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银抗菌材料挤压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10524发布日期:2022-03-26 11:4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银抗菌材料挤压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纳米银抗菌材料挤压造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纳米银抗菌材料挤压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2.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加工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广泛应用于医药、饲料、肥料等生产领域。其中辊式挤压造粒机通常是通过挤压过程和造粒过程制成所需要的成型物料,具体为干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团聚成致密坚硬的大块的饼料,饼料再被破碎筛分后成为颗粒料。
3.纳米银(nanosilver)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用纳米银和精梳棉纤维制成的棉袜,具备很好的抗菌防臭的效果。
4.现有技术中在将纳米银进行挤压造粒过程中,由于纳米银材料的较为贵重,若直接将纳米银混入材料之中,不仅容易造成混合不匀均,导致部分颗粒制备后不含纳米银的情况出现,且还会导致含有过多纳米银的颗粒的浪费,且纳米银本身的硬度较大,在进行挤压造粒过程中,切割刀会在切割过程中与纳米银颗粒发生碰撞,导致切割刀的磨损或者切割的颗粒形状发生变化,不利于制造颗粒。
5.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纳米银抗菌材料挤压造粒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银抗菌材料挤压造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中在将纳米银进行挤压造粒过程中,由于纳米银材料的较为贵重,若直接将纳米银混入材料之中,不仅容易造成混合不匀均,导致部分颗粒制备后不含纳米银的情况出现,且还会导致含有过多纳米银的颗粒的浪费,且纳米银本身的硬度较大,在进行挤压造粒过程中,切割刀会在切割过程中与纳米银颗粒发生碰撞,导致切割刀的磨损或者切割的颗粒形状发生变化,不利于制造颗粒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银抗菌材料挤压造粒装置,包括造粒箱,所述造粒箱内侧设有两个挤压模辊,两个所述挤压模辊内侧相互接触,且两个所述挤压模辊外表面上均开设有若干呈圆周阵列的成型腔,两个所述挤压模辊同步转动使其外表面上的成型腔相互对接制造颗粒,所述造粒箱外侧壁上连接有用于带动两个挤压模辊相向同步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造粒箱内侧设有位于两个挤压模辊上方的挤压送料机构,所述挤压送料机构用于将造粒材料向两个挤压模辊挤压送料,两个所述挤压模辊内侧均设有用于在制造颗粒的过程中向颗粒的中部注入纳米银的注射机构;
8.所述注射机构包括固定轴,两个所述固定轴分别位于两个挤压模辊内侧,且两个所述固定轴均固定连接在造粒箱的内侧壁上,两个所述固定轴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凸
板,所述凸板位于两个固定轴相对的内侧位置,两个所述挤压模辊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筒,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筒内部均贯穿有若干与其滑动连接的注射杆,所述注射杆外端插入至成型腔内,每个所述注射杆的内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固定轴和凸板形成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凸板用于挤压凸块使注射干插入成型的颗粒内,每个所述注射杆外表面上均套设有位于第一固定筒和凸块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固定筒与挤压模辊之间设有用于在注射杆插入至颗粒内部后将纳米银挤压至其内部的出料机构;
9.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若干挤压囊,所述挤压囊位于第一固定筒与挤压模辊之间,所述挤压囊与同行若干注射杆相连通,同行若干所述注射杆外表面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位于挤压囊的内侧,若干所述挤压囊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料管,若干所述进料管外表面上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嵌设在造粒箱的侧壁上,每个所述进料管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
10.若干所述进料管外端共同固定连通有环形注料管,所述环形注料管的顶端通过第一连通管固定连通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转动连接在造粒箱的外侧壁上;
11.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挤压模辊的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造粒箱的外侧壁上,两个所述挤压模辊前侧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12.所述挤压送料机构u型固定板,所述u型固定板固定连接在造粒箱的内侧壁上,且所述u型固定板的两个支腿分别与两个挤压模辊的顶部接触,所述u型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输送筒,所述输送筒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料锥壳,所述加料锥壳内侧壁上通过若干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绞龙位于输送筒内侧;
13.所述造粒箱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杆,两个所述第二转杆分别位于两个挤压模辊的底部,且两个所述第二转杆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呈圆周阵列分别的毛刷板,所述毛刷板与挤压模辊的外表面接触,两个所述第二转杆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在造粒箱的外侧壁上;
14.所述造粒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造粒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调节气缸,四个所述调节气缸用于稳定支撑并调节高度造粒箱。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通过先将需要的进行挤压造粒的材料加入挤压送料机构内,并同时向注射机构内填充足量的纳米银混合液体,然后,启动挤压送料机构,挤压送料挤压将造粒的材料快速地向两个挤压模辊顶部输送,使造粒的材料充实在两个挤压模具的顶部,再启动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带动两个挤压模辊同步向内转动,使两个挤压模辊外表面上的成型腔相互对接,将其顶部的材料在成型腔内在转动过程中缓慢形成颗粒,而两个挤压模辊的其他地方相互接触,避免位于挤压模辊顶部的材料直接落下。
17.2.本发明通过在两个挤压辊转动支撑颗粒的过程中,同步带动位于挤压模辊内侧的注射机构向正在成型的颗粒内部注入纳米银液体,在两个挤压模辊完全制成颗粒之前,注射机构将纳米银注入至颗粒内,并在最后转动彻底形成过程中,快速脱离,避免纳米银流出颗粒,从而实现在制造颗粒的过程中将纳米银均匀加入颗粒内的目的,避免提前混合纳米银造成的不利影响,方便操作,节省成本,能快速生产出含有纳米银的颗粒。
18.3.本发明通过注射机构在每次造粒时,将纳米银等量的注射至卡里内部,保证每次处于挤压囊内部的纳米银保持统一的量,从而保证每次注射入每个颗粒的纳米银数量基本一致,有利于快速生产含有纳米银的颗粒,避免提前混合纳米银造成的不利影响,方便快捷,节省大量的成本。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第一立体视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第二立体视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第三立体剖视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挤压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两个挤压模辊内部结构及其配合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两个挤压模辊底部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的挤压模辊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的注射机构结构第一立体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的注射机构结构第二立体示意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造粒箱1、挤压模辊2、成型腔3、固定轴4、凸板5、第一固定筒6、注射杆7、凸块8、第一弹簧9、挤压囊10、挤压板11、进料管12、转动环13、环形注料管14、第一连通管15、储料箱16、第一电机17、第一齿轮18、u型固定板19、输送筒20、加料锥壳21、第一连接板22、第二电机23、输送绞龙24、第二转杆25、毛刷板26、第三电机27、出料口28、调节气缸29。
具体实施方式
30.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纳米银抗菌材料挤压造粒装置,包括造粒箱1,造粒箱1内侧设有两个挤压模辊2,两个挤压模辊2内侧相互接触,且两个挤压模辊2外表面上均开设有若干呈圆周阵列的成型腔3,两个挤压模辊2同步转动使其外表面上的成型腔3相互对接制造颗粒,造粒箱1外侧壁上连接有用于带动两个挤压模辊2相向同步转动的转动机构,造粒箱1内侧设有位于两个挤压模辊2上方的挤压送料机构,挤压送料机构用于将造粒材料向两个挤压模辊2挤压送料,两个挤压模辊2内侧均设有用于在制造颗粒的过程中向颗粒的中部注入纳米银的注射机构;
31.本装置在工作时,先将需要的进行挤压造粒的材料加入挤压送料机构内,并同时向注射机构内填充足量的纳米银混合液体,然后,启动挤压送料机构,挤压送料挤压将造粒的材料快速地向两个挤压模辊2顶部输送,使造粒的材料充实在两个挤压模具的顶部,再启动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带动两个挤压模辊2同步向内转动,使两个挤压模辊2外表面上的成型腔3相互对接,将其顶部的材料在成型腔3内在转动过程中缓慢形成颗粒,而两个挤压模辊2的其他地方相互接触,避免位于挤压模辊2顶部的材料直接落下,在两个挤压辊转动支撑颗粒的过程中,同步带动位于挤压模辊2内侧的注射机构向正在成型的颗粒内部注入纳米银液体,在两个挤压模辊2完全制成颗粒之前,注射机构将纳米银注入至颗粒内,并在最后转动彻底形成过程中,快速脱离,避免纳米银流出颗粒,从而实现在制造颗粒的过程中将纳米银均匀加入颗粒内的目的,避免提前混合纳米银造成的不利影响,方便操作,节省成
本,能快速生产出含有纳米银的颗粒。
3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注射机构包括固定轴4,两个固定轴4分别位于两个挤压模辊2内侧,且两个固定轴4均固定连接在造粒箱1的内侧壁上,两个固定轴4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凸板5,凸板5位于两个固定轴4相对的内侧位置,两个挤压模辊2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筒6,两个第一固定筒6内部均贯穿有若干与其滑动连接的注射杆7,注射杆7外端插入至成型腔3内,每个注射杆7的内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8,凸块8与固定轴4和凸板5形成的外表面接触,凸板5用于挤压凸块8使注射干插入成型的颗粒内,每个注射杆7外表面上均套设有位于第一固定筒6和凸块8之间的第一弹簧9,第一固定筒6与挤压模辊2之间设有用于在注射杆7插入至颗粒内部后将纳米银挤压至其内部的出料机构;
33.出料机构包括若干挤压囊10,挤压囊10位于第一固定筒6与挤压模辊2之间,挤压囊10与同行若干注射杆7相连通,同行若干注射杆7外表面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1,挤压板11位于挤压囊10的内侧,若干挤压囊10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2,若干进料管12外表面上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环13,转动嵌设在造粒箱1的侧壁上,每个进料管12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
34.工作时,由于在两个挤压模辊2转动制造颗粒的过程中,需要将纳米银均匀的注射至正颗粒内部,通过在两个挤压模辊2同步向内相向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固定筒6同步转动,第一固定筒6和挤压模辊2带动位于其内部的注射杆7一同转动,当注射杆7转动至内侧成型位置时,凸板5挤压凸块8,使凸块8沿着凸板5先外侧移动,压缩第一弹簧9,带动注射杆7和挤压板11同步向外移动,使注射杆7移动至成型腔3内,插入即将成型的颗粒内部,然后,挤压板11继续向外移动,挤压挤压囊10,将挤压囊10内存储的纳米银液体从注射杆7内注入颗粒内部,使纳米银被均匀的注入至且内部,避免纳米银的浪费,节省成本,在颗粒成型完成之前,凸块8沿凸板5向内移动,第一弹簧9向内挤压凸块8,凸块8带动注射杆7退回至初始位置,使注射杆7提前与颗粒脱离,给予颗粒在最后成型过程中持续挤压的成型的时间,可有效将注射杆7处于的通孔处密封,避免注射后的纳米银流出,有利于生产带动纳米银的颗粒,在注射杆7复位时,同步带动加压板复位,挤压囊10从其前端的进料管12再次吸入纳米银液体进行原料补充,保证每次处于挤压囊10内部的纳米银保持统一的量,从而保证每次注射入每个颗粒的纳米银数量基本一致,有利于快速生产含有纳米银的颗粒,避免提前混合纳米银造成的不利影响,方便快捷,节省大量的成本。
3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若干进料管12外端共同固定连通有环形注料管14,环形注料管14的顶端通过第一连通管15固定连通有储料箱16,储料箱16转动连接在造粒箱1的外侧壁上;工作时,由于在每次纳米银注射完成后,需要对向挤压囊10内添加同样多的纳米银液体,避免随着注射的次数的增多,每次注射的纳米银数量持续减少的情况发生,通过在进料更换的外端共同固定连通有环形注料管14,保证能通过向若干的挤压囊10内进行快速的注入纳米银的目的,在挤压囊10复位时,挤压囊10内部空间缓慢变大,呈现吸入的状态,此时,挤压囊10通过进料管12、环形注料管14、第一连通管15从储料箱16内抽吸纳米银液体,对挤压囊10内部的纳米银液体进行及时的补充,保证每次注射的纳米银数量处于相对一致的状态。
3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7,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挤压模辊2的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7固定连接在造粒箱1的外侧壁上,两
个挤压模辊2前侧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8,两个第一齿轮18相互啮合;工作时,由于在持续造粒过程中,需要带动两个挤压模辊2持续的相向转动,从而持续不断将生产颗粒,通过确定第一电机17,第一电机17带动启动一个挤压模辊2转动,挤压模辊2带动其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18转动,带动与其啮合另一个第一齿轮18转动,从而带动另外一个挤压模辊2相向的同步转动,有利于持续不断的生产出含有纳米银的颗粒。
3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挤压送料机构u型固定板19,u型固定板19固定连接在造粒箱1的内侧壁上,且u型固定板19的两个支腿分别与两个挤压模辊2的顶部接触,u型固定板19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输送筒20,输送筒20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料锥壳21,加料锥壳21内侧壁上通过若干第一连接板22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绞龙24,输送绞龙24位于输送筒20内侧;工作时,由于在两个挤压模辊2持续转动支撑颗粒的过程中,需要持续不断地将制备颗粒的材料向两个挤压模辊2输送,保持材料能紧实的填充在两个挤压模辊2的顶部,从而能更好地形成完成的颗粒,通过启动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带动输送绞龙24持续转动,将加入的材料持续不断地通过输送筒20向u型固定板19、造粒箱1和两个挤压模辊2形成的密封空间内进行输送挤压,将材料压紧在两个挤压模辊2的顶部,从而有利于持续不断地制造处合适大小的颗粒。
3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造粒箱1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杆25,两个第二转杆25分别位于两个挤压模辊2的底部,且两个第二转杆25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呈圆周阵列分别的毛刷板26,毛刷板26与挤压模辊2的外表面接触,两个第二转杆25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7,第三电机27固定连接在造粒箱1的外侧壁上;工作时,由于在两个挤压模辊2制备颗粒后,部分颗粒可能会残留在成型腔3内,无法直接落下,可能会影响后续制备颗粒,通过在两个挤压模辊2底部设置的第二转杆25,启动两个第三电机27,第三电机27带动第二转杆25快速转动,使与第二转杆25外表面上固定连接的毛刷板26快速转动,将挤压模辊2外表面上成型腔3内残留的颗粒进行拨动,使得成型的颗粒彻底脱离成型腔3,避免停留在成型腔3内的颗粒影响下次的颗粒制备。
3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造粒箱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8,造粒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调节气缸29,四个调节气缸29用于稳定支撑并调节高度造粒箱1;工作时,由于在制备完成后,颗粒需要被排出造粒箱1,避免颗粒持续堆积产生相互挤压,通过在造粒箱1的底部开设的出料口28,先利用调节气缸29调节造粒箱1的高度,向造粒箱1的底部设置合适的收集箱或者输送带等,当颗粒被制备完成后,直接从出料口28落出,落在收集箱或者输送带顶部件收集或者输送,避免颗粒相互堆积造成的挤压,方便收集颗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