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渍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99450发布日期:2022-04-16 13:5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浸渍罐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浸渍罐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浸渍罐。


背景技术:

2.目前,浸渍罐主要用于浸渍炭化工艺,浸渍炭化工艺是指碳纤维多向编织物等预制增强体经浸渍树脂后,加热固化、炭化,使树脂进行聚合和分解反应。
3.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361230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具有沥青废气检测净化功能的石墨浸渍罐,包括浸渍罐体、浸渍罐盖、浸渍罐顶部、浸渍罐体侧面和浸渍罐底部;浸渍罐顶部一侧设有沥青喷头、沥青罐、进气口、热风机、第一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连接杆、第一出气口、空气压缩机、第二出气口、净化器和进水口;浸渍罐体侧面设有压力计、温度计、沥青废气检测仪和控制面板;浸渍罐底部设有支架、第二加热装置、底板、出水口、沥青回收口、沥青收纳罐和底座。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浸渍罐使用过程中内部气压与外界会存在差距,而在浸渍过程中,由于浸渍罐的罐体与罐盖之间存在缝隙,导致无法使内部气压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浸渍罐内部气压无法保持稳定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浸渍罐。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浸渍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浸渍罐,包括罐体及铰接于所述罐体顶部的罐盖,所述罐盖外周面固定有若干个啮合齿一;所述罐体内周面固定有若干个用于与所述啮合齿一咬合的啮合齿二;所述啮合齿二底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啮合齿一卡接的卡接槽;所述罐体周侧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罐盖转动的转动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罐盖与罐体盖合后,啮合齿一与啮合齿二相互咬合,此时通过转动机构转动罐盖,可以使啮合齿一与啮合齿二底部的卡接槽相卡接,达到罐盖与罐体卡接的效果,降低浸渍罐反应过程中,当内外压差不相同时,罐盖无法完全密封罐体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浸渍罐整体的密封效果。
8.可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罐盖外周面的转柄以及固定于所述罐体外周面的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液压杆端部与所述转柄通过定位销铰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二的液压杆端部与转柄通过定位销铰接后,启动气缸二可以推动转柄转动,从而达到推动罐盖转动的效果,便于罐盖与罐体密封的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工对罐盖的转动,有效节省人力。
10.可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罐体内的转环;所述转环内周面固定有若干个用于与所述啮合齿一咬合的啮合齿三;所述罐体内周面固定有限位盒,所述限位盒内壁固定有电磁铁;所述转环外周面固定有用于与所述电磁铁磁吸附的磁吸片;所述罐体内壁内嵌设有电源,所述罐体内壁内设置有用于导通所述电磁铁与电源的供电组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磁铁在供电组件作用下通电后,电磁铁会对转环外周面的磁吸片产生吸附作用,从而推动转环转动。当罐盖与罐体盖合时,啮合齿三与啮合齿一处于咬合状态;转环转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咬合齿三带动咬合齿一转动,从而借助转环带动罐盖转动。罐盖转动后,啮合齿一滑动进入啮合齿二的卡接槽内,从而实现罐盖与罐体的卡接,进而提升浸渍罐的密封效果。
12.可选的,所述电磁铁靠近所述磁吸片一侧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所述电磁铁一端与所述磁吸片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用于为磁吸片提供向远离电磁铁一侧的弹力,便于电磁铁断电并失去磁性时,可以通过复位弹簧驱动磁吸片向远离电磁铁一侧复位。
14.可选的,所述供电组件包括滑移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面的触发片;所述罐体顶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罐体通过所述连接槽沿竖向与所述触发片滑移连接;所述触发片侧壁固定有开关动片,所述开关动片与电源电连接;所述连接槽内壁固定有用于与所述开关动片电接触的开关定片;所述开关动片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开关定片与电磁铁电连接;所述罐盖外周面固定有叶片,所述叶片底面用于与所述触发片顶部抵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盖与罐体盖合后,罐盖周侧的叶片会向下抵压触发片,并推动触发片向下移动;触发片移动过程中,开关动片与开关定片由分离状态转变为电接触状态,从而使电源与电磁铁导通,达到为电磁铁通电的效果,进而通过电磁铁驱动转环转动,并带动罐盖转动。
16.可选的,所述触发片底端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底端与所述连接槽内底面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弹簧用于为触发片提供向上的弹力,便于罐盖与罐体分离后,通过压缩弹簧驱动触发片向上复位,从而使开关动片与开关定片分离,进而使电磁铁恢复断电状态。
18.可选的,所述罐体一侧固定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顶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罐体一侧铰接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液压杆顶端与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连接杆端部与所述罐盖转动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一可以驱动连接杆向上或向下翻转,达到控制罐盖转动的目的。
20.可选的,所述罐体周侧固定有支架二,所述支架二一侧固定有气缸三;所述罐体周侧及所述罐盖周侧分别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气缸三液压杆的定位孔。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三的液压杆穿设于罐体与罐盖的定位孔内,达到对罐盖定位的目的,降低罐盖转动的可能性,从而使罐体与罐盖保持密封状态。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罐盖与罐体盖合后,啮合齿一与啮合齿二相互咬合,此时通过转动机构转动罐盖,可以使啮合齿一与啮合齿二底部的卡接槽相卡接,达到罐盖与罐体卡接的效果,降低浸渍罐反应过程中,当内外压差不相同时,罐盖无法完全密封罐体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浸渍罐整体的密封效果;2.当电磁铁在供电组件作用下通电后,电磁铁会对转环外周面的磁吸片产生吸附作用,从而推动转环转动;当罐盖与罐体盖合时,啮合齿三与啮合齿一处于咬合状态;转环
转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咬合齿三带动咬合齿一转动,从而借助转环带动罐盖转动。罐盖转动后,啮合齿一滑动进入啮合齿二的卡接槽内,从而实现罐盖与罐体的卡接,进而提升浸渍罐的密封效果;3.罐盖与罐体盖合后,罐盖周侧的叶片会向下抵压触发片,并推动触发片向下移动;触发片移动过程中,开关动片与开关定片由分离状态转变为电接触状态,从而使电源与电磁铁导通,达到为电磁铁通电的效果,进而通过电磁铁驱动转环转动,并带动罐盖转动。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浸渍罐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浸渍罐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2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罐体;11、连接臂;12、连接杆;13、铰接部;14、连接座;15、气缸一;16、啮合齿二;2、罐盖;21、盖顶;22、盖沿;23、啮合齿一;24、转柄;25、卡接槽;3、转动机构;31、支架一;32、气缸二;33、穿孔一;34、穿孔二;35、定位销;4、固定机构;41、气缸三;42、支架二;43、定位孔;5、转环;51、啮合齿三;52、限位盒;53、电磁铁;54、磁吸片;55、复位弹簧;6、供电组件;61、触发片;62、连接槽;63、压缩弹簧;64、开关动片;65、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一种浸渍罐。参照图1,一种浸渍罐包括罐体1及铰接于罐体1顶部的罐盖2。罐体1一侧固定有连接臂11,连接臂11顶端铰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远离罐体1一侧固定有铰接部13。罐体1一侧固定有连接座14,连接座14远离罐体1一侧铰接有气缸一15,气缸一15的液压杆顶端与铰接部13远离连接杆12一侧铰接。
31.参照图1和图2,罐盖2包括转动连接于连接杆12远离连接臂11一端底部的盖顶21以及一体成型于盖顶21底部的盖沿22。盖沿22外周面沿自身周向均布有若干个啮合齿一23。盖沿22外周面相对固定有两个转柄24。
32.参照图1和图2,罐体1内周面沿自身周向均布有若干个用于与啮合齿一23咬合的啮合齿二16;啮合齿二16底部开设有用于与啮合齿一23卡接的卡接槽25。
33.参照图1和图2,罐体1周侧设置有两组用于推动罐盖2转动的转动机构3;通过推动罐盖2转动,从而使相互咬合的啮合齿一23与啮合齿二16相互卡接。转动机构3包括分别固定于罐体1外周面两侧的两个支架一31,支架一31顶部固定有气缸二32,气缸二32的液压杆端部开设有用于穿设定位销35的穿孔一33,转柄24上开设有用于与穿孔一33配合且用于穿设定位销35的穿孔二34。
34.参照图1和图2,罐体1周侧设置有用于对罐盖2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于罐体1周侧的支架二42以及固定于支架二42一侧的气缸三41。罐体1周侧及罐盖2周侧分别开设有用于穿设气缸三41液压杆的定位孔43。
35.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浸渍罐的实施原理为:气缸一15驱动罐盖2与罐体1盖合后,啮合齿一23与啮合齿二16互相咬合;罐盖2完全盖合后,啮合齿二16位于啮合齿一23的下方。
36.将气缸二32的液压杆与转柄24上穿设定位销35。启动气缸二32,通过气缸二32推动罐盖2转动。罐盖2转动过程中,啮合齿二16转动至啮合齿一23下方,从而使罐盖2与罐体1相互卡接。
37.实施例2:参照图3和图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转动机构3包括转动安装于罐体1内的转环5。转环5内周面沿自身周向均布有若干个用于与啮合齿一23咬合的啮合齿三51。
38.参照图4和图5,罐体1内周面相对固定有两个限位盒52,限位盒52横截面为弧形。限位盒52内壁固定有电磁铁53;转环5外周面固定有用于与电磁铁53磁吸附的磁吸片54;电磁铁53导电后,会对磁吸片54产生吸附作用,从而带动转环5转动。电磁铁53靠近磁吸片54一侧固定有复位弹簧55,复位弹簧55远离电磁铁53一端与磁吸片54固定连接。复位弹簧55用于为磁吸片54提供向远离电磁铁53一侧的弹力,便于电磁铁53断电后通过复位弹簧55驱动磁吸片54复位。
39.参照图3和图5,罐体1内壁内嵌设有电源,罐体1内壁内设置有用于导通电磁铁53与电源的供电组件6。供电组件6包括滑移设置于罐体1顶面的触发片61。罐体1顶面开设有连接槽62,罐体1通过连接槽62沿竖向与触发片61滑移连接。触发片61底端固定有压缩弹簧63,压缩弹簧63底端与连接槽62内底面固定连接。触发片61侧壁固定有开关动片64,开关动片64与电源电连接;连接槽62内壁固定有用于与开关动片64电接触的开关定片。开关动片64与电源电连接,开关定片与电磁铁53电连接。
40.参照图3和图5,盖沿22外周面相对固定有两个叶片65,叶片65横截面为扇形,叶片65底面用于与触发片61顶部抵接。
41.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浸渍罐的实施原理为:罐盖2与罐体1盖合时,啮合齿一23与啮合齿二16互相咬合,啮合齿一23与啮合齿三51互相咬合;同时罐盖2通过叶片65按压触发片61,并推动触发片61向下移动。触发片61移动过程中,开关定片与开关动片64接触,从而使电源与电磁铁53导通。导通后的电磁铁53对磁吸片54产生吸附作用,并带动磁吸片54移动。磁吸片54移动过程中带动转环5转动。转环5移动后,通过啮合齿三51带动啮合齿一23转动,从而带动罐盖2转动,啮合齿二16转动至啮合齿一23下方,从而使罐盖2与罐体1相互卡接。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