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37494发布日期:2021-10-24 06:29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挥发性成分是中药中一类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成分。中药的挥发油分为两种,一种为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简称为轻油),一种为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简称为重油),目前主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得到。由于轻油的相对密度较水轻,因此较易与水分层而收集到,收率较高;而重油由于相对密度稍比水重,经常容易乳化在水中,通过静置分层分离出来的重油量较少,收率较低。且现有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无法同时满足轻油和重油的收集,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装置进行收集,不仅增加设备投入,而且增加了设备的占地。
3.目前挥发油提取收集技术为在设定的蒸馏时间内一直不间断地收集蒸馏出来的油水混合物,蒸馏结束后,静置一段时间,待油水分层后单独收集挥发油,将收集的挥发油加入适量的包合辅料进行包合。上述操作中挥发油的收集、包合为分段操作,工序并不连接,生产效率低、挥发油损耗大,并且包合过程中,包合剂的投放不合理,导致制备出的挥发油包合物成分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挥发油提取的收率低,无法同时满足轻油和重油的收集,工序并不连接,生产效率低、挥发油损耗大,并且包合过程中,包合剂的投放不合理,导致制备出的挥发油包合物成分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5.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包括:
6.提取罐,用于投入待提取的药材并对药材进行蒸馏;
7.冷凝器,与所述提取罐连通,且用于冷凝挥发油与芳香水;
8.油水分离器,所述油水分离器的数量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油水分离器均与所述冷凝器可开闭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包括分离容器,设于所述分离容器的底部的第一排放口,以及设于所述分离容器的顶部或侧壁的第二排放口;所述第一排放口通过可开闭的第一排放管路与所述提取罐连通,所述第二排放口通过可开闭的第二排放管路与所述提取罐连通;
9.包合机构,与所述油水分离器可开闭连通。
10.本技术方案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既可用于收集重油,也可用于收集轻油,从而一台设备可满足多种需求,且本技术方案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将收集工序与包合工序无缝衔接,在包合过程中也可同时进行收集工作,既提高生产效率,又避免了挥发油的损耗。并且在包合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收集情况投放不同剂量的包合剂,从而当包合剂投放的总剂量一定时,本技术方案制备出的挥发油包合物的成分最佳。
11.具体地,当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时,将药材投入至提取罐中,并往提取罐中通入水蒸气进行蒸馏,水蒸气带动所述提取罐内的挥发油与芳香水进入至冷凝器中冷凝,冷凝后的挥发油与芳香水进入至第一个油水分离器中;待第一个油水分离器收集到规定量的挥发油与芳香水后,将所述冷凝器切换至与第二个油水分离器连通对挥发油与芳香水进行收集;待第二个油水分离器收集到规定量的挥发油与芳香水后,将所述冷凝器切换至与第三个油水分离器连通对挥发油与芳香水进行收集;以此类推,重复上述收集步骤直至预设的第n个油水分离器参与进对挥发油与芳香水的收集工作中,并且当第三个油水分离器对挥发油与芳香水进行收集时,将所述第一个油水分离器与包合机构连通,且投放第一级包合剂进行第一级包合;当第一级包合完毕后,将所述包合机构切换至与第二个油水分离器连通,且投放第二级包合剂进行第二级包合;当第二级包合完毕后,将所述包合机构切换至与第三个油水分离器连通,且投放第三级包合剂进行第三级包合;重复上述包合步骤直至预设的第n级包合完毕;因此,本技术方案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三个油水分离器进行无缝衔接的挥发油收集工作,当第三个油水分离器进行挥发油收集时,第一个油水分离器已经将油水分离完毕,可与包合机构连通进行包合工序,以此类推,故而极大地提高了收油效率,使在包合过程中也可同时进行收集工作,既提高生产效率,又避免了挥发油的损耗。
12.并且,由于本技术方案设置有至少三个油水分离器,故而至少进行三级油水分离收集以及至少三级的包合工序,由于进行了分级的收集,故而在分级包合时,可投入不同剂量的包合剂,使包合出的挥发油包合物的成分更佳。例如,当进行第一级包合时,由于收集到的第一级挥发油的浓度较高,纯度较好,故投入较大剂量的包合剂进行包合,提升包合效果,同理,当进行第二级包合时,由于收集到的第二级挥发油的浓度较之于第一级挥发油的浓度低,故投入的包合剂的剂量小于第一级包合时投入的剂量,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所有包合。本技术方案的分级收集以及分级包合,可根据不同情况投放不同的包合剂,在包合剂使用总量相同的情况下,较之于传统的将所有包合剂一次性全部投入至所有的挥发油中,本技术方案的分级包合使包合更加完善。
13.并且,本技术方案由于设计了第一排放口和第二排放口,故而当挥发油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即挥发油为重油时,在各油水分离器与包合机构连通前,可选择性打开第二排放管路,使第二排放口与提取罐连通,排出多余水分后再进行包合。同理,当挥发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即挥发油为轻油时,在各油水分离器与包合机构连通前,可选择性打开第一排放管路,使第一排放口与提取罐连通,排出多余水分再进行包合。使得本技术方案的油水分离器不仅能够用于轻油的收集,还能用于重油的收集,从而一台设备可满足多种需求。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水分离器与所述冷凝器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计。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总排管,所述第一排放管路与所述第二排放管路汇总于所述总排管的第一端,所述总排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提取罐连通;所述总排管的第二端为与所述总排管的第一端相对的一端;所述总排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计。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取罐通过可开闭的回收支路与所述总排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包合机构通过可开闭的包合支路与所述总排管的第二端连通。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总排管的第二端设有三通泵,所述三通泵的进液口与所述总排管连通,所述三通泵的第一出液口与所述回收支路连通,所述三通泵的第二出液口与所述包合支路连通。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收支路靠近所述三通泵的一端设有第一回收阀;所述包合支路靠近所述三通泵的一端设有第一包合阀。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容器的壁面设有用于观测分离容器内情况的视镜。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合机构包括与所述油水分离器可开闭连通的包合罐,以及与所述包合罐可开闭连通的研磨机。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研磨机上设有研磨入口和研磨出口,所述包合罐上设有与所述油水分离器可开闭连通的第一入口,与所述研磨入口可开闭连通的包合出口,以及与所述研磨出口可开闭连通的第二入口。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包合机构可开闭连接的干燥机构。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干燥机构可开闭连通的收集罐。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收集罐可开闭连通的混合机构。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机构与所述收集罐的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一上料机。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混合机构可开闭连通的筛选机构。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机构与所述筛选机构的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二上料机。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筛选机构可开闭连通的暂存罐。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冷凝器、油水分离器和包合机构电连接,且用于控制冷凝器、包合机构的启停,以及控制冷凝器、油水分离器和包合机构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控制器。
附图说明
3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33.图2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0、提取罐;20、冷凝器;30、油水分离器;31、第一排放口;32、第二排放口;33、分离容器;40、包合机构;41、包合罐;411、包合出口;412、第二入口;42、研磨机;421、研磨入口;422、研磨出口;50、第一流量计;61、第一出油阀;62、第二出油阀;63、第三出油阀;64、回收支路;641、第一回收阀;65、包合支路;651、第一包合阀;70、三通泵;80、干燥机构;81、出粉口;90、收集罐;91、进粉口;100、混合机构;110、第一上料机;120、筛选机构;130、第二上料机;140、暂存罐;141、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7.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包括:提取罐10,用于投入待提取的药材并对药材进行蒸馏;冷凝器20,与所述提取罐10连通,且用于冷凝挥发油与芳香水;油水分离器30,所述油水分离器30的数量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油水分离器30均与所述冷凝器20可开闭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30包括分离容器33,设于所述分离容器33的底部的第一排放口31,以及设于所述分离容器33的顶部或侧壁的第二排放口32,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排放口32设于分离容器33的侧壁且位于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第一排放口31通过可开闭的第一排放管路与所述提取罐10连通,所述第二排放口32通过可开闭的第二排放管路与所述提取罐10连通;包合机构40,与所述油水分离器30可开闭连通。
38.本实施方式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既可用于收集重油,也可用于收集轻油,从而一台设备可满足多种需求,且本实施方式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将收集工序与包合工序无缝衔接,在包合过程中也可同时进行收集工作,既提高生产效率,又避免了挥发油的损耗。并且在包合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收集情况投放不同剂量的包合剂,从而当包合剂投放的总剂量一定时,本技术方案制备出的挥发油包合物的成分最佳。
39.具体地,当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时,将药材投入至提取罐10中,并往提取罐10中通入水蒸气进行蒸馏,水蒸气带动所述提取罐10内的挥发油与芳香水进入至冷凝器20中冷凝,冷凝后的挥发油与芳香水进入至第一个油水分离器30中;待第一个油水分离器30收集到规定量的挥发油与芳香水后,将所述冷凝器20切换至与第二个油水分离器30连通对挥发油与芳香水进行收集;待第二个油水分离器30收集到规定量的挥发油与芳香水后,将所述冷凝器20切换至与第三个油水分离器30连通对挥发油与芳香水进行收集;以此类推,重复上述收集步骤直至预设的第n个油水分离器30参与进对挥发油与芳香水的收集工作中,并且当第三个油水分离器30对挥发油与芳香水进行收集时,将所述第一个油水分离器30与包合机构40连通,且投放第一级包合剂进行第一级包合;当第一级包合完毕后,将所述包合机构40切换至与第二个油水分离器30连通,且投放第二级包合剂进行第二级包合;当第二级包合完毕后,将所述包合机构40切换至与第三个油水分离器30连通,且投放第三级包合剂进行第三级包合;重复上述包合步骤直至预设的第n级包合完毕;因此,
本实施方式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三个油水分离器30进行无缝衔接的挥发油收集工作,当第三个油水分离器30进行挥发油收集时,第一个油水分离器30已经将油水分离完毕,可与包合机构40连通进行包合工序,以此类推,故而极大地提高了收油效率,使在包合过程中也可同时进行收集工作,既提高生产效率,又避免了挥发油的损耗。
40.并且,由于本实施方式设置有至少三个油水分离器30,故而至少进行三级油水分离收集以及至少三级的包合工序,由于进行了分级的收集,故而在分级包合时,可投入不同剂量的包合剂,使包合出的挥发油包合物的成分更佳。例如,当进行第一级包合时,由于收集到的第一级挥发油的浓度较高,纯度较好,故投入较大剂量的包合剂进行包合,提升包合效果,同理,当进行第二级包合时,由于收集到的第二级挥发油的浓度较之于第一级挥发油的浓度低,故投入的包合剂的剂量小于第一级包合时投入的剂量,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所有包合。本实施方式的分级收集以及分级包合,可根据不同情况投放不同的包合剂,在包合剂使用总量相同的情况下,较之于传统的将所有包合剂一次性全部投入至所有的挥发油中,本实施方式的分级包合使包合更加完善。
41.并且,本实施方式由于设计了第一排放口31和第二排放口32,故而当挥发油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即挥发油为重油时,在各油水分离器30与包合机构40连通前,可选择性打开第二排放管路,使第二排放口32与提取罐10连通,排出多余水分后再进行包合。同理,当挥发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即挥发油为轻油时,在各油水分离器30与包合机构40连通前,可选择性打开第一排放管路,使第一排放口31与提取罐10连通,排出多余水分再进行包合。使得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器30不仅能够用于轻油的收集,还能用于重油的收集,从而一台设备可满足多种需求。
42.下面本实施方式以三个油水分离器30为例进行阐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视情况增加油水分离器30的数量。例如,当三个油水分离器30收集完后还未达到要求收集的量,则可增加第四个油水分离器30进行第四级挥发油或油水混合物的收集和包合等。
43.本实施方式所述油水分离器30与所述冷凝器20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计50。通过第一流量计50可对冷凝器20冷凝后流入油水分离器30的流量进行测量,故而把控流入至油水分离器30内的挥发油以及油水混合物的量。当冷凝器20与第一个油水分离器30连通,且第一流量计50监测到的流量到达预设流量时,则将冷凝器20切换至与第二个油水分离器30连通,以此类推,使每个油水分离器30内的存储量最佳,既不浪费容量,也不造成溢出等现象。
44.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冷凝器20通过四通管与三个油水分离器30连接,冷凝器20的出油口通过出油主管与四通管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50设于所述出油主管上;四通管的第二接口与第一个油水分离器30通过第一出油管连接,所述第一出油管上设有用于控制通断的第一出油阀61;四通管的第三接口与第二个油水分离器30通过第二出油管连接,所述第二出油管上设有用于控制通断的第二出油阀62;四通管的第四接口与第三个油水分离器30通过第三出油管连接,所述第三出油管上设有用于控制通断的第三出油阀63。当使用第一个油水分离器30收集挥发油及油水混合物时,打开第一出油阀61,关闭第二出油阀62和第三出油阀63;当需要切换至第二个油水分离器30与冷凝器20连接时,则关闭第一出油阀61、第三出油阀63,打开第二出油阀62;当需要切换至第三个油水分离器30与冷凝器20连接时,则关闭第一出油阀61、第二出油阀62,打开第三出油阀63。
45.所述冷凝器20可为水平卧式放置或垂直立式放置。
46.本实施方式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总排管,所述第一排放管路与所述第二排放管路汇总于所述总排管的第一端,所述总排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提取罐10连通;所述总排管的第二端为与所述总排管的第一端相对的一端;所述总排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用于计量从油水分离器30进入至包合机构40的挥发油的量,使流量更易把控。
47.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由于有三个油水分离器30,为便于管路设计、连接以及节约第二流量计的数量,本实施方式中三个油水分离器的第一排放管和第二排放管均汇总于同一总排管,节约总排管和第二流量计的数量,且使管路更加简洁。所述第一排放管靠近所述第一排放口31处设置有第一排放阀,用于控制第一排放管的通断,所述第二排放管靠近所述第二排放口32处设置有第二排放阀,用于控制第二排放管的通断。当收集的挥发油为重油时,则打开第二排放阀,将分层在顶部的水分排出至提取罐10,当收集的挥发油为轻油时,则打开第一排放阀,将分层在底部的水分排出至提取罐10。
48.本实施方式所述分离容器33的壁面设有用于观测分离容器33内情况的视镜。通过视镜可观察收集到的液体的液位以及分层情况等,通过观察情况更好地控制本实施方式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的运行。具体地,所述视镜为镶嵌于分离容器33上的透明的耐高温的钢化玻璃。
49.由于本实施方式还需进行包合工序,包合机构40也需与油水分离器30连通,故为使管路简洁,本实施方式所述提取罐10通过可开闭的回收支路64与所述总排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包合机构40通过可开闭的包合支路65与所述总排管的第二端连通。当需要进行水分回收时,则打开相应的第一排放阀或第二排放阀以及回收支路64,将水分回收至提取罐10内。当需要进行挥发油的包合时,则打开第一排放阀将以及包合支路65,将分离容器33内已经经油水分回收后的收集液全部输送至包合机构40。由于第一排放口31位于分离容器33底部,故当排出收集液至包合机构40时,可尽量排尽。
50.为使得水分的回收效率以及收集液的输送效率更高,动力更足,本实施方式所述总排管的第二端设有三通泵70,所述三通泵70的进液口与所述总排管连通,所述三通泵70的第一出液口与所述回收支路64连通,所述三通泵70的第二出液口与所述包合支路65连通。
51.本实施方式所述回收支路64靠近所述三通泵70的一端设有第一回收阀641,通过第一回收阀641控制回收支路64的通断;所述包合支路65靠近所述三通泵70的一端设有第一包合阀651,通过第一包合阀651控制包合支路65的通断。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回收阀641和第一包合阀651均靠近三通泵70设置,故当开通回收支路64而关闭包合支路65时,水分不会分流至包合支路65中,同理,当开通包合支路65而关闭回收支路64时,收集液不会分流至回收支路64中,避免浪费。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回收支路64靠近提取罐10的一端还设有第二回收阀,配合第一回收阀641使用,使回收支路64的通断控制更佳。同理,所述包合支路65靠近包合机构40的一段还设有第二包合阀。
52.本实施方式所述包合机构40包括与所述油水分离器30可开闭连通的包合罐41,以及与所述包合罐41可开闭连通的研磨机42。所述包合支路65与包合罐41连通,用于直接接收来自油水分离器30的收集液,当进行包合时,在包合罐41的第二入口412投入包合剂,并
通过包合罐41内的搅拌桨对收集液以及包合剂进行搅拌,完成搅拌包合。并且,本实施方式为了提升包合效果,通过研磨机42将经过包合罐41搅拌包合后的包合液进行研磨包合。
53.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包合罐41的搅拌与研磨机42的研磨进行循环包合,所述研磨机42上设有研磨入口421和研磨出口422,所述包合罐41上设有与所述油水分离器30可开闭连通的第一入口,与所述研磨入口421可开闭连通的包合出口411,以及与所述研磨出口422可开闭连通的第二入口412。即第一入口与包合支路65连通,包合罐41接收来自油水分离器30的收集液,在第二入口412投入包合剂,通过包合罐41内的搅拌桨进行搅拌,搅拌至预定时间后,打开包合出口411,使搅拌后的包合液通过研磨入口421进入研磨机42进行研磨,研磨后的包合液通过研磨出口422再输送至第二入口412进入包合罐41,进行搅拌,以此循环。直至循环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则包合完毕。本实施方式中将循环时间设置为3小时,当达到3小时则包合完毕,可进入下一工序。
54.本实施方式连接包合出口411和研磨入口421的管路上设有第三流量计及液泵,便于测控流量以及提供动力。
55.如图2所示,为使本实施方式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集成更多功能,且更进一步的缩短挥发油的整个提取包合时间,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包合机构40可开闭连接的干燥机构80。当包合工序完成后,可直接将包合后的包合液进行干燥,减少污染。并且,当第一级包合液进行干燥过程中,可同步进行第二个油水分离器中的第二级挥发油及油水混合物的包合,节约时间,提升效率。
56.具体地,所述干燥机构80与包合罐41出口连接,由于研磨入口421也与包合出口411连接,故可使用三通管实现干燥机构80、包合罐41以及研磨机42的连接。所述干燥机构80可为喷雾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带式干燥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57.本实施方式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干燥机构80可开闭连通的收集罐90。具体的,所述干燥机构80的底部设有可开闭的出粉口81,所述收集罐90设有进粉口91,所述出粉口81与所述进粉口91通过管路连接,且管路上设有进粉阀。当干燥机构80对包合液干燥完毕后,形成包合物中间产品,打开出粉口81和进粉阀,将干燥好的包合物输送至收集罐90中,得到包合物中间产品。
58.为使本实施方式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集成更多功能,且更进一步的缩短挥发油的整个提取时间,并提升包合物中间产品的均匀性,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收集罐90可开闭连通的混合机构100。由于干燥机构80只对包合液进行干燥,而无混合功能,可能导致包合物中间产品均匀性不佳。故本实施方式通过混合机构100将每一级收集到的包合物中间产品再分别进行混合,使每一级的包合物中间产品更加均匀。
59.所述混合机构100可为方锥混合机、v型混合机、双锥混合机、三维混合机、双螺旋锥形混合机中的一种或几种。
60.具体地,所述混合机构100与所述收集罐90的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一上料机110,通过第一上料机110将收集罐90内的包合物中间产品输送至混合机构100中进行混合。所述第一上料机110为真空上料机。
61.本实施方式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混合机构100可开闭连通的筛选机构120,从而可对混合完毕后的包合物中间产物去杂质,保证包合物的纯度。所述筛选机构120为震荡筛。
62.具体地,所述混合机构100与所述筛选机构120的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二上料机130,通过第二上料机130将混合机构100内的混合物产品输送至筛选机构120除杂质。所述第二上料机130为真空上料机。
63.并且,为了不限制混合机构100的运行,当混合机构100进行混合时,将混合机构100与第一上料机110及第二上料机130解除连接关系,使混合机构100进行翻转或其他形式的混合而不受连接管路的限制。
64.本实施方式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筛选机构120可开闭连通的暂存罐140。通过暂存罐140收集每一级混合后的中间产品。以本实施方式为例,由于本实施方式有三个油水分离器30,即进行三级收集以及三级后续工序,故本实施方式需要三个暂存罐140用于分别收集第一级、第二级以及第三级收集到的中间产物,并且,当三级均收集完毕后,将第一级、第二级以及第三级的中间产物均重新投放至混合机构100当中,进行包合物的总混,形成包合物终产品,供下一步制剂调配使用。
65.由于三个暂存罐140需分别收集第一级、第二级以及第三级的混合物,故为了便于更换暂存罐140,本实施方式的暂存罐140为可移动式罐体,具体地,所述暂存罐140上设有用于移动的脚轮141。
66.本实施方式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冷凝器20、油水分离器30、包合机构40、干燥机构80、第一上料机110、第二上料机130、混合机构100及筛选机构120电连接,且用于控制冷凝器20、包合机构40、干燥机构80、第一上料机110、第二上料机130、混合机构100及筛选机构120的启停,以及控制冷凝器20、油水分离器30、包合机构40、干燥机构80、第一上料机110、第二上料机构130、混合机构100及筛选机构120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即各用电设备以及各阀门均可通过终端程序设置好参数,再通过控制器远程控制,实现挥发油包合物制备的全自动化生产。所述控制器可为后台计算机。
67.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挥发油包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8.将待提取的药材投入至提取罐10,通入水蒸气进行蒸馏;
69.水蒸气带动所述提取罐10内的挥发油与芳香水进入至冷凝器20冷凝;
70.冷凝后的挥发油与芳香水进入至第一个油水分离器30中;
71.待第一个油水分离器30收集到规定量的挥发油与芳香水后,将所述冷凝器20切换至与第二个油水分离器30连通对挥发油与芳香水进行收集;
72.待第二个油水分离器30收集到规定量的挥发油与芳香水后,将所述冷凝器20切换至与第三个油水分离器30连通对挥发油与芳香水进行收集;
73.重复上述收集步骤直至第n个油水分离器30对挥发油与芳香水进行收集;
74.当第三个油水分离器30对挥发油与芳香水进行收集时,将所述第一个油水分离器30与包合机构40连通,且投放第一级包合剂进行第一级包合;
75.当第一级包合完毕后,将所述包合机构40切换至与第二个油水分离器30连通,且投放第二级包合剂进行第二级包合;
76.当第二级包合完毕后,将所述包合机构40切换至与第三个油水分离器30连通,且投放第三级包合剂进行第三级包合;
77.重复上述包合步骤直至第n级包合完毕;
78.第m级包合剂的投放量大于所述第m+1级包合剂的投放量
79.其中,n≥3,n>m≥1。
80.本实施方式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将收集工序与包合工序无缝衔接,在包合过程中也可同时进行收集工作,既提高生产效率,又避免了挥发油的损耗。并且在包合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收集情况投放不同剂量的包合剂,从而当包合剂投放的总剂量一定时,本实施方式制备出的挥发油包合物的成分最佳。
81.本实施方式的挥发油包合物制备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三个油水分离器30进行无缝衔接的挥发油收集工作,当第三个油水分离器30进行挥发油与芳香水收集时,第一个油水分离器30已经将油水分离完毕,可与包合机构40连通进行包合工序,以此类推,故而极大地提高了收油效率,使在包合过程中也可同时进行收集工作,既提高生产效率,又避免了挥发油的损耗。并且在包合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收集情况投放不同剂量的包合剂,第m级包合剂的投放量大于所述第m+1级包合剂的投放量,即在先与冷凝器20连通的油水分离器30所收集到的挥发油或油水混合物在包合时,所投入的包合剂剂量,总是大于在后与冷凝器20连通的油水分离器30。本实施方式的分级收集以及分级包合,根据不同情况投放不同的包合剂,在包合剂使用总量相同的情况下,较之于传统的将所有包合剂一次性全部投入至所有的挥发油与芳香水中,本实施方式的分级包合使包合更加完善。
82.本实施方式以三级包合为例,当包合剂的总投放量确定时,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级包合剂的投放量为包合剂的总投放量的60%

80%;所述第二级包合剂的投放量为包合剂的总投放量的20%

40%;所述第三级包合剂的投放量为包合剂的总投放量的10%

20%。
8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包合剂的总投放量不确定或者确定时,都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包合剂的分级投放,当所述第一级包合剂的投放量为a时,则第m级包合剂的投放量的范围为a/(m+1)~a/m,其中m≥1。
84.由于本实施方式设置有第一排放口31和第二排放口32,故可在进行包合之前对多余的液体进行回收。当挥发油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在各油水分离器30与包合机构40连通前,可选择性打开第二排放管路,使第二排放口32与提取罐10连通,排出多余水分;或者,当挥发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在各油水分离器30与包合机构40连通前,可选择性打开第一排放管路,使第一排放口31与提取罐10连通,排出多余水分。
8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挥发油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在第二个油水分离器30至第n个油水分离器30与包合机构40连通前,打开第二排放管路,使第二排放口32与提取罐10连通,排出多余水分;或者,当挥发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在第二个油水分离器30至第n个油水分离器30与包合机构40连通前,打开第一排放管路,使第一排放口31与提取罐10连通,排出多余水分。
86.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个油水分离器30作为第一级油水分离收集的容器,由于第一级油水分离中挥发油的浓度较高,多余液体较少,故在包合之前可不对多余液体进行回收,而是收集完成后直接将收集到的挥发油及油水混合物输送至包合机构40中进行包合。当第二个油水分离器30以及第三个油水分离器30收集到挥发油与芳香水时,此时挥发油的浓度较之第一级收集的更低,故可待静置分层后,通过打开第一排放口31或第二排放口32将多余的水分通入至提取罐10中进行回收,以提高本级挥发油的收率。
8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8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8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9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9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9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9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