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9780发布日期:2022-03-16 11:5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2.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该体系是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均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成为建筑整体;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和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在预制过程中),需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粉尘进行降尘,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目前,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548787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的建筑施工用喷洒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箱体顶部的中端并固定连接有转盘;第二电动伸缩杆推动支撑板上下移动,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杆推动第一电机左右移动,通过第一电机控制转盘旋转,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推动雾炮机调节角度,解决了现有的喷洒设备不具备对不同位置的地方进行喷洒的能力。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上述粉尘弥漫在空气中,喷射出的水雾仅在一定范围内,导致将降尘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降尘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雾炮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向雾炮机供水的水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用于汇聚空气中的粉尘朝向雾炮机流动,所述雾炮机用于对粉尘流动路径上的粉尘进行降尘。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加工场所进行降尘时,首先通过集尘装置使空气中的粉尘朝向雾炮机流动,随后启动雾炮机,雾炮机产生的水雾对粉尘的线路进行打断,在打断过程中,水雾与粉尘混合,并掉落至地面上;在集尘装置的作用下,使弥漫在空气中的粉尘朝向特定的方向流动,降低了粉尘的扩散度,进而提高了对粉尘的降尘效果;同时,雾炮机喷射出的水雾对粉尘进行冲击,并与粉尘结合,提高了水雾与粉尘的结合率,进一步提高了降尘效果;同时,在集尘装置的作用下,便于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集中处理。
8.可选的,所述集尘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吸尘管和设置在吸尘管内的吸尘泵,所述吸尘管的进尘口和雾炮机的出水端相互靠近,所述吸尘管的进尘方向和雾炮机的除雾方向间的夹角为0-180
°
;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吸尘管内的滤布,所述滤布位于吸尘
管的进尘端和吸尘泵之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吸尘泵,吸尘泵抽取吸尘管外的空气进入吸尘管内,并沿着吸尘管流动,空气在上述过程中,带动空气的粉尘进入吸尘管内,操作简单便捷;吸尘管的进尘方向与雾炮机的除雾方向间的夹角为0-180
°
,便于雾炮机喷射出的水雾对粉尘的流动方向进行打断,便于进行降尘;部分粉尘经雾炮机水雾的冲击并掉落至地面上,部分粉尘进入吸尘管内,在滤布的作用下,将粉尘与吸尘泵相对分隔开,降低了粉尘对风机的影响,延长了吸尘泵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降尘。
10.可选的,所述吸尘管上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与吸尘管连通,所述滤布上的粉尘进入导向管内;所述吸尘管上设置有用于清理滤布的清理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尘经滤布与空气分散后,粉尘堆积在吸尘管内,并堆积在滤布处,影响滤布的通风效率;在导向管的作用下,经滤布分离的粉尘掉落至导向管内,降低了粉尘堵塞滤布的可能性,提高了滤布的通风效率;同时,便于对空气中的空气进行收集;粉尘进入导向管内,便于工作人员对粉尘进行集中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降尘效果;同时,降低了粉尘重新弥漫至空气的可能性,提高了降尘效果;在清理件的作用下,对滤布进行清理,减少了附着在滤布上的粉尘,进一步提高了滤布的通风效率,提高了降尘效果。
12.可选的,所述清理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吸尘管内的刷杆,所述刷杆位于滤布背离吸尘泵的一侧,所述刷杆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滤网所在的平面,所述刷杆上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抵接在滤布上;还包括用于驱动刷杆转动的驱动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滤布上的粉尘进行清理时,通过驱动件驱使刷杆转动,刷杆转动刷毛转动,刷毛转动对附着在滤布上的粉尘进行清理,操作简单便捷;刷毛,刷杆具有结构简单,易获取的优点;同时,刷毛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滤布振动,滤布在振动过程中,使附着在滤布上的粉尘掉落,提高了滤布的清理效果。
14.可选的,所述吸尘泵包括第一电机和设置在第一电机上的叶片;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吸尘管的长度方向,所述吸尘管内转动设置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轴线平行于滤布所在的平面,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用于传动第一驱动轴转动至第二驱动轴,并带动第二驱动轴转动的第一传动件;所述刷杆上设置有第三驱动轴,所述第三驱动轴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刷杆的长度方向,所述吸尘管内设置有第四驱动轴,所述第四驱动轴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二驱动轴的转动轴线,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用于传递第四驱动轴转动至第三驱动轴,并带动第三驱动轴转动的第二传动件;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用于传递第二驱动轴转动至第四驱动轴,并带动第四驱动轴转动的第三传动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滤布进行清理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驱动轴转动,在第一传动件的作用下,第一驱动轴转动带动第二驱动轴转动,在第三传动件的作用下,第二驱动轴转动带动第四驱动轴转动,同时,在第二传动件的作用下,第四驱动轴转动带动第三驱动轴转动,第三驱动轴转动带动刷杆转动,刷杆转动带动刷毛转动,操作简单便捷;在上述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第三传动件、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三驱动轴和第四驱动轴的作用下,将第一电机作为驱动源,并将第一电机的驱动源传递至刷杆上,减少了外部驱动源的投入,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第一电机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吸取,与刷毛对滤布进行清理,具有同时性,进一步降低了粉尘附着在滤布上的可能性。
16.可选的,所述第三传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吸尘管上的第五驱动轴,所述第五驱动轴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二驱动轴的方向;所述第五驱动轴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驱动轴和第四驱动轴上均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轴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五驱动轴上的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五驱动轴转动,第五驱动轴转动带动另一个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驱动轴转动;上述传动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安装便捷的优点;同时,锥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和换向的优点,便于将第二驱动轴的转动传递至第四驱动轴,并带动第四驱动轴转动。
18.可选的,所述第五驱动轴的转动轴线与第二驱动轴转动轴线间的夹角为90
°‑
180
°
,所述第三传动件包括第一万向节和一组锥齿轮,所述一组锥齿轮包括两个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万向节的一端设置在第五驱动轴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二驱动轴上,一个所述传动锥齿轮设置在第五驱动轴背离第一万向节的端部,另一所述传动锥齿轮设置在第四驱动轴上且与另一个传动锥齿轮相互啮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五驱动轴的转动轴线与第二驱动轴转动轴线间的夹角为90
°‑
180
°
时,第二驱动轴转动带动第一万向节转动,第一万向节转动带动第五驱动轴转动,在两个传动锥齿轮的作用下,第五驱动轴转动带动第四驱动轴转动,操作简单便捷;第五驱动轴的转动轴线与第二驱动轴转动轴线间的夹角为90
°‑
180
°
,便于降低了第五驱动轴的安装难度,便于将第五驱动轴安装至所需处。
20.可选的,所述滤布所在平面与粉尘在吸尘管内的流动方向呈钝角。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布所在平面与粉尘在吸尘管内的流动方向呈钝角,减缓了粉尘以及空气对滤布的冲击力,降低了滤布出现损坏的可能性,便于对空气以及粉尘进行分离。
22.可选的,所述滤布可拆卸设置在吸尘管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布可拆卸设置在吸尘管上,便于对损坏的滤布进行更换。
24.可选的,所述吸尘管活动设置在底座上。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尘管活动设置在底座上,便于对吸尘管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便于对吸管的进尘口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对不同处的粉尘进行吸取,进一步提高了降尘效果。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对加工场所进行降尘时,首先通过集尘装置使空气中的粉尘朝向雾炮机流动,随后启动雾炮机,雾炮机产生的水雾对粉尘的线路进行打断,在打断过程中,水雾与粉尘混合,并掉落至地面上;在集尘装置的作用下,使弥漫在空气中的粉尘朝向特定的方向流动,降低了粉尘的扩散度,进而提高了对粉尘的降尘效果;同时,雾炮机喷射出的水雾对粉尘进行冲击,并与粉尘结合,提高了水雾与粉尘的结合率,进一步提高了降尘效果;同时,在集尘装置的作用下,便于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集中处理;在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第三传动件、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三驱动轴和第四驱动轴的作用下,将第一电机作为驱动源,并将第一电机的驱动源传递至刷杆上,减少了外部驱动源的投入,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第一电机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吸取,与刷毛
对滤布进行清理,具有同时性,进一步降低了粉尘附着在滤布上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中集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中吸尘管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中吸尘管的剖视图,旨在展示第三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雾炮机;3、万向轮;4、集尘装置;41、吸尘管;42、吸尘泵;421、第一电机;422、叶片;43、滤布;431、滤框;432、滤网;5、十字支撑杆;6、竖杆;7、转轴;8、第二电机;9、蜗杆;10、蜗轮;11、缺口;12、导向管;13、清理件;131、刷杆;132、刷毛;133、驱动件;1331、第一驱动轴;1332、第二驱动轴;1333、第一传动件;13331、第二万向节;1334、第三驱动轴;1335、第四驱动轴;1336、第二传动件;13361、第三锥齿轮;13362、第四锥齿轮;1337、第三传动件;13371、第五驱动轴;13372、第一锥齿轮;13373、第二锥齿轮;13374、第一万向节;13375、传动锥齿轮;14、安装杆;1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参照图1,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雾炮机2,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向雾炮机2供水的水箱;底座1背离雾炮机2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3,便于工作人员推动底座1至所需处;为提高雾炮机2的降尘效果,底座1上设置有集尘装置4,集尘装置4用于汇聚空气中的粉尘朝向雾炮机2流动,雾炮机2用于对粉尘流动路径上的粉尘进行降尘;在集尘装置4的作用下,将弥漫在空气中的粉尘朝向雾炮机2聚集,并启动雾炮机2,雾炮机2产生的水雾对聚集在雾炮机2处粉尘进行降尘,提高了对粉尘的降尘效果;同时,粉尘沿雾炮机2流动时,雾炮机2产生的水雾对路径上的粉尘进行降尘,进一步提高了对粉尘的降尘效果。
31.参照图1和图2,集尘装置4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吸尘管41和设置在吸尘管41内的吸尘泵42,吸尘管41的两端连通;吸尘泵42包括第一电机421和设置在第一电机421上的叶片422,吸尘管41内设置有十字支撑杆5,十字支撑杆5的端部固定设置在吸尘管41内,第一电机421设置在十字支撑杆5的中心处,进一步的,第一电机421输出轴的贯穿十字支撑杆5;吸尘管41的进尘口和雾炮机2的出水端相互靠近,吸尘管41的进尘方向和雾炮机2的除雾方向间的夹角为0-180
°
(上述夹角不包括0和180
°
);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集聚时,启动第一电机421,第一电机421驱动叶片422转动,叶片422转动带动吸尘管41内的空气排出吸尘管41,吸尘管41外的空气经过吸尘管41的进尘口进入吸尘管41内,操作简单便捷。
32.参照图1和图2,为便于调节吸尘管41进尘口的位置,吸尘管41活动设置在底座1上;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置有两根竖杆6,两根竖杆6上均转动设置有转轴7,转轴7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竖杆6的长度方向,吸尘管41固定设置在两根转轴7上,且位于两根转轴7之间;转动吸尘管41,吸尘管41沿转轴7转动,进而调节吸尘管41的进风口位置;为便于将吸尘管41固定至上述处,竖杆6上设置有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输出轴上设置有蜗杆9,转轴7
上套设有与蜗杆9啮合的蜗轮10;在蜗轮10和蜗轮10的作用下,便于将吸尘管41固定至所需处。
33.参照图2和图3,为降低粉尘对第一电机421的影响,集尘装置4还包括设置在吸尘管41内的滤布43,滤布43位于吸尘管41的进尘口和吸尘泵42之间,滤布43包括滤框431和设置在滤框431内的滤网432,在本实施例中,滤网432为柔性滤网,滤框431呈椭圆形;在滤网432的作用下,对空气和粉尘进行分离,粉尘附着在滤网432上,并掉落在吸尘管41内,降低了粉尘第一电机421的影响;同时,部分水雾带动粉尘进入吸尘管41内,在滤网432的作用下,降低了水雾对第一电机421的影响,延长了第一电机421的使用寿命。
34.参照图2和图3,为降低空气和粉尘冲损滤网432的可能性,滤布43所在平面与粉尘在吸尘管41内的流动方向呈钝角;滤布43倾斜设置在吸尘管41内,空气冲击在滤布43上后,部分空气沿着滤布43流动,进而降低了空气对滤布43的冲击程度,降低了滤布43受损的可能性。
35.参照图2和图3,为便于对损坏的滤网432进行更换,滤布43可拆卸设置在吸尘管41上;在本实施例中,吸尘管41上开设有供滤框431进入吸尘管41内的缺口11,进一步的,吸尘管41内开设有用于卡接滤框431的卡接槽。
36.参照图2和图3,为便于对吸尘管41内的粉尘进行收集,吸尘管41上设置有导向管12,导向管12与吸尘管41连通,滤布43上的粉尘进入导向管12内,导向管12与吸尘管41的连通口与滤框431相互衔接;从滤网432上掉落的粉尘进入导向管12内,进而便于人员对粉尘进行集中收集;导向管12背离吸尘管41的一端处于常闭状态,当需要对导向管12内的粉尘进行清除时,开启导向管12,将导向管12内的粉尘移出,操作简单便捷。
37.参照图2和图3,水雾携带的粉尘进入吸尘管41内后,粉尘附着在滤网432上,降低了空气的通过效率;为提高空气的通过效率,吸尘管41上设置有用于清理滤布43的清理件13,清理件13包括转动设置在吸尘管41内的刷杆1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管41内设置有安装杆14,安装杆14的两端均设置在吸尘管41的内壁上,刷杆131转动设置在安装杆14上,刷杆131位于滤布43背离吸尘泵42的一侧,刷杆13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滤网432所在的平面,刷杆131上设置有刷毛132,刷毛132抵接在滤布43上;对滤网432上的粉尘进行清理时,转动刷杆131,刷杆131转动带动刷毛132转动,刷毛132在转动过程中,对附着在滤网432上的粉尘进行清理,操作简单便捷;同时,具有清理效果好的优点。
38.参照图2和图3,为便于驱动刷杆131转动,还包括用于驱动刷杆131转动的驱动件133,驱动件133包括同轴设置在第一电机421输出轴上的第一驱动轴1331,第一驱动轴13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吸尘管41的长度方向;第一电机421驱动第一驱动轴1331转动;参照图2和图3,吸尘管41内转动设置有第二驱动轴1332,第二驱动轴1332的一端位于吸尘管41内,另一端位于吸尘管41外,第二驱动轴1332转动轴线平行于滤布43所在的平面,驱动件133还包括用于传动第一驱动轴1331转动至第二驱动轴1332,并带动第二驱动轴1332转动的第一传动件133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1333包括设置在第一驱动轴1331上的第二万向节13331,第二驱动轴1332的一个端部设置在第二万向节13331的另一端;第一驱动轴1331转动带动第二万向节13331转动,第二万向节13331转动带动第二驱动轴1332转动,操作简单便捷;参照图2和图3,刷杆131上设置有第三驱动轴1334,第三驱动轴1334转动设置在安
装杆14上,第三驱动轴1334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刷杆131的长度方向,吸尘管41内设置有第四驱动轴1335,第四驱动轴1335的一端位于吸尘管41内,另一端位于吸尘管41外,第四驱动轴1335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二驱动轴1332的转动轴线,进一步的,第四驱动轴1335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驱动轴1332的长度方向,驱动件133还包括用于传递第四驱动轴1335转动至第三驱动轴1334,并带动第三驱动轴1334转动的第二传动件1336;第二传动件1336包括设置在第三驱动轴1334上的第三锥齿轮13361,第四驱动轴1335上设置有与第三锥齿轮13361相互啮合的第四锥齿轮13362;第四驱动轴1335转动带动第四锥齿轮13362转动,第四锥齿轮13362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13361转动,第三锥齿轮13361转动带动第三驱动轴1334转动,第三驱动轴1334转动带动刷杆131转动;参照图2和图3,驱动件133还包括用于传递第二驱动轴1332转动至第四驱动轴1335,并带动第四驱动轴1335转动的第三传动件1337,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传动件1337包括转动设置在吸尘管41上的第五驱动轴13371,吸尘管41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板15,第五驱动轴13371转动设置在两个安装板15上,进一步的,第五驱动轴13371横跨滤网432所在的平面,第五驱动轴1337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二驱动轴1332的方向;第五驱动轴13371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3372,第二驱动轴1332和第四驱动轴1335上均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13372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3373。
39.对滤网432进行清理时,启动第一电机421,第一电机421驱动叶片422转动和第一驱动轴1331转动,第一驱动轴1331转动带动第二万向节13331转动,第二万向节13331转动带动第二驱动轴1332转动,第二驱动轴1332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13373转动,第二驱动轴1332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13373转动,第二锥齿轮13373转动带动第五驱动轴13371上的第一锥齿轮13372转动,第一锥齿轮13372转动带动第五驱动轴13371转动,第五驱动轴13371转动带动另一个第一锥齿轮13372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驱动轴1335上的第二锥齿轮13373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驱动轴1335转动;第四驱动轴1335转动带动第四锥齿轮13362转动,第四锥齿轮13362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13361转动,第三锥齿轮13361转动带动第三驱动轴1334转动,第三驱动轴1334转动带动刷杆131转动,刷杆131转动刷毛132转动对滤网432进行清理,操作简单便捷;同时,第五驱动轴13371位于吸尘管41外,无需第五驱动轴13371穿过滤网432,便于对第五驱动轴13371进行安装;同时,降低了对刷杆131转动的影响。
40.参照图3和图4,当第五驱动轴13371的转动轴线与第二驱动轴1332转动轴线间的夹角为0-90
°
时,第二驱动轴1332存在与叶片422相互碰撞的可能性。
41.参照图3和图4,当第五驱动轴13371的转动轴线与第二驱动轴1332转动轴线间的夹角为90
°‑
180
°
,第三传动件1337包括第一万向节13374和一组锥齿轮,一组锥齿轮包括两个传动锥齿轮13375,第一万向节13374的一端设置在第五驱动轴13371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二驱动轴1332上,一个传动锥齿轮13375设置在第五驱动轴13371背离第一万向节13374的端部,另一传动锥齿轮13375设置在第四驱动轴1335上且与另一个传动锥齿轮13375相互啮合;第二驱动轴1332转动带动第一万向节13374转动,第一万向节13374转动带动第五驱动轴13371转动,第五驱动轴13371转动带动第五驱动轴13371上的传动锥齿轮13375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驱动轴1335上传动锥齿轮13375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驱动轴1335转动。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的实施原理为:对场内进行降尘时,首先启动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驱动蜗杆9转动,蜗杆9转动带
动蜗轮10转动,蜗轮10转动带动转轴7转动,转轴7转动带动吸尘管41转动至所需处;启动第一电机421,第一电机421驱动叶片422转动和第一驱动轴1331转动,第一驱动轴1331转动带动第二万向节13331转动,第二万向节13331转动带动第二驱动轴1332转动,第二驱动轴1332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13373转动,第二驱动轴1332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13373转动,第二锥齿轮13373转动带动第五驱动轴13371上的第一锥齿轮13372转动,第一锥齿轮13372转动带动第五驱动轴13371转动,第五驱动轴13371转动带动另一个第一锥齿轮13372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驱动轴1335上的第二锥齿轮13373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驱动轴1335转动;第四驱动轴1335转动带动第四锥齿轮13362转动,第四锥齿轮13362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13361转动,第三锥齿轮13361转动带动第三驱动轴1334转动,第三驱动轴1334转动带动刷杆131转动,刷杆131转动刷毛132转动对滤网432进行清理;叶片422转动吸取外界空气以及粉尘进入吸尘管41内,与此同时,启动雾炮机2,雾炮机2喷射出的水雾对粉尘路径进行打断,提高了对粉尘的降尘效果。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