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味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566923发布日期:2022-04-09 02:4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味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浸胶及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味剂,相应的,还是涉及净味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衣柜、橱柜等诸多的家居均使用多层板或颗粒板制成,这些板材的为了能够成型,需要添加较多的粘合剂,而这些粘合剂含有较多的甲醛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的挥发会给人体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在板材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板材进行处理,消除或抑制板材中甲醛的释放。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板材在成型之后需要进行浸胶,即将板材浸泡于浸胶液中,为了加快甲醛等有机物的去除,通常会在浸胶液中添加净味剂,目前大多数厂家采用的净味剂的功能比较单一,如甲壳素,虽然去除甲醛的效果显著(甲醛的去除率可达60%-70%),然而,其他有机物无法去除,异味也难以消除,抗菌防霉的作用小,这是目前板材行业上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4.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甲醛等有机物的去除率,净味剂的添加量需要按照规定的量进行添加,一些生产厂商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净味剂的添加量,影响甲醛等有机物的净化效果,无法有效的监督板材生产厂商的操作规范性,该净味剂不仅可用在家具、门板等木质产品上,还可用于陶瓷等卫生洁具上及其他有净味需求的产品上。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净味剂,能够有效净化甲醛、tvoc等有机物,能够防霉抗菌,还能够确定净味剂的添加量。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上述净味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净味剂能够有效净化甲醛、tvoc等有机物,能够防霉抗菌,还能够确定净味剂的添加量。
7.为了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净味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8.50-80份多孔贝壳粉,20-50份伯氨基多元醇,0.05-0.1份石墨烯,0.2-0.5份光触媒材料,0.1-0.5份防霉剂以及0.1-1.0份纳米发光材料;
9.其中,光触媒材料包括改性二氧化钛和纳米银;
10.所述改性二氧化钛包括核心体和包覆于所述核心体表面之外的多孔包覆层,所述核心体为纳米二氧化钛,所述包覆层为纳米二氧化硅,所述包覆层的表面有多个空隙。
11.优选地,所述多孔贝壳粉经生物活化技术处理,其成分以重量份计,包括70-90份碳酸钙、10-30份甲壳素、1-5份氨基酸1-5份多糖物质。
12.优选地,所述防霉剂为铵盐类防霉剂;或者所述防霉剂为纳米氧化银。
13.优选地,所述纳米发光材料为纳米钼酸钙、焦磷酸锶中的一种或两种。
14.优选地,所述净味剂用于处理密度板时:所述纳米发光材料的重量份为0.1份-0.4份;
15.所述净味剂用于处理胶合板时:所述纳米发光材料的重量份为0.2份-0.5份;
16.所述净味剂用于处理细木工板时:所述纳米发光材料的重量份为0.4份-0.7份;
17.所述净味剂用于处理竹模板时:所述纳米发光材料的重量份为0.6份-0.9份。
18.一种制备所述的净味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s1: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好各组分,将多孔贝壳粉和伯氨基多元醇加入球磨机中球磨成粉体,球磨的时间为20-40分钟,直至粉体的细度为150-200目,得到混合粉体a;
20.s2:将混合粉体a与石墨烯、光触媒材料、防霉剂以及纳米发光材料一起加入共振混合机中,共振处理45-75分钟后得到成品净味剂。
21.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多孔贝壳粉经生物活化技术进行处理。
22.优选地,所述光触媒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s21: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添加入双氧水溶液中,在60℃-100℃的温度下,用磁力搅拌处理10-15小时,形成二氧化钛胶体溶液,其中,搅拌转速为700-1100rpm;
24.s22:往所述二氧化钛胶体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硝酸银和丙酮,搅拌3-5小时后,蒸馏溶液3-5小时,得到半干状态的溶液;
25.s23:半干状态的溶液经干燥研磨后得到粉体,粉体再进行烧结,烧结完成后研磨,即可得到光触媒材料;其中,干燥研磨的温度为100-150℃,干燥研磨的时间为3-5小时,烧结时间为5-8小时。
26.优选地,所述光触媒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各成分按照以下重量份计:
27.0.01-2份二氧化钛、0.01-2份二氧化硅、0.001-1份硝酸银、1-5份双氧水以及85-95份丙酮。
28.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9.本发明的各种原料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得到了本发明的净味剂,有机物除去率高,且通过纳米发光材料的引入,保障了净味剂的添加量并兼具了防伪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1.本发明提供一种净味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32.50-80份多孔贝壳粉,20-50份伯氨基多元醇,0.05-0.1份石墨烯,0.2-0.5份光触媒材料,0.1-0.5份防霉剂以及0.1-1.0份纳米发光材料;
33.其中,光触媒材料包括改性二氧化钛和纳米银;
34.所述改性二氧化钛包括核心体和包覆于所述核心体表面之外的多孔包覆层,所述核心体为纳米二氧化钛,所述包覆层为纳米二氧化硅,所述包覆层的表面有多个空隙。
35.所述多孔贝壳粉为贝壳经过粉碎研磨制备而成,其成分以重量份计,包括70-90份碳酸钙、10-30份甲壳素、1-5份氨基酸1-5份多糖物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贝壳粉经生物活化技术处理,因此具有高强度的多孔结构,对水、异味以及有机物具有强的吸附功能,对大肠杆菌有强的抗菌剂杀菌作用,另外对沙门氏菌、黄色葡萄糖菌也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故本实施例采用的多孔贝壳粉不仅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还具有除异味的功能。所述多孔贝壳粉的重量份为50-80,其含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净味剂的功能,含量过少,异味等有机
物无法很好的被吸附,含量过多,无法与其他成分之间很好的配合,影响将异味等有机物彻底分解。优选地,所述多孔贝壳粉的重量份为55份、60份、65份、70份或75份。
36.所述伯氨基多元醇为高分子化合物,且每个分子中均带有多个-ch2oh和-nh2,其中,-ch2oh可以与不饱和醛类异味物质反应生产亚胺和恶睉烷等无气味物质,-nh2可以与产生异味的酸性物质起中和反应,从而消除各种异味,且具有长效的抑制作用。即用于与所述多孔贝壳粉相互配合,分解异味等有机物,具体的,所述多孔贝壳粉吸附异味等有机物后,所述伯氨基多元醇与这些有机物反应,进行分解,从而达到将异味等有机物消除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伯氨基多元醇的重量份为20-50份,其用于分解所述多孔贝壳粉吸附的异味等有机物,含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净味剂的除味效果,含量过多,一方面浪费净化成本,另一方面,无法与其他成分很好的配合,从而影响净化效果。优选的,所述伯氨基多元醇的重量份为25份、30份、35份、40份或45份。
37.所述石墨烯呈粉末状,由常规方法制得,此处不再赘述。此处,由于石墨烯具有超低的电阻率和优异的导电性能,在净味剂中添加石墨烯,一方面可以防止粉体堆积团簇,保持净味剂中各个成分相对稳定,另一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性能。
3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净味剂呈粉末状,在板材成型后,将净味剂投入到浸胶液内,实现消除异味等有机物的作用,由于净味剂为粉末状,投入到浸胶液中很容易发生堆积团簇的现象,无法均匀的分布于浸胶液内,影响异味等有机物的消除效果。本发明通过石墨烯的加入,分散了净味剂粉体,使得净味剂均匀分布于浸胶液内,保证净味剂的净化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的重量份为0.05-0.1份,其含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净味剂的净化效果,含量过多,一方面成本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若有过多的石墨烯残留于板材上,被人体摄入会切开人体细胞,破坏人体组织;含量过少则无法很好的消除堆积团簇现象,影响净味剂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的重量份为0.06份、0.07份、0.08份或0.09份。
39.所述光触媒材料用于捕捉并分解甲醛、tvoc等有机物,其包括改性二氧化钛和纳米银;所述改性二氧化钛包括核心体和包覆于所述核心体表面之外的多孔包覆层,所述核心体为纳米二氧化钛,所述多孔包覆层为纳米二氧化硅,所述包覆层的表面有多个空隙。本发明的核心体二氧化钛用于分解甲醛等有机物,其在光照的条件下将甲醛等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且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功能,所述包覆层为二氧化硅,且其表面有多个空隙,用于捕捉甲醛等有机物,便于核心体有效的分解甲醛等有机物,另一方面,由于纳米二氧化钛的团簇现象严重,通过多孔包覆层的设置,防止团簇,保证了甲醛等有机物的分解效率。
40.所述纳米银具有长效的杀菌消毒功能,与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相互配合,保证保证也无光照的条件下也能够起到杀菌的效果。
41.需要说明的是,光触媒材料投入到浸胶液中后,其与纳米发光材料、防霉剂相互配合,在板材的表面形成一层复合膜,实现长效的分解甲醛等有机物,兼具杀菌消毒的功能。
42.所述防霉剂用于配合净味剂的其他成分,加强板材的防霉作用,具体的,所述防霉剂为铵盐类防霉剂,或者所述防霉剂为纳米氧化银中,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43.所述纳米发光材料为复合水溶性纳米感光材料,具体为纳米钼酸钙、焦磷酸锶中的一种或两种。
44.用于实现防伪并检验净味剂的剂量是否充足,其与其他成分相互配合,在板材表
面形成一层复合膜,其在紫光的照射下,受到激发产生绿光,板材净化后,通过紫光照射板材,可以通过是否发光进行防伪,通过单位面积内发光颗粒的分布密度即可确定净味剂的添加是否足量,便于控制板材供应商供应板材的质量。本发明的纳米发光材料的重量份为0.1-1.0份,过多或过少均无法很好的检测净味剂的添加量,过多发光颗粒分布过多,检测过程存在的误差较大,过少则发光颗粒的分布过少,给检测过程带来较大的不便。优选的,所述纳米发光材料的重量费为0.2份、0.3份、0.4份、0.5份、0.6份、0.7份、0.8份或0.9份。
45.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板材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发光材料,这是由于不同单位体积的板材在单位时间内甲醛等有机物的释放量不同,市面上常用的板材有密度板、胶合板、细木工板以及竹模板,这些板材的就按释放量依次减少。如单位体积的密度板在单位时间内释放甲醛等有机物的量较多,对于这种板材,需要往浸胶液中添加较多的净味剂进行净化,而板材的面积一定,故为了控制所述纳米发光材料的数量,则可以相应减少纳米发光材料的含量,其重量份优选为0.1份-0.4份,具体是0.15份、0.20份、0.25份、0.30份或0.35份。
46.同理,相较于密度板,胶合板在在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释放甲醛等有机物的量较少,净味剂的添加量会相应减少,则所述纳米发光材料的含量需要相应增多,其重量份优选为0.2份-0.5份,具体是0.25份、0.30份、0.35份、0.40份或0.45份。
47.对于细木工板,所述纳米发光材料的重量份优选为0.4份-0.7份,具体是0.45份、0.50份、0.55份、0.60份或0.75份。
48.对于竹模板,所述纳米发光材料的重量份优选为0.6份-0.9份,具体是0.65份、0.70份、0.75份、0.80份或0.85份。
49.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净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s1: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好各组分,将多孔贝壳粉和伯氨基多元醇加入球磨机中球磨成粉体,球磨的时间为20-40分钟,直至粉体的细度为150-200目,得到混合粉体a。
51.此处,将所述多孔贝壳粉和伯氨基多元醇一起球磨混合均匀,使得多孔贝壳粉和伯氨基多元醇能够形成配对关系,保证所述多孔贝壳粉吸附的异味等有机物能够迅速被所述伯氨基多元醇分解,保证异味等有机物的分解效率。
52.球磨的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影响净味剂的净味效果,过短则多孔贝壳粉和伯氨基多元醇无法充分配对,影响净化效果,过长则粉体过细,堆积团簇现象加剧,无法均匀的分布于浸胶液内,也会影响净化效果。
53.为了增强所述多孔贝壳粉的吸附及抗菌杀菌功能,所述多孔贝壳粉经生物活化技术进行处理,该技术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54.s2:将混合粉体a与石墨烯、光触媒材料、防霉剂以及纳米发光材料一起加入共振混合机中,共振处理45-75分钟后得到成品净味剂。
55.其中,所述光触媒材料包括改性二氧化钛和纳米银;所述改性二氧化钛包括核心体和包覆于所述核心体表面之外的多孔包覆层,所述核心体为纳米二氧化钛,所述多孔包覆层为纳米二氧化硅,所述包覆层的表面有多个空隙。
56.所述光触媒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7.s21: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添加入双氧水溶液中,在60℃至100℃的温度下,用磁力搅拌处理10-15小时,形成二氧化钛胶体溶液,其中,搅拌转速为700-1100rpm。
58.s22:往所述二氧化钛胶体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硝酸银和丙酮,搅拌3-5小时后,蒸馏溶液3-5小时,直至溶液呈半干状态,得到半干状态的溶液;
59.s23:半干状态的溶液经100-150℃,3-5小时的干燥研磨后得到粉体,粉体再进行烧结,烧结时间为5-8小时,烧结完成后研磨,即可得到光触媒材料。
60.其中,上述制备方法涉及的成分,按照重量份计,0.01-2份二氧化钛、0.01-2份二氧化硅、0.001-1份硝酸银、1-5份双氧水以及85-95份丙酮。
61.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62.实施例1
6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味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64.50份多孔贝壳粉,20份伯氨基多元醇,0.05份石墨烯,0.2份光触媒材料,0.1份防霉剂以及0.1份纳米发光材料。
65.所述净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6.(1):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好各组分,将多孔贝壳粉和伯氨基多元醇加入球磨机中球磨成粉体,球磨的时间为20分钟,直至粉体的细度为150目,得到混合粉体a。
67.(2):将混合粉体a与石墨烯、光触媒材料、防霉剂以及纳米发光材料一起加入共振混合机中,共振处理45分钟后得到成品净味剂a。
68.实施例2
6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味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70.80份多孔贝壳粉,50份伯氨基多元醇,0.1份石墨烯,0.5份光触媒材料,0.5份防霉剂以及1.0份纳米发光材料。
71.所述净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2.(1):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好各组分,将多孔贝壳粉和伯氨基多元醇加入球磨机中球磨成粉体,球磨的时间为40分钟,直至粉体的细度为200目,得到混合粉体a。
73.(2):将混合粉体a与石墨烯、光触媒材料、防霉剂以及纳米发光材料一起加入共振混合机中,共振处理75分钟后得到成品净味剂b。
74.实施例3
7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味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76.60份多孔贝壳粉,30份伯氨基多元醇,0.07份石墨烯,0.3份光触媒材料,0.2份防霉剂以及0.3份纳米发光材料。
77.所述净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8.(1):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好各组分,将多孔贝壳粉和伯氨基多元醇加入球磨机中球磨成粉体,球磨的时间为28分钟,直至粉体的细度为170目,得到混合粉体a。
79.(2):将混合粉体a与石墨烯、光触媒材料、防霉剂以及纳米发光材料一起加入共振混合机中,共振处理53分钟后得到成品净味剂c。
80.实施例4
8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味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82.70份多孔贝壳粉,40份伯氨基多元醇,0.08份石墨烯,0.4份光触媒材料,0.4份防霉剂以及0.8份纳米发光材料。
83.所述净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4.(1):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好各组分,将多孔贝壳粉和伯氨基多元醇加入球磨机中球磨成粉体,球磨的时间为35分钟,直至粉体的细度为190目,得到混合粉体a。
85.(2):将混合粉体a与石墨烯、光触媒材料、防霉剂以及纳米发光材料一起加入共振混合机中,共振处理67分钟后得到成品净味剂d。
86.对比实施例1
8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味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88.70份贝壳粉,40份伯氨基多元醇,0.08份石墨烯,0.4份二氧化钛,0.4份防霉剂以及0.8份纳米发光材料。
89.所述净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0.(1):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好各组分,将多孔贝壳粉和伯氨基多元醇加入球磨机中球磨成粉体,球磨的时间为35分钟,直至粉体的细度为190目,得到混合粉体a。
91.(2):将混合粉体a与石墨烯、二氧化钛、防霉剂以及纳米发光材料一起加入共振混合机中,共振处理67分钟后得到成品净味剂e。
92.对比实施例2
9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味剂,其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94.70份贝壳粉,40份伯氨基多元醇,0.4份光触媒材料,0.4份防霉剂以及0.8份纳米发光材料。
95.所述净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6.(1):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好各组分,将多孔贝壳粉和伯氨基多元醇加入球磨机中球磨成粉体,球磨的时间为35分钟,直至粉体的细度为190目,得到混合粉体a。
97.(2):将混合粉体a与光触媒材料、防霉剂以及纳米发光材料一起加入共振混合机中,共振处理67分钟后得到成品净味剂e。
98.将实施例1~4以及对比实施例1~2得到的净味剂,分别加入浸胶液中,对密度板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4小时,并测试氨、甲苯、甲醛以及tvoc的去除率,最后采用紫光照射板材,观察板材表面,处理结果见下表:
[0099][0100]
由上表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氨去除率可以达82%以上,甲苯去除率可以达78%以上,甲醛去除率可以达83以上,tvoc的去除率可以达76%以上,实施例3的去除率最高,为最优实施例,上述各种原料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得到了本发明的净味剂,有机物除去率高,且通过纳米发光材料的引入,保障了净味剂的添加量并兼具了防伪功能。
[0101]
对比实施例1相较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本发明的多孔贝壳粉替换成成常规贝壳粉,将本发明的光触媒材料替换成二氧化钛之后,有机物的去除率大大下降,这是由于贝壳粉的吸附能力下降,二氧化钛的吸附能力及分解能力下降。
[0102]
对比实施例2相较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本发明的多孔贝壳粉替换成成常规贝壳粉,将本发明的石墨烯去除之后,有机物的去除率大大下降,这是由于贝壳粉的吸附能力下降,光触媒材料的团簇现象加剧。
[0103]
此外,讲实施例3得到的净味剂加入浸胶液中,分别对密度板、胶合板、细木工板以及竹模板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4小时,测试氨、甲苯、甲醛以及tvoc的去除率,处理结果见下表:
[0104]
处理结果见下表:
[0105] 氨去除率(%)甲苯去除率(%)甲醛去除率(%)tvoc去除率(%)密度板85.480.687.379.4胶合板88.181.988.180.9细木工板88.185.589.284.3竹模板90.991.293.787.5
[0106]
由上表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密度板的去除率最低,但是去除率也能达到80%以上,且板材处理完成后,其表面形成的复合膜内含有光触媒材料,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释放的少量有机物,也能够被分解,大大加强了板材使用的安全性。
[0107]
以上所述是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