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7346发布日期:2021-10-16 10:3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科研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


背景技术:

2.混凝土为用量最大和用途最广的建筑材料,每年各国从事混凝土科研和实践工作的人员数量如此之多,新技术和新成果也层出不穷。
3.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包括桶身以及位于桶身下端的支撑架,桶身包括位于上端的进料口以及位于下端的出料口,桶身下端位于出料口的周侧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轴,限位轴上转动连接有挡板,连接环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挡板的定位块。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套设在限位轴上的连接管,限位轴远离桶身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定连接管的定位销。定位销包括螺纹连接在限位轴上的螺纹杆以及限位块,连接管的长度小于限位轴的长度。挡板上连接有转动把手。挡板通过连接管套设在限位轴上实现转动连接,并且在定位销的作用下实现对连接管的位置限定,使连接管不会与限位轴发生脱离,提升挡板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虽然转动限位块可以实现挡板贴合或脱离连接环,但是挡板在脱离连接环时,位于桶身内的混凝土,将从挡板和连接环之间的间隙流出,部分混凝土将流向转动把手,从而易将操作人员的手及衣物弄脏,混凝土的卸料过程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混凝土卸料过程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包括桶体以及固定于桶体的支撑脚;所述桶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桶体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桶体的下端固定有与出料口连通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远离出料口的一端封闭,所述下料筒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下料筒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下料筒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卸料筒;所述卸料筒远离桶体的一端封闭;所述卸料筒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卸料筒内腔的第二开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桶体内的混凝土卸出桶体外时,转动卸料筒,使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对,便可以将桶体内的混凝土卸出桶体外。转动卸料筒,使第二开口逐渐远离第一开口,卸料筒的内壁将第一开口封闭。通过转动卸料筒,使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置变换,实现封闭出料口或卸料作业的效果,只有当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时,卸料作业方可进行,降低混凝土弄脏操作人员的手及衣物的风险,从而改善混凝土卸料过程不便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支撑脚的侧壁设有限制卸料筒脱离下料筒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与所述卸料筒远离桶体的一侧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转动卸料筒时,支撑片限制卸料筒脱离下料筒,
降低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的风险,从而降低混凝土弄脏操作人员的手及衣物的风险。
11.可选的,所述支撑片插接于支撑脚的侧壁。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后续需要将卸料筒进行清洗,减少卸料筒内混凝土的残留,减少卸料筒和下料筒之间混凝土的残留,提高卸料筒的使用寿命。
13.可选的,所述卸料筒的侧壁可拆卸连接有开合于第二开口的密封盖。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第一开口内的水通过卸料筒内壁的螺纹流出第二开口的风险,降低混凝土弄脏操作人员的手及衣物的风险。
15.可选的,所述进料口盖合有端盖。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外界气压通过进料口对桶体内施压的风险,从而降低桶体密闭时混凝土渗透至下料筒和卸料筒之间间隙的风险,提高卸料筒封闭第一开口的密封效果。
17.可选的,所述下料筒远离桶体的一侧向第一开口倾斜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桶体内残留混凝土的风险,提高桶体的卸料效率。
19.可选的,所述卸料筒的外侧壁固定有限位杆;所述桶体的外侧壁固定有供限位杆抵接的抵接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抵接杆抵接时,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人员知晓卸料筒的转动位置,提高桶体的卸料效率。
21.可选的,所述卸料筒的外侧壁固定有转动把手。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人员对卸料筒进行转动,提高卸料筒的转动速度,从而提高桶体的卸料效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转动卸料筒,使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置变换,实现封闭出料口或卸料作业的效果,只有当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时,卸料作业方可进行,降低混凝土弄脏操作人员的手及衣物的风险,从而改善混凝土卸料过程不便的问题,同时降低混凝土散落至地面污染环境的风险,实现节能环保的效果;
25.2.通过支撑片限制卸料筒脱离下料筒,从而降低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的风险,进而降低混凝土弄脏操作人员的手及衣物的风险;
26.3.通过限位杆和抵接杆,便于操作人员知晓卸料筒的转动位置,提高桶体的卸料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下料筒和卸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桶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2、支撑脚;3、端盖;4、下料筒;41、通口;42、第一开口;5、卸料筒;51、第二开口;52、连接口;6、支撑片;7、限位杆;8、抵接杆;9、转动把手;10、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参照图1、图2,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包括桶体1以及固定于桶体1的支撑脚2,桶体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1,进料口11盖合有端盖3,桶体1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12。桶体1的下端固定有下料筒4,下料筒4的一端与下料筒4的内腔连通,另一端封闭。将下料筒4的一端与下料筒4的内腔连通的这一端定义为下料筒4的通口41,出料口12与通口41相连通。
32.参照图2,下料筒4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下料筒4内腔的第一开口42,下料筒4封闭的一端向第一开口42倾斜设置,即第一开口42位于下料筒4封闭一端的水平位置的最低点,这样设置下料筒4封闭一端的目的在于,降低桶体1内混凝土积存的数量,提高桶体1的卸料效率。
33.参照图2,下料筒4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卸料筒5,卸料筒5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卸料筒5内腔的第二开口51。卸料筒5与下料筒4的结构类似,卸料筒5远离桶体1的一端也是封闭的,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卸料筒5封闭端的内外侧均为平面,第二开口51位于卸料筒5内腔的水平高度最低点。
34.参照图2,支撑脚2的侧壁插接有限制卸料筒5脱离下料筒4的支撑片6,支撑片6与卸料筒5远离桶体1的一侧抵接,一方面,支撑片6可以限制卸料筒5与下料筒4的脱离,降低操作失误使混凝土通过第一开口42的风险,另一方面,后续支撑片6可以脱离与支撑脚2的插接,而后将卸料筒5从下料筒4的侧壁旋下,便于清理下料筒4和卸料筒5。
35.参照图2,卸料筒5的外侧壁固定有限位杆7。将卸料筒5朝向桶体1的一端定义为卸料筒5的连接口52,限位杆7位于连接口52的侧壁,桶体1的下端竖直固定有供限位杆7抵接的抵接杆8。需要说明的是,当限位杆7和抵接杆8相互抵接时,第一开口42和第二开口51完全连通,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配合支撑片6,使得旋动卸料筒5沿自身轴向移动时,提高卸料效率,同时降低操作失误的风险,实现盲操的效果。
36.参照图2,卸料筒5的外侧壁固定有转动把手9,转动把手9位于限位杆7和第二开口51之间。卸料筒5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开合于第二开口51的密封盖10,密封盖10与卸料筒5外侧壁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是磁吸,可以是螺栓连接,还可以是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盖10与第二开口5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设置密封盖10的目的在于,降低第一开口42内的水通过卸料筒5内壁的螺纹流出第二开口51的风险,提高卸料筒5堵塞第一开口42的效果。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将桶体1内的混凝土卸出桶体1外时,先将密封盖10和第二开口51分离,而后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9转动卸料筒5,使抵接杆8和限位杆7抵接,此时第一开口42和第二开口51相对,桶体1内的混凝土便可以卸出桶体1外。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9反向转动卸料筒5,便可使第二开口51逐渐远离第一开口42,重新用卸料筒5的内壁将第一开口42封闭。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