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乙烯合成反应釜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571340发布日期:2022-04-09 04:0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丙乙烯合成反应釜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聚丙乙烯合成反应釜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丙乙烯合成反应釜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聚丙乙烯,又叫乙丙橡胶,是继ziegler一natta催化剂的发明、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出现后问世的一种以乙烯、丙烯为基本单体的共聚橡胶,分为二元乙丙橡胶(epm)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两大类,前者是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后者是乙烯、丙烯和少量非共轭二烯烃的共聚物,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聚丙乙烯合成反应釜及其使用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聚丙乙烯合成反应釜,往往通过搅拌的方式对原料进行混合,但搅拌装置只能平行搅拌,阻碍了原料的上下流动,在倾倒原料时,原料容易堆积在一处,造成催化剂分布不均,减慢合成速度,同时,在搅拌过程中原料容易飞溅,造成观察口玻璃模糊,导致观察不清楚;
4.2、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聚丙乙烯合成反应釜,底部原料不容易搅拌到,容易导致底部原料的合成不充分,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聚丙乙烯合成反应釜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乙烯合成反应釜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丙乙烯合成反应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面中部通过安装板a固定有电机a,所述电机a的输出端贯穿罐体并固定有搅拌组件,所述罐体的顶面外部焊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侧设有观察管,所述罐体的底面通过安装板b固定有电机b,所述电机b的输出端贯穿罐体并固定有传送组件,所述罐体的外侧底部焊接于引导罩,所述罐体的内侧下部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开设有缺口。
7.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同轴连接于电机a输出端的转动轴a,所述转动轴a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球形罩,所述球形罩的内部设有锥齿轮a。
8.优选地,所述锥齿轮a的内部与转动轴a的下端同轴连接,所述锥齿轮a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两个锥齿轮b,所述锥齿轮b的内部同轴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贯穿球形罩并焊接有多个搅拌片,所述锥齿轮b之间啮合连接有锥齿轮c,所述锥齿轮c的内部通过固定轴与挡板的顶面紧密焊接,所述锥齿轮a的上方设有转动柱。
9.优选地,所述转动柱的内部与转动轴a的外侧中部同轴连接,所述转动柱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呈倾斜结构,所述环形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转动柱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上端与罐体的内侧顶部紧密焊接,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与滑块的外侧滑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固定筒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筒,所述移动筒的内侧下部与滑块的一端紧密焊接,所述移动筒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杆a和连杆b,所述连杆a和连杆b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扇形板a和扇形板b,所述扇形板a和扇形板b呈上下错开式结构,所述扇形板a和扇形板b的一端与固定筒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筒的上方设有齿轮a。
11.优选地,所述齿轮a的内部与电机a的输出轴外侧同轴连接,所述齿轮a的外侧啮合有齿轮b,所述齿轮b的内部同轴连接有转动轴b,所述转动轴b的下端与罐体的顶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b的上端同轴连接有转盘a,所述转盘a的底面焊接有拨杆,所述转盘a的外侧开设有弧形槽a,所述弧形槽a的内侧滑动接触有转盘b。
12.优选地,所述弧形槽a的外侧开设有多个拨槽,所述拨槽的内侧与拨杆的外侧滑动接触,所述拨槽之间开设有弧形槽b,所述弧形槽b的内侧与转盘a的外侧滑动接触,所述转盘b的内部同轴连接有转动轴c,所述转动轴c的下端与罐体的顶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c的外侧同轴连接有齿轮c。
13.优选地,所述齿轮c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d,所述齿轮d内部通过转动轴d与罐体的顶面转动连接,所述齿轮d的顶面同轴连接有转盘c,所述转盘c的顶面外部通过连接块滑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一端焊接有转动轴e,所述转动轴e的下端贯穿罐体并焊接有刮水杆。
14.优选地,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同轴连接于电机b输出端的齿轮e,所述齿轮e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内侧啮合连接有齿轮f,所述齿轮f的内部同轴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与罐体的外侧紧密焊接,所述防护罩的内部与罐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齿轮e的内部同轴连接有转动轴f。
15.优选地,所述转动轴f的上端贯穿罐体并同轴连接有转盘d,所述转盘d的圆周外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的一端与罐体的内侧滑动接触,所述转盘d的顶面滑动接触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顶面与挡板的底面中部紧密焊接,所述固定盘的外侧与插板的另一端滑动接触。
16.一种聚丙乙烯合成反应釜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7.步骤一:首先将原料通过进料管倒入罐体内部,启动电机a,电机a通过转动轴a带动转动柱转动,转动柱通过环形槽挤压滑块迫使移动筒上下移动,移动筒通过连杆a和连杆b带动扇形板a和扇形板b张开和闭合,原料和催化剂沿扇形板a和扇形板b滑散,使得原和催化剂料能够散布均匀,避免粗换季催化剂分布不均,降低合成速率,同时,转动轴a带动锥齿轮a转动,锥齿轮a带动锥齿轮b转动;
18.步骤二:同时,锥齿轮b与锥齿轮c啮合,锥齿轮b通过转动杆带动搅拌片自转的同时并公转;
19.步骤三:与此同时,转动轴a通过齿轮a带动齿轮b转动,齿轮b通过转动轴b带动转盘a转动,转盘a通过拨杆与拨槽接触带动转盘b转动,拨杆与拨槽分离后,弧形槽b与转盘a接触限制转盘b的转动,从而具有很好的指向性;
20.步骤四:转盘b通过齿轮c带动齿轮d和转盘c转动,齿轮c的周长时齿轮d四倍,从而齿轮d转动一圈,齿轮d通过连接块带动套杆摆动,套杆通过转动轴e带动刮水杆对观察管内的镜面进行清洁;
21.步骤五:之后启动电机b,电机b通过齿轮e和转动轴f带动转盘d和插板转动,插板
受到罐体内侧和固定盘的挤压在插槽内滑动,转盘d处于罐体偏心位置,远离通过挡板上的缺口进入插板之间;
22.步骤六:随之插板转动空间越来越小迫使原料通过引导罩进入防护罩,随着绞龙上升进入罐体,将底部的原料运输至上层。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4.1、本发明通过设置搅拌组件,电机a带动转动轴a、转动柱转动,转动柱通过环形槽挤压滑块迫使移动筒上下移动,移动筒通过连杆a和连杆b带动扇形板a和扇形板b张开和闭合,原料和催化剂沿扇形板a和扇形板b滑散,使得原和催化剂料能够散布均匀,避免粗换季催化剂分布不均,降低合成速率,同时,转动轴a带动锥齿轮a转动,锥齿轮a带动锥齿轮b转动;
25.同时,锥齿轮b与锥齿轮c啮合,锥齿轮b通过转动杆带动搅拌片自转的同时并公转,使得搅拌覆盖面更广,避免了死角的产生,通过垂直转动的方式,使得上下翻滚均匀,避免出现分层现象,使得搅拌更加均匀;
26.与此同时,转动轴a带动齿轮a、齿轮b、转动轴b、转盘a转动,转盘a通过拨杆与拨槽接触带动转盘b转动,拨杆与拨槽分离后,弧形槽b与转盘a接触限制转盘b的转动,从而具有很好的指向性,转盘b通过齿轮c带动齿轮d和转盘c转动,齿轮c的周长时齿轮d四倍,从而齿轮d转动一圈,齿轮d通过连接块带动套杆摆动,套杆通过转动轴e带动刮水杆对观察管内的镜面进行清洁,避免观察不清,同时,通过间歇运动避免刮水杆阻碍视野和频繁运动造成磨损。
27.2、本发明通过设置传送组件,电机b通过齿轮e和转动轴f带动转盘d和插板转动,插板受到罐体内侧和固定盘的挤压在插槽内滑动,转盘d处于罐体偏心位置,远离通过挡板上的缺口进入插板之间,随之插板转动空间越来越小迫使原料通过引导罩进入防护罩,随着绞龙上升进入罐体,避免罐体底部的原料沉积,造成合成质量不均。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整体前侧拆分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整体后侧拆分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搅拌组件拆分示意图。
33.图5为本发明a处放大示意图。
34.图6为本发明b处放大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c处放大示意图。
36.图8为本发明传送组件拆分示意图。
37.图中:1、罐体;2、安装板a;3、电机a;4、搅拌组件;5、进料管;6、观察管;7、安装板b;8、电机b;9、传送组件;10、引导罩;11、挡板;12、缺口;41、转动轴a;42、球形罩;43、锥齿轮a;
44、锥齿轮b;45、转动杆;46、搅拌片;47、锥齿轮c;48、固定轴;49、转动柱;410、环形槽;411、滑块;412、固定筒;413、限位槽;414、移动筒;415、连杆a;416、连杆b;417、扇形板a;418、扇形板b;419、齿轮a;420、齿轮b;421、转动轴b;422、转盘a;423、拨杆;424、弧形槽a;425、转盘b;426、拨槽;427、弧形槽b;428、转动轴c;429、齿轮c;430、齿轮d;431、转动轴d;432、转盘c;433、连接块;434、套杆;435、转动轴e;436、刮水杆;91、齿轮e;92、传动带;93、齿轮f;94、绞龙;95、防护罩;96、转动轴f;97、转盘d;98、插槽;99、插板;910、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9.实施例: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乙烯合成反应釜,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面中部通过安装板a2固定有电机a3,电机a3的输出端贯穿罐体1并固定有搅拌组件4,罐体1的顶面外部焊接有进料管5,进料管5的一侧设有观察管6,罐体1的底面通过安装板b7固定有电机b8,电机b8的输出端贯穿罐体1并固定有传送组件9,罐体1的外侧底部焊接于引导罩10,罐体1的内侧下部焊接有挡板11,挡板11的内部开设有缺口12;
40.搅拌组件4包括同轴连接于电机a3输出端的转动轴a41,转动轴a4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球形罩42,球形罩42的内部设有锥齿轮a43,锥齿轮a43的内部与转动轴a41的下端同轴连接,锥齿轮a43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两个锥齿轮b44,锥齿轮b44的内部同轴连接有转动杆45,转动杆45远离转动杆45的一端贯穿球形罩42并焊接有多个搅拌片46,锥齿轮b44之间啮合连接有锥齿轮c47,锥齿轮c47的内部通过固定轴48与挡板11的顶面紧密焊接,锥齿轮a43的上方设有转动柱49;
41.转动柱49的内部与转动轴a41的外侧中部同轴连接,转动柱49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410,环形槽410呈倾斜结构,环形槽4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411,转动柱49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筒412,固定筒412的上端与罐体1的内侧顶部紧密焊接,固定筒412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413,限位槽413的内侧与滑块411的外侧滑动连接,固定筒41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筒414,移动筒414的内侧下部与滑块411的一端紧密焊接,移动筒41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杆a415和连杆b416,连杆a415和连杆b41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扇形板a417和扇形板b418,扇形板a417和扇形板b418呈上下错开式结构,扇形板a417和扇形板b418的一端与固定筒412的外侧转动连接,固定筒412的上方设有齿轮a419;
42.齿轮a419的内部与电机a3的输出轴外侧同轴连接,齿轮a419的外侧啮合有齿轮b420,齿轮b420的内部同轴连接有转动轴b421,转动轴b421的下端与罐体1的顶面转动连接,转动轴b421的上端同轴连接有转盘a422,转盘a422的底面焊接有拨杆423,转盘a422的外侧开设有弧形槽a424,弧形槽a424的内侧滑动接触有转盘b425,弧形槽a424的外侧开设有多个拨槽426,拨槽426的内侧与拨杆423的外侧滑动接触,拨槽426之间开设有弧形槽b427,弧形槽b427的内侧与转盘a422的外侧滑动接触,转盘b425的内部同轴连接有转动轴c428,转动轴c428的下端与罐体1的顶面转动连接,转动轴c428的外侧同轴连接有齿轮c429,齿轮c429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d430,齿轮d430内部通过转动轴d431与罐体1的顶面
转动连接,齿轮d430的顶面同轴连接有转盘c432,转盘c432的顶面外部通过连接块433滑动连接有套杆434,套杆434的一端焊接有转动轴e435,转动轴e435的下端贯穿罐体1并焊接有刮水杆436;
43.进一步的,传送组件9包括同轴连接于电机b8输出端的齿轮e91,齿轮e91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传动带92,传动带92的内侧啮合连接有齿轮f93,齿轮f93的内部同轴连接有绞龙94,绞龙9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防护罩95,防护罩95的一侧与罐体1的外侧紧密焊接,防护罩95的内部与罐体1的内部相连通,齿轮e91的内部同轴连接有转动轴f96,转动轴f96的上端贯穿罐体1并同轴连接有转盘d97,转盘d97的圆周外侧开设有插槽98,插槽98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插板99,插板99的一端与罐体1的内侧滑动接触,转盘d97的顶面滑动接触有固定盘910,固定盘910的顶面与挡板11的底面中部紧密焊接,固定盘910的外侧与插板99的另一端滑动接触;
44.一种聚丙乙烯合成反应釜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45.实施例
46.步骤一:首先将原料通过进料管5倒入罐体1内部,启动电机a3,电机a3通过转动轴a41带动转动柱49转动,转动柱49通过环形槽410挤压滑块411迫使移动筒414上下移动,移动筒414通过连杆a415和连杆b416带动扇形板a417和扇形板b418张开和闭合,原料和催化剂沿扇形板a417和扇形板b418滑散,使得原和催化剂料能够散布均匀,避免粗换季催化剂分布不均,降低合成速率,同时,转动轴a41带动锥齿轮a43转动,锥齿轮a43带动锥齿轮b44转动;
47.步骤二:同时,锥齿轮b44与锥齿轮c47啮合,锥齿轮b44通过转动杆45带动搅拌片46自转的同时并公转;
48.步骤三:与此同时,转动轴a41通过齿轮a419带动齿轮b420转动,齿轮b420通过转动轴b421带动转盘a422转动,转盘a422通过拨杆423与拨槽426接触带动转盘b425转动,拨杆423与拨槽426分离后,弧形槽b427与转盘a422接触限制转盘b425的转动,从而具有很好的指向性;
49.步骤四:转盘b425通过齿轮c429带动齿轮d430和转盘c432转动,齿轮c429的周长时齿轮d430四倍,从而齿轮d430转动一圈,齿轮d430通过连接块433带动套杆434摆动,套杆434通过转动轴e435带动刮水杆436对观察管6内的镜面进行清洁;
50.步骤五:之后启动电机b8,电机b8通过齿轮e91和转动轴f96带动转盘d97和插板99转动,插板99受到罐体1内侧和固定盘910的挤压在插槽98内滑动,转盘d97处于罐体1偏心位置,远离通过挡板11上的缺口12进入插板99之间;
51.步骤六:随之插板99转动空间越来越小迫使原料通过引导罩10进入防护罩95,随着绞龙94上升进入罐体1,将底部的原料运输至上层。
5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