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6908发布日期:2021-08-27 13:3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液体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过滤装置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液体处理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待处理的液体通过滤筛(例如渗透膜),将待处理液体中直径大于滤筛孔径的杂质给截留。例如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净水机就是一种典型的过滤设备;又如在化工生产中会产生大量污水,在化工污水中会含有大量悬浮颗粒,若将化工污水直接排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现有的方式多是将化工污水进行过滤,将化工污水中的杂质与水过滤,杂质集中处理,水回收利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过滤装置存在着使用或是维护不便的问题,具体来说,过滤装置在一个单位使用周期内如果严格按照其反清洗流程进行对其进行操作则可以做到免维护,而用户对过滤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待过滤液体的差异以及不同用户对过滤装置的熟练掌握程度或者对操过滤装置的反清洗操作流程往往不能严格遵守的问题,从而会使得过滤装置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需要厂家提供技术支持的问题,如过滤性能下降、滤碟或滤芯堵塞。厂家为此往往需要外派相应的工程师到现场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在厂家外派工程师的期间则可能会影响到用户的工作或是生产的顺利进行,而有些问题也往往相对简单,为此外派工程师也会相应的增加了厂家的运维成本或是不便性;而如果厂家能对用户的过滤装置进行远程监控或是远程操作控制,以最大限度保证过滤装置在单位使用周期内的免维护或者可通过远程操作控制来解决过滤装置在使用时碰到的简单问题,则可以有效保证了用户的工作或生产的顺利进行,又可以有效减少厂家的运维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提高过滤装置易维护性的过滤控制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滤前进水管、滤后出水管、主水泵、过滤容器以及过滤控制系统,所述过滤控制系统与所述过滤容器相互配合,所述过滤容器包括桶本体、第一盖体和滤芯,所述桶本体内形成有过滤腔,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过滤腔内,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桶本体的第一端连接,封闭所述过滤腔的第一端,所述滤前进水管与所述过滤腔相连通,所述主水泵与所述滤前进水管连接,用于将所述滤前进水管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过滤容器内,所述滤后出水管与所述滤芯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滤前进水管、过滤容器和滤后出水管形成依次连接的过滤水路,所述过滤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压力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或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网络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压流传感器或所述流量传感器用于采集过滤装置运行的压力参数或流量参数,所述网络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进行通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读取所述压力传感器或所述流量传感器的参数,当所述参数达到第一预设值时,通过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向外部反馈,且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网络通信模块的接收到的指令控制过滤装置执行反清洗动作;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读取所述压力传感器或所述流量传感器的参数,当所述参数达到第一预设值时,通过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向外部反馈,且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网络通信模块的接收到的指令控制过滤装置执行反清洗动作。

作为对所述过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记录过滤装置的过滤作业运行时间,当所述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值时,且所述压力传感器或所述流量传感器的参数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向外部发出反清洗信号,且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网络通信模块的接收到的指令控制过滤装置执行反清洗动作。

作为对所述过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包括m个处理端传感器,所述m为正整数;

m个所述处理端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过滤容器的进水口处和/或过滤后出口处,所述处理端传感器至少采集过所述过滤容器的进水口处或过滤后出口处的参数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当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处理端传感器的参数高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则发出反清洗动作信号。

作为对所述过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还包括n个清洗端传感器,所述n为正整数;

n个所述清洗端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过滤容器的冲洗水入口、进气口处,当过滤装置执反清洗动作时,所述清洗端传感器至少采集所述过滤容器的冲洗水入口处或进气口处的一个初始数值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当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清洗端传感器的参数等于或低于第二预设值时,则发出停止反清洗信号。

作为对所述过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当反清洗动作持续运行并达到预设时间时,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清洗端传感器的当前参数值并与所述初始数值进行比对;

当所述述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当前参数值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或高于第三预设值时,则发出过滤装置故障信息,所述第三预设值小于所述当前参数值,所述第三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作为对所述过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容器还包括第一加固环和多个第一固定拉杆,所述第一加固环为金属环,所述第一加固环套在所述桶本体的外表面上并固定,所述第一加固环位于所述桶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盖体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加固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拉杆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一盖体施加朝向所述第一加固环的力。

作为对所述过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容器还包括第二盖体、第二加固环和多个第二固定拉杆,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桶本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封闭所述过滤腔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桶本体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加固环为金属环,所述第二加固环套在所述桶本体的外表面上并固定,所述第二加固环位于所述第一加固环和桶本体的第二端之间,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固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盖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拉杆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二盖体施加朝向所述第二加固环的力

作为对所述过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该过滤容器还包括转轴和密封组件,所述转轴与所述滤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容器本体并伸出其外部,外力可带动所述转轴和所述滤芯相对所述容器本体转动;所述密封组件固定在所述容器本体上,且与所述滤芯相连通,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密封组件;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污水出口和清水出口,所述容器本体和滤芯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进水口和污水出口皆与该空腔相连通,所述密封组件上设置有清水出口,所述清水出口与所述滤芯相连通;或者,

该过滤容器还包括转轴和密封组件,所述转轴与所述滤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容器本体并伸出其外部,所述密封组件固定在所述容器本体上,且与所述滤芯相连通,所述密封组件上设置有检测滴水管,所述检测滴水管与所述密封组件的内部相连通,且呈开口朝下的敞口设置。

作为对所述过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储液容器、储液进水管和储液出水管,所述储液进水管和储液出水管皆与所述过滤腔相连接,所述过滤容器、储,液出水管、储液容器和储液进水管形成循环连接的内循环水路,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切换阀组,所述切换阀组与所述过滤水路和内循环水路连接,使所述过滤水路和内循环水路其中之一导通;

所述主水泵还与所述储液进水管连接,用于将储液进水管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过滤容器内,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进水阀组,所述进水阀组使所述储液进水管和滤前进水管其中之一与所述主水泵导通;和/或,

所述过滤装置具有滤芯清洗组件,所述滤芯清洗组件对所述滤芯清洗后,所述切换阀组使所述过滤水路导通前,先使所述内循环水路导通,使所述储液容器内的液体循环输送至所述过滤腔中。

作为对所述过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容器还包括转轴和密封组件,所述转轴与所述滤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容器本体并伸出其外部,外力可带动所述转轴和所述滤芯相对所述容器本体转动;所述密封组件固定在所述容器本体上,且与所述滤芯相连通,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密封组件;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污水出口和清水出口,所述容器本体和滤芯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进水口和污水出口皆与该空腔相连通,所述密封组件上设置有清水出口,所述清水出口与所述滤芯相连通;或者,

该过滤容器还包括转轴和密封组件,所述转轴与所述滤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容器本体并伸出其外部,所述密封组件固定在所述容器本体上,且与所述滤芯相连通,所述密封组件上设置有检测滴水管,所述检测滴水管与所述密封组件的内部相连通,且呈开口朝下的敞口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过滤装置上设置相应的过滤控制系统,使得厂家可以实时监控过滤装置的运行状态,并根据过滤控系统的实时反馈及时控制过滤装置进行反冲洗作业,避免或减少了因终端用户的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而容易使得过滤装置在单位时间内出现过滤性低于正常运行值或出现过滤故障,或者说,当过滤装置出现过滤故障时,厂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及时对过滤装置进行预处理,即过滤装置远程预处理不能解决过滤装置故障时再外派运维人员到现场处理,从而有效提高了厂家对过滤装置运行维护的便捷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厂家的运维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发明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四种不同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过滤容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中过滤容器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中过滤容器另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9为图8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过滤控制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滤前进水管101、滤前进水管102、主水泵60、过滤容器10以及过滤控制系统,过滤控制系统与过滤容器10相互配合,过滤容器10包括桶本体1、第一盖体21和滤芯7,桶本体1内形成有过滤腔,滤芯7设置在过滤腔内,第一盖体21与桶本体1的第一端连接,封闭过滤腔的第一端,滤前进水管101与过滤腔相连通,主水泵60与滤前进水管101连接,用于将滤前进水管101内的液体输送至过滤容器10内,滤前进水管102与滤芯7的内部相连通,滤前进水管101、过滤容器10和滤前进水管102形成依次连接的过滤水路;其中,过滤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881、网络通信模块882和压力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883。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即,通过检测过滤容器10的桶体的污水处理端的进水口13处或者说桶本体1内的进水通路中,和/或过滤后出口41处或者说桶本体1内的出水通路中的压力值来判断过滤装置的滤芯是否需要进行反冲洗;具体来说,当过滤芯或滤碟上的附着颗粒物多了,便会阻止液体如水的顺利通过,进而也就会使得进水口13处的压力值升高,而过滤后出口41处的压力值也就会下降,进而可以判断过滤装置是否需要进行反冲洗作业;同样,当使用流量传感器时,当过滤芯或滤碟上的附着颗粒物多了,便会阻止液体如水的顺利通过,此时进水口13处和过滤后出口41的流量便都会下降,同样也可以判断过滤装置是否需要进行反冲洗作业。压力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883与控制模块881电连接,控制模块881与网络通信模块882电连接,压流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用于采集过滤装置运行的压力参数或流量参数,网络通信模块882用于与外部进行通讯;进一步的,控制模块881用于读取压力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883的参数,当参数达到第一预设值时,通过网络通信模块882向外部反馈,且控制模块881根据网络通信模块882的接收到的指令控制过滤装置执行反清洗动作。其中,控制模块881为单片机或者plc,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881为plc,本实施例中的网络通信模块882可以为以太网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又或是3g、4g、5g通信模块。

如图10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控制模块881还用于记录过滤装置的过滤作业运行时间,当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值时,且压力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883的参数未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模块881通过网络通信模块882向外部发出反清洗信号,且控制模块881根据网络通信模块882的接收到的指令控制过滤装置执行反清洗动作。具体来说,为了保证过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或稳定性,也使得过滤装置能灵活适应不同的工况,系统同时也记录过滤装置的累记工作时间,例如,控制模块881检测到过滤装置累计工作时间达到十二、二十四小时,此时通过网络通信模块882向外部(厂家)发送过滤装置反清洗信息,并由厂家来控制是否执行;即,此时进行的反清洗是以时间为基准值,此时,即使压力传感器没有达到进行反清洗的压力值时,控制模块881仍然发出反清洗信息或对过滤装置执行反清洗动作;进一步的,当过滤装置的反清洗程序完成后,控制模块881重新记录过滤装置的运行时间,以便于确定下一个反清洗周期;当然如果压力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883的参数先于时间参数值达到反清洗触发状态时,控制模块881发出反清洗信息或对过滤装置执行反清洗动作,同样,反清洗动作结束后,控制模块881重新记录过滤装置的运行时间,以便于确定下一个反清洗周期;即,在过滤装置的一个反清洗周期内,以过滤装置的运行时间或压力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883的数值哪到先到执行基准。

在优选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883包括m个处理端传感器,m为正整数;m个处理端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过滤容器10的桶本体1的进水口13处或者说进水通路中,和/或处理端传感器设置在过滤容器10的桶本体1的过滤后出口41处或者出水通路中,处理端传感器至少采集过滤装置的进水口处和/或过滤后出口处的一个参数并发送给控制模块881;本实施例中的m为2,当然m也可以为3或4,例如,在过滤装置的进水口13处和过滤后出口41处分别再加上一个冗余处理端传感器;当控制模块881检测到处理端传感器的参数高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发出反清洗动作信号。例如,处理端传感器只进水口13处或过滤后出口41处,此时的第一预设值可以设定为0.5mpa或0.2mpa,表示此时污水进水压力达到这个值时就需要进行反冲洗了,或者出水压力达到这个值时就需要进行反冲洗了;又如,处理端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进水口13处和过滤后出口41处时,此时可以计算污水进水压力和滤后出水压力的压力差,此时的第一预设值就可以为0.3mpa,表示过滤装置的进出水压力差达到0.3mpa时就需要进行反清洗作业了。

进一步的,在优选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883还包括n个清洗端传感器,n为正整数;n个清洗端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过滤装置的冲洗水入口和/或进气口处,当过滤装置执反清洗动作时,清洗端传感器至少采集过滤装置的冲洗水入口44处或进气口42处的一个初始数值并发送给控制模块881;本实施例中的m为2,当然m也可以为3或4,例如,分别在过滤装置的冲洗水入口44处和/或进气口42处再加一个冗余清洗端传感器;当控制模块881检测到清洗端传感器的参数等于或低于第二预设值时,则发出停止反清洗信号。具体来说,反清洗就是反向加将滤芯或是滤碟上的附着物给清除的过程,即,从过滤后出口41处注入清水以及压缩空气从而清除滤芯或是滤碟上的附着物,过滤装置的反清洗过行时,滤芯或滤碟上的附着物会被逐渐清除掉,此时的清水注入压力也会逐渐下降,当清水或进气压力低于第二预设值如0.1mpa时表示过滤装置清洗完成。

进一步的,在优选实施例中,当过滤装置的反清洗动作持续运行并达到预设时间时,例如持续反清洗五分钟或十分钟时,控制模块881获取清洗端传感器的当前参数值并与初始数值进行比对;当述控制模块881检测到当前参数值等于第一预设值或者高于第三预设值时,则发出过滤装置故障信息,第三预设值小于当前参数值,第三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具体来说,表示此时过滤装置的滤网或是滤碟堵塞严重,即反清洗程序未能有效解决问题;此时,厂家可以再外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如图6-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滤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包括桶本体1和盖体。桶本体1为塑料桶本体1,盖体为塑料和金属制成的盖体。在现有技术中,桶本体1和盖体一般都采用特殊的金属材料,造价较高,本申请可以降低特殊金属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成本。桶本体1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盖体包括第一盖体21,第一盖体21与桶本体1固定连接,且第一盖体21覆盖开口,向桶本体1内放置滤芯7,更换维修滤芯7使用。

参考图1和图2,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盖体还包括第二盖体22,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分别位于桶本体1的两端,桶本体1上固定有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皆为金属环,第一盖体21与第一加固环31连接,第二盖体22与第二加固环32连接。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加固环31固定在桶本体1的第一端,第二加固环32固定在桶本体1的第二端,第一加固环31与第一盖体21相铰接,方便打开第一盖体21。第二盖体22与第二加固环固定连接,设置第二盖体22方便组装该过滤容器,但是,由于第二盖体22在该过滤容器生产出来以后,很少需要打开,将第二盖体22与桶本体1固定连接,可以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固。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盖体21包括第一塑料层110和第一金属加强层210,第一盖体21突出于桶本体1的侧壁,第一盖体2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槽111。第一加固环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拉杆311,第一固定拉杆311的自由端贯穿第一固定凸沿11上的固定槽111,且第一固定拉杆311的自由端连接有上紧件,上紧件与第一盖体21固定连接,上紧件用于使第一固定凸沿11和第一盖体21紧密连接固定,在第一凸沿和第一盖体21之间设置密封圈,即可实现密封。进一步地,上紧件为螺母或者卡扣等,第一固定拉杆311与第一加固环31相铰接,第一盖体21上也设置有与固定槽111相配合的凹槽,第一固定拉杆311放置进入固定槽111和第一盖体21上的凹槽111内,并由螺母或者卡扣将桶本体1和第一盖体21上紧。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盖体22包括第二塑料层120和第二金属加强层220,第二盖体22也突出于桶本体1的侧壁,第二盖体22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固定孔内贯穿有第二固定拉杆321,第二固定拉杆321的一端与第二盖体2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加固环32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二盖体22上也设置有通孔,第二固定拉杆321和第二加固环相铰接,且第二固定拉杆321贯穿第二盖体22上的通孔,并在第二固定拉杆321的末端螺纹连接螺母,通过螺母将第二盖体22和桶本体1压紧。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桶本体1的下部形成有固定座120。

参考图1,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盖体21包括第一塑料层110和第一金属加固层210,第一金属加固层210上设置有加固体211,加固体211固定连接于第一金属加固层210的外表面(盖本体覆盖桶本体1状态下,盖本体远离桶本体1的一面),加固体211的第一端突出于第一金属加固层210,加固体211的第一端与第一加固环相铰接。由于第一盖体21突出于桶本体1的外壁,固定在第一加固环31上的铰链与第一盖体21之间间隔有塑料层110,铰链连接第一加固环31和第一金属加固层210只能通过加固体211间接实现。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盖体21上还设置有加固板212,加固板212设置有多个,且加固体211呈长条状设置,加固板212与加固体211交叉设置,结构更稳定。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加固体21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相平行,打开第一盖体21时,第一盖体21向该过滤容器的一侧翻转。加固体211上还固定有把手213,打开第一盖体21更方便。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容器本体呈圆柱形,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之间固定有多个加固杆8,加固杆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加固环和第二加固环固定连接,多个加固杆8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加固杆8固定在相对的两个第一固定拉杆311和第二固定拉杆321上,第一固定拉杆311、第二固定拉杆321和加固杆8形成一条线,固定作用更好。加固杆8连接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环绕桶本体1,且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分别连接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又分别位于桶本体1的两端,这些连接结构使桶本体1径向和轴向都被加固,虽然使用了塑料的桶本体1,但是该过滤容器的强度依然很好,可以适用于高压过滤的场景下。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过滤容器还包括滤芯7、转轴5和密封组件4,转轴5与滤芯7固定连接,转轴5的第一端贯穿容器本体并伸出其外部,外力可带动转轴5和滤芯7相对桶本体1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滤芯7可以使普通的滤芯或者滤碟。密封组件4固定在桶本体1上,且与滤芯7相连通,转轴5的第一端贯穿密封组件4。桶本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13、污水出口14和清水出口41,桶本体1和滤芯7之间形成有空腔,进水口13和污水出口14皆与该空腔相连通,密封组件4上设置有清水出口41,清水出口41与滤芯7相连通。使用时,污水从污水口进入过滤容器中,经过滤芯7的过滤,干净的水进入滤芯7的内部,经过滤芯7进入密封组件4,通过密封组件4上的清水出口41流至过滤容器的外部。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上还设置有进气口42和冲洗水入口44,冲洗水入口44打入干净水,进气口42进入高压空气,两者配合对滤芯7进行冲洗。在过滤容器的顶部还设置有排气孔16。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盖体22上还设置有回流出口15,药水可以从进水口13进入过滤容器内,并从回流出口15出来,可以实现药水的循环利用。需要说明的是,药水是助滤剂和清水或助滤剂和电镀液配置而成的,用于附着在滤芯7上从而改变滤芯7的过滤密度。药水也可以仅仅只有电镀液,用于将桶本体1内的电镀液暂存在储存容器20中。

在优选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上设置有检测滴水管45,检测滴水管45与密封组件4的内部相连通,且呈开口朝下的敞口设置。外部的动力装置带动转轴5和滤芯7转动,由于滤芯7伸出过滤容器的位置由密封组件4密封,密封组件4内部填充有密封填料。正常情况下,密封组件4的密封性能良好,检测滴水管45不会出现滴水的现象,当转轴5或者密封组件4偏离原位置或者密封组件4内的密封填料磨损时,就会有液体从密封组件4渗出,进而从检测滴水管45滴下来。当检测滴水管45出现滴水现象时,说明该过滤容器需要进行维修。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桶本体1为pph塑料桶本体1,该过滤容器上设置有压力表6,压力表6可以显示过滤容器内部的压力,通过压力的大小可以判断过滤的精度,还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对过滤容器进行冲洗。

参考图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滤前进水管101、滤后出水管102、主水泵60、过滤容器10、储液容器20、储液进水管201和储液出水管202。过滤容器10包括桶本体1和滤芯7,桶本体1上形成有过滤腔,滤芯7安装在过滤腔内,滤前进水管101与过滤腔相连通。主水泵60与滤前进水管101连接,用于将滤前进水管101内的液体输送至过滤容器10内,滤后出水管102与滤芯7的内部相连通,滤前进水管101、过滤容器10和滤后出水管102形成依次连接的过滤水路。储液进水管201和储液出水管202皆与过滤腔相连接,过滤容器10、储液出水管202、储液容器20和储液进水管201形成循环连接的内循环水路。过滤装置还包括切换阀组,切换阀组与过滤水路和内循环水路连接,使过滤水路和内循环水路其中之一导通。需要说明是的:进水阀组可以是与滤前进水管101和储液进水管201均连接的三通阀,也可以是分别与滤前进水管101和储液进水管201连接的两个二通阀,进水阀组可以是切换阀组的一部分。

在优选实施例中,阀门切换组件包括多个电磁阀或者电动阀门,过滤前进水管101和过滤后出水管102上都设置有电磁阀或电动阀门,储液进水管201上也设置有电子阀电磁阀或电动阀门。

工业废水(例如电镀废液)从滤前进水管101进入过滤腔中,再经过滤芯7的过滤,残渣颗粒留在滤芯7的外部,过滤后的水进入的滤芯7的内部,最后从滤后出水管102流出来,形成一个过滤循环系统。

助滤剂可以添加到储液容器20中,助滤剂和电镀废液(或者清水)形成助滤剂溶液,助滤剂溶液从储液容器20中进入到储液进水管201内,再进入到过滤容器10的过滤腔中,助滤剂经过滤芯7的时候,附着在滤芯7上,和助滤剂混合在一起的水通过滤芯7进入到滤芯7内部,剩余的助滤剂通过储液出水管202流向储液容器20中,避免浪费,形成一个内循环系统。

在优选实施例中,主水泵60还与储液进水管201连接,用于将储液进水管201内的液体输送至过滤容器10内,过滤装置包括进水阀组,进水阀组使储液进水管201和滤前进水管101其中之一与主水泵60导通。过滤容器10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滤腔相连通的进水口13,滤前进水管101和储液进水管201皆与进水口13相连通,进水口13连接主水泵60,且滤前进水管101和储液进水管201分别由不同的阀门控制,进一步地,阀门为电磁阀或电动阀门。通过一个水泵和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滤前进水管101和储液进水管201,节省了在过滤容器10上的开口数量,也节省了一个水泵。

在优选实施例中,过滤装置还包括内循环水泵,内循环水泵与储液进水管201连接,用于将储液进水管201内的液体输送至过滤容器10内。

在优选实施例中,过滤容器10还包括转轴,转轴的第一端伸入过滤腔内,且与滤芯7固定连接,转轴的第二端伸出过滤容器10外;

过滤装置还包括反冲洗电机和反冲洗水箱30,反冲洗电机与转轴的第二端传动连接,带动转轴转动,反冲洗水箱30通过清水进水管与过滤腔连接,过滤容器10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滤腔相连通的污水出口;或者,

过滤装置还包括反冲洗电机、反冲洗水箱30和吹风装置,反冲洗电机与转轴的第二端传动连接,带动转轴转动,反冲洗水箱30通过清水进水管与过滤腔连接,吹风装置通过进风管与过滤腔相连接,过滤容器10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滤腔相连通的污水出口。

在优选实施例中,反冲洗水箱30设置在储液容器20的上方,反冲洗水箱30通过溢流管和排水管与储液容器20连接,将水从反冲洗水箱30输送至储液容器20,溢流管的进水口13位于反冲洗水箱30的上部,排水管的进水口13位于反冲洗水箱30的底部,排水管上还设置有控制排水管导通的排水阀。

在优选实施例中,反冲洗水箱30与过滤腔导通前,切换阀组使过滤腔与储液容器20导通,使过滤腔内的液体通过储液出水管202流入储液容器20。

在优选实施例中,过滤装置具有滤芯7清洗组件,滤芯7清洗组件对滤芯7清洗后,切换阀组使过滤水路导通前,先使内循环水路导通,使储液容器20内的液体循环输送至过滤腔中。需要说明的是:滤芯7清洗组件包括反冲洗水箱30、反冲洗电机和吹风装置(如鼓风机、空气压缩机)等。

在优选实施例中,桶本体1上设置有开口,桶本体1上设置有盖体2,盖体2覆盖开口,桶本体1为塑料桶本体1,盖体2包括塑料层11和12和金属加强层21和22,塑料层110和120位于内侧,金属加强层210和220位于外侧。

在优选实施例中,盖体2包括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开口包括分别位于桶体两端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盖体21覆盖第一开口,第二盖体22覆盖第二开口,桶本体1上固定有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皆为金属环,第一盖体21与第一加固环31连接,第二盖体22与第二加固环32连接。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加固环31固定在桶本体1的第一端,第二加固环32固定在桶本体1的第二端,第一加固环31与第一盖体21相铰接,第二盖体22与第二加固环32固定连接;和/或,

第一盖体21包括塑料层11和金属加强层210,桶本体1与金属加强层210相铰接,塑料层110和金属加强层21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槽,第一加固环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自由端贯穿第一固定凸沿上的固定槽,且第一固定杆的自由端连接有上紧件,上紧件与第一盖体21固定连接;和/或,

第二盖体22包括塑料层110和120和金属加强层210和220,桶本体1与金属加强层210和220相铰接,塑料层110和120和金属加强层210和22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固定孔内贯穿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金属加强层210和22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加固环32相连接;和/或,

容器本体呈圆柱形,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之间固定有多个加固杆8,加固杆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加固环和第二加固环32固定连接,多个加固杆8间隔设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过滤容器10还包括转轴5和密封组件4,转轴5与滤芯7固定连接,转轴5的第一端伸入过滤腔内,且与滤芯7固定连接,转轴5的第二端伸出过滤容器10外,密封组件4固定在容器本体上,且与滤芯7相连通,密封组件4上设置有检测滴水管45,检测滴水管45与密封组件7的内部相连通,且呈开口朝下的敞口设置;和/或,

桶本体1为pph塑料桶本体1,该过滤装置上设置有压力表6。

本发明通过设置储液容器20,在过滤水路过滤完毕,反冲洗进行之前,将过滤腔中的电镀液排至储液容器20中暂时存储,待反冲洗完之后,再将储液容器20中的电镀液输送至过滤腔进行过滤,避免了浪费。

参考图3和图8,在优选实施例中,过滤容器10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滤腔9相连通的进水口13,滤前进水管101和储液进水管201皆与进水口13相连通,进水口13连接有进水泵60,且滤前进水管101和储液进水管201分别由不同的阀门控制,进一步地,阀门为电磁阀或电动阀门。通过一个水泵和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滤前进水管101和储液进水管201,节省了在过滤容器10上的开口数量,也节省了一个水泵。

参考图3和图7,在优选实施例中,底部过滤容器10设置有与过滤腔9相连通的污水出口14,储液容器20上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和滤后出水管102相连通,且都连通于污水出口14,排液管上设置有阀门,该阀门为电子阀,用于将无法从滤芯7通过的污水排出。

在优选实施例中,过滤容器10的过滤腔9通过内回流管(内回流管与回流口46相连通)与储液容器20相连通用于将用滤芯内部的剩下的液体(如电镀液)回流至储液容器20中,避免浪费。

参考图1,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滤芯7通过内回流管与储液容器20相连通,将进入滤芯7内部的助溶液回流至储液容器20中,进一步地,储液容器20中设置有滤网,用来过滤滤芯出来的过滤机溶液中的杂质。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过滤装置还包括反冲洗水箱30,反冲洗水箱30通过清水进水管与滤芯7相连通;该过滤装置还包括吹风装置40,吹风装置40的出风口通过进风管与滤芯7相连通。进一步地,反冲洗水箱30中盛有自来水,反冲洗水箱30与滤芯7之间设置有水泵,该水泵将自来水泵入到滤芯7中,同时,吹风装置40向滤芯7内部鼓风,自来水和风同时作用,将附着在滤芯7上的固体污物冲下来,固定污物混合水通过排污口排出。当大部分的固体污物被冲下来后,剩下的少量污物也需要再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混合液回流至储液容器中。

参考图1,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反冲洗水箱30的顶部设置有溢流管301,溢流管301与储液容器20相连通,反冲洗水箱30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302,排水管302的进水口在反冲洗水箱30的底部,排水管302也与储液容器20相连通,用于排干净反冲洗水箱30中的水,反冲洗水箱30上还设置有自来水进水管,自来水进水管的开口高于溢流管301的最高点,防止水从自来水进水管流出,自来水进水管用于向反冲洗水箱30中加自来水。

外部的自来水加入至反冲洗水箱30中,自来水再经过清水进水管进入滤芯7内部,同时吹风装置40的出风口的风通过进风管也进入到滤芯7内部,水和风相互配合,将滤芯7上的污物冲洗掉,污物通过进水口流出,该循环为反冲洗循环系统。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储液容器上还连接有外接过滤桶(未图示),该外接过滤桶上设置有与储液容器20相连通的外接进水管和外接出水管,外接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60,用于将储液容器20中的助滤剂溶液泵入至外接过滤桶内,经过外接过滤桶的过滤,将杂质过滤掉,助滤剂溶剂再通过外接出水管回流至储液容器20中,该循环系统为外接过滤循环系统。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过滤装置还包括机架50和反冲洗水箱30,储液容器20固定于机架50的下部,反冲洗水箱30与机架50连接,并悬置于储液容器20的上部,过滤容器10固定于反冲洗水箱30的一侧;机架50上还固定有中控屏70,该过滤容器10上的电子阀皆与该中控屏70电性连接。该结构的设置合理,占空间少,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具体来说,该过滤装置包括多个悬挂支架,悬挂支架与机架50的顶部连接,反冲洗水箱30置于悬挂支架上,由悬挂支架支撑。

在优选实施例中,桶本体1上设置有开口,桶本体上还设置有盖体,盖体覆盖开口,桶本体1为塑料桶本体1,盖体包括塑料层和金属加强层,塑料层位于内侧,金属加强层位于外侧(内侧是指靠近开口的一侧,外侧是只与内侧相对的另一侧)。在现有技术中,桶本体1和盖体一般都采用特殊的金属材料,造价较高,本申请可以降低特殊金属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成本。桶本体1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盖体包括第一盖体21,第一盖体21与桶本体1固定连接,且第一盖体21覆盖开口,第一盖体21与桶本体1可拆卸连接,例如第一盖体21的一端可以与桶本体1铰接,另一端与桶本体1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一盖体21的整体均与桶本体1可拆卸连接,当打开第一盖体21时,可以向桶本体1内放置滤芯7,更换维修滤芯7。

参考图6和图7,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盖体还包括第二盖体22,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分别位于桶本体1的两端,桶本体1上固定有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皆为金属环,第一盖体21与第一加固环31连接,第二盖体22与第二加固环32连接。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加固环31固定在桶本体1的第一端,第二加固环32固定在桶本体1的第二端,第一加固环31与第一盖体21相铰接,方便打开第一盖体21。第二盖体22与第二加固环32固定连接,设置第二盖体22方便组装该过滤装置,但是,由于第二盖体22在该过滤装置生产出来以后,很少需要打开,将第二盖体22与桶本体1固定连接,可以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固。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盖体21包括第一塑料层110和第一金属加强层210,桶本体1的第一端靠近第一塑料层110,第一盖体2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槽111,固定槽111贯穿第一塑料层110和第一金属加强层210。第一加固环3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杆311,第一固定杆311的自由端贯穿第一塑料层110上的固定槽111,且第一固定杆311的自由端连接有上紧件,上紧件与第一盖体21固定连接,上紧件用于使第一塑料层110和第一盖体21紧密连接固定,在第一盖体21和桶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即可实现密封。进一步地,上紧件为螺母或者卡扣等,第一固定杆311与第一加固环31相铰接,第一盖体21上也设置有与固定槽111相配合的凹槽,第一固定杆311放置进入固定槽111和第一盖体21上的凹槽内,并由螺母或者卡扣将第一盖体21上紧。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盖体22包括第二塑料层120和第二金属加强层220,第二塑料层120也突出于桶本体1的侧壁,第二塑料层12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固定孔内贯穿有第二固定杆321,第二固定杆321的一端与第二盖体2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加固环32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二盖体22上也设置有通孔,第二固定杆321和第二加固环32相铰接,且第二固定杆321贯穿第二盖体22上的通孔,并在第二固定杆321的末端螺纹连接螺母,通过螺母将第二盖体22和桶体1压紧。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筒体1上设置有固定座120,用以支撑过滤容器10。

参考图6,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加强层210上设置有加固体211,加固体211固定连接于第一金属加强层210的外表面(第一盖体21覆盖桶本体1状态下,第一金属加强层210远离桶本体1的一面),加固体211的第一端突出于第一金属加强层210,加固体211的第一端与第一加固环31相铰接。由于第一塑料层110突出于桶本体1的外壁,固定在第一加固环31上的铰链与第一盖体21之间间隔有第一塑料层110,铰链连接第一加固环31和第一盖体21只能通过加固体211间接实现。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盖体21上还设置有加固板212,加固板212设置有多个,且加固体211呈长条状设置,加固板212与加固体211交叉设置,结构更稳定。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加固体21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相平行,打开第一盖体21时,第一盖体21向该过滤装置的一侧翻转。加固体211上还固定有把手213,打开第一盖体21更方便。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容器本体呈圆柱形,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之间固定有多个加固杆8,加固杆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固定连接,多个加固杆8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加固杆8固定在相对的两个第一固定杆311和第二固定杆321上,第一固定杆311、第二固定杆321和加固杆8形成一条线,固定作用更好。加固杆8连接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环绕桶本体1,且第一加固环31和第二加固环32分别连接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又分别位于桶本体1的两端,这些连接结构使桶本体1径向和轴向都被加固,虽然使用了塑料的桶本体1,但是该过滤装置的强度依然很好,可以适用于高压过滤的场景下。

参考图9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过滤容器还包括转轴5和密封组件4,转轴5与滤芯7固定连接,转轴5的第一端贯穿容器本体并伸出其外部,外力可带动转轴5和滤芯7相对容器本体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滤芯包括普通的滤芯7和滤碟。密封组件4固定在容器本体上,且与滤芯7相连通,转轴5的第一端贯穿密封组件4。容器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13、污水出口14和过滤后出口41,容器本体和滤芯7之间形成有空腔,进水口13和污水出口14皆与该空腔相连通,密封组件4上设置有过滤后出口41,过滤后出口41与滤芯7相连通。使用时,污水从进水口13进入过滤装置中,经过滤芯7的过滤,干净的水进入滤芯7的内部,经过滤芯7进入密封组件4,通过密封组件4上的过滤后出口41流至过滤装置的外部。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密封组件上还设置有进气口42和冲洗水入口44,进气口42与进气管相连通,冲洗水入口与清水进水管相连通,冲洗水入口44打入干净水,进气口42进入高压空气,两者配合对滤芯进行冲洗。在过滤装置的顶部还设置有排气孔16,排气孔16与排气管104相连通。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内回流管与回流口46相连通。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盖体22上还设置有回流出口15,回流出口15与储液出水管202相连通,药水可以从进水口13进入过滤装置内,并从回流出口15出来,可以实现药水的循环利用。需要说明的是,药水是助滤剂和清水或者电镀液配置而成的,用于附着在滤芯7上从而改变滤芯7的过滤密度。

参考图8,在优选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上设置有检测滴水管45,检测滴水管45与密封组件4的内部相连通,且呈开口朝下的敞口设置。外部的动力装置80带动转轴5和滤芯7转动,由于滤芯7伸出过滤装置的位置由密封组件4密封,密封组件4内部填充有密封填料。正常情况下,密封组件4的密封性能良好,检测滴水管45不会出现滴水的现象,当转轴5或者密封组件4偏离原位置或者密封组件4内的密封填料磨损时,就会有液体从密封组件4渗出,进而从检测滴水管45滴下来。当检测滴水管45出现滴水现象时,说明该过滤装置需要进行维修。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桶本体1为pph塑料桶本体1,该过滤装置上设置有压力表6,压力表6可以显示过滤装置内部的压力,通过压力的大小可以判断过滤的精度,还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对过滤装置进行冲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过滤装置上设置相应的过滤控制系统,使得厂家可以实时监控过滤装置的运行状态,并根据过滤控系统的实时反馈及时控制过滤装置进行反冲洗作业,避免或减少了因终端用户的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而容易使得过滤装置在单位时间内出现过滤性低于正常运行值或出现过滤故障,或者说,当过滤装置出现过滤故障时,厂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及时对过滤装置进行预处理,即过滤装置远程预处理不能解决过滤装置故障时再外派运维人员到现场处理,从而有效提高了厂家对过滤装置运行维护的便捷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厂家的运维成本。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