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节可拆卸无动力管道静态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60340发布日期:2021-12-17 22:5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节可拆卸无动力管道静态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节可拆卸无动力管道静态混合器,属于流态混合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静态混合器是一种没有运动部件的高效混合设备,其基本工作机理是:利用固定在管内的混合单元体改变流体在管内的流动状态,以达到不同流体之间的良好分散和充分混合目的。具体来讲,静态混合器是由一系列安装在空心管道中的不同规格的混合单元进行的。由于混合单元的作用,使流体时而左旋,时而右转旋,不断改变流动混合机方向,不仅将中心流体推向周边,而且将周边流体推向中心,从而造成良好的径向混合效果。与此同时,流体自身的旋转作用在相邻组件连接处的接口上亦会发生,这种完善的径向环流混合作用,使物料获得混合均匀的目的。静态混合器是一种没有运动的高效混合设备,通过固定在管内的混合单元内件,使二股或多股流体产生切割、剪切、旋转和重新混合,达到流体之间良好分散和充分混合的目的。
3.该设备虽然应用广泛,但各部分结构为一次性不可拆卸结构,使用一定期限后,因无法清洗和维修,当出现结痂等状况时,只能整体报废,成本较高,损耗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节可拆卸无动力管道静态混合器,采用该静态混合器具有安全节能的效果,不仅可以很好的实现介质的混合,还可根据使用环境的需求进行节数调整,其可拆卸性更是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和设备的可维护性。
5.具体地,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6.一种多节可拆卸无动力管道静态混合器,包括水管、加药管和若干个混合管构成的混合单元,水管包括进水段和出水段,加药管安装于进水段上;混合单元前端通过蝶阀一与加药管后方(沿进水方向)的水管连接,后端通过软接头与水管的出水段连接;相邻混合管之间以蝶阀二连接,所述混合管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随介质流动而转动,实现无动力搅拌。
7.在水处理过程中,污水与药剂或者自来水与药剂混合时,从来水方向看,本技术将混合单元设置于加药点后方,利用水流动力,推动混合管中的搅拌器旋转,从而达到介质与药剂的混合,与常规借助于电机等器械驱动水流运行相比,本技术以水流动力作为动力,无需额外动力驱动,药剂混合过程不需要用电,不存在电能供应,可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基于没有电器的引入,混合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漏电现象,使用安全;若干个混合管串接形成长度可调的混合单元,既可根据处理区域的长度进行节数调控,又可根据处理过程中的结垢情况,对结垢严重的管段进行拆除和替换,实现整套混合单元的可拆卸清洗与维修;混合管前端以及混合管之间采用蝶阀连接,在相应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配合软接头实现各管段的串接,管路的密封
性好,药剂不会渗出,因此也不会对人身造成伤害。
8.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9.所述混合管中设置有立柱,搅拌器通过紧固件安装于立柱上,以实现搅拌器的安装。更优选的,所述搅拌器包括若干个桨叶,桨叶安装于紧固件上,以强化介质紊流,实现搅拌的均匀化。
10.所述混合管上下对称位置设置有开孔,立柱安装于该开孔处,使搅拌器垂直混合管轴向安装,混合管上下对等位置开孔,立柱穿过混合管将搅拌器安装其内,当介质进入混合管时,对搅拌器施以垂直作用力,可以强化介质流动带动的搅拌器旋转速度。
11.所述立柱上端通过法兰与混合管顶部固定,下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混合管底部固定。混合管上下对等位置开孔,顶部带法兰片,立柱顶部焊接法兰,底部用螺纹等紧固件固定。更优选的,立柱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卡槽,底部为方形卡槽,对应的混合管底部也设置有配套的凹槽,实现两者适配,无需紧固件即可实现固定,提高安装牢度,顶部为圆形卡槽,配合法兰实现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技术的加药管管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技术加药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号:1.水管;11.进水段;12.出水段;2.加药管;3.混合单元;3a.单元一;3b.单元二;3c.单元三;3d.单元四;31.混合管;32.立柱;33.搅拌器;331.桨叶;332.紧固件;34.法兰;35.螺栓;4.蝶阀;41.蝶阀一;42.蝶阀二;5.软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16.本实施例一种多节可拆卸无动力管道静态混合器,结合图1,包括水管1、加药管2和若干个混合管31构成的混合单元3,结合图3,水管1包括进水段11和出水段12,加药管2安装于进水段11上;混合单元3前端通过蝶阀一41与加药管2后方(沿图1箭头所示的进水方向)的水管1连接,后端通过软接头5与水管1的出水段12连接;相邻混合管31之间以蝶阀二42连接,混合管31内设有搅拌器33,搅拌器33随介质流动而转动,实现无动力搅拌,结合图3,每个单元(如单元一3a、单元二3b、单元三3c、单元四3d
……
)均包含有一组混合管31和搅拌器33,单元一3a与进水段11之间以蝶阀一41连接,单元一3a与单元二3b之间以蝶阀二42连接,单元二3b与单元三3c、单元三3c与单元四3d
……
以蝶阀二连接,旋转相应蝶阀4,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目的。
17.在水处理过程中,污水与药剂或者自来水与药剂混合时,从来水方向看,将混合单元3设置于加药管2形成的加药点后方,利用水流动力,推动混合管31中的搅拌器33旋转,从而达到介质与药剂的混合;与常规借助于电机等器械驱动水流运行相比,本技术以水流动力作为动力,无需额外动力驱动,药剂混合过程不需要用电,不存在电能供应,可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基于没有电器的引入,混合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漏电现象,使用安全。
18.若干个混合管31串接形成长度可调的混合单元3,既可根据处理区域的长度进行节数调控,又可根据处理过程中的结垢情况,对结垢严重的管段进行拆除和替换,实现整套
混合单元3的可拆卸清洗与维修;混合管31前端以及混合管31之间采用蝶阀4连接,在相应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4与软接头5的配合,实现混合单元3之间以及混合单元3与水管1的密封连接,避免药剂从连接部位渗出,安全性高,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19.作为一个备选方案:结合图1和图2,混合管31中设置有立柱32,搅拌器33通过紧固件332安装于立柱32上,以实现搅拌器33的安装。
20.优选的:结合图2,搅拌器33包括若干个桨叶331,桨叶331安装于紧固件332上,以强化介质紊流,实现搅拌的均匀化。
21.作为一个备选方案:混合管31上下对称位置设置有开孔,立柱32安装于该开孔处,使搅拌器33垂直混合管31轴向安装,混合管31上下对等位置开孔,立柱32穿过混合管31将搅拌器33安装其内,当介质进入混合管31时,对搅拌器33施以垂直作用力,可以强化介质流动带动的搅拌器旋转速度。
22.作为一个备选方案:结合图1,立柱32上端通过法兰34与混合管31顶部固定,下端通过螺栓35等紧固件与混合管31底部固定。混合管31上下对等位置开孔,顶部带法兰片,立柱顶部焊接法兰24,底部用螺纹35等紧固件固定。
23.为方便使用,上述备选方案还可以替换如下:立柱32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卡槽:(1)底部为方形卡槽,对应的混合管31底部也设置有配套的凹槽,实现两者适配,无需紧固件即可实现固定,提高安装牢度;(2)顶部为圆形卡槽,配合法兰24实现方便拆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