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再生设备的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15176发布日期:2021-10-27 19:04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再生设备的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拌合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沥青再生设备的尾气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沥青再生设备是沥青拌合站中将沥青再生料加热软化,重复再生利用的设备。但在沥青再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沥青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一氧化氮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的污染。现有的沥青尾气处理工艺中,会采用布袋除尘器对颗粒物进行处理,然后将尾气通入清洗液进行清洗。
3.现有的尾气清洗的方式采用直接通入清洗液中清洗,没有进行持续多级的清洗,处理后的尾气净化率不高,对空气依然有污染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沥青再生设备的尾气后处理装置,拟解决如何对沥青尾气进行持续高效的清洗,提高尾气处理的净化率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沥青再生设备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第一曝气管22、第二曝气管23、第三曝气管24、第二尾气输入管25和第二尾气输出管26;所述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和第三箱体21内均设有清洗液空间27和气体空间28;所述气体空间28位于清洗液空间27的上方;所述第一曝气管22一端连通第二尾气输入管25,另一端伸入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空间27;所述第二曝气管23一端连通第一箱体19的气体空间28,另一端伸入第二箱体20的清洗液空间27;所述第三曝气管24一端连通第二箱体20的气体空间28,另一端伸入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所述第二尾气输出管26连通第三箱体21的气体空间28。由上述结构可知,沥青尾气从第二尾气输入管25先进入第一箱体19,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对沥青尾气进行清洗;然后沥青尾气从第一箱体19出来后进入第二箱体20,第二箱体20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对沥青尾气进行清洗;然后沥青尾气从第二箱体20出来后进入第三箱体21,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对沥青尾气进行清洗;然后沥青尾气从第三箱体21经第二尾气输出管26排出。具体的,沥青尾气从第二尾气输入管25沿着第一曝气管22先进入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空间27进行曝气式清洗,清洗后的沥青尾气积压在第一箱体19的气体空间28,沥青尾气从第一箱体19的气体空间28沿着第二曝气管23进入第二箱体20的清洗液空间27进行曝气式清洗,清洗后的沥青尾气积压在第二箱体20的气体空间28,沥青尾气从第二箱体20的气体空间28沿着第三曝气管24进入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进行曝气式清洗,清洗后的沥青尾气积压在第三箱体21的气体空间28,沥青尾气从第二尾气输出管26排走。串联式持续多级的曝气式清洗,使沥青尾气提高处理的净化率。在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中注入清洗液,清洗液沉积的空间为清洗液空间27,清洗液上方为气体空间28,即没有清洗液沉积的空间。越往后的
箱体内沥青尾气越干净,越往前的箱体内的清洗液更换更频繁。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曝气管22、第二曝气管23和第三曝气管24在清洗液空间27部分设有若干个曝气孔29。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曝气管22、第二曝气管23和第三曝气管24插入在清洗液的部分即在清洗液空间27部分,这一段上是设有若干个曝气孔29的,提高了沥青尾气的曝气效率,使沥青尾气清洗的更充分。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尾气输出管26上设有第二抽风机30。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二抽风机30使沥青尾气有从第二尾气输入管25到第二尾气输出管26流动的动力。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的气体空间28各自连通有一个清洗液输入支管31;所述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各自连通有一个清洗液输出支管32。由上述结构可知,清洗液输入支管31可以向对应的清洗液空间27内补充清洗液。清洗液输出支管32可以将对应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排出,实现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的补充和更换。
9.进一步的,所有的清洗液输入支管31共同连通一根清洗液输入总管33;所有的清洗液输出支管32共同连通一根清洗液输出总管34。由上述结构可知,清洗液输入总管33可以向三根清洗液输入支管31补充清洗液;三根清洗液输出支管32可以通过清洗液输出总管34向外排出清洗液。
10.进一步的,每个清洗液输入支管31上设有输入阀门35;每个清洗液输出支管32上设有输出阀门36。由上述结构可知,每个清洗液输入支管31上设有输入阀门35,使具体向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中的哪个箱体补充清洗液可控;每个清洗液输出支管32上设有输出阀门36,使具体从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中的哪个箱体排泄清洗液可控;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失效的最快,只需要打开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输出支管32上的输出阀门36既可将旧的清洗液排出,只需要打开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输入支管31的输入阀门35既可将新的清洗液注入。
11.进一步的,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上均设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用于监测清洗液空间27的清洗液液位。由上述结构可知,液位计用于监测清洗液空间27的清洗液液位,确保每个箱体的清洗液不会漫过曝气管的进口。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再生设备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属于沥青拌合站技术领域,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内均设有清洗液空间和气体空间;所述气体空间位于清洗液空间的上方;所述第一曝气管一端连通第二尾气输入管,另一端伸入第一箱体的清洗液空间;所述第二曝气管一端连通第一箱体的气体空间,另一端伸入第二箱体的清洗液空间;所述第三曝气管一端连通第二箱体的气体空间,另一端伸入第三箱体的清洗液空间;所述第二尾气输出管连通第三箱体的气体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再生设备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可以对沥青尾气进行持续高效的清洗,提高尾气处理的净化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19

第一箱体、20

第二箱体、21

第三箱体、22

第一曝气管、23

第二曝气管、24

第三曝气管、25

第二尾气输入管、26

第二尾气输出管、27

清洗液空间、28

气体空
间、29

曝气孔、30

第二抽风机、31

清洗液输入支管、32

清洗液输出支管、33

清洗液输入总管、34

清洗液输出总管、35

输入阀门、36

输出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17.实施例一:
18.见附图1。一种沥青再生设备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第一曝气管22、第二曝气管23、第三曝气管24、第二尾气输入管25和第二尾气输出管26;所述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和第三箱体21内均设有清洗液空间27和气体空间28;所述气体空间28位于清洗液空间27的上方;所述第一曝气管22一端连通第二尾气输入管25,另一端伸入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空间27;所述第二曝气管23一端连通第一箱体19的气体空间28,另一端伸入第二箱体20的清洗液空间27;所述第三曝气管24一端连通第二箱体20的气体空间28,另一端伸入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所述第二尾气输出管26连通第三箱体21的气体空间28。由上述结构可知,沥青尾气从第二尾气输入管25先进入第一箱体19,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对沥青尾气进行清洗;然后沥青尾气从第一箱体19出来后进入第二箱体20,第二箱体20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对沥青尾气进行清洗;然后沥青尾气从第二箱体20出来后进入第三箱体21,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对沥青尾气进行清洗;然后沥青尾气从第三箱体21经第二尾气输出管26排出。具体的,沥青尾气从第二尾气输入管25沿着第一曝气管22先进入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空间27进行曝气式清洗,清洗后的沥青尾气积压在第一箱体19的气体空间28,沥青尾气从第一箱体19的气体空间28沿着第二曝气管23进入第二箱体20的清洗液空间27进行曝气式清洗,清洗后的沥青尾气积压在第二箱体20的气体空间28,沥青尾气从第二箱体20的气体空间28沿着第三曝气管24进入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进行曝气式清洗,清洗后的沥青尾气积压在第三箱体21的气体空间28,沥青尾气从第二尾气输出管26排走。串联式持续多级的曝气式清洗,使沥青尾气提高处理的净化率。在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中注入清洗液,清洗液沉积的空间为清洗液空间27,清洗液上方为气体空间28,即没有清洗液沉积的空间。越往后的箱体内沥青尾气越干净,越往前的箱体内的清洗液更换更频繁。
19.实施例二:
20.见附图1。一种沥青再生设备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第一曝气管22、第二曝气管23、第三曝气管24、第二尾气输入管25和第二尾气输出管26;所述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和第三箱体21内均设有清洗液空间27和气体空间28;所述气体空间28位于清洗液空间27的上方;所述第一曝气管22一端连通第二尾气输入管25,另一端伸入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空间27;所述第二曝气管23一端连通第一箱体19的气体空间28,另一端伸入第二箱体20的清洗液空间27;所述第三曝气管24一端连通第二箱体20的气体空间28,另一端伸入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所述第二尾气输出管26连通第三箱体21的气体空间28。由上述结构可知,沥青尾气从第二尾气输入管25先进入第一箱体19,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对沥青尾气进行清洗;然后沥青尾气从第一箱体19出来后进入第二箱体20,第二箱体20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对沥青尾气进行清
洗;然后沥青尾气从第二箱体20出来后进入第三箱体21,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对沥青尾气进行清洗;然后沥青尾气从第三箱体21经第二尾气输出管26排出。具体的,沥青尾气从第二尾气输入管25沿着第一曝气管22先进入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空间27进行曝气式清洗,清洗后的沥青尾气积压在第一箱体19的气体空间28,沥青尾气从第一箱体19的气体空间28沿着第二曝气管23进入第二箱体20的清洗液空间27进行曝气式清洗,清洗后的沥青尾气积压在第二箱体20的气体空间28,沥青尾气从第二箱体20的气体空间28沿着第三曝气管24进入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进行曝气式清洗,清洗后的沥青尾气积压在第三箱体21的气体空间28,沥青尾气从第二尾气输出管26排走。串联式持续多级的曝气式清洗,使沥青尾气提高处理的净化率。在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中注入清洗液,清洗液沉积的空间为清洗液空间27,清洗液上方为气体空间28,即没有清洗液沉积的空间。越往后的箱体内沥青尾气越干净,越往前的箱体内的清洗液更换更频繁。
21.所述第一曝气管22、第二曝气管23和第三曝气管24在清洗液空间27部分设有若干个曝气孔29。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曝气管22、第二曝气管23和第三曝气管24插入在清洗液的部分即在清洗液空间27部分,这一段上是设有若干个曝气孔29的,提高了沥青尾气的曝气效率,使沥青尾气清洗的更充分。
22.实施例三:
23.见附图1。一种沥青再生设备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第一曝气管22、第二曝气管23、第三曝气管24、第二尾气输入管25和第二尾气输出管26;所述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和第三箱体21内均设有清洗液空间27和气体空间28;所述气体空间28位于清洗液空间27的上方;所述第一曝气管22一端连通第二尾气输入管25,另一端伸入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空间27;所述第二曝气管23一端连通第一箱体19的气体空间28,另一端伸入第二箱体20的清洗液空间27;所述第三曝气管24一端连通第二箱体20的气体空间28,另一端伸入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所述第二尾气输出管26连通第三箱体21的气体空间28。由上述结构可知,沥青尾气从第二尾气输入管25先进入第一箱体19,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对沥青尾气进行清洗;然后沥青尾气从第一箱体19出来后进入第二箱体20,第二箱体20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对沥青尾气进行清洗;然后沥青尾气从第二箱体20出来后进入第三箱体21,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对沥青尾气进行清洗;然后沥青尾气从第三箱体21经第二尾气输出管26排出。具体的,沥青尾气从第二尾气输入管25沿着第一曝气管22先进入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空间27进行曝气式清洗,清洗后的沥青尾气积压在第一箱体19的气体空间28,沥青尾气从第一箱体19的气体空间28沿着第二曝气管23进入第二箱体20的清洗液空间27进行曝气式清洗,清洗后的沥青尾气积压在第二箱体20的气体空间28,沥青尾气从第二箱体20的气体空间28沿着第三曝气管24进入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进行曝气式清洗,清洗后的沥青尾气积压在第三箱体21的气体空间28,沥青尾气从第二尾气输出管26排走。串联式持续多级的曝气式清洗,使沥青尾气提高处理的净化率。在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中注入清洗液,清洗液沉积的空间为清洗液空间27,清洗液上方为气体空间28,即没有清洗液沉积的空间。越往后的箱体内沥青尾气越干净,越往前的箱体内的清洗液更换更频繁。
24.所述第一曝气管22、第二曝气管23和第三曝气管24在清洗液空间27部分设有若干个曝气孔29。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曝气管22、第二曝气管23和第三曝气管24插入在清洗液
的部分即在清洗液空间27部分,这一段上是设有若干个曝气孔29的,提高了沥青尾气的曝气效率,使沥青尾气清洗的更充分。
25.所述第二尾气输出管26上设有第二抽风机30。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二抽风机30使沥青尾气有从第二尾气输入管25到第二尾气输出管26流动的动力。
26.所述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的气体空间28各自连通有一个清洗液输入支管31;所述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空间27各自连通有一个清洗液输出支管32。由上述结构可知,清洗液输入支管31可以向对应的清洗液空间27内补充清洗液。清洗液输出支管32可以将对应的清洗液空间27内的清洗液排出,实现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的清洗液的补充和更换。
27.所有的清洗液输入支管31共同连通一根清洗液输入总管33;所有的清洗液输出支管32共同连通一根清洗液输出总管34。由上述结构可知,清洗液输入总管33可以向三根清洗液输入支管31补充清洗液;三根清洗液输出支管32可以通过清洗液输出总管34向外排出清洗液。
28.每个清洗液输入支管31上设有输入阀门35;每个清洗液输出支管32上设有输出阀门36。由上述结构可知,每个清洗液输入支管31上设有输入阀门35,使具体向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中的哪个箱体补充清洗液可控;每个清洗液输出支管32上设有输出阀门36,使具体从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中的哪个箱体排泄清洗液可控;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失效的最快,只需要打开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输出支管32上的输出阀门36既可将旧的清洗液排出,只需要打开第一箱体19的清洗液输入支管31的输入阀门35既可将新的清洗液注入。
29.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第三箱体21上均设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用于监测清洗液空间27的清洗液液位。由上述结构可知,液位计用于监测清洗液空间27的清洗液液位,确保每个箱体的清洗液不会漫过曝气管的进口。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