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4689发布日期:2021-12-04 12:4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分子生物学试验中,需要将不同的血液样品、抗凝剂还有其他液体类的添加剂做混合,然后测定其相关性质。在样品混合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精确定量,混合均匀,还需要保证混合温度适宜,避免发生凝结;与此同时,要创造一个较为洁净的环境,避免样品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包括混样室1、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混样仓3;
6.所述混样室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孔槽4;第一孔槽4设置有若干个;
7.所述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底部设置有针头5;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内部空腔设置有挤压柱6;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顶部边缘设置有限位环7;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管身穿过第一孔槽4设置在混样室1的内部;
8.所述混样仓3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孔槽8;所述第二孔槽8设置在第一孔槽4的正下方,与第一孔槽4一一对应设置;混样仓3的中央设置有第三孔槽9;第三孔槽9的上方设置有搅拌桨10;混样室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11;搅拌桨10的顶部与电机11连接;电机11带动搅拌桨10转动运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槽4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限位环7的下方设置有螺纹段12;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通过螺纹段12与第一孔槽4活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针头5耳钉顶部环绕设置有限位片13;所述限位片13的外径略大于第二孔槽8的内径。
11.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10包括搅拌轴14和搅拌叶片15;所述搅拌轴14设置为可伸缩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混样仓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16;所述固定底座16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凹槽17;混样仓3的底部嵌入设置在固定凹槽17的内部。
13.进一步的,固定底座16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架18。
14.进一步的,所述混样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隔层19;隔层19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20。
15.进一步的,所述混样室1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1。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带混合样品、凝血剂等抽取置于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内暂存;然后将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通过螺纹段12与第一孔槽4固定连接,并通
过限位环7限位固定;固定好以后调节升降架18,升高固定底座16以及混样仓3,使针头5穿过第二孔槽8置于混样仓3的内部;限位片13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针头伸入太深;
18.挤压若干个装有不同液体堵塞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是液体均进入混样仓3内,启动电机11进行搅拌,根据不同的液位,调节搅拌轴14伸入深度,避免飞溅的同时确保搅拌均匀;与此同时,打开电加热丝20,调控温度,避免液体凝结。
19.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多种液体样品的实时混合,实时搅拌,样品拿取方便的同时不会造成污染,此外,通过设置高度调节装置,可以控制搅拌高度,满足不同剂量的搅拌混匀,加强了混合的安全性,提高了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单一样品存放针管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混样仓3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混样室1;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混样仓3;第一孔槽4;针头5;挤压柱6;限位环7;第二孔槽8;第三孔槽9;搅拌桨10;电机11;螺纹段12;限位片13;搅拌轴14;搅拌叶片15;固定底座16;固定凹槽17;升降架18;隔层19;电加热丝20;温度传感器21。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如图所示:
26.实施例1:
27.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包括混样室1、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混样仓3;
28.所述混样室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孔槽4;第一孔槽4设置有若干个;
29.所述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底部设置有针头5;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内部空腔设置有挤压柱6;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顶部边缘设置有限位环7;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管身穿过第一孔槽4设置在混样室1的内部;
30.所述混样仓3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孔槽8;所述第二孔槽8设置在第一孔槽4的正下方,与第一孔槽4一一对应设置;混样仓3的中央设置有第三孔槽9;第三孔槽9的上方设置有搅拌桨10;混样室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11;搅拌桨10的顶部与电机11连接;电机11带动搅拌桨10转动运动。
31.实施例2:
3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孔槽4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限位环7的下方设置有螺纹段12;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通过螺纹段12与第一孔槽4活动连接。
33.实施例3:
34.在实施例1

2的基础上,所述针头5耳钉顶部环绕设置有限位片13;所述限位片13的外径略大于第二孔槽8的内径。
35.实施例4:
36.在实施例1

3的基础上,所述搅拌桨10包括搅拌轴14和搅拌叶片15;所述搅拌轴14
设置为可伸缩结构。
37.实施例5:
38.在实施例1

4的基础上,所述混样仓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16;所述固定底座16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凹槽17;混样仓3的底部嵌入设置在固定凹槽17的内部。
39.实施例6:
40.在实施例1

5的基础上,固定底座16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架18。
41.实施例7:
42.在实施例1

6的基础上,所述混样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隔层19;隔层19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20。
43.实施例8:
44.在实施例1

7的基础上,所述混样室1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1。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样室(1)、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混样仓(3);所述混样室(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孔槽(4);第一孔槽(4)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底部设置有针头(5);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内部空腔设置有挤压柱(6);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顶部边缘设置有限位环(7);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管身穿过第一孔槽(4)设置在混样室(1)的内部;所述混样仓(3)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孔槽(8);所述第二孔槽(8)设置在第一孔槽(4)的正下方,与第一孔槽(4)一一对应设置;混样仓(3)的中央设置有第三孔槽(9);第三孔槽(9)的上方设置有搅拌桨(10);混样室(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11);搅拌桨(10)的顶部与电机(11)连接;电机(11)带动搅拌桨(10)转动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槽(4)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限位环(7)的下方设置有螺纹段(12);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通过螺纹段(12)与第一孔槽(4)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5)耳钉顶部环绕设置有限位片(13);所述限位片(13)的外径略大于第二孔槽(8)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10)包括搅拌轴(14)和搅拌叶片(15);所述搅拌轴(14)设置为可伸缩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样仓(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16);所述固定底座(16)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凹槽(17);混样仓(3)的底部嵌入设置在固定凹槽(17)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底座(16)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架(1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样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隔层(19);隔层(19)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2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样室(1)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1)。

技术总结
血液样品移取混样装置,包括混样室1、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混样仓3;所述混样室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孔槽4;第一孔槽4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底部设置有针头5;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内部空腔设置有挤压柱6;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顶部边缘设置有限位环7;单一样品存放针管2的管身穿过第一孔槽4设置在混样室1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多种液体样品的实时混合,实时搅拌,样品拿取方便的同时不会造成污染,此外,通过设置高度调节装置,可以控制搅拌高度,满足不同剂量的搅拌混匀,加强了混合的安全性,提高了实验效率。提高了实验效率。提高了实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叶玲玲 韩佃刚 艾军 张家翔 李瑶瑶 罗倩敏 何昌霖 孙洪正 陈建华 李明炬 郑云 刘敏 谢银杰 张光培 刘晓丹 张梓洋 谢琳娟 王志良 戴晓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佃刚
技术研发日:2021.01.19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