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

文档序号:27793871发布日期:2021-12-04 11:1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2.一线工人是建筑业的生力军,一座座高楼拔地起离不开每一位工友的付出,千万滴汗水筑起一座座摩天大厦,敢于担当起工人的健康、生活条件、安全保障工作是我们国企人责任,建筑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面裸露,工人长时间在暴晒下工作,极易造成中暑,现有的施工防暑喷淋装置喷洒面积不够广,且不能根据施工场地大小进行调节喷洒面积大小,导致降温效果差,需要使用到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
3.在现有的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进行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喷淋的角度多为固定,需要调节时,需要用到手动进行调节,较为费力,并且仅仅支持小范围喷淋,喷淋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该装置包括支臂,所述支臂顶部通过连接管与固定辊顶部相接,所述固定辊前端面开设有喷头,所述支臂右侧下端与水泵相接,所述支臂底部与调节装置顶部相接,并且调节装置顶部右端与水泵相接,所述固定辊左右两侧与转动装置相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件、侧板、第一电机、传动箱和连接轴,所述固定件内右前端与固定辊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件左侧与侧板进行固定,所述侧板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侧与传动箱相接,所述传动箱右侧前端伸出有连接轴,并且连接轴右侧与固定辊左侧相接。
6.优选的,所述传动箱包括箱体、主动带轮、同步带和从动带轮,所述箱体内后端安装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内中部与第一电机左侧输出轴相接,所述主动带轮外径表面通过同步带与从动带轮进行同步转动,所述从动带轮内中部与连接轴相接。
7.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底盘、转动盘和第二电机,所述底盘内上端中部活动嵌入有转动盘,并且转动盘顶端中部与支臂底部进行固定,所述底盘顶部左端安装有第二电机。
8.优选的,所述底盘包括壳体、传动轴、圆盘、拨动杆、拨动柱、间歇盘和驱动轴,所述壳体内左端与传动轴进行转动连接,并且传动轴顶部与第二电机底部输出轴相接,所述传动轴外径表面下端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上端设置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顶部右端固定有拨动柱,所述拨动柱右端与间歇盘相接,所述间歇盘内中部通过驱动轴与壳体内底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顶部贯穿壳体顶部与转动盘内中部相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内中部开设有通孔,并且通孔内中部被连接管贯穿。
10.优选的,所述转动盘外径表面粘接有橡胶层,并且橡胶层厚度为1cm。
11.优选的,所述拨动杆顶部固定有限位盘,并且限位盘外侧与间歇盘相接触。
12.优选的,所述间歇盘内六端开设有条形槽,并且拨动柱活动嵌入至条形槽内中部。
13.优选的,所述固定件采用不锈钢材质。
14.优选的,所述间歇盘采用合金钢材质。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16.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通过在支臂顶部安装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内安装有独立的电机,电机驱动传动箱内带轮运动,即可实现固定辊进行角度调节,方便对喷淋的上下角度进行快速的调节;在支臂底部安装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由电机进行驱动,驱动底盘内安装的间歇组件进行传动,实现转动盘以及顶部支臂的间歇转动,实现在喷淋时进行圆周间歇转动运动,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喷淋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盘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其中:支臂

1、水泵

2、连接管

3、固定辊

4、喷头

5、调节装置

6、转动装置

7、固定件

61、侧板

62、第一电机

63、传动箱

64、连接轴

65、箱体

641、主动带轮

642、同步带

643、从动带轮

644、底盘

71、转动盘

72、第二电机

73、壳体

711、传动轴

712、圆盘

713、拨动杆

714、拨动柱

715、间歇盘

716、驱动轴

717、通孔

611、限位盘

7131、条形槽

7161。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附图1

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包括支臂1,支臂1顶部通过连接管3与固定辊4顶部相接,固定辊4前端面开设有喷头5,支臂1右侧下端与水泵2相接,支臂1底部与调节装置6顶部相接,并且调节装置6顶部右端与水泵2相接,固定辊4左右两侧与转动装置7相连接。
25.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调节装置6包括固定件61、侧板62、第一电机63、传动箱64和连接轴65,固定件61内右前端与固定辊4进行转动连接,固定件61左侧与侧板62进行固定,侧板62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63,第一电机63左侧与传动箱64相接,传动箱64右侧前端伸出有连接轴65,并且连接轴65右侧与固定辊4左侧相接。
26.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传动箱64包括箱体641、主动带轮642、同步带643和从动带轮644,箱体641内后端安装有主动带轮642,主动带轮642内中部与第一电机63左侧输出轴相接,主动带轮642外径表面通过同步
带643与从动带轮644进行同步转动,从动带轮644内中部与连接轴65相接,固定件61内中部开设有通孔611,并且通孔611内中部被连接管3贯穿,方便进行连接,固定件61采用不锈钢材质,防止长期使用导致锈化。
27.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转动装置7包括底盘71、转动盘72和第二电机73,底盘71内上端中部活动嵌入有转动盘72,并且转动盘72顶端中部与支臂1底部进行固定,底盘71顶部左端安装有第二电机73,转动盘72外径表面粘接有橡胶层,并且橡胶层厚度为1cm,摩擦力大,转动稳定。
28.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底盘71包括壳体711、传动轴712、圆盘713、拨动杆714、拨动柱715、间歇盘716和驱动轴717,壳体711内左端与传动轴712进行转动连接,并且传动轴712顶部与第二电机73底部输出轴相接,传动轴712外径表面下端固定有圆盘713,圆盘713上端设置有拨动杆714,拨动杆714顶部右端固定有拨动柱715,拨动柱715右端与间歇盘716相接,间歇盘716内中部通过驱动轴717与壳体711内底部进行转动连接,驱动轴717顶部贯穿壳体711顶部与转动盘72内中部相接,拨动杆714顶部固定有限位盘7131,并且限位盘7131外侧与间歇盘716相接触,限位效果好,防止自转,间歇盘716内六端开设有条形槽7161,并且拨动柱715活动嵌入至条形槽7161内中部,便于对间歇盘716进行拨动,间歇盘716采用合金钢材质,强度高,稳定性强。
29.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30.第一,当需要对设备进行使用时,首先将设备移动到需要进行使用的位置,所处位置需呈水平,接着将外部的连接线将设备与外部的电控设备相接,即可为其工作提供所需的电能,然后再将外部的水管与水泵2抽水管相接;
31.第二,启动水泵2开始进行工作,即可抽水排入到连接管3内,再进入到固定辊4中部,最后由喷头5进行喷出,实现喷淋;
32.第三,若需要对固定辊4的角度进行调节时,使用者启动第一电机63工作,第一电机63左侧输出轴带动内部的主动带轮642进行转动,主动带轮642通过同步带643使得从动带轮644进行转动,从动带轮644内中部的连接轴65即可带动固定辊4进行转动,实现角度调节;
33.第四,需要进行圆周对角度喷洒时,使用者启动第二电机73工作,第二电机73底部输出轴带动传动轴712进行转动,然后传动轴712即可实现拨动杆714进行转动,拨动杆714在转动时,即可通过拨动柱715对间歇盘716进行拨动,每拨动一次,间歇盘716即可进行六向相等角度转动,在间歇盘716内中部的驱动轴717实现顶部的转动盘72进行转动,转动盘72在转动过程中顶部的支臂1即可进行多角度间歇转动喷淋。
3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通过在支臂1顶部安装有调节装置6,调节装置6内安装有独立的电机,电机驱动传动箱64内带轮运动,即可实现固定辊4进行角度调节,方便对喷淋的上下角度进行快速的调节;在支臂1底部安装有转动装置7,转动装置7由电机进行驱动,驱动底盘71内安装的间歇组件进行传动,实现转动盘72以及顶部支臂1的间歇转动,实现在喷淋时进行圆周间歇转动运动,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喷淋的效果。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
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3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