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式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5955发布日期:2022-01-19 14:0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卷式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过滤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式膜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膜科技的发展,卷式膜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膜污染一直是阻碍卷式膜进一步发展的短板。除了通过改变膜片自身性能外,膜组件结构设计也变得更加重要。卷式膜应用过程中,截留的污染物主要堆积在进水侧,进水侧导流隔网结构对卷式膜抗污染性能及能耗有极大的影响。
3.卷式膜进水导流隔网位于相邻两膜袋之间,起导流和分隔膜袋的作用,现有进水导流隔网一般由数条带有一定角度且平行排列的纵向筋以及连接相邻纵向筋的横向筋组成,形成长方形或者菱形网状结构,相邻纵向筋及相邻横向筋之间形成进水通道。但这种长方形或者菱形网状结构的卷式膜存在一个缺陷,即纵向筋与横向筋交接处易产生污染物的累积,导致膜片堵塞,影响产水通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卷式膜组件。
5.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卷式膜组件,包括膜片,所述膜片至少有两片,且膜片之间相互平行,还包括道楞,所述道楞设置在平行的膜片之间,所述道楞与膜片围成了三角状流道。
7.本中卷式膜组件中,道楞与膜片之间围成了三角状的流道,增加了流道截面积,且无传统流道纵横筋交接处形成的阻碍作用,通道传质效果提升,减少压降,同时三角状的流道存在尖锐处,流道的尖锐处能够扰乱水流的流场,在较高流速下有可能形成漩涡,帮助快速剥离膜表面的污染物。
8.具体道楞是由抗菌且不透水的材料制成的板。
9.具体本结构中所有道楞的厚度相等,且宽度也相等,这样将整片膜片收卷起来时,可以使整个膜组件能够地稳定保持成筒状,确保同的内壁与外壁均不会出现塌陷。
10.可选的,所述流道为等腰三角形流道。
11.可选的,相邻两片膜片之间的距离为0.2mm~2mm。
12.可选的,所述流道为波浪形三角状流道。
13.三角状流道呈波浪形延伸,该波浪形结构由多个波峰和波谷组成,且相邻波峰和波谷间距相同,当水流途径波峰与波谷之间时,水流的流向会发生改变,所以波浪形的设计使水流方向在流道内出现高频循环变换,这样在水流转弯处,水会沿切线运动并在水的粘性、压力及阻力的影响下形成涡旋,即形成湍流,流速出现显著提高。
14.可选的,所述流道的波峰与波谷的高度差为0.2mm~10mm。
15.可选的,所述流道的拐角处呈尖角状。
16.拐角处即为水流转弯处,尖角的角度值记为θ,θ值越小,水流变向频率增加,即形
成的湍流处越多,湍流的形成可以有效减少水流杂质沉积在膜内的情况。
17.可选的,所述尖角的角度值为5
°
~90
°

18.可选的,所述膜片有两片。
19.膜片有两片,这样夹在两片膜片之间的道楞可以形成若干上下对称的流道,在立体上呈现双w形结构,有利于增强整个膜卷的强度。
20.具体两片膜片的厚度相等,这样整个膜组件既可以正向收卷也可以反向收卷,确保整个膜卷不存在正反面,使用更加方便。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道楞与膜片之间围成了三角状的流道,增加了流道截面积,且无传统流道纵横筋交接处形成的阻碍作用,通道传质效果提升,减少压降,同时三角状的流道存在尖锐处,流道的尖锐处能够扰乱水流的流场,在较高流速下有可能形成漩涡,帮助快速剥离膜表面的污染物。
附图说明:
22.图1是单组流道的结构示意简图,
23.图2是道楞在膜片上的排列俯视图,
24.图3是道楞在两片膜片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25.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道楞;2、膜片;3、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27.需要对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进行说明的是,附图1是单片膜片2上放置道楞1形成的单组流道3,该单组流道的横切截面呈三角形状,图2是若干组流道排列放置在一起的俯视图,实际是由多片厚度相等道楞排列设置在一片膜片上形成的,再在楞片的上方铺设一张膜片,使得道楞的两侧都存在膜片时,即形成了卷式膜组件,附图3是剖面图,若干片道楞以弯折排列的形式夹在两片膜片之间。
28.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一种卷式膜组件,包括膜片2,膜片2至少有两片,且膜片2之间相互平行,还包括道楞1,道楞1设置在平行的膜片2之间,道楞1与膜片2围成了三角状流道3。
29.本中流道3卷式膜组件中,道楞1与膜片2之间围成了三角状的流道3,增加了流道3截面积,且无传统流道3纵横筋交接处形成的阻碍作用,通道传质效果提升,减少压降,同时三角状的流道3存在尖锐处,流道3的尖锐处能够扰乱水流的流场,在较高流速下有可能形成漩涡,帮助快速剥离膜表面的污染物。
30.具体道楞1是由抗菌且不透水的材料制成的板。
31.具体本结构中所有道楞1的厚度相等,且宽度也相等,这样将整片膜片2收卷起来时,可以使整个膜组件能够地稳定保持成筒状,确保同的内壁与外壁均不会出现塌陷。
32.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流道3为等腰三角形流道3。具体等腰三角形流道3的底边附图中以字母a标识,a的范围为0.2mm~4.0mm。
33.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相邻两片膜片2之间的距离为0.2mm~2mm,两片膜片2之间的距离也是流道3的高度(附图中以字母h标识)。
34.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流道3为波浪形三角状流道3。
35.三角状流道3呈波浪形延伸,该波浪形结构由多个波峰和波谷组成,且相邻波峰和波谷间距相同,当水流途径波峰与波谷之间时,水流的流向会发生改变,所以波浪形的设计使水流方向在流道3内出现高频循环变换,这样在水流转弯处,水会沿切线运动并在水的粘性、压力及阻力的影响下形成涡旋,即形成湍流,流速出现显著提高。
36.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流道3的波峰与波谷的高度差(附图2中以字母b标识)为0.2mm~10mm。
37.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流道3的拐角处呈尖角状。
38.拐角处即为水流转弯处,附图中尖角的角度值记为θ,θ值越小,水流变向频率增加,即形成的湍流处越多,湍流的形成可以有效减少水流杂质沉积在膜内的情况。
39.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尖角的角度值为5
°
~90
°

40.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所示,膜片2有两片。
41.膜片2有两片,这样夹在两片膜片2之间的道楞1可以形成若干上下对称的流道3,在立体上呈现双w形结构,有利于增强整个膜卷的强度。
42.具体两片膜片2的厚度相等,这样整个膜组件既可以正向收卷也可以反向收卷,确保整个膜卷不存在正反面,使用更加方便。
43.附图2中箭头的指向为水流的流向。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