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2459发布日期:2021-09-29 04:2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底泥除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是将流态的原生、浓缩或消化底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的泥饼,在底泥处理过程中,由于城市内河河道底泥成分复杂,有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废弃垃圾、植物垃圾等,在底泥脱水之前,需要对抽取的河道底泥进行除杂处理。
3.现有的河道底泥除杂装置通常采用简单网格、机械格栅进行除杂,简单网格处理过程中,滤渣会沉在网格上,因此会阻止泥浆的流通,需要人工定期铲除滤渣才能确保网格除杂的效果;机械格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泥浆的单向流通,一些生活垃圾如塑料、布料等易挂在格栅片上,难以脱落,久而久之会使格栅片堵住,从而影响泥浆的流通。
4.综上所述,需要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安装有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有c形进料通道、导流通道、c形出料通道,所述c形进料通道的左侧外壁中部固定设有进料口,所述c形进料通道远离进料口一侧的前后两个通口内壁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所述导流通道的中部设有过滤格栅,所述导流通道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导流通道靠近过滤格栅的下方还设有临时储存管道,所述c形出料通道的右侧外壁中部固定设有出料口,所述c形出料通道远离出料口一侧的前后两个通口内壁分别安装有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有传送装置;
7.所述c形进料通道连接于c形出料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设于c形进料通道与c形出料通道的中间。
8.优选的,所述c形进料通道与c形出料通道对称设于导流通道的左右两侧,且导流通道连通于c形进料通道、c形出料通道。
9.优选的,所述c形进料通道远离进料口一侧的前后两个通口与c形出料通道远离出料口一侧的前后两个通口相互对应。
10.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连接轴穿至导流通道内部后连接于过滤格栅。
11.优选的,所述临时储存管道的底部设有排泄阀。
12.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位于临时储存管道的下方。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与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对泥浆流入、流出方向进行调整,同时配合伺服电机对过滤格栅进行转向控制,整体的控制使用十分方便,自动化控制程度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成本;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泥浆流入、流出方向转换和过滤格栅逆转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将各类杂物清除,并且主体与传送装置分别设于安装架的上方和下方,以此杂物外排的衔接效果较好,工作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剖面图。
18.图中:1

安装架、2

主体、3

c形进料通道、4

导流通道、5

c形出料通道、6

传送装置、301

进料口、302

第一控制阀、303

第二控制阀、401

过滤格栅、402

伺服电机、403

临时储存管道、501

出料口、502

第三控制阀、503

第四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2所示,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的顶部安装有主体2,主体2包括有c形进料通道3、导流通道4、c形出料通道5,c形进料通道3的左侧外壁中部固定设有进料口301,c形进料通道3远离进料口301一侧的前后两个通口内壁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阀302、第二控制阀303,导流通道4的中部设有过滤格栅401,导流通道4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伺服电机402,导流通道4靠近过滤格栅401的下方还设有临时储存管道403,c形出料通道5的右侧外壁中部固定设有出料口501,c形出料通道5远离出料口501一侧的前后两个通口内壁分别安装有第三控制阀502、第四控制阀503,安装架1的底部设有传送装置6;
20.c形进料通道3连接于c形出料通道5,所述导流通道4设于c形进料通道3与c形出料通道5的中间。
21.进一步的,c形进料通道3与c形出料通道5对称设于导流通道4的左右两侧,且导流通道4连通于c形进料通道3、c形出料通道5。
22.进一步的,c形进料通道3远离进料口301一侧的前后两个通口与c形出料通道5远离出料口501一侧的前后两个通口相互对应。
23.进一步的,伺服电机402通过连接轴穿至导流通道4内部后连接于过滤格栅401。
24.进一步的,临时储存管道403的底部设有排泄阀。
25.进一步的,传送装置6位于临时储存管道403的下方。
2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工作时,先将第一控制阀302和第四控制阀503打开,第二控制阀303和第三控制阀502保持关闭,接着将待处理的泥浆由进料口301导入至c形进料通道3,由于第二控制阀303处于关闭状态,泥浆经过第一控制阀302后进入导流通道4,在穿过导流通道4的过程中经由过滤格栅401对其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处理,过滤掉的杂质一部分卡在过滤格栅401缝隙内,其余过滤掉的大部分杂质掉落存储至临时储存管道403,定时开启临时储存管道403的排泄阀将其中杂质集中排出至传送装置6,接着由传送装置6将杂质输送
至集中处理区(图中未出示),过滤后的泥浆沿着导流通道4穿过第四控制阀503后进入c形出料通道5,最终经由出料口501排出至其传输管道中(图中未出示),出料口501排出的泥浆中含有杂质较多时(根据实际除杂需要确定),选择改变泥浆流向,控制开启第二控制阀303和第三控制阀502,并将第一控制阀302和第四控制阀503关闭,然后重复上述工作过程,并且过滤格栅401进可在伺服电机402的作用下进行转向调节,以此经过管道导流设计,采用可逆向转动过滤格栅401,使得固体杂物自然掉落,当有生活垃圾如塑料、布料等挂在过滤格栅401上时,通过调整旋转过滤格栅401方向,改变泥浆流动方向,在泥浆冲击下,生活垃圾掉落随固体杂物掉落。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顶部安装有主体(2),所述主体(2)包括有c形进料通道(3)、导流通道(4)、c形出料通道(5),所述c形进料通道(3)的左侧外壁中部固定设有进料口(301),所述c形进料通道(3)远离进料口(301)一侧的前后两个通口内壁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阀(302)、第二控制阀(303),所述导流通道(4)的中部设有过滤格栅(401),所述导流通道(4)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伺服电机(402),所述导流通道(4)靠近过滤格栅(401)的下方还设有临时储存管道(403),所述c形出料通道(5)的右侧外壁中部固定设有出料口(501),所述c形出料通道(5)远离出料口(501)一侧的前后两个通口内壁分别安装有第三控制阀(502)、第四控制阀(503),所述安装架(1)的底部设有传送装置(6);所述c形进料通道(3)连接于c形出料通道(5),所述导流通道(4)设于c形进料通道(3)与c形出料通道(5)的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进料通道(3)与c形出料通道(5)对称设于导流通道(4)的左右两侧,且导流通道(4)连通于c形进料通道(3)、c形出料通道(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进料通道(3)远离进料口(301)一侧的前后两个通口与c形出料通道(5)远离出料口(501)一侧的前后两个通口相互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402)通过连接轴穿至导流通道(4)内部后连接于过滤格栅(4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储存管道(403)的底部设有排泄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6)位于临时储存管道(403)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内河底泥脱水处理除杂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安装有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有C形进料通道、导流通道、C形出料通道,所述C形进料通道的左侧外壁中部固定设有进料口,所述C形进料通道远离进料口一侧的前后两个通口内壁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所述导流通道的中部设有过滤格栅,所述导流通道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导流通道靠近过滤格栅的下方还设有临时储存管道,所述C形出料通道的右侧外壁中部固定设有出料口,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高了底泥除杂的效率,便于控制调节,灵活性强,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 孙璐 万建成 金海钢 王磊 李惠 许卫峰 王耀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渗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06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