口55或第一换向阀排污口54之间的相互导通;所述的第二换向阀6上设置有一第二换向阀阀杆61,所述的第二换向阀阀杆61旋转控制第二换向阀出水口66与第二换向阀进水口65或第二换向阀排污口64之间的相互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桶2的上端形成有一与出水管4连通的第一过滤桶出水口21、而下端形成有一与第一换向阀5连通的第一过滤桶进水口22,所述的第一过滤桶2通过一第一过滤桶卡箍23固定在箱体腔11的内侧壁上,所述的第一过滤桶卡箍23半包围在第一过滤桶2上并且两侧分别通过一对第一过滤桶卡箍螺钉231与箱体腔11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桶3的上端形成有一与出水管4连通的第二过滤桶出水口31、而下端形成有一与第二换向阀6连通的第二过滤桶进水口32,所述的第二过滤桶3通过一第二过滤桶卡箍33固定在箱体腔11的内侧壁上,所述的第二过滤桶卡箍33半包围在第二过滤桶2上并且两侧分别通过一对第二过滤桶卡箍螺钉331与箱体腔11的内壁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的第一换向阀5通过一组第一换向阀螺钉53固定在一第一换向阀罩壳52的内侧面上,所述的第一换向阀罩壳52两侧分别通过一对第一换向阀罩壳螺钉521与箱体腔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换向阀6通过一组第二换向阀螺钉63固定在一第二换向阀罩壳62的内侧面上,所述的第二换向阀罩壳62两侧分别通过一对第二换向阀罩壳螺钉621与箱体腔11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过滤器7上设置有一气压表71,所述空气过滤器7的上端通过一空气过滤器固定板72与箱体腔11固定安装,所述空气过滤器固定板72的截面呈字母“l”形,该空气过滤器固定板72两端面分别通过空气过滤器固定板螺钉73分别与空气过滤器7和箱体腔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2,所述气水分离管道91的内侧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隔板911,该隔板911将气水分离管道91的内腔分隔为上下独立的通气腔913和通水腔912,所述的气水分离管道91的底部下方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超声波干雾生成装置92,所述的超声波干雾生成装置92包括一喷头本体921和一设置在喷头本体921下方的喷嘴922,所述喷头本体921的上端在穿过通水腔912与隔板911后伸入通气腔913中,所述的喷头本体921上分别设置有一与通水腔912连通的喷头进水孔9211和一与通气腔913连通的喷头进气孔9212,所述气水分离管道91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在对应于通气腔913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进气口914和一出气口915,所述气水分离管道91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在对应于通水腔912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进水口916和一出水口917,所述的进气口914与进水口916分别与箱体出气口17和箱体出水口13连通,所述气水分离管道91的上方间隔设置有一组吊环18,其中所述的超声波干雾生成装置92采用的是东莞市长原喷雾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超声波空气雾化喷嘴。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口914和出气口915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与管道构为固定连接的一对进气口连接固定孔9141和一对出气口连接固定孔9151;同样地,所述的进水口916和出水口917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与管道构为固定连接的一对进水口连接固定孔9161和一对出水口连接固定孔9171。

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当需要使用过滤喷水系统时,先将前述的箱体1固定安装在矿道的墙体上,再根据降尘面积将多个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分别通过前述的吊环918吊装在矿道顶部,然后将外部的水源和气源分别连通在前述的箱体进水口12和箱体进气口16上,再将前述的箱体出水口13和箱体出气口17分别与雾化喷头的进水口916和进气口914连接,旋转前述的第一换向阀阀杆51使第一换向阀出水口56与第一换向阀进水口55导通,旋转前述的第二换向阀阀杆61使第二换向阀出水口66和第二换向阀进水口65导通,水通过前述的箱体进水口12进入进水管8并通过进水管三通接头81分成两路分别进入第一换向阀5和第二换向阀6中,水从前述的第一换向阀出水口56和第二换向阀出水口66分别进入第一过滤桶2和第二过滤桶3中过滤后一起通入出水管4中并在出水管三通接头41处汇合,水经过前述的调压阀42和水压表43和管路44后从箱体出水口13通出,气通过前述的箱体进气口16进入空气过滤装置7经过过滤后从箱体出气口17通出,完成过滤的气和水分别通入雾化喷头中进行雾化降尘工作。而当需要对前述的第一过滤桶2和第二过滤桶3进行反向冲洗时,旋转前述的第一换向阀阀杆51使第一换向阀出水口56与第一换向阀排污口54导通并保持第二换向阀阀杆61不动,水通过前述的箱体进水口12进入进水管8并通过进水管三通接头81一路进入第二换向阀6中、而另一路由于第一换向阀阀杆51的旋转使第一换向阀进水口55封闭,水只能从前述的第二换向阀出水口66进入第二过滤桶3中过滤后通入出水管4中并在出水管三通接头41处分成两路,一路水经过前述的调压阀42、水压表43和管路44后从箱体出水口13通出、而另一路水则通过第一过滤桶出水口21进入第一过滤桶2中对滤网进行反冲洗,冲洗出来的杂质从第一过滤桶进水口22进入第一换向阀5中并经第一换向阀排污口54及第一箱体排污口14排出;接着旋转前述的第一换向阀阀杆51使第一换向阀出水口56和第一换向阀进水口55导通,旋转前述的第二换向阀阀杆61使第二换向阀出水口66和第二换向阀排污口64导通,水通过前述的箱体进水口12进入进水管8并通过进水管三通接头81一路进入第一换向阀6中、而另一路由于第二换向阀阀杆61的旋转使第二换向阀进水口65封闭,水只能从前述的第一换向阀出水口56进入第一过滤桶2中过滤后通入出水管4中并在出水管三通接头41处分成两路,一路水经过前述的调压阀42、水压表43和管路44后从箱体出水口13通出、而另一路水通过第二过滤桶出水口31进入第二过滤桶3中对滤网进行反冲洗,冲洗出来的杂质从第二过滤桶进水口32进入第二换向阀5中并经第二换向阀排污口64及第二箱体排污口15排出,从而完成过滤装置的反冲洗工作。在上述的反冲洗过程中,前述的箱体出水口13始终能够通出经过过滤的水进行雾化降尘工作。而相邻两前述的气水分离管道91之间,分别通过进水过渡管连接两气水分离管道91上的出水口917和进水口916,又分别通过进气过渡管连接两气水分离管道91上的出气口915和进气口914,从而实现多个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9之间水路和气路的串联,再将一端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9上的前述进气口914和进水口916分别与箱体出气口17和箱体出水口13连接、而将另一端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9上的前述出气口915和出水口917由堵头封堵住,从而完成超声波干雾抑尘总成的装配和固定。当前述的箱体出气口17和箱体出水口13通气和通水时,水通过前述的通水腔912分别进入喷头进水口9211中,气通过前述的通气腔913分别进入喷头进气口9212中,水和气在前述喷头本体921中混合后从喷嘴922中雾化喷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